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濠江

鎖定
濠江東起河渡門,西至磊口,是一道連接汕頭港廣澳灣的河道型峽灣,16公里長。 [6] 
濠江是一條沒有源頭的河涌;系海灣潮汐通道,屬潮感區;兩頭通海,只有在潮汐初漲以及初退時才能形成徑流 [1] 濠江,其實不是江,它是一處內海峽灣 [2] 
濠江,這裏説的“江”其實也不是江,因達濠島綿延二十餘里,與大陸若即若離,中間只隔一道窄窄的海峽,東起河渡門,西至磊口門,水面最寬處500米,最窄處僅50米。十分有意思的是每日南海潮信漲時,海水從東西口湧入,浩浩蕩蕩,至峽灣的中間點“石壁”處匯聚,形成一條蜿蜒曲折的“潮線”,堪稱奇觀;若是退潮,海水又分雙頭傾瀉而出。這道峽灣,古稱“河渡溪”,形如江河,故有“濠江”之稱。 [4] 
中文名
濠江
別    名
河渡溪
達濠溪
地理位置
汕頭市濠江區
主要支流
五南溝
河渡排溝
性    質
河道型峽灣

濠江發展歷史

濠江資源豐富,盛產魚蝦、殼貝等海鮮,沿江人民多從事漁業生產。中心航道深約3米,可行駛電船,兩岸有石堤護坡,是汕頭市至達濠主要的水上交通線。
濠江從清康熙中期,便有、瓊、惠等地商船來往;
咸豐十一年(1861)汕頭開埠後,川走達濠至汕頭之間的帆船有20多艘,
宣統二年(1910)始行駛電船;
解放後,人民政府為發展水上交通運輸,清除了江中礁石,增設航標,保證航行安全;
1954年,汕頭航運局在達濠鎮新建了碼頭,行駛電船,每艘可載客200人。

濠江水文特徵

濠江,是汕頭市濠江區域內主要江河水系,西北起磊口大橋側,東南至河渡門嘴,全長15.5公里,是一條沒有源頭的河涌,西北接汕頭內海灣,東南通南海。濠江流域面積137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五南溝、大坪排洪溝、北切排洪溝、西坑排洪溝、水望底排洪溝、青洲排溝、下五排洪溝、河渡排溝。

濠江水位

濠江古稱河渡溪、達濠溪,系海灣潮汐通道,屬潮感區。以本區域深度為基準面,其潮位特徵值為:最高潮位3.85米,最低潮位-0.26米,平均高潮位1.68米,平均低潮位0.83米,平均海平面1.25米,最大潮差2.43米,最小潮差0.86米。

濠江徑流

濠江兩頭通,只有在潮汐初漲以及初退時才能形成徑流。現場實測海流是調查海區海水的綜合性流動,它包括潮流和非潮流(通常稱為餘流)兩種成分。據達濠漁港測站有關資料顯示,實測海流流速值的大小,隨着潮汐的漲落而變化,漲潮流比平均落潮流小,最大流速出現在低潮位附近,轉流時刻多發生在平潮時,上下層基本同時轉,表現為明顯的駐波性質。各層海流主要表現為往復流。表層、底層最大流速均出現在落潮期,流速、流向分別為:74.5cm/s、175.3°;65.5cm/s、175.7°。

濠江泥沙

因流域內的森林覆蓋率較低和部分山地水土流失嚴重,每逢暴雨,地表徑流攜帶大量的泥沙進入濠江河道,有的沉積於河牀,有的隨流而下直至河口輸入大海。濠江是一條匯潮水道,匯潮在濠江上游珠浦附近,而且落潮指向W或SW向,使得上游來沙出江口後向西方向運移、擴散,而達濠島東岸的底沙,由於受到最南端岬角阻截,很少能接近濠江企望灣出海口 [1] 

濠江潮汐現象

濠江由於雨量時空分佈不均,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特徵的年內和年際變化較大,沿海潮汐受風暴影響也有較大變化。
濠江區附近海域潮汐現象,屬不規則半日潮、每天先後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相鄰兩次高潮或低潮的潮位不等,漲落潮時也不等。
在一月之內,每日潮位基本隨地球月球太陽所處相對位置的變動而變。在正常情況下,陰曆每月朔望後的初三、十八為漲落最大的大潮期,俗稱“初三流,十八水”。初九、二十三上下弦時為漲落最小的小潮期。
一年中各月份的高低潮位也有差別,最高潮位一般出現在9、10、11月(陰曆八、九、十月),最低潮位在6、7月。因此,沿海人民稱九月初三的大潮為“潮父”,十月初四的大潮為“潮母”。
沿海潮汐高低和漲落潮時除受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外,有時還受海面風力風向的影響。
濠江平均高潮位1.46米,查測到的歷史最高潮位3.51米,最低潮位-0.4米。平均海平面1.03米,平均潮差0.78米,最大潮差2.37米。 [3] 

濠江龜山

龜山是濠江南段的一座小島,形狀如同一隻海龜浮於海面。島的面積僅有 0.03平方公里,海拔三十六米,其南部有淡泉,島上無人居住。
在龜山“頭部”山頂上, 建有一座小廟,內奉“感天大帝”,廟門題“永保平安”四個大字,門聯題“仰神功恩施濠海,馮德澤福佑人間”。這反映了海濱民眾祈求航海平安的樸實心願, 也體現了在濠江人民心中,龜山發揮着鎮守濠江,維護一方安寧的重要作用。
歷史上,濠江水面寬闊,分佈着眾多小島,隨着時間遷移,許多小島已經和陸地連在一起。如風崗山、崗背山以及玉石的崎峯山。它們都是由島嶼逐漸變成的一座座小山。就連門嘴的東嶼、西嶼也漸與陸地相接。唯有龜山依然漂浮於濠江之中,見證着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
夕陽下,漁舟唱晚,“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從下尾庵岸邊舉目遠眺,龜山的唯美剪影,正是“濠江區十大人文景觀”之一的“霞美夕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5] 

濠江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2條。
五南水,古稱招收水。發源於東山徑門嶺,東流至上頭轉東北合陳厝坑、經雞崗入濠江,流程15公里,潮陽境上游9.3公里,流域面積27.5平方公里。
河浦水,發源於東山東麓大腳蝦嶺,東北流至河浦匯石音坑、鐵鳥坑各支流,於水流娘處注入濠江,流程6.5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