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濕試樣

鎖定
二次纖維生產過程中要採取措施去除膠粘物,這就需要對漿料中膠粘物含量進行測定。
RMD濕試樣方法是一種開發出的新型測試方法,基於在研究中發現了以前從未利用的濕纖維的物理特性—濕纖維現象,即當纖維濕潤時會改變顏色。
中文名
濕試樣
外文名
wet sample
用    於
對漿料中膠粘物含量進行測定
方    法
RMD濕試樣方法

濕試樣研究簡史

RMD濕試樣法測定OCC中膠粘物含量
膠粘物是對塑料、壓敏膠、熱熔物、蠟等多種物質的統稱,它們都具有熱塑性,是在紙張生產、加工、使用和回收過程中進入纖維中的。因為膠粘物有可能沉積在成形網、毛布、輥子上,形成外觀紙病,嚴重時還要停機清洗。因此在二次纖維生產過程中要採取措施去除膠粘物,這就需要對漿料中膠粘物含量的多少進行測定。然而,至今還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

濕試樣測定原理

RMD法測定原理
該法是基於在研究中發現了以前從未利用的濕纖維的物理特性—濕纖維現象,即當纖維濕潤時會改變顏色。普通濾紙中的白色纖維呈現半透明狀;而OCC手抄片中的未漂硫酸鹽木漿變成深棕色。當含有膠粘物的濾紙或紙頁被加熱時,膠粘物熔化流入纖維的間隙中,並覆蓋在纖維表面上。覆蓋有膠粘物的纖維不會被水潤濕,就像它們乾燥時一樣顏色不變;而未被膠粘物覆蓋的纖維濕潤後顏色發生變化。當把它放在一塊黑色調色板上,濕纖維現象更加顯著。用圖像分析系統就可檢測被膠粘物覆蓋的面積,即可測出膠粘物的含量。利用該原理即可測白色纖維中膠粘物含量,也可測本色OCC回收纖維中膠粘物的含量。
重點介紹對OCC中膠粘物含量的測定。RMD法和其他測定膠粘物含量的方法相比不需要用黑色濾紙、染料、粉末或塗布紙來增強熱塑性雜質與背景間的對比度,具有簡單、方便、易採用的優點。 [1] 

濕試樣儀器

1、手抄紙頁烘乾器
手抄紙頁必須在温度190℃的烘乾器或具有同樣功能的機械烘箱中保持7min,也可用其他帶壓設備,但必須保證在所需温度下均勻地施加69kPa的壓力。
2、濕試樣圖像裝置
濕試樣圖像裝置是由1塊底座為淺色透明板,4邊為黑色不透明的聚丙烯盒子和1塊黑色塑料調色板及1個150mm寬的軟膠輥組成。黑色調色板表面平滑,用於承放要檢測的手抄片,軟膠輥用於去除手抄片和黑色調色板間的空氣。將帶有濕試樣的黑色調色板放在淺盒裏,再將淺盒子放在圖像分析儀掃描器的玻璃上,要避免試樣帶的水弄濕掃描器。淺盒子還有一個黑色蓋子,可以吸收穿過來的光線。
3、圖像分析系統
帶掃描器的VeirtyIA圖像分析系統,利用反射光可以得到至少0.042mm圖像點間距分辯率(600dpi)的圖像。軟件能自動設置測量比深棕色濕纖維顏色淺的物質。因為掃描器具有波動性,軟件必須能夠僅用一次掃描就能夠根據測試樣品提供的光學信息設定測量範圍。
(1)校準
圖像分析系統必須能夠連續測量和對比,以使系統獲得穩定性和再現性。掃描器不能調節分辯率,但可自動進行連續的測量和對比,直到掃描之間記錄的膠粘物測量結果的絕對誤差為5%或更低時為止。一旦測量誤差在允許範圍內,最後一次掃描結果就被記錄下來。
(2)對比度的設定
RMD法是利用濕纖維現象來測量與濕纖維顏色不同的圖像,對比度的設定決定了能檢測什麼樣的圖像,反映圖像分析系統的靈敏度。背景反射率是整個測量區域圖像灰度值頻率分佈的統計值。對比度是該統計值與臨界反射值之差,一般設定為25%或更低些。 [1] 

濕試樣取樣

為保證樣品有代表性,必須在穩定的工藝條件下取樣,所取漿料的數量取決於工藝,一般為100g絕乾量。抄成2.4g質量的手抄紙頁,抄片的數量與試樣中膠粘物含量有關,膠粘物含量多時抄片數量少。

濕試樣測定步驟

(1)按2.4g質量的ATPPI手抄紙片。手抄片直徑155mm,幹質量2.4g,以保證手抄片在濕潤後有足夠的濕強度;可翻轉進行兩面的檢測。
(2)將手抄片夾在兩張吸油紙間,然後將其放在手抄片烘乾器中,在温度190℃下烘乾7min。
(3)將手抄片與吸油紙一塊取出,並將它們撕開。為了避免吸油紙上的纖維被試片中的蠟雜質粘下,應在熱的情況下完成分離過程。
(4)將處理過的試片放人室温下的自來水中,待浸透後取出。將其放在黑色調色板上,用軟膠輥輕柔地滾壓除去空氣,將紙頁與調色板放在掃描器底部透明的塑料淺盒中。調色板必須按生產廠家的要求放在可以採集到圖像的位置。試樣放入盒子之前,要擦淨上次測試留下的水滴。
(5)按儀器部分所述進行圖像分析的校正和測量。測量系統將記錄下這一面的測量數據。
(6)小心地將試片從黑色調色板上取下,然後,對試樣的另一面進行圖像分析測量。 [1] 

濕試樣報告

結果報告試樣兩個面上蠟和熱熔物的面積和這組試驗的累積值,以mm2/m2表示。同時報告蠟和熱熔物尺寸的頻率分佈。 [1] 
參考資料
  • 1.    林躍春.用一種新方法-RMD濕試樣法測定OCC中膠粘物含量[J].國際造紙,2002(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