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門聖保祿學校

鎖定
聖保祿學校位於澳門黑沙環斜路12-14號,是一所男女同校的天主教教區學校,學生人數約三千人,由道明會神父管理,在澳門地區以至海外各地均夙負盛名。
中文名
澳門聖保祿學校
外文名
ESCOLA SÃO PAULO
簡    稱
聖保祿學校
校    訓
傳承過去,開創未來Pride in the PastInnovating the future
創辦時間
1971年9月
類    別
天主教學校
現任校長
蘇輝道
所屬地區
中國澳門
創辦人
餘佩麒

澳門聖保祿學校學校歷史

澳門聖保祿學校創校初期

餘佩麒神父在各界人士的協助下,創校於當時人口眾多但學校極少的北區。聖保祿學校一度成為澳門北區數間名校之一。除了課業以外,全澳舞蹈、歌唱比賽皆得到不錯的成績。北區的居民多渴望子女能入讀這所天主教名校。

澳門聖保祿學校擴建時期

餘佩麒神父繼續致力於把學校發展成更具規模,開辦初中部,後改製為五年制中學,以至最後變成六年制中學。建校初期只有幼稚院和小學部,彌撒多舉行於小禮堂。後把幼稚院課室拆除,建成大禮堂。幼稚院搬到隔壁。擴建原小學大樓,增設班房,音樂室,打字室與以及舞蹈室等。小禮堂拆除,建成新的中學部與更大的禮堂,小學部與中學部以天橋連接。足球場部分用地拿成建立高中部以及實驗室大樓,荷花池改建成温水游泳池,令校部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聖保祿學校的根基。 但中學部的成立實際上卻困難重重,由於成立中學部經費不足,耗日費時,剛開始只能從初一年級開始慢慢成立,而且也只是暫借小學部的課室來上課,在沒有確定時間表什麼時候會建立完善的中學部的情況底下,再加上硬件設施,師資等不足問題,造成很多小學畢的優秀學生都作出轉校而不繼續在本學就讀的選擇,這樣的結果造成惡性循環,在沒有學生學費支援的情況上,建立中學部的經費更為龐大,沒有學生就讀的中學也導致向外招生困難,這個情況經過好幾年才慢慢得到改善。

澳門聖保祿學校慈幼會時期

餘佩麒神父退休,慈幼會則調任孔智剛作為新一任校長,一連串改革,聖保祿學校的教學質量逐步提升,也始有澳門北區名校之稱。

澳門聖保祿學校道明會時期

數年過去,孔智剛神父被邀往另一間學校擔任為校長,而慈幼會把聖保祿學校交託予道明會打理,道明會則將聖家學校校長西班牙人蘇輝道神父派至聖保祿任新校長,從此學校亦踏入新紀元。

澳門聖保祿學校學校簡介

澳門聖保祿學校 澳門聖保祿學校
聖保祿學校位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調查,聖保祿學校在蘇輝道校長的領導下,聯合了校內各行政部門及人員,由宗教部、教學科技部、課程發展部,以及師生、家長組成的工作小組,於二零零一年開始實施一個十五年的發展計劃“賦權學生、開放校園”。計劃的目標是要提升學生的博學、獨立、才能及自信能力,培養他們在德、智、體、羣、美、靈的全方位發展,使他們將來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有充分的準備。計劃實施以來已獲得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及肯定,為創建互動學習環境提供基礎條件,滿足了各中、小、幼學生的學習需要。資訊及通訊科技在現今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交媒體亦正在改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我們明白為使學生有更佳的互動橋樑,我們必須作出前瞻性的改變。隨着“賦權學生、開放校園”計劃進入新紀元,我們於二零一一年九月開始進行“課室2012計劃”,實行多項的改革創新。除了由傳統的紙本書籍改用個人平板電腦外,亦會引入大量可靠實用的資訊及通訊科技,配合師生、家長實際使用時的需要。計劃還會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如按班編訂電子化課程、豐富的教材內容、多樣的網上資源、緊密的家校聯繫、課堂錄播、自動化統計調查、家居上課及即時跟進子女學習進度等等。“課室2012計劃”能為學生開拓更廣闊的學習模式,使他們在升大學前獲得更充分的吸收和發揮。
聖保祿學校為學生提供二十一世紀豐富多樣的學習經驗,利用先進的資訊及通訊設備、嚴謹而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師生及家長共同參與教育。在這樣培育下的聖保祿學校畢業生,必定能茁壯成長,為將來精彩的人生寫下最佳一頁。

澳門聖保祿學校辦學精神

架構圖 架構圖
為了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該校於2000-2001學年開始實行一個名為“給學生權力,建開放校園”(ESOS)的十五年教育計劃,計劃內容包括六大方面: 1. 實施一個全面發展的十五年課程;2. 提升學生的學習質素及老師的教學技巧;3. 給予學生適度的權力,讓他們管理自己的校園生活及表達意見;4. 加強學校與家長及社區間的緊密合作,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5. 宣揚正確的價值觀,確保學生成為德、智、體、羣、美的全面人才;6. 改善學校的設備及環境。 打破 IQ 獨尊,比 EQ 範圍更廣的 MI,是聖保祿學校教育改革的新希望。

澳門聖保祿學校學校領導

校長蘇輝道神父 校長蘇輝道神父
校長:蘇輝道
中學部副校長: 譚碧欣
小學部副校長:許麗眉
幼兒園部副校長:鍾妙儀

澳門聖保祿學校學校校徽

聖保祿學校校徽 聖保祿學校校徽
聖保祿學校的校徽主體是由兩個字母SP、藍色盾牌、紅色十字架、以及一把明亮的火炬所組成,下方則有標誌着該校教育精神的拉丁文“ALEREFLAMMAM”,中文為“點燃火炬”。在十字架兩側的字母SP就是取自聖保祿學校之葡文名ESCOLA SÃO PAULO,在盾牌上之紅色十字架是代表勇氣和服務精神,明亮的火炬則象徵上主之光引領着世人步向正途,而這光芒將傳播至世界每一角落;“燃點火炬”,則喻意引導及培育學生成為社會棟樑。整體來説,這個校徽意味着由上主之光帶領我們的學生進入一條真誠、堅毅和勤奮的人生道路。

澳門聖保祿學校學校校歌

聖保祿學校校歌 聖保祿學校校歌
作詞:麥丹
作曲:吳天福
明亮火炬照耀四方 聖保祿的光輝
永遠閃着愛德的光芒 聖保祿的兒女
純真活潑歡樂健康 歡樂健康
孕育在愛的大家庭 修德勤學愛運動
像樹木般成長茁壯 像花朵般吐豔芬芳
我們是父母快樂的泉源 我們是社會未來的希望
將願成為新世界的酵母 增長人類公義 博愛平安

澳門聖保祿學校課程簡介

澳門聖保祿學校幼兒教育階段

聖保祿學校的十五年基礎教育制度裏,幼稚園三年的幼兒教育為第一階段;由K1到K3年級,每級設有六班,合共十八班。
聖保祿學校幼稚園採用主題教學方式,透過課程的活動,啓發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促進其身心健康,以愉快的學習心情迎接未來的學習階段。另外為配合二十一世紀資訊爆炸的年代,該校幼稚園以多媒體電子科技配合教學內容,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 此外透過該校的互聯網,家長可以得知校園內最新的資訊動態,並瞭解幼兒的校內情況,為學校以及家長建立一座良好的溝通橋樑。

澳門聖保祿學校小學教育階段

學部六年的教育為該校十五年教育制度中的第二階段,包括小學一年級至小學六年級。小學是一個充滿朝氣、活力的階段,能讓孩子對自己及整個世界有更深入的認識,培養學生作理性思考,發揮創意及建立自信。
小學課程着重強化學生的兩文三語,即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的能力,在這方面,該校利用先進的電腦語言室,以靈活的互動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在語言方面的聽、講能力。
為增強學生在思索方面的能力,該校甚為重視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知識及應用技巧,要求他們事事作嚴謹的推理,並有條不紊地表達出來。
隨着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該校小學部各課室均裝設了最新的電腦裝置,以配合多媒體教學之需求。另有兩間電腦室,共設有一百多部電腦,使學生在六年的電腦課程裏,掌握電腦的基本知識,以及使用一般的電腦軟件。
該校除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外,亦透過德育課程培養他們的品德行為。此外,學生亦可參與各類型的活動,如藝術培訓、工作坊、體育訓練及閲讀計劃等,進一步提升其興趣及才能方面的發展,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學生可在緊張的學習中取得平衝。
依從幼稚園(第一階段)所訂立的教學意向,再配合適當的課程安排,使小學學生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均衡而健康的發展,為日後升讀中學作好完善的準備。
該校為了讓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在小學部禮堂側擴建一幢林家駿主教紀念教學大樓,為配合優化教育,本年度小學部將每班45人改為35人的小班制,小學一年級至小學六年級,每級有六班,合共三十六個班級,學生總人數一千一百七十四人,全受政府的資助,納入免費教育網絡。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在舊校舍上課,四至六年級學生在新大樓上課。新校舍五樓有舞蹈室、自然科學室、電腦室。六樓有美勞室、音樂室等…為學生提供更優化的學習環境,亦讓學生有不同的潛能得以發揮。在一樓有一個飯堂,可容納數百人,每日中午學生可以在舒適的飯堂午饍。
配合“2012課室計劃”,本年度小四學生全面使用平板電腦學習各學科,小五A班的試點班學生則透過平板電腦學習數學及英文科,逐步摒棄“傳統學校教育”模式,以設計獨特的課程安排及創新技術為基礎的學校教育計劃。期望透過新的教育計劃讓該校的小學生有更愉快的學習生活,將來有更優秀的表現。

澳門聖保祿學校中學教育階段

該校中學部的六年教育是該校十五年教育制度中的第三階段,亦是學生升讀高等院校前的最後一個階段。這六年的中學教育分為兩個緊密連貫的部份-初中及高中。此兩部份的課程設置,乃經過細密之研究,承接小學教學內容而設計出來的,除着重中、英、數知識外,亦涵蓋其他科目如歷史、地理、物理、化學、電腦、音樂、藝術、體育等等,為學生升讀大學或投身社會做好準備。
初中部份(即初一至初三年級)集中於科技應用及基礎知識方面的培養、鞏固學生在文學上的修養,要求他們讀寫文章時有條理。此外,更要學懂體諒及關懷別人,建立個人良好的價值觀。
高中部份(即高一至高三年級)則以研究學術及學習專門智慧的基礎為目的,故高中學生可依據個人的性向、能力及興趣選讀文組或理組課程。他們在設備完善的學習環境下,接受老師的悉心教導,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發揮及運用。除此之外,關於面對困難或逆境時應有的處理技巧,對學生而言亦甚為重要,故在這方面,校方先讓他們懂得詳細分析問題,然後學會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談到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學生本身積極的學習態度與自律精神。
整體而言,中學部着重提升學生在判斷及解決難題的能力,鼓勵他們衝破自己的極限,建立自信心及正確的價值觀。中學部全面的課程設計不僅有助學生適應海內外的大學,同時亦鞭策學生追求更卓越的成就。
本年度中學部有三十三個班級,初中有十八個班級,高中有十五個班級,中學生總人數一千一百一十六人,中學部教師有八十人。校舍除設有授課的課室外,與餘佩麒教學樓相連的聖大雅博科學樓,亦為學科提供更完善的專科課室,包括有歷史室、地理室、設計室、美術室、物理室、生化室、電腦室、音樂室專科教室,為學生提供更優化的學習環境,亦讓學生不同的潛能得以發揮。由於本年度中學部增加班級,課室不敷應用,故暫時將歷史室、地理室、及設計室改裝為課室,其餘專科課室繼續使用。
配合“2012課室計劃”,本年度中學部初一至高三級全面使用平板電腦學習各學科,完全摒棄“傳統學校教育”模式,實現以設計獨特的課程安排及創新技術為基礎的學校教育計劃。期望透過此教育計劃讓該校的中學生有更愉快的學習生活,將來有更優秀的表現。
澳門聖保祿學校

澳門聖保祿學校教學目標

為了配合該校十五年計劃(ESOS)的實施,課程部門以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為目標。此外,課程部門亦會關注各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設計相關課程及評核工具。幼兒教育階段、小學教育階段和中學教育階段所教授的內容將會有更合適的銜接。在新的課程設置和評核模式配合下,學生將不會因為學習能力較差而被淘汰;相反,他們會被給予特別輔導和幫助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課程部門亦會根據教育暨青年局的指引來設定各教育階段的教學目標。重點方向如下:

  幼兒教育階段:

  1. 啓蒙性的教育。
  2. 保育與教育相結合。
  3. 課程內容的綜合。
  4. 以遊戲為基本的學習方式。
小學教育階段:

  1. 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為以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2. 促進學生潛能和個性的充分發展。
  3. 促進其主動學習。
中學教育階段:

  1. 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增強其抵禦不良誘惑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溝通協作能力以及獨立學習能力。
  3. 保障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以配合其不同的志向和興趣。
  4. 提升其規劃能力。
  5. 提升其公民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