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陰縣

鎖定
濟陰縣,隋開皇四年(586年)置濟陰縣為濟陰郡附郭,與曹州同治左城。濟陰故城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六十里。
金大定八年(1368年)州、縣毀於河患,北遷四十里於古乘氏故址(今菏澤城區),明洪武元年省濟陰入曹州。濟陰縣隋置明廢,地名沿用800多年。
濟陰縣治變遷:隋始置濟陰縣,自隋末至金大定八年約六百年,濟陰縣與濟陰郡(曹州)治左城(曹縣西北)。自金大定八年至明洪武四年約二百四十年濟陰縣與曹州治乘氏故城(今菏澤城區)。
中文名
濟陰縣
位    置
山東省曹縣西北
歸    屬
濟陰郡、曹州

濟陰縣歷史沿革

濟陰縣濟陰縣簡介

興仁府治濟陰縣 興仁府治濟陰縣
隋:開皇六年(586),析定陶縣置濟陰縣,為濟陰郡附郭,與曹州同治左城(今山東曹縣西北)。隋,《隋書·地理志》:“濟陰郡,統縣九:濟陰縣、外黃、濟陽、成武、冤句、乘氏、定陶、單父、金鄉。
唐:濟陰縣屬曹州,《舊唐書·地理志》:隋濟陰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為曹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領縣六:濟陰、冤句、乘氏、南華、成武、考城。仍治濟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曹州。
宋:濟陰縣為濟陰郡治,在今山東曹縣西北。據《宋史·地理志》載:濟陰郡,縣四:濟陰、宛亭、乘氏、南華。仍治濟陰。
曹州濟陰縣 曹州濟陰縣
金:天會七年(1129年),改興仁府濟陰郡為曹州,濟陰縣為興仁府治所。大定六年(1166年)省乘氏縣入濟陰縣。八年左城為河所沒,遷州、縣北遷四十里,治於乘氏縣故城(今菏澤城),濟陰屬曹州(今菏澤城區)。
元:濟陰縣仍屬曹州。據《元史·地理志》載:曹州,領縣五:其中有濟陰。
明:洪武元年(1368),省濟陰縣入曹州(今曹縣城區),其地直隸曹州。

濟陰縣濟陰郡

濟陰,以其地在濟水之南而得名,地名從漢至明沿用1500多年。西漢置濟陰國,後改濟陰郡。
東漢濟陰郡 東漢濟陰郡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西兗州,與濟陰郡同治定陶,後徙左城(今山東定陶左山)。北周改西兗州為曹州。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為濟陰郡,治濟陰縣(今山東曹縣西北)。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更名為曹州,仍治濟陰。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曹州。
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曹州改賜廣濟軍,治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
宋崇寧元年(1102),升曹州為興仁府,管轄濟陰、南華、乘氏和宛亭四縣。
金:天會七年(1129),改興仁府濟陰郡為曹州,治濟陰縣。

濟陰縣僑治濟陰

唐武德三年,楊益德分招義縣置濟陰縣。以南北朝舊僑郡為名,位今安徽明光市舊縣集北5公里與江蘇交界處。屬仁州。貞觀元年廢,併入招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