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源市農業科學院

鎖定
濟源市農業科學院始建於1949年,是市政府直屬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副處級規格。
農科院主要開展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培育、引進、試驗、示範和農業科技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貢獻率,為濟源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據2018年10月農科院官網資料顯示,農科院內設8個機構,在職幹部職工80人。
中文名
濟源市農業科學院
主管部門
濟源市人民政府
現任領導
黨組書記
院長:尹國紅
地    址
河南省濟源市城東一公里處(459002)

濟源市農業科學院歷史沿革

歷史照片 歷史照片
1949年2月,濟源縣棉麥試驗場成立,設在濟源縣城關公社紙坊村。1953年,試驗場遷址梨林橋頭李莊;1955年4月,“濟源縣棉麥試驗場”改為“濟源縣農場”。
1958年10月,建立“濟源縣農科所”,地址設在濟源縣城關公社堽頭村東頭,濟源縣農場由梨林橋頭李莊搬遷到堽頭村,與濟源縣農科所合署辦公;1959年,農科所和農場分立;1962年,農場、農科所合併為“良種繁育場”;1963年3月,又將“良種繁育場”改為“新鄉地區農科所濟源縣試驗站”。
1969年,試驗站改為“五七幹校”;1974年5月,“五七幹校”和試驗站分立;1977年12月,試驗站又與“五七幹校”合併,改為“濟源縣農科所”,地址遷至濟源縣城關公社堽頭村南地。
1988年10月,濟源市撤縣建市,濟源縣農科所改為“濟源市農科所”,全名為“濟源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地址為“濟源市城東一公里”。2012年12月,“濟源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更名為“濟源市農業科學院” [1] 

濟源市農業科學院科研成果

經過科技人員多年來的不斷努力,我院先後有6個小麥新品種(“濟麥1號”、“濟麥2號”、“濟麥3號”、“濟麥4號”、“濟麥6號”、“濟糯1號”)和7個玉米新品種(“豫玉26號”、“濟單94—2”、“濟單七號”、“濟單八號”、“濟研501”、“濟研118”、“濟研94”)通過河南省審定,其中“濟單七號”、“濟單94—2”兩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西葫蘆新品種“濟葫1號”、“濟葫2號”通過河南省鑑定,制定的《保護地切花菊栽培管理技術規程》、《蝴蝶蘭組織培養技術規程》等6項花卉省地方標準頒佈實施。

濟源市農業科學院榮譽稱號

先後被河南省委宣傳部、省人事廳、省科技廳、省農科院授予“河南省農業科研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科技系統先進集體”、“河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農業科研系統科技成果轉化先進單位”、“全省農業科研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多次被濟源市委、市政府授予“濟源市科技創新先進單位”、“ 全市科技進步先進單位”、“濟源市科技興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