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濊貊

鎖定
濊貊,中國古代北方和東北民族名。一作穢貊、穢貉、濊貊,單稱濊或貊,也與其他民族聯稱貉狄、胡貊、蠻貉、夷貉。 [1] 
中文名
濊貊
別    名
別    名
貉貊
藏貊
濊貊

濊貊名稱來源

濊貊一作穢貉、穢貊、濊貊,單稱濊(一作穢)或貊(一作貉、貊),也與其他族連稱貉狄、胡貉、蠻貉、夷貉。有説濊與貊是兩個不同的族稱,因族類相近,語言相通,居地又毗連,在周初至春秋時融為一族。一説“貉(貊)”為北方民族的泛稱。“濊”是東北“貊”的專稱。或説“濊貉”是春秋時“九貉”中的一個部落,戰國秦開拓地以後始成為東北夷的通稱。似與商族有一定淵源關係。 [1] 
族稱含義,有人認為“濊”古音讀“Sei”或“Sae”,“貊”讀“Bak”或“Baek”,在其後裔高句麗語中,前者意為“東方”,後者乃“光明”的意思,族稱可能是春秋之際因受戎狄逼迫東遷,把東方看作是光明的出路而得名(一説由地稱的“濊”與族稱的“貊”結合而來)。為傳説中“九夷”的一支(有説來源於“北發”,或説即“山戎”)。 [1] 

濊貊發展歷史

所在歷來眾説不一,比較可信的大體為:周以前居今山東半島上,在周滅殷商之際,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東北和北方遷徙;渡渤海遷居東北東部者,散居在今鴨綠江上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帶,有人説史書上的“發”人,即這時遷到今吉林輝發河流域的貊人。北遷者,一支遷到靠近燕國地區;一支移居今山西西北部的西河之地,即《説文》稱為“北方豸種”者。周平王東遷,居西河之地者又東徙至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的清漳河流域。 [1] 
戰國時,燕、趙等國崛起,居今長城以內者皆被迫往東北遷徙,特別在燕昭王時,燕國派秦開北破東胡,其族大部分遷居遼河以東。戰國末及秦漢之際,散居東北各地的諸支濊貊人,先後有夫餘、高句驪、沃沮等新稱(西漢文獻中有時也稱其為貊或濊貊);唯移居今朝鮮半島江原道一帶者仍單稱濊或貊,或複稱濊貊。漢魏至遼朝時史書中的濊貊活動記事,一般是指這一支。 [1] 

濊貊社會風俗

濊貊族從事狩獵生產。西周時以“貔皮、赤豹、黃羆”向周王室貢獻。戰國中期,其地“五穀不生,惟黍生之”,農業尚處在極原始階段,漁獵業仍為社會主要生產。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也“無百官有司”。秦漢時,居今鴨綠江西岸及松嫩平原地區者,已以農耕為主,兼事狩獵,並先後建立了夫餘國和高句驪國,進入階級社會。居江原道一帶的濊貊,其君南閭於漢元朔元年(前128年)叛衞氏朝鮮,率眾28萬口詣遼東郡內屬,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此後遂法禁漸多。官有侯、邑君、三老,知種麻,養桑蠶,作綿布,產著名的“檀弓”。俗重山川,各有部界,不能隨便超越。人善步戰,長矛3丈,數人共操之戰。同姓不婚。流行有病死者棄舊宅造新居、常有10月祭天晝夜飲酒歌舞、祭虎為神等習俗。 [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