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眾橋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境內的一座橋樑)

鎖定
濟眾橋,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為8墩9孔石質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橋長26.25米,寬1.3米,高2.18米。
由東南向西北第二個橋墩上圓雕龍1條。龍身呈“S”形,龍口微張露牙,龍鬚捲曲呈波浪狀,龍尾粗大呈纏繞狀,龍鱗怒張,甚有氣勢。
該橋雕刻手法細膩、造型生動,且結構穩固。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濟眾橋
始建時間
1822年
長    度
26.25 m
寬    度
1.3 m

濟眾橋保護措施

濟眾橋是瀘縣龍橋羣之一,於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眾橋社會評價

國家古建專家組評價瀘縣龍橋羣“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渾厚剛毅、比例勻稱、工細規整、造型別致、逼真生動而獨於天下”。我國著名古建築學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評價瀘縣龍腦橋:“如此巨大比例形象的龍獸羣雕,如此精美的橋樑石刻藝術,在全國古橋中確屬罕見。特別是保存如此完好,更是難得。”驚歎瀘縣龍橋“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湛,保存之好不僅在巴蜀地區,就是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堪稱古橋建築之大奇觀。”在評審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瀘縣龍橋時,專家組來瀘縣現場考察後提出應將“瀘縣龍橋”作為“國寶”加以保護。

濟眾橋社會意義

瀘縣龍橋是中華民族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具有文化羣體的唯一性和多樣性,也具有文化價值的地域性和獨特性,更具有精神價值的大眾性和代表性,有着極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其架建和發展的時間綿延近千年,是瀘縣當時經濟、政治、文化和民俗等狀況的反映,也是瀘縣民族遷徙、社會變遷的體現,至今仍在起着積極作用。它以其厚重獨特的歷史價值、科學實用的建築價值、和諧精美的藝術價值,成為中華民族悠久絢爛歷史文化中的一筆寶貴財富,並傳之後世。瀘縣龍橋羣保存較好,目前無環保與安全隱患問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