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韻社區

鎖定
澳韻社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湖東板塊新核心,園區蘇勝路南,南施街東,瓊姬路北,津樑街西,是一個澳洲風情的住宅小區
中文名
澳韻社區
地理位置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湖東板塊新核心
佔地面積
約 120000 m²
建築面積
180000 m²

澳韻社區基本概況

小區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有24棟純小高層1497户/17套商業配套組成,小區道路呈田狀,南門進入口處有景觀水池,小區內分別有籃球場、溜冰場、滑翔區、教育園、棋盤廣場、幼兒活動場、太極廣場等配套設施。步行8分鐘即可看到金雞湖,步行5分鐘即可到湖東鄰里中心,更靠近金雞湖商業廣場。教育資源有星洲幼兒園、湖東二小、園區三中、園區十中。澳韻社區居委會2010年12月成立。現有居委會用房1000平方,剛剛裝修完畢,目前已投入使用。澳韻社區居委會將以居民的需求為重點,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力爭打造一個舒適、安全、衞生、和諧的社區。澳韻社區居委會將打造“融合園”品牌特色,意在通過是居委會的努力、積累,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提升居民羣眾的幸福感;促進居民和社區、居民和居民之間交融、共享,互補,增進社區和居民之間的凝聚力,激發創造力,創造“開放式工作”新模式。 [1] 

澳韻社區特色產業

澳韻社區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花椒主產業全社區銷售總收入50萬元,佔社區經濟總收入11.9%。該社區目前正在發展蠶桑、花椒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蠶桑、花椒畜牧產業。

澳韻社區人口衞生

截至2010年底,澳韻社區有農户47户,鄉村人口112人,其中男65人,女47人。農業人口總數為112人,勞動力總數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39人,外出務工人數20人。
澳韻社區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12人。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衞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户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户47户,共計105人,參合率94%,享受低保6人,村民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室和鄉衞生院。

澳韻社區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羣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麪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麪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澳韻社區社區單位

澳韻社區內有三個市級單位(無線電研究所、民航幼兒園、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辦事處、交道口房管所、東城綜合高中等單位,還有修理自行車、美容美髮、餐廳等大小商家共26個。其中近兩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的東不壓橋菜市場給社區及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設在雨兒衚衕及東不壓橋衚衕的街道紅十字會主辦的衞生站,為社區居民預防疾病及健康保健帶來一定的保證。社區內民宅大多是明、清時代的四合院建築,文革後,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院內翻建、改建、臨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壞。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所剩無幾,現有雨兒13號、乙10號、福祥5號、地東大街84號等院保存完好。其餘多數院內主房仍以明清建築為主體。衚衕經幾年街道的進行整治(粉刷牆面、油漆街門、改造公廁等),外觀較為整潔,街面乾淨,使古都風貌重放光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