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南清真南大寺

鎖定
濟南清真南大寺原址在濟南歷山頂烏滿喇巷, [1-2]  始建年代不詳。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遷到市中區永長街,當時只有“楹殿數間”。明宣德年間,當時的南大寺掌教整頓教務,濟南教門為之一振。(公元1436年),開拓地基,修建院牆,增建禮殿,南大寺始具規模。明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陳璽任南大寺掌教,領導濟南穆斯林大拓寺基,擴建大殿,立南北講堂、僻靜所、沐浴室等,並將寺門朝向由南改東,南大寺自此始有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特色,成為較大規模的古建築羣。此後,南大寺又經明嘉靖、萬曆清嘉慶、道光、同治和民國初年的多次修葺擴建逐漸臻於完整。
中文名
濟南清真南大寺
地    點
市中區永長街南首禮拜寺街
建造年代
始建於元代
地    位
山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清真南大寺地理環境

濟南清真南大寺 濟南清真南大寺
地點:市中區永長街南首禮拜寺街
建造年代:始建於元代
地位:山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築
濟南清真南大寺,俗稱禮拜寺,位於濟南市市中區永長街(原濟南舊城西關禮拜寺巷)南口,因別於位於同一條街的清真北大寺而名,是一組融合了中西建築文化的大型伊斯蘭教建築羣,為中國伊斯蘭教早期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濟南市歷史最為悠久的清真寺。整座寺院佔地10多畝,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寺院坐西朝東,由東向西其主體建築為影壁、邦克樓(下面是寺大門)、望月樓、禮拜大殿等,排列在一條東西中軸線上。院內還有許多古碑,以及鐵樹、聖柳、棕櫚等花木點綴。 [3] 

濟南清真南大寺歷史文化

該寺原位於歷山頂烏滿喇巷,但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遷至濼源門西、錦繮溝東的今址,原寺則被改建為運鹽司部。
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修建院牆和禮殿,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擴建大殿、立南北講堂、僻靜所、沐浴室等,寺門朝向也由南改為東,後明嘉靖、萬曆,清嘉慶、道光、同治及民國初年多次整修擴建為現狀。文化大革命中該寺曾遭到嚴重破壞,一些經書、碑刻、匾額、楹聯、文物被毀,宗教活動被廢止,阿訇遭批鬥,禮拜殿被改作工廠車間,並存在亂拆亂建,直到落實宗教政策後由多方斥資整修。

濟南清真南大寺主體建築

總體佈局以邦克樓、望月樓、禮拜殿為一條中軸線,兩邊配廂房,望月樓將建築羣分為前後兩個小四合院。中軸線上的建築一座比一座高,給人以深邃雄偉的感覺。
邦克樓
又名喚禮樓,意在登樓呼喚穆斯林教徒來做禮拜。邦克樓屬門樓式建築,是寺院的正門,高大威嚴,也是寺中一座標誌性建築。
望月樓
寺院中心位置,是立於13層台階之上的望月樓,上書“望月思真”四個篆體漢字,給人一種古樸聖潔之感。望月樓是一座木欞玻璃窗式二層門樓,樓頂中心直立一鋁製月牙。
禮拜殿
穿過望月樓,就能看到巍峨的禮拜殿雄踞於十多層台階之上。
禮拜殿由後殿、前殿和抱廈三部分組成,具有典型的宮殿建築特色。禮拜殿是勾連搭式結構,使後殿和前殿屋頂連接,後殿無前牆,前殿無後牆,抱廈連接前殿,這是中國古代工匠一種獨特的擴殿方法,為的是增加面積。後殿和前殿的建築結構非常獨特:後殿為廡殿頂,是古建築中檔次很高的一種;前殿為歇山頂,比後殿次一級。兩殿結合的形式在古建築中非常少見。
據考證,後殿和前殿是明朝建築,抱廈是清代建築。在禮拜殿的外牆可以看到,明朝砌牆用大磚,清朝則用小磚,兩者的接合處非常明顯。整座大殿雖不是一朝所建,但建築設計合理,結構處置巧妙,是中國古代工匠的一大創舉。
過街影壁
在中軸線上,值得注意的還有清真南大寺門前高大的過街影壁。興建於1833年,之所以叫過街影壁,是因為當時在影壁和寺門之間有一條街。過街影壁既突出寺院的地位,引起人們注意。
建築羣
清真南大寺在建築功能設置、朝向、內殿的裝飾等方面都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的一些基本原則,而在佈局和造型上則有着明顯的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全寺以望月樓為中心分為二進式四合院,整座寺院排列井然有序、嚴肅整齊,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四合院對稱之美。在造型上,南大寺還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築特徵。比如邦克樓,下層具有阿拉伯穹窿圓頂的建築風格,上層則是比較純粹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濟南清真南大寺文物保護

如何保護這個山東全省規模最大的伊斯蘭教建築羣在濟南清真南大寺民主管理委員會所立石碑上的這段描述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南大寺建設,撥款維修大殿,整飭寺院;濟南市伊斯蘭協會多次斥巨資增置配殿,修整院牆,鋪設路面,植花造綠,油漆彩繪;濟南穆斯林鄉老慷慨解囊,捐資贈金;南大寺寺管會及阿訇鄉老齊心協力,鋭意進取,始有之南大寺綠蔭滿院、花香襲人,殿台樓閣,氣勢雄偉,使南大寺獲得‘全國模範清真寺’的殊榮,成為我市改革開放的文明窗口和濟南穆斯林禮拜敬主完成功課的重要場所。”

濟南清真南大寺建制沿革

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古寺。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舊城西關禮拜寺巷。據傳,該寺始建於唐末之烏滿喇巷,但已不可考。據寺內現存濟南府歷城縣《禮拜寺碑》記載:該寺於元代元貞元年(1295),山東東路都轉運鹽使司都運使木八喇沙奉命將原寺改建為運鹽司部,將寺遷至濼源門西、錦繮溝東,即今址。後於明宣德丙午(1426)重修,弘治八年(1495)再次重新擴建,清嘉慶、道光年間至民國時期亦曾數次維修擴建。南大寺坐西向東,佔地面積約633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構成一條中軸線,沿軸線為寺正門、望月樓、禮拜大殿,兩側配以沐浴室、講經堂、教長室等。大門正前方建有大影壁,壁長約6米,高約5米。大門3間起樓,門頂上層築有邦克樓,樓面闊3間(約8米),單檐黑瓦廡殿頂,單翹單昂斗拱。進深6米。寺院分兩進院落,前院有沐浴室,過前院拾級而上約3米即望月樓。門庭石碑1方,銘文共155字,9行,字大如拳,碑刻末鐫“本寺掌教陳恩沐手著”,系明嘉靖七年(1528)刻石。甬道頂上望月樓高敞明亮,朝西望月,面東則與禮拜大殿相望。過甬道即禮拜大殿前庭院。禮拜大殿建在高4.2米的台基上,由捲棚、前殿、後殿組成。大殿面闊5間,進深6間。周圍廊柱細密而高,加火焰形木券門裝飾。殿前抱廈為清代擴建,前殿則系明代建築,殿內高大寬敞,可容納600餘人同時禮拜。後殿南北各有6扇硬木門扇,高約4米,寬約1米,扇窗鏤空,雕有《古蘭經》文,工藝精緻,別具一格。寺內文物有大香爐兩座,木匾額8方,其中明代1方,高懸於正殿上方,匾書“清真”2字,為明崇禎十三年(1640)寧陽王甫所書。有明、清時碑銘7方,主要的有明弘治乙卯年(1495)劉贊撰《濟南府禮拜寺重修記》、明嘉靖七年(1528)陳思撰《來複銘》碑、清嘉慶十五年(1810)《重修禮拜寺記》等,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該寺古樸典雅,是濟南市歷史最久的清真寺。20世紀80年代由人民政府資助重修。現被列為山東省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