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濡須口之戰

鎖定
濡須口之戰為三國魏黃初四年(223年),在曹丕首徵東吳之戰中,曹魏大司馬曹仁進攻東吳裨將軍朱桓據守的濡須城(今安徽無為北)的戰役。
名    稱
濡須口之戰
發生時間
三國魏黃初四年(223年)
地    點
濡須城(今安徽無為北)
參戰方
曹魏,東吳
結    果
東吳獲勝
參戰方兵力
曹魏:步騎數萬
東吳:5000餘人
傷亡情況
曹魏:常雕部一千餘人陣亡,三千餘人被俘
曹魏:曹仁本部、曹泰部傷亡不明
東吳:朱桓部傷亡不明
主要指揮官
曹仁(曹魏);朱桓(東吳)

目錄

濡須口之戰雙方主將

魏國:大將軍曹仁
吳國:裨將軍朱桓

濡須口之戰過程

黃初三年九月,曹丕督三路大軍進攻東吳。統率中路軍的魏大司馬曹仁於四年二月,揮師進逼濡須城,採取聲東擊西的謀略,引誘朱桓分兵救援羨溪(今安徽裕溪口),然後率步騎數萬直撲濡須城。朱桓急令派往羨溪的援兵返回,但曹仁已兵臨城下。當時,朱桓只有5000餘守城部隊,人心惶惶。
朱桓開導他們説:“凡是兩軍對陣,勝負在於將領的能力,而不在於士眾的多寡。你們聽聞曹仁的用兵,怎麼能和我朱桓比呢?兵法所説防守方只需半數兵力就可以抵擋數倍敵軍,這指的是平原作戰,沒有城池作為守備的情況下,勝負取決於士眾是否勇敢、進退是否一致。現在敵方的曹仁既沒有指揮才能也不勇猛,況且他的士卒十分膽怯,又千里迢迢,長途跋涉,人馬疲倦睏乏,我朱桓和諸位將軍,一起據守高大的城牆,南面瀕臨大江,北面倚靠山陵,以逸待勞,以主制客,這正是百戰百勝的戰局。即使曹丕親自前來,尚且不用憂慮,何況只是曹仁之輩呢!”朱桓激勵將士,使將士有了必勝信心,並下令偃旗息鼓,外示形弱,誘曹軍攻城,果然,曹仁令其子曹泰率兵攻城。
曹仁又派將軍常雕督領王雙諸葛虔等乘油船(一種塗桐油的皮筏子),襲擊吳軍眷屬住地中洲(今湖北長江枝江沱水間)。蔣濟對曹仁的做法提出了反對意見:“吳軍佔據西岸,將戰船列於上游,如果分兵進攻位於下游的沙州島,無異於自取敗亡危險。”但是,曹仁沒有聽從蔣濟的良言,自恃兵多,堅持要分兵進攻中洲。
朱桓統率兵將攻取油船,又另外派兵攻擊常雕等將,朱桓等將又親自抵禦曹泰。於是,朱桓火燒曹泰營寨而擊退他們。在曹泰敗退後,深入吳軍身後的常雕等人進退兩難,朱桓回身與別將嚴圭、駱統共擊常雕等人,斬殺常雕諸葛虔,生擒王雙,送至武昌。曹仁因為沒有聽從蔣濟的正確意見而招致慘敗。
至此,在此次戰役中,直面濡須城的曹泰一路損失已經無法統計。而魏軍進攻中洲的常雕5千人全軍覆沒,臨陣戰死的將士一千餘人,剩下三千餘人被俘。 [1-3] 
參考資料
  • 1.    《建康實錄》: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船,夜人中洲。權使將軍嚴圭、朱桓等率水軍擊破之,梟其將諸葛虎,並首虜三千人而還。
  • 2.    《三國志·魏書·蔣濟傳》:黃初三年,與大司馬曹仁徵吳,濟別襲羨溪。仁欲攻濡須洲中,濟曰:"賊據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為自內地獄,危亡之道也。"仁不從,果敗。
  • 3.    《三國志·吳書·朱桓傳》:黃武元年,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仁欲以兵襲取州上,偽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桓分兵將赴羨溪,既發,卒得仁進軍拒濡須七十里問。桓遣使追還羨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時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諸將業業,各有懼心,桓喻之曰:"凡兩軍交對,勝負在將,不在眾寡。諸君聞曹仁用兵行師,孰與桓邪?兵法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謂俱在平原,無城池之守,又謂士眾勇怯齊等故耳。今(曹)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罷困,桓與諸軍,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百勝之勢也。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況(曹)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須城,分遣將軍常雕督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將萬人留橐皋,復為泰等後拒。桓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別擊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燒營而退,遂梟雕,生虜雙,送武昌,臨陳斬溺,死者千餘。權嘉桓功,封嘉興侯,遷奮武將軍,領彭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