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濰坊第四中學

鎖定
 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始建於1954年,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校,中國楹聯協會理事單位。教書育人工作先進,先後榮獲“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濰坊市五星學校”“全國招飛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 
中文名
濰坊第四中學
簡    稱
濰坊四中
創辦時間
1954年
校    訓
厚天地之大美,達萬物之至理
主要獎項
山東省文明單位
類    別
公立高中
現任校長
韓忠玉
所屬地區
山東濰坊
面積佔地
300畝
校    風
敬業樂羣,行勝於言
教    風
樂教會教,視生若子
學    風
樂學會學,學以致用

濰坊第四中學學校簡介

濰坊第四中學校史

學校始建於1954年,1997年1月遷址於濰坊市鳳凰山高新技術產業園。2007年7月,坊子區委區政府為整合和優化我區高中教育資源,加強高中學校領導班子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對濰坊四中和濰坊十二中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學校使用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名稱。自此,濰坊四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1] 

濰坊第四中學學校概況

濰坊四中全校佔地460多畝地,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 [3]  ,按行政區、教學區、實驗區、運動區、生活區五個功能規劃,教學區有教學樓3幢,建築面積14956平方米。各教室配有電視機,網絡接點、閉路電視,校園廣播系統接通每個教室,建設和完成了“千兆到校園,百兆到桌面”的校園網絡系統、CCTV系統和多媒體教學系統,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網絡達100%,教室可演示多媒體器材課時覆蓋率達100%,教學備課網絡化。實驗區建築面積5546平方米,設有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室。運動區運動場地37838.35萬平方米,其中,有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1個,標準籃球場10片、標準排球場5片;各類活動器材場地1800平方米,體育看台1273平方米。生活區學生宿舍樓建築總面積21914平方米。食堂總面積7736.5平方米;單身教師宿舍樓1幢,1038平方米;浴室樓1幢,1200平方米。行政區有圖書館1幢,總面積8002平方米,其中有500人報告廳、300人多功能廳。行政樓一幢,建築面積3537.29 平方米。學校現有高一、高二、高三共3個年級21個級部10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000餘名。在職教職工567人,從事高中教學工作的專任教師有 524人,教師平均年齡36歲,師生比為1:11。具有研究生學歷(學位)113人,具有高級以上職業資格的110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優秀教師8人,省市教學能手72人,其中,省、市級優秀教師(班主任)158人,市教學能手65人,區教學骨幹、能手132人。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學校建有電視播控室,中學生電視台及校園之聲廣播電台,實驗樓配有達國家頒佈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建成了6000多平方米的圖書館,設有教師閲覽室,電子閲覽室,學生閲覽室,教師能熟練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學校體育鍛煉設施齊全,擁有400米的塑膠體育場和設備齊全的師生健身廣場。
2008年1月,濰坊市教科院副院長韓忠玉同志被坊子區委區政府聘任為濰坊四中校長兼黨委書記,2009年,濰坊四中信心教育聯盟成立,其成員包括濰坊第四中學、坊子區尚文中學、坊子區南流中學、坊子區崇文中學、坊子區永盛武校。韓忠玉同志有着豐富的一線校長經歷,曾打造出聞名全國的安丘四中品牌。現在,濰坊四中在韓忠玉校長的帶領下認真貫徹“爭創全國名校,鑄造濰坊四中更加靚麗的品牌”的辦目標和培養學生具有“自強精神、科學態度、人文情懷、淑女風範、紳士風度、國際視野、世界胸懷、領袖氣質”的育人目標。 [1] 

濰坊第四中學教學成果

近年來,學校先後申請立項了全國、省、市的課題研究十六項,近兩年發表的教育科研論文國家級51篇,省級89篇,專著15部。近年來,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文、理、音、體、美五類並舉的辦學指導思想,把教育質量看作是學校的生命線,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全國其他“985”、“211”工程名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大批四中優秀畢業生考入這些學校深造,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讚譽。尤其是自2001年始向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輸送小語種學生36人,向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輸送了數十名高素質學生。學校畢業生中有100多人在美、英、法、德、日等世界各國留學深造,可謂桃李芬芳滿天下。同時,學校培養的人才已在社會各行各業嶄露頭角:上海同濟大學教授郭輝,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朱金穎,天津大學博士樊紀超,國家知識產業局劉斌,現任濰坊市副市長劉偉,留學海外人員張新平、楊軍、楊宇、楊照華,第十屆漢城亞運會女子小口徑步槍冠軍祝玉琴等。 [1] 

濰坊第四中學校長簡介

韓忠玉,中學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校長、黨委書記,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濰坊市首批特級校長,山東省首批“齊魯名校長”。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山東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濰坊市中小學校長教師專業發展指導委員會成員,濰坊市校長髮展研究專家委員會特邀研究員、著名教育專家。先後獲全國優秀校長、濰坊市首屆名師、濰坊市首屆十佳創新校長、濰坊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鳶都精英、濰坊市第一屆‘風箏都文化獎’優秀文化人才獎、新中國成立60週年濰坊市時代功勳人物、2011年“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等幾十項榮譽稱號。2012年被坊子區人大授予“人民功勳”金質勳章,2014年榮獲“富民興濰”勞動獎章,因教育教學業績突出,多次榮獲濰坊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其主要著作有《韓忠玉信心教育法》、《零距離感受美國教育》。他創立的“韓忠玉信心教育法”是濰坊市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教育教學成果,2004年在全國推廣並被全國多家媒體報道。2009年中國教育電視台又予以報道。幾年來,撰寫省級以上論文100多篇,並被《山東教育社》聘為《高考指導報》特約編委。其專著《韓忠玉信心教育法》等先後榮獲省、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科技創新獎、社會科學成果獎;2010年9月,新作《零距離感受美國教育》出版發行。 [1] 

濰坊第四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堅持素質教育,加強師德建設,立足科研興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級規範化學校”、“省教學示範校”、“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省先進黨組織”、 “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濰坊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濰坊市高中示範學校”、“濰坊市教育科研示範學校”、“濰坊市五星級學校”等。首批“全國校園足球特色示範校”、 濰坊市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被濰坊市委宣傳部推選為濰坊市理論宣教基地、濰坊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範點;學校工會被濰坊市總工會授予“校務公開先進單位”。 學校還被定為“中央電教館十五教育技術研究課題——現代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研究實驗學校”,是“中國山東師範大學——英國渥斯特大學學院的中英國際合作項目青少年心理行為為題及其干預”研究基地。 [1] 

濰坊第四中學教育教學特色

全面實施韓忠玉信心教育法,以信心教育為文化引領,以質量發展為立足之本,辦特色優質學校。 [1] 

濰坊第四中學教育理念

育人為本,因材施教,全面發展。 [1] 

濰坊第四中學治學理念

熱愛學生、嚴格管理、嚴謹治學。 [1] 

濰坊第四中學辦學目標

全省領先,國內知名的現代化特色學校。 [1] 

濰坊第四中學育人目標

培養具有自強精神,科學態度,人文情懷,國際視野,世界胸懷,領袖氣質的學生 [1] 

濰坊第四中學校園文化

1、生態化——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環境建設,幾年來,為實現環境育人的目的,濰坊四中一直在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方面孜孜以求,經過幾年努力,校園環境基本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
2、民族化——從嚴格意義上講,濰坊四中所處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她既沐
浴了鄉村民風的樸實,又受到城市文明的薰陶,幾年來,她根植鄉土,與時俱進,她的文化建設始終圍繞勤奮文明、崇美崇實、向善向仁等傳統的、民族的主題不變。民間藝術、民間體育、民俗節日一直是學校的活動內容。
3、人文化——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一直是濰坊四中不變的教育信條。
4、發展化——濰坊四中的校園文化首先定位於人的文化,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老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在發展中遵循“傳承歷史”“預見未來”“定位高端”的原則,既規劃未來,又傳承歷史,在有序傳承中發展。
5、科學化——在精細化的學校管理中努力實現管理文化的科學化,三級督導機制全方位覆蓋學校工作。一級督導成員由校長與學校中層組成;二級督導成員由各年級主任、各班主任組成;三級督導由學生會主席、優秀班幹部組成,三級督導同步運行,參與學校日常工作管理,在實現民主化管理學校的同時實現科學化管理。
6、多樣化——經過幾年努力,濰坊四中校園文化已經建設成為“一線貫穿,六維覆蓋”的文化體系。“一線貫穿”即“信心教育理念”貫穿整個學校文化建設始終,“六維覆蓋”即校長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管理文化、德育文化、環境文化覆蓋校園。目前,多元的課程設置、開放的高效課堂、充實的閒暇教育、全員育人的學生成長導師制、信心教育的小課題行動性研究、校企校合作辦學模式已經成為支撐學校全面發展的六維體系。
7、特色化——近年來,在齊魯名校長、“韓忠玉信心教育法”創始人韓忠玉校長帶領下,濰坊四中在走專家辦學的教育發展之路上,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的改革發展之路。“信心教育”已經成為促進學校工作全面發展與提升的有效支撐,並越來越多地引起國內外教育同行、內行的關注。為豐富學校文化發展需要,近年來,學校先後成立了獨具特色的幾個工作中心,它們分別是:“信心教育研究中心”“文化交流發展中心”"學校網絡管理中心”“學生潛能開發與心理諮詢研究中心”“學生社團活動中心”“課業負擔與作業調控中心”“課程開發中心”,把文化育人的價值落到實處。工作中心的成立,完善了學校工作機制,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讓信心教育在一個更廣闊、更細微的層面上展開,不斷引領學校向前發展。 [1] 

濰坊第四中學搬遷新校

2016年3月22日,濰坊四中遷建項目奠基儀式在新校址舉行,濰坊四中新校地440畝,總投資7億元,規劃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建設可容納150個班級的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學生公寓樓、餐廳、圖書館、體育館等設施,完善學校交通、道路、景觀綠化、地下管網等相關配套設施,計劃2017年完成項目建設並投入使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