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濰陽書院

鎖定
濰陽書院在濰坊古城城區南西側、大十字口西路北,共廳房、樓房29間,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縣韓光德捐俸銀三百兩及士紳、鹽商、鋪户捐款建成的。是濰坊地區比較有名的書院,地位僅次於浮煙山麓台書院、青州矮松園、濰坊思樂書院,它原址在濰坊古城的濰城大十字口西側,後更名為濰縣縣立中學,現為“濰坊一中”。濰陽書院主講的名師有韓夢周、劉莊年、高守訓、張昭潛、郭恩敷等人。他們學識宏富,人品高尚,治學嚴謹,教學質量高,受到全社會的仰慕和敬重,對古代濰坊文化教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中文名
濰陽書院
佔地面積
濰坊古城城區南西側、大十字口西路北
始建於
1759年
類    別
古建築

濰陽書院書院名師介紹

穆陶。 穆陶。
張昭潛(1829-1907),字次陶,濰城區東關人,廩貢生,是晚清時自學成才的史學家,曾在山東巡撫丁寶楨開辦的尚書堂講學。光緒年間參與修撰《山東通志》。後歸鄉在濰陽書院講學,得國子監學正銜。著作有《山東地理沿革表》、《濰縣地理沿革表》、《北海耆舊傳》、《通鑑綱目地理續考》、《濰志糾繆》、《無為齋文集》等。
張昭潛平日與濰上諸多學者過從甚密,書札往來頗頻,相互交流砥礪,寫下了大量經史雜著。《無為齋文集》就是他傾力蒐集史料而寫成的稿本,文體包括志、傳、記、序、説、跋、賦、墓碑、祭文、呈子、表等。
張昭潛的《無為齋文集》。該套書共有四本,三本《無為齋文集》,一本《無為齋續集》。《無為齋文集》的序言是由張昭潛自己所寫,由後學徐繼孺、門人郭恩孚校刊;而《無為齋續集》是由郭恩孚作序並校刊的。該套書全是由當時的刻書名家吳培元監製。
回濰後,張昭潛在濰陽書院講學,專心致志於授業教徒,誨人不倦,培養了不少俊彥之士,“濰陽書院”聲譽日高。
張昭潛留下的作品頗為豐富,他寫的《十笏園記》如今依然留在十笏園曲廊北牆的石刻上,為清末狀元曹鴻勳書;還曾寫過一組《濰陽竹枝詞》,表現了白浪河流經濰縣城區的情景———“東城迢遞對西城,中有銀河一道明。三月桃花初作浪,橋頭多半賣魚聲。”
麓台書院位於濰坊浮煙山東北麓,由明代兵部、刑部尚書劉應節建,毀於清朝末年。劉應節原籍明代濰坊,曾親自在書院講課,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求學,對浮煙山和濰坊的文風繁衍起了開端作用。麓台書院是濰坊最早的書院之一,書院建立後,明代萬曆時期,祖籍濰坊的大臣劉應節因受錦衣衞馮邦寧和首輔張居正等人排擠,上書求歸,1576年回鄉。回鄉後,他並未被仕途坎坷所牽絆,反而心懷抱負,致力於後代教育。他賣掉濰坊城裏的房子,出資將原在浮煙山下的麓台小書院和修真觀,一起遷到浮煙山山腰,與禮部按察司主事高桂共同策劃,大規模修建了麓台書院,並親任主講十餘年。1591年,劉應節去世時,弔唁者不絕,萬曆皇帝還遣使憑弔,追贈他為太子少保。乾隆年間,麓台書院就讀人數越來越多,昌邑籍進士閻循觀倡議擴大書院,建成南屋十間,東屋三間,可容百餘人就讀。不久,進士韓夢周也辭官前來,在此講學27年之久,當時改稱程符書院。其時,萊州、濱州、莒縣等地的文人學子皆慕名前來求學,朝廷也派出學使

濰陽書院濰陽

濰縣也稱濰陽,古為北海郡,後為濰州,明初降州為縣,史稱“東萊首邑”。濰縣雖無名山大川,但流經域內的大小河流,滋潤着這一方土地;連綿起伏的丘陵小山,錯落地點綴在縣城周邊。山水形勝之處,留有歷代名人許多傳聞遺蹟,形成了獨具地方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濰陽十景”——東園早春、南溪垂釣、麓台秋月、石橋漱玉、玉清煙曉、西山霽雪、孤峯夕照、青陽晴眺、北樓曉鍾、塔山望日。待到河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讓我們循着古人留下的詩詞,結伴而行,尋芳探勝。
東園早春
東園早春張起巖春到東園景物幽,小桃破萼柳絲柔。好邀詩友聯詩句,信步攜筇試一遊。
濰縣令侯抒愫作記介紹十景形成原委
濰陽十景即東園早春,南溪垂釣,西山霽雪,孤峯夕照,麓台秋月,玉清煙曉,石橋漱玉,青陽晴眺,北樓曉鍾,塔山望日。康熙五年至九年(1666—1670),曾任濰縣令的河南襄城人侯抒愫,寫過一篇《濰陽十景小記》,説明了十景形成的原委: “按濰本北海郡,形勝甲東萊,尤多先聖賢遺蹟焉。除滄海大觀為東府所共,其餘山如程苻、孤峯(同“峯”),水如南溪、白狼,勝概如石橋、青陽樓,先聖賢如伯夷待清之孤山,太公避紂之南溪,管幼安(即管寧)揮金不顧之東園,馬丹陽(即馬鈺)修道昇仙之玉清宮,漢平津侯(即公孫弘)讀書之麓台,王偉元(即王裒,póu)授生徒廢《蓼莪》詩之故宅,王彥方(即王烈)遺佈於盜牛者之舊閭,是皆廉頑立懦為百世師者。有元張狀元(即張起巖,1285-1353)於中標為八景,復綴以詩,雖猶有缺略,然表見者已八九也。復有石田先生(未查到相關資料)為十景圖,以一時潑墨遂成不朽。有十景詩而山川生色,有十景圖而十景生色。餘令斯邑,政暇攬勝,念勝概遺蹟有湮沒而不彰者,守土者之責也,故表而著之,以示來茲。” 這位縣官“表而著之”的意思,就是人文與自然相結合形成了濰縣的許多景點,元代狀元張起巖從中標出八個景點命題作了詩,又有石田先生湊足十個景點並繪了圖,於是有了這濰陽十景。張起巖是飽學之士,中狀元前曾在此地做過官。他以詩人的審美情趣,為散佈在全境內的山水形勝之處寫了意境高遠的讚歌,引導着人們以思古之幽情,領略自然造化之美妙,讚美濰縣是宜居宜遊的勝地。啓發了那一時代的主政者,不斷地加以維護、修繕和美化。如縣令侯抒愫所説,“念勝概遺蹟有湮沒而不彰者,守土者之責也,故表而著之,以示來茲”。以後又有邑人郭汝龍重繪了濰陽十景,載於乾隆《濰縣誌》。郭汝龍,字乾五,一生潛心畫法,為膠州高鳳翰所稱許。 《濰陽十景》中的前八景,是以張起巖的詩而確定的。我們在確認這八景的名稱時,也應當以康熙志《藝文志》所載張起巖八景詩的詩題作為景點的名稱,“西山霽雪”、“孤峯夕照”、“青陽晴眺”均是康熙志《藝文志》所載。但在康熙志《輿圖》載石田先生所繪之景點圖中,“西山霽雪”卻作“西山晴雪”,“孤峯夕照”作“孤山晚照”,“青陽晴眺”作“青楊晴眺”,乾隆志載郭汝龍之景點圖亦因襲沿用;而康熙志在《形勝》的記載中,既不是“孤峯夕照”,也不是“孤山晚照”,而成了“孤山夕照”,因而造成了這幾處景點名稱的不統一。細審張起巖的八景詩題中,無一個重字,若改“孤峯”為“孤山”,則重一“山”字,這説明張起巖遣詞造句十分嚴謹。而“晴雪”與“霽雪”,雖含義大體相同,但“霽”字是“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意思(見《新華字典》),較“晴”字更委婉恰切而富文采,而“晴雪”與“晴眺”又重一“晴”字;至於“夕照”與“晚照”之差異,則看有“夕陽”而無“晚陽”,有“晚霞”而無“夕霞”之説,其義自明。張起巖採用“夕照”,意即夕陽(而非晚霞)斜照中的孤峯,才是景色最美的時刻。另外,對於“青陽晴眺”和“青楊晴眺”,張起巖是親登青陽亭感而賦詩的,不會把亭的名稱記錯;把“陽”字改為“楊”字,既無典所據,又無修辭意義,當是後人因諧音而致誤。明乎此,本文中文與圖名稱的不對應處也就瞭然了。
縣令東園迎春,彩杖鞭策土牛以勸農耕
康熙《濰縣誌》載:“東園在治東一里許,首春之時,縣宰土牛彩杖迎春於此。其地草木有菲蒙之態,比他處先暢。”開春時,製造土牛,好讓縣令在東園的迎春活動中用彩杖鞭策它,用以規勸農耕,同時也象徵着春耕的開始。 那時,東關還沒有城牆,所以説在縣治東一里許。《濰縣誌稿》説,“按東園在今東關升曦門外迤北東堰上,舊有春帝廟已廢。舊傳為管寧、華歆(平原人)割席地。以二人佔籍推之,必不在是。”這推測意在指明,管寧與華歆“割席絕交”和“揮金不顧”的故事發生在東園是附會之説。 其實,這只是一個説明管、華二人品德不同的故事,雖廣為流傳,但均未指明發生於何地,《辭海》有關詞條也是如此。“揮金不顧”説的是,管寧和華歆一塊兒鋤地,鋤出一塊金子,管寧像看到瓦礫一樣,撥到一邊,華歆卻拾起看了看,才又丟下,有貪財之意。 《濰縣誌稿》還認為東園“比他處先暢”(早逢春)是無稽之談。而在張起巖的詩中,並不含以上二意,寫的只是東園早春景色優美,引發了詩人到此春遊作詩的興趣。這已足可吸引遊客了,無須再加附會與穿鑿的介紹。
◎相關鏈接
王彥方遺佈於盜牛者
“小記”中提到了若干先賢名人,如伯夷、姜太公、管寧、馬丹陽、公孫弘、王裒、王彥方等。其中,王彥方在濰之“舊閭”,不知在何處,與哪個景點有關。 王彥方名烈,乾隆《濰縣誌》中載有管寧、邴原、王烈的小傳,稱他們都是三國時北海人;曾因避戰亂一同到了遼東,受到遼東王公孫度優禮相待(與《資治通鑑》相同)。 然而,有的史書則説王彥方是太原人、平原人(何説為準待考)。 王彥方品德高尚,稱著鄉里,有“王彥方化鄉里之風,是從德義中立腳”之説。他“隱居不仕,以典籍娛心育人為務”,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別人“從善遠惡”。 “遺佈於盜牛者”故事是,有人偷了別人家的牛,被人抓住,要施以懲罰。盜牛者泣求,怎麼懲罰都接受,就是別讓王彥方知道此事。王彥方聽到後説,“怕我知道,是有知恥改悔之意”,遂派人去向失主致謝,請求放了他,並贈給盜牛者一塊布,鼓勵他好好做人。不久,有一老人在路上掉了一柄寶劍,拾到的人一直等在那裏,傍晚時,老人尋到這裏,找回了寶劍,非常高興地跑去告訴了王彥方。王託人訪查,得知就是那個偷牛的青年。 鄉鄰間有了爭執,撕扭着要去找王彥方評理,往往走到半路或看到王彥方的家門,就互相鬆手,各自認錯,羞於讓王彥方知道。公孫度以昆弟之禮請王彥方做長史,他皆堅辭不就。
南溪垂釣
南溪垂釣張起巖垂柳陰陰蘸碧溪,溪邊釣叟坐枱磯。是非撥置綸竿外,閒看沙頭白鷺飛。
張起巖詩寫 姜太公垂釣
康熙《濰縣誌》載:“溪在東南五十里,昔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垂釣於此,其溪亦名渭水,有釣台舊跡猶存,雙趺宛然(盤膝而坐,兩腳踝之印清晰可見)。” 《濰縣鄉土志》説,渭水溪源出曹村社之石埠山下金龍口,東流經呂望社之三岔河莊、車留莊,又東至夾河套莊入濰水,約行三十里。 這是一條不大的溪流,卻因姜太公躲避商紂王的暴政曾居於此地而得名為渭水,所在的社區亦名曰呂望社,附近有太公堂,還有太公的釣魚台,誰若不信,釣台上至今還有當年磨下的腳印為證。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張起巖信了。張起巖,字夢臣,號華峯,祖籍山東章丘。宋、元烽煙驟起時,為避戰亂而舉家由章丘遷禹城。高祖張迪,曾是割據山東的元帥張榮的右監軍;曾祖張福為濟南路軍隊將領;祖父張鐸任東昌隸事判官;父親張範,四川行省儒學副提舉。張起巖從小隨父在任職地讀書,少年時即有文聲。 張起巖在詩中只第一句寫了這裏的景色,另三句全寫的太公在此釣魚時的悠然神態。靜坐垂釣,把塵世的紛爭和現實的是非,都撥置於釣竿之外,瀟灑地邊釣魚邊欣賞柳絲垂拂碧溪,白鷺時起時落的美景。人文掌故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確是好詩。 至於太公是避紂還是封齊後曾居於此處,史家尚有爭論,我們暫且不管它。而張起巖的詩才,的確讓這條小小的溪流出了大名。
元朝首次科舉考試,張起巖中狀元
元朝建立之初,尚未恢復科考之前,朝廷選拔官吏,主要是靠蔭庇(父祖有功,其子孫也被封官)和察舉(考察推薦)。 出生於仕宦門第的張起巖,自幼聰穎過人,在其父精心培育下,十幾歲即成為飽學多才之士,20歲便被察舉,成為福山縣學教諭。這年,福山突遭蝗災,縣尹下鄉滅蝗,政務由張起巖“暫代”。他兢兢業業,明斷是非,公平公正,各項政務處理得當。吏民皆喜,輿論説:“張起巖這樣的人才,如果做了正式縣尹,將是地方之福。”後經察舉,張起巖擢升為正式縣尹,任職安丘縣。張起巖按期赴任,其家室也隨之遷於安丘。這一階段,張起巖還擔任過“北海吏”(見《元重修龍泉院碑》),北海即後來的濰縣。 元延佑三年(1316),皇帝下詔舉行第一次開科取士。張起巖通過鄉試、會試後,參加了在京城大都舉行的御試(即殿試),一舉奪魁成為漢族狀元。當時漢人還受歧視,只能做左榜(古禮右為上)狀元。但仁宗皇帝瞭解到他與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雖為巧合,但常對其另眼看待。張起巖先授登州知事,後改授集賢修撰、國子博士、國子監丞、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母喪丁憂期滿,回大都,出任監察御史,又升為中書右司員外郎。文宗時,張起巖任燕王府司馬,升禮部尚書。 張起巖忠正剛直,無私無畏,任人唯賢,從不搞朋黨宗派,使用或推薦人才,敢於據實直言。後來的《元史》描述説他:“面如紫瓊,美髯方頤,而眉目清揚可觀,望而知為雅量君子”,“及其臨政決議,意所背鄉(向),屹若泰山,不可回奪”。
張起巖病逝時,除書籍外別無餘財
元至正三年(1343),元順帝下詔修撰遼、金、宋三史,張起巖史學淵博而成為翰林院修史班子的總裁官之一。歷時三年,遼、金、宋三史編成;元順帝又詔修后妃及功臣列傳,張起巖仍為總裁官。修史過程中,他尊重史實,堅持原則,客觀公正,一絲不苟。后妃及功臣列傳修成時,他已經65歲,遂告老還鄉,不復仕。3年後,張起巖病逝於禹城,家中除書籍外,別無餘財。張起巖有文集《金陵集》、《華峯漫稿》、《華峯類稿》等著作傳世。 張起巖的書法,功底深厚,尤精篆、隸,《贈季境詩》是其書法代表作。他的字上石的很多,如濟南舜園內之石碑,安徽渦陽城北天靜宮的“敕建天靜宮興造碑”,河南鞏義的“清河郡侯張思忠神道碑”等。 張起巖的詩作也負有盛名,即使是即興之作,也都具才情。濰縣人特別感謝他在700年前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八景”詩。景因詩成,賞景品詩。眾人皆歎服他的詩藝才華,那時,他還不到30歲。
◎相關鏈接蛇入榻下,母親驚而誕起巖
關於張起巖的出生,《元史》中有一段記載。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三月的一天,張範夫人丘氏臨盆,忽見一長蛇蜿然入室,鑽入榻下。一家人驚恐萬狀,緊急搜索,卻已不見了蛇的蹤跡。驚魂未定,丘氏產一男嬰,就是張起巖。事有湊巧,就在張起巖出生的當天,元朝皇孫愛育黎拔力八達誕生於儒州,日後竟繼皇帝位,是為仁宗。時人附會説,一龍一蛇相伴而來,此子(指張起巖)必當大貴,而為朝廷棟樑。此故事確有記載,權且“姑妄言之姑聽之”。
麓台秋月
麓台秋月張起巖銀河漾漾淨天街,碧月輝輝照麓台,台上讀書燕太子,清光依舊向人來。
天仙之攸宅 人間之勝概
康熙《濰縣誌》載:麓台“在濰縣治西南二十里,台高可以遠眺,台下有池,澄清如練。每至秋夕,月印寒潭,台光相映。與他處不同,漢公孫弘別業(即別墅),又燕慕容太子讀書於此,今碣(石碑)尚存”。《濰縣誌稿》載:“濰州北海縣西南距城半舍地,有村曰望留,土風繁夥,地脈肥沃,亦州境之勝焉。有台拔出,名曰麓台,上有殿堂巍然,其來舊矣。其台周圍景物清幽,非他處所及。巉(chán)巉而立者,台半之山也;澄澄而練淨者,台下之泉也。虛檐峻宇,幽窗靜户,適當乎山光水色之間,真天仙之攸宅,人間之勝概焉。” 麓台在今濰城西南12公里的浮煙山東麓,台高約7米,面積約400平方米。台上樹木葱翠,幽窗靜户,台下有半畝方塘的補生泉,清凜澄澈。古來就環境清幽,景色優美,並有書塾供學子攻讀。西漢丞相公孫弘,南燕太子慕容超都曾在此讀過書,使麓台揚名在外。每當秋月揚輝,天地澄明,銀河漾漾,四野靜謐,登此台者,莫不神清氣爽,思緒萬千。贊造化之神秀,念天地之悠悠,羨才俊之輩出,衍文脈以綿綿。人文與自然相融,歷史與現實交匯,景則更美,興則更濃,飽學多才的張起巖能不情動於中,感發於外,賦詩抒懷嗎?一首《麓台秋月》,讓後來人也感慨系之!
公孫弘麓台潛心讀書,40歲時成飽學之士
史書記載:最早在麓台讀書的大名人是公孫弘。公孫弘(公元前200年-前121年),原籍齊郡菑川薛國(今壽光市)人。少時家貧,無錢讀書,牧豬為生。成人後,公孫弘當過獄吏,因目不識丁,惹出過許多麻煩。由此,來到浮煙山的麓台潛心讀書,40歲時,成了飽學之士。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朝廷廣招賢良文士,公孫弘被舉薦徵為博士,時已60歲。公孫弘曾奉命出使匈奴,協調兩國關係,完成任務後回到長安。武帝認為他並非得力之人而不被重用,他告病返鄉。到了66歲,公孫弘再次被舉薦入朝,先為博士,因其學識淵博,尤善答辯,口才佳,在武帝面前圓滑應對,得到武帝賞識,擢升左內史,又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元朔六年(前123年)公孫弘擢升丞相,封平津侯。公孫弘在任時,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奉為國策。公孫弘積極提倡儒學,首次開科取士,創辦東閣學士府第,建議設立五經博士,為國家培養了許多人才。 公孫弘在史學、書畫上也有建樹,著有《公孫弘》10篇,載《漢書·藝文志》。漢元狩二年(前121)三月,公孫弘病故,遺囑歸葬在當年他曾經放牧和讀書的麓台所在之浮煙山下。
南燕慕容超麓台讀書,繼位後成“桀紂之王”
張起巖在詩句中提到的燕太子,複姓慕容,名超,字祖明,鮮卑人,是個很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原來是南北朝時代十六國之一的後燕國丞相慕容德的侄子,從小過着遊牧流浪生活。隆安二年(398),後燕為北魏所滅,慕容德在固安(山東益都)自立為南燕國王,慕容超被立為太子,送來麓台讀書。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慕容超繼位南燕,改元太上。 素有“金刀太子”之稱的慕容超在位6年,終日行圍射獵、遊山玩水、寵幸權臣、妄殺無辜。一次,他問大臣封慶“朕於百王可方誰(你覺得,我像歷史上的那位皇上啊)?”封慶脱口而出説:“桀紂之王”。慕容超心中惱怒,封慶若不是先帝託孤之臣,也就被慕容超殺掉了。公元409年,慕容超不顧臣下的勸阻,又貿然對外出兵,激化了與東晉的矛盾,這年6月,南燕與東晉在臨朐決戰,南燕失敗,義熙六年(410)慕容超在廣固被擒,後被殺於南京。
劉應節出資建起麓台書院,悉心培育學子
明嘉靖年間,當地少年劉應節,曾在麓台攻讀,嘉靖十六年中進士,在總督薊、遼、保定軍務期間,曾督修長城1200餘里。後劉應節累被晉升,在抗擊倭寇,鞏固邊防,治理漕運,選拔將才等方面,多有建樹,官至工部、刑部尚書,成為嘉靖、隆慶、萬曆三代朝廷重臣。劉應節致仕回來,賣掉了城裏的家園,回到自己開蒙之地景色幽雅的麓台,出資建起了麓台書院,“集郡邑之秀親課督之”。一連10多年,劉應節傳道、授業、解惑,建立了良好的學風,悉心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學子。“麓台課藝”成為一時佳話,載入張昭潛《重修濰陽碑記》中。
麓台書院人才輩出
劉應節嗣後,小劉應節40歲的麓台村人、明萬曆進士高桂(1557-1629)和劉應節的五世孫、康熙進士劉以貴,在外地做官歸裏,都曾到麓台任教。清乾隆年間,昌樂名儒閆循觀、閆循中、閆學尹,濰縣的高士韓夢周、高守訓也相繼講學於麓台。書院在倡資擴建後,乾隆年間,校舍可容學子百數十人,又置學田數十畝,以資助貧困師生。麓台書院建有“講會”制度,師生學術思想活躍,論辯答疑,境界開闊,教學相長。 閆循觀(1724-1769),字懷庭,號伊蒿,昌樂河頭鄉黎家村人,乾隆進士。在此講學期間,着力著述,其《尚書讀記》、《春秋一得》、《困勉齋私記》、《西澗草堂詩集》等,後來全部收入《四庫全書》。 幼年曾經受到鄭板橋關注、資助的貧困學子韓夢周(1729-1798),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進士,到安徽來安做官,頗有政聲。韓夢周歸裏後,應邀進山,在麓台書院教書講學。他“以存養為根本,省察為修治,窮理為門户”,篤守程朱理學,是當時濰縣古文派的代表人物。韓夢周在麓台一呆就是27年,惠及學子無數。其著述如《韓夢周易解》、《中庸解》、《大學解》、《理堂文集》、《理堂詩集》等,傳世評價高。後人把閆循觀與韓夢周並稱為“山左二巨儒”。高桂、劉以貴、閻循觀、韓夢周都是先在麓台書院讀書,做官後,又回麓台書院任教,足見他們對丕振學風、培養人才的執着和對麓台書院的深厚感情。 麓台書院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治學原則,輩出的人才,成為山東著名的學府。由此,書院吸引了無數高官顯貴,如宗人府府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掖縣毛式郇,協辦大學士、咸豐皇帝的恩師、濱州杜受田及其子,濰縣大名鼎鼎的協辦大學士陳官俊等,更有清廷派來的學使及山東學政,都相繼前來視察、取經並選拔人才。濰縣歷代都有學者名人到麓台來觀光、遊學,並寫了不少詩詞,如劉廷錫《夜飲麓台》:“草樹蕭森古台外,崔嵬正與西山對。公孫牧豕雜樵漁,海岸雲深雨滂沛。台上讀書夜未央,松風謖謖聞天籟。逢時作相位平津,人去台空月還在。”邢國璽的《雨中游麓台四韻》(選其一):“四載塵勞吏,於今遊麓台。俗顏何處滌,勝地此中開。知己欣時髦,相攜話酒懷。會心不在遠,魚鳥真悠哉。” 直到光緒二年,清廷詔令改書院為學堂,具有400多年曆史的麓台書院才為新興的學堂所取代。斗轉星移,如今原麓台書院舊址上,濰坊醫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等院校正吸引着各地學子。昔日的麓台,今又書聲琅琅。先賢開創的麓台文明,將發揚光大;“清光依舊向人來”的願望,一代代的濰坊人,都會以事實做出“千古樓台萬古月,更有明賢幾度來”的回答。
石橋漱玉
石橋漱玉 張起巖濰水潺潺渡虹橋,水聲相激韻瓊瑤。倚筇聽罷精神爽,暫把心中鬱悶消。
水石相擊發出悦耳玲瓏聲
康熙《濰縣誌》載:“橋在縣治東門外,水聲潺潺,漱激於石,其聲琮琤(cóngchēng,玉聲,用來形容水石碰擊的聲音),如搖環佩。”乾隆志沿用此説,《濰縣誌稿》在“附錄舊志十景”的“石橋漱玉”條中説:劉以貴以為卧龍橋,康乾二志均以東門外白狼河橋當之。 張起巖濰陽八景中,惟有《石橋漱玉》詩是以景色中傳來的聲音,作為景點的美之所在,這是他獨到的創意;但以“漱玉”一詞來形容水石相擊發出悦耳的玲瓏聲。古代就有“泉流漱石,聲若擊玉”的詩句。如晉陸機《招隱》詩:“山溜何泠泠,飛泉漱鳴玉”。唐方幹《敍龍瑞觀勝異寄於尊師》詩:“夜溪漱玉常堪聽,仙樹垂珠可要攀。” “漱玉”一詞,其實是從“枕流漱石”典故中演化出來而廣為習用的。據《世説新語·排調》:“孫子荊(孫楚,字子荊,晉時人,才華出眾,性格豁達)年少時欲隱(隱居)。語(對……説)王武子(王濟)‘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這本是強辯之詞,後人藉此將它轉化為有清除煩躁雜念、勵人心志含義的詞相沿用,而不僅僅是比喻水石相擊的聲音了。 從以上引用的詩句和典故中,可進一步領略張起巖在優美抒情的詩句中,寄託着洗耳勵志、振作精神、消除雜念、提升思想境界的寓意,讓我們領略到這位才子的深厚學養和高雅情懷。
漱玉石橋位於東門外白狼河上
張起巖在“石橋漱玉”中,開端寫的是“濰水潺潺渡虹橋”,此處之濰水,自然不是濰縣與昌邑搭界的濰河,而應是對於當時州治北海(今濰城)縣城東門外的白狼河的泛指。對此,康熙、乾隆兩《濰縣誌》中,既點出了石橋在城東門外白狼河上,其濰陽十景中《石橋漱玉》圖上,又繪有城門、城牆的形象。《濰縣誌稿》卷十《營繕志·橋樑表》記載,朝陽門外石橋,“金大定六年(1166年),僧本敬建,五百餘年傾圮(pǐ,坍塌)無跡,縣人陳調元(1595-1684,康熙《濰縣誌》的總纂)又倡議建造石橋三十餘空,今圮”。生於元代的張起巖(1285-1353),其詩中的橋,當是僧本敬建在東門外白狼河上的、那時還完好的那座跨河如“虹”的石橋。 古人在十分喜愛這首詩的同時,也曾考究過詩中所寫漱玉的石橋,是不是在東門外白狼河上?其中就有清代濰縣學者劉以貴。劉以貴字滄嵐,劉應節的五世孫,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任過廣西蒼梧縣知縣,40歲致仕後,在麓台書院講學。有著述《藜乘集》、《古本週易16卷》及《析疑20卷》等傳世,本人入《清史·列傳》。他以為漱玉的石橋是城西北二里的卧龍橋(見劉撰寫《重修三官廟碑記》,此廟在崔家莊,碑文已佚)。劉以貴在世時所修的康熙志和後來的乾隆志都未採其説,《濰縣誌稿》雖載有這一説法,但還是以康、乾二志為據,做出了“均以白狼河當之”的論斷。
保安橋重現過石橋漱玉景觀
石橋漱玉的橋以及後來在此處所建之橋,是城裏東關的交通要道,每天人來人往,早年石橋漱玉的景觀,人們不會忘記。直到在民國年間,還有不少家長和小學的老師,把《石橋漱玉》當作鄉土教材或故事講給孩子們聽,使其瞭解家鄉的美好,引起他們的懷思與嚮往。但那時這一景觀早已消失。民國二十二年(1933)前,縣城東門外原來石橋漱玉的白狼河上,只有一座臨時搭起的木板橋,為防大雨時發河水沖垮,每年端午節前拆除,中秋節後再搭起來,既非石橋,更不“漱玉”。而在東關通濟門外,清光緒年間的小石橋,水從橋空穿過,沖刷着散落河中的碎石,略可作漱玉觀,但在民國二十二年,已改建為長75米、有15空的鋼筋混凝土的中水位橋;小石橋以北的大石橋,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成,屢經重修直到1985年改建,其歷史雖然最久,但這裏的白狼河面寬而水流平穩,也不漱玉。再就是奎文門外的保安橋了。此橋是民國十二年(1923),由鄉人丁玉堂倡資募集27705枚京錢建成的,長16丈(50餘米)、寬7尺2寸,有41空的石橋。這裏河牀自然地形坡度較大、清澈激盪的河水,穿過這些跨度不足1米的橋空,水擊橋石,跌宕流入橋下的坑窪,發出陣陣聲響,恰似重現了石橋漱玉景觀。聊勝於無吧,日常裏,閒暇無事的大人、小孩,常在保安橋的北沿,佇立觀賞那晶瑩的浪花,靜聽那漱玉般的悦耳聲音,各自品味“水聲相激韻瓊瑤”的樂趣。 膠濟鐵路通車後,白狼河上架起了第一座現代化的鐵路高架橋樑;1933年,縣城東門外石橋漱玉原址處建成了轟動一時的鋼筋混凝土的朝陽大橋。新中國成立後,濰坊市區白狼河段的橋樑建設日新月異,所有橋樑都經過了擴建改建,在方便交通的同時,也平添了現代化城市風采。又因氣候變化,河道水源不足,那小橋流水、石橋漱玉的景觀,在市區河道上已很難再現。 時代變了,石橋漱玉的美景並沒有完全退出人們的記憶。近年來,在加強城市文化建設中,市面坊間又有了以雕刻、國畫、書法等多種形式再現石橋漱玉的藝術作品。讓現代人回思張起巖詩中那令人神爽、解悶的意境,領略家鄉過去的美好,以奮起精神,為振興濰坊而趕上時代的腳步。
玉清煙曉
玉清煙曉 張起巖琳宇清幽近水涯凌雲煙靄雜朝霞殿壇金碧相輝映一段丹青景最佳
玉清宮創建年代三説並存,各有依據
康熙《濰縣誌》載:“宮在縣治北二里許。馬丹陽(馬鈺,號丹陽,煙台牟平人,全真教掌教)邱長春(丘處機)嘗(曾)修道於此。每早瑞煙籠罩,霏微萬狀。” 濰縣古來壇觀寺廟很多。道教寺觀規模最大、聲名最高的就是玉清宮。 玉清宮俗稱北宮,東距白浪河不遠。一般認定為由尹清和創建,初為道觀,元武宗三年(1310)擴而為宮。而玉清宮中有一通記載修建玉清宮的石碑,其時間卻是宋哲宗(1086-1100)初年;劉鴻翱《重修玉清宮碑記》中又説:“玉清宮建於東晉升平間(357-361)。” 玉清宮的創建年代,三説並存,各有依據。但從歷史角度理解,道教歷史久遠,其教義廣為各界信眾,包括朝廷(如漢、唐的皇帝)所接受而奉行,古北海、濰州治所附近創建一座夠檔次的道教寺觀,也在情理之中。文史愛好者大都認為,玉清宮在金大定以前即已存在,是可信的。 尹清和所建之玉清宮一直存留下來,並不斷擴充修建,成為山東道教聖地,在後人心目中,這就是古來就有的玉清宮了。張起巖看到時,已經是“凌雲煙靄雜朝霞”,“殿壇金碧相輝映”,莊嚴秀麗如畫。遂引發詩興,寫下了《玉清煙曉》優美詩篇,為這一道教聖地平添了詩情畫意,不獨道教信眾,連文人墨客也“心嚮往之”了。至於這個後來的玉清宮和以前的玉清宮是什麼關係,史書未記,也無人能説得清。
尹清和建玉清觀,百年後擴為玉清宮
尹清和(1169-1251),名志平,字太和,道號清和,山東掖縣(今山東萊州)人,14歲時,遇上全真教道士馬鈺,跟隨馬鈺學道。 金明昌辛亥(1191年),尹清和徒步到棲霞拜見了道教大師丘處機,成為大師弟子,虔誠學道。康熙、乾隆《濰縣誌》都記載了尹清和和玉清觀(宮)的關係。其大意説:尹志平一日杖屐過濰,有道教信徒、世襲千户完顏龍虎迎接並十分誠懇地説:“我家的東苑,地面寬闊,花木繁茂,我願施捨出來當作道觀,請師父做住持。”尹清和見完顏公如此誠懇,遂住了下來。第二年,經朝廷賜名為玉清觀。尹清和在玉清觀做住持20年(未記載他曾修建),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尹清和隨從丘處機應詔北上,十七年在大雪山之陽,隨其師為成吉思汗三次講道,後被授予清和大師稱號留在燕京。元太祖二十二年七月四日,丘處機仙逝,尹成為元初道家全真教第二代宗師。 一百年後的元武宗三年(1310),玉清觀擴建為玉清宮,第一殿是“大通明殿”,內塑四大天王立像;第二殿為“玉寶殿”,塑玉皇大帝坐像。兩旁為東西配殿,有藥王殿,關帝殿。第三殿為“三清殿”,塑三清真人坐像。右廂真武殿,左廂七真殿。 明清兩代,玉清宮屢經擴建、大修。如明萬曆年間濰縣居士、名賈徐從瑾,用自己的沃田置換擴展了玉清宮前的空地10餘畝,栽植名柏三百餘株,玉清宮的殿宇鐘樓,遂掩映於“龍枝虯幹,森鬱參天”的氛圍中,更有了名剎古寺的氣派。乾隆時知縣鄭板橋、韓光德等都曾倡資整修。直到民國年間,人們見到的玉清宮還是十分壯觀。大門以南建有鸚哥架式石坊,上刻“玉清宮”三個大字。石坊背面書有“大造之門”四字。石坊以北三百米即是玉清官大門,呈八字形,四周的紅牆周長約500餘米。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在這裏設據點,大肆砍伐樹木修建碉堡,戰敗後,偌大的玉清宮殘破不堪,一片狼藉。解放後,玉清宮改建為聾啞學校,後拆除。
大師論道名流駐足石碑如林
玉清宮在歷史上曾有許多名人駐足、流連,這裏文脈綿綿、石碑如林。大師丘長春、真人馬丹陽、大師李真常等都曾到這裏寓居、論道、闡教、練養。丘處機書寫的馬丹陽《歸山操》石碑,其弟子陳時可説,大師“筆力勁健,氣質渾厚,深得晉人之妙處,片言隻字,時人寶之若良金美玉”。示唐括夫人《滿庭芳》詞碑,是馬丹陽過濰時,對時在濰州的申國公太夫人之女、大丞相文正公之妹唐括夫人的論道教言,其大旨為“鎖心猿意馬之狂縱,練清靜無為之妙用”,意在用全真教義對貴婦人進行開導規勸。明萬曆《濰縣誌》的作者、兩淮鹽運使劉廷錫用“微言奧旨”四字,評價《歸山操》、《滿庭芳》論述道教教義之精闢。金道士譚處端所寫的“龜蛇”碑,二字為象形體草書。飛動勁拔,凝神灑脱,一筆揮就。相傳,道教認為北方之神為玄武,形象是龜蛇合體。譚處端書此二字意為敬玄武(道教祀玄武時以龜蛇二物之像置於其旁)。 碑文上石的還有:明嘉靖乙未劉廷錫撰寫的《重修玉清宮記》、《玉清宮詩碑》、清代名儒劉以貴、嘉慶進士、福建巡撫劉鴻翱等人撰寫的重修碑文、文史學家張昭潛《跋金唐古夫人碑》等。近代曾在濰縣引起轟動的是由江南名士胡天遊撰文、濰縣狀元曹鴻勳書並記的《重修玉清宮碑銘》(即四面碑)。 此碑暫不談其淵博內涵,僅是曹鴻勳那俊秀蒼勁、嫺熟精絕、爐火純青的書法,就吸引了八方文人學子,拓碑帖的人一年到頭,四時不絕。可惜此碑毀於“文革”(2006年已由本市陳祖光、周慶元、丁寶泉、莊悦江諸先生重鐫重建在濰坊眾誼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內)。
玉清宮每年的廟會日香火興旺
玉清宮直到民國年間,每逢初一、十五,都有老百姓前來燒香拜廟。每年陰曆九月初九,是玉清宮的廟會日。到了這天,宮裏的道人們,一大清早就將內內外外收拾一新。天亮後,點燭焚香,敲鼓鳴鐘,恭迎香客。日出之後,善男信女三五成羣從四面八方迤邐而來,進大殿上香膜拜,有許願的、還願的、拜乾親的,大都是祈求神靈保佑的,以女性最多。 期間,形形色色的江湖藝人也來助興、創收。他們當中有跑馬賣解的、變戲法的、拉洋片的、説大鼓書的,不一而足。小商攤販中,賣風車蝴蝶的,賣泥哨、泥孩子的,賣糖果、梨膏、歡喜團、吹糖稀人、賣糯米糕的,應有盡有。更有專門設壇宣講道旨,奉勸人們行善的。也有為消解無聊到這裏湊熱鬧、看光景的。討飯的花郎,也會在這天前來,從善心人手中,得到更多的施捨。 眾多的香客為了向神靈表虔誠,往往毫不吝嗇地花錢買供品、紙馬、甚至捐贈善款。據説,廟會日也是道人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 當我們解讀了玉清宮的歷史,瞭解了發生在那裏的那些故事和它曾有的興盛和輝煌,留在心中的,彷彿也是“一段”最佳的歷史畫卷;而現實的玉清宮,確如“煙靄”般,在歷史的演進中“凌雲”消散了。由此,重讀張起巖的《玉清煙曉》詩,逾覺得意味雋永。
西山霽雪
西山霽雪 張起巖繞雲冬雪凍風殘,一帶西山儘可觀。樓上憑欄凝望處,嶙峋高列玉屏寒。
西山雪景如座座玉屏風
康熙《濰縣誌》載:“山在縣治西二十里,羣峯崪嵂(zú lǜ,高峻)天表。雪晴後,但見瑤圃環繞,晶光射人,誠一時之奇觀也。《濰縣誌稿》説,山在今昌樂境內(濰縣為濰州時,轄昌邑、昌樂二縣)。 張起巖任“北海吏”時,為尋訪勝景,足跡踏遍轄區全境。他耐着嚴冬酷寒,巡訪到城西二十里以外,發現了西山一帶的雪景之美。連日的冬雪,給山川大地披上了銀裝。站在高處望去,雲霧繚繞中的西山羣峯,巉(chán)峻錯落,猶如參差排列着一座座玉屏風,皎潔晶瑩,陽光中閃射着耀眼的光華,瑰麗多彩,蔚為奇觀,真的是瑤圃環繞的人間仙境。普通的小山巒,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下,也會妝扮成迷人的景色,讓人心花怒放,忘記了勞累與寒冷。
孤峯夕照
孤峯夕照 張起巖一抹殘陽映碧岑,孤峯倒影自成陰。牧童橫笛歸家去,鞭趁牛羊出遠林。
孤山曾是天旱祈雨的地方
康熙《濰縣誌》載:“峯在縣治西三十里,每雨後嵐光成市,日夕之際,光射城郭。綠樹丹崖遙映落暉,觀者奪目,恍疑身在翠微中也。”《濰縣誌稿》説,山在昌樂縣治東十里。 老濰縣人都知道,在舊時代,孤山曾是天旱祈雨的地方。峯巒秀拔,崖谷幽深,巍然高聳,墨綠蒼翠。有山神廟,山神原封靈應侯,有靈驗。相傳商代伯夷曾居於此,山上曾有他的廟。劉廷錫《孤山懷古》有“孤竹風吹天地久,首陽氣薄日星寒”詩句,他把孤山當作首陽山了。侯抒愫“十景小記”提到,“王偉元教授生徒廢《蓼莪》詩之故宅。”這個王偉元,就是著名孝子王裒(póu)。他是三國時魏國城陽營陵人(址在今昌樂東南孤山附近)。其父王儀被晉文帝殺死,他終生不肯面西而坐,更不仕晉。他母親生來膽小,尤怕打雷。死後,王裒將母葬于山林僻靜之處。每遇風雨天氣,雷聲隆隆,他頂風冒雨,飛跑到母親墳前,邊哭拜邊説,兒子王裒在這裏陪伴,母親不要害怕啊!王裒讀《詩經》,每讀到《蓼莪》篇“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句時,就泣不成聲,反覆吟誦,不能自已。因此,他的門生就廢去了《蓼莪》詩,再不誦讀了。 孤山挺拔秀美,堪稱一景;山神俗稱孤山爺,向孤山爺祈雨,不管靈不靈驗,確有其事。張起巖詩中寫的孤山景色清幽,農家安樂。試看,牧童橫笛,牛羊滿山,夕陽照遠林,揚鞭悠然歸。這場景歷來就是入詩入畫的絕好題材。“鞭趁牛羊出遠林”,詩人不但陶醉於眼前美景,似乎還聽到了鞭聲清脆,牧歌悠揚呢。
青陽晴眺
青陽晴眺 張起巖秋風雨霽碧天涼,極目城樓逸興長。幾簇人家山色裏,一川黍禾半蒼黃。
遠眺之處一派靜謐祥和景象
康熙《濰縣誌》載:“樓在縣後城垣上,高敞數丈,每晴明之候,文人墨客登眺於此,有如凌太空而極目河山之外。”《濰縣誌稿》説,亭在縣政府後城上。明末知縣周亮工督民破敵曾居於此。清道光間,知縣事何鎔重修。濰縣人都知道早年縣衙門後面北城牆上有一座“申冤樓”:相傳民間有冤情不能上達,可登樓高喊冤枉,樓下縣衙內的縣官聽到後,允許進大堂申訴。但從未聽到或見到有伸冤事情的傳聞和記載。這申冤樓就是青陽樓,也叫青陽亭,始建於何時,無考。其形狀,康熙志載圖是二層樓模樣,乾隆志圖則是雙層頂的亭子;存世照片是圓頂方柱的高大涼亭,可能就是何鎔重修後的青陽亭最後的留影,他還手書“青陽晴眺”匾額置於亭內。 青陽亭的景觀在於遠眺,尤其在秋日雨後,天空澄明,無霧無塵,微風送爽,登臨送目,城北一片曠野,遍地金黃的黍禾,一簇簇村樹農家,依稀還能看到綠樹紅牆、殿角高聳的玉清宮。一派豐收安樂、靜謐祥和的景象,誰不逸興深長,感懷流連。不在亭而在景,張起巖寫出了景點的迷人之處,暢抒了他對這一方熱土的喜愛和讚美。
北樓曉鍾
北樓曉鍾 陳調元四訖聲聞出麗譙,悠悠斷續曉風飄。九霄霆擊鳴天籟,萬並鯨音湧海潮。敲散晨星光落落,震斜銀漢影迢迢。幾多枕畔酣塵夢,明發驚醒氣正朝。
黎明敲鐘叫醒酣睡夢中人
乾隆《濰縣誌》載:“鯨音潮海,譙樓突空,聲聞四達,聞者令人深省。”《民國志稿》説,鍾系金大定(1161-1189年)時造,舊在撞鐘院,後移於此。 北樓就是北門城樓。大鐘鑄造極純,音響洪亮,清晨敲鐘,全城及四關皆能聽到。原在撞鐘院前街觀音大士庵內,後移到城樓上成為早晨的報時鐘。北門城樓和其他三座城樓的建築模式規格都一樣,獨此成為景點,在於那座大鐘的聲音和作用。天黎明時敲起來,如“霆擊鳴天籟”,“鯨音湧海潮”,把星星都震落了,銀河也震斜了;四處都能聽到,驚醒了酣睡的夢中人,睜眼一看,天已黎明,該起來勞作了。陳調元的詩作,誇張地寫出了鐘聲的響亮與作用。 張起巖只為八個景點命題作了詩,後來石田先生補上塔山望日和北樓曉鍾兩景並畫了十景圖,可惜沒作詩。康熙志載有先賢為後兩景寫的若干首詩,但無與張起巖同樣體裁的七言絕句,都是律詩或古風,且不都是七言。介紹這十大景,還是有詩有圖為好;又因陳調元是康熙志的主修者,文名擅一時之盛,筆者遂採用了他寫的兩首。這樣做未必恰當,所選也未必就是最好的。陳調元的兩首詩,除體裁與張起巖的不同外,在風格、意境上也有差異,或許是時代、境界、文思的不同吧,陳的詩選詞造語略顯艱深,偏重於浪漫誇張以事渲染,讀來頗有氣勢;張的詩格調恬淡質樸,貼近生活,語言清新流暢,讀來親切委婉,如身在其中。
塔山望日
塔山望日 陳調元我聞岱嶽顛,峨峨日觀峯。
塔山支分岱,崔嵬亦稱雄。
下臨丹沂水,上與帝座通。
天雞鳴夜半,海水搖空濛。
陽光地底出,倒影千虯龍。
龍宮七十二,一一閃曈曨。
金盤開翠靄,銀浪磨青銅。
扶桑掛旭彩,璇波蹙鱗紅。
行矣跨鶴背,彌節蓬萊東。
夜半登峯頂可見陽光地底出
康熙《濰縣誌》載:“山聳如塔,望海如鏡,每夜候日出,金蓮初湧,閃爍萬狀,尤矣奇觀。”《濰縣誌稿》説,“山今已劃歸昌樂”。 塔山在城東南四十里,《寰宇記》稱其山形如塔而得名。又稱溉源山,溉河又名東丹河、俗稱虞河發源於此。傳説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曾駐兵塔山,軍紀嚴明從不擾民。後人為其建廟,一夜之間大顯靈氣,山體增高,遂改山名為靈山,今屬坊子區。當年,創編第一部濰縣誌的劉廷錫致仕歸裏後就選住這裏。劉應節以及後來人,都因他以平民身份,“良史之才”創修邑乘,為濰縣的人文歷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倍加感激和景仰。劉廷錫曾作塔山詩曰:“有客來尋漫叟居,塔山北麓是吾廬。呼童掃淨青松影,玩鶴彈琴樂有餘。”大概“來尋”之客,就是幫他完成濰縣誌並作了序的好友王漸吧,王隨後作了一首次韻和詩説:“遙指青山欲卜居,青山舊有醉翁廬。晨光未上嵐煙碧,知是先生曉夢餘。” 塔山峯體高聳,林木秀美。夜半登上峯頂等候日出,可以望見“陽光地底出,倒影千虯龍”,“金盤開翠靄,銀浪磨銅鏡”的壯麗景色,遙遠的東方古國披上了旭日的彩霞,海水閃爍着紅色鱗光,讓人油然而生駕鶴飛去,駐留於蓬萊仙島的情思與遐想。 如今的靈山,已規劃開發為市區主要的公墓園林,名曰“靈山仙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