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濕地污染

鎖定
濕地污染主要是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氣開發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農藥、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原因所致。
中文名稱
濕地污染
英文名稱
wetland pollution
定  義
濕地中某些成分超過正常含量或因排入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生存及濕地健康造成危害。
應用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濕地學(二級學科)
中文名
濕地污染
污染原因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氣開發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農藥、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原因所致

目錄

濕地污染形成

隨着人口增長和經濟開發,森林大面積減少,濕地乾涸,草原退化,海洋被污染,自然災害頻繁,導致生物多樣性的迅速消失。環境污染是濕地污染的原因之一,濕地污染主要是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氣開發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農藥、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原因所致。 [1-2] 

濕地污染現狀

濕地污染是濕地退化重要標誌,也是中國濕地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農業面源污染使許多河湖(如合肥巢湖、昆明滇池、蘇州太湖,威寧草海等)濕地及沿海水域水質惡化,加速某些濕地水體富營養化和寄生蟲的流行,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危害。
我國的主要湖泊中有52% 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Mn、酚、氨氮等。同時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營養物質的污染,富營養化程度嚴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現富營養化;其中10% 的湖泊達到嚴重的富營養化程度(王蘇民等,1998)。
我國江河水質污染主要為耗氧有機物。1999 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401 億噸。據對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松花江等水系監測,有63.1% 的河段水體遭到污染。長江接納污水量最大,平均每日接納廢污水量達3569萬噸( 沈茂成,2000)。2005 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等七大水系的4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1%、32%
和27%。其中,珠江、長江水質較好,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水質較差,海河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低於Ⅳ類水質的水,由於水中有害
物質含量已高出有關規定的指標,影響人體健康,不能作為飲用水,也不能作為漁業用水。
海岸帶濕地水質和底質污染主要是由陸源污染物引起的。沿海1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排入海中污染物總量657 萬噸(國家海洋局,1996)。其中以有機污染物為主,佔93.51%,其次是石油類、重金屬、有機氯農藥等。海岸帶污染引起赤潮發生頻繁、生物資源質量下降、局部灘塗成了死灘(楊積武,200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