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大利亞鴇

鎖定
澳大利亞鴇(學名:Ardeotis australis):是鴇科、阿拉伯鴇屬走禽。身高120釐米,翼展230釐米;體重2800-8200克。嘴粗壯,端部側扁,基部寬,嘴峯有脊並略下彎,嘴長常短於頭長;鼻孔裸露。站立或行走時,嘴和身體均呈水平狀,而頸垂直向上。翅長而寬,飛行有力而持久,僅在降落時滑翔。尾寬,短至中等長,尾端呈方形或稍圓,無尾脂腺。腿長而粗壯,脛的裸出部分和跗蹠被網狀鱗,足僅有前3趾,後趾消失,趾基聯合處寬,形成圓厚的足墊,爪鈍而平扁。背羽褐棕色,腹部灰白色,翅膀邊翼是黑色翎毛。身體粗壯,向後漸細。頭平扁,頸長。雄鳥的頸有特殊的皮下膨脹組織。
喜歡選擇温暖乾燥開闊草原和草地作為棲息地,也出現於農田、灌木叢等,能適應無水環境,但降雨常決定其繁殖的時間和場所。大多數時候更喜歡獨住,繁殖期間例外。然而,該物種有時會在灌木叢附近或食物豐富的地方成羣聚集。雜食性,主要以植物的葉、嫩芽和種子等為食,也吃昆蟲和蜥蜴、蛙、雛鳥、鼠類等小型脊椎動物。分佈於澳大利亞、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澳大利亞鴇
拉丁學名
Ardeotis australis
別    名
澳洲鴇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鶴形目
鴇科
阿拉伯鴇屬
澳大利亞鴇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29)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同義學名1
Otis australis J.E. Gray, 1829
同義學名2
Choriotis australis
同義學名3
Otis australasianus Gould, 1841
同義學名4
Choriotis australis derbyi Mathews, 1912
同義學名5
Austrotis australis melvillensis Mathews, 1915
同義學名6
Otis novaehollandiae Leichhardt, 1847
外文名
Australian Bustard

澳大利亞鴇形態特徵

澳大利亞鴇身高120釐米,翼展230釐米;體重2800-8200克。是一種大型走禽,脖子長,腿長。雄鳥背部呈棕色,翅覆羽和背部中央有細密的黑色蠕蟲紋。翅膀的邊緣,在飛羽上形成一個黑色的面,上面有白色的斑點。最外面的羽毛顯示白色和黑色,這並不總是很明顯。頸部和下體呈灰白色,帶有深灰色和白色條紋。一條寬度可變的黑色條紋穿過胸部區域。頭頂黑色,頸背有一個輕微的波峯。它的突出部分是一條白色的眉毛和一條在眼睛後面延伸的細黑線突出顯示。腹部白色,腿白色。虹膜棕色。 [3] 
雌鳥比雄鳥小,頂部有散落的深色斑紋,脖子更灰,羽毛更暗淡。胸帶較窄。幼鳥的頭部、頸部和上體有灰色和棕色的斑點。 [3] 

澳大利亞鴇棲息環境

棲息環境包括乾旱平原、草原、長有三齒稃草的丘陵、低灌叢,以及結構相似的人工棲息地,如農田和高爾夫球場,也選擇近期過火的草地和開闊林地。在澳大利亞,該物種通常更喜歡草叢為主的地區,小灌木覆蓋的地區和森林稀樹草原;而在新幾內亞,它們更喜歡沼澤地邊緣。它們在雨季棲息在高草叢中,在旱季棲息在長滿小樹的平原上,有時也會進入耕地。築巢地點一般選擇草原和森林之間的過渡地帶。 [2-3] 

澳大利亞鴇生活習性

澳大利亞鴇是走禽,走路時昂首挺胸,喙直立。儘管體型很大,但並不影響它們的飛行,其飛行能力仍然很強。該物種會在樹叢中或地面上休息,但幾乎總是選擇土堆或高處,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傷害。它們遠離房屋或人類居住區。大多數時候更喜歡獨住,繁殖期間例外。然而,該物種有時會在灌木叢附近或食物豐富的地方成羣聚集。 [3] 
澳大利亞鴇大多是留,但有些種羣可能會在繁殖季節之外遊蕩。這些短暫的遷徙的原因:澳大利亞鴇逃離乾旱過於嚴重的地區,並尋找濕度程度更適合其生活方式的地區。它們闖入某些物種突然擴散的區域,例如家鼠和蝗蟲。最後,它們進入火災或叢林火災為糧食資源領域創造有利條件的地區。 [3] 
在繁殖季節開始時,雄鳥聚集在稱為競偶場的特殊地方,試圖引誘大量雌鳥。這些地方位於俯瞰領地其餘部分的海角或小山丘上,因此從各個方向都可以看到儀式。開始求愛時,雄鳥將覆蓋胸部前部的白色囊或小袋充氣,直到它完全充滿空氣並幾乎接觸到地面,然後將其左右擺動。同時,它們會放低翅膀直到接觸地面,它們會抬起自己的扇形尾巴,剛好超過背部,會弄亂喉部上長長的白色羽毛。全部擺好姿勢後,就發出響亮的吼聲,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3] 
澳大利亞鴇是一種強大的飛鳥,但考慮到它的質量,它必須運行並獲得動力才能從地面起飛。 它的翼展略超過2米,使其能夠進行緩慢而高效的翼拍。當它在空中時,它的腿在身後拖展,腹部呈現一種彎曲的形狀。
大多數時候,澳大利亞鴇互不交往,甚至沉默不語。 當受到威脅或干擾時,尤其是當雌鳥看護幼鳥時,它能夠發出不和諧的吠叫。 在求愛過程中,雄鳥會發出類似遙遠的風箱聲。 [3] 
澳大利亞鴇適應各種可用的資源。因此,它們的食物非常多樣化,結合各種有機物質和植物。它們會吃掉植物的嫩芽、根、花瓣、種子和漿果。 然而,其菜單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昆蟲(尤其是甲蟲、蝗蟲、蚱蜢和毛蟲),還吃爬行動物、幼鳥、小型齧齒動物和青蛙。澳大利亞鴇通常在黃昏甚至天黑後一邊行走覓食,一邊吞嚥食物。 [3] 

澳大利亞鴇分佈範圍

澳大利亞鴇遍佈澳大利亞大陸,偶爾出現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南部和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原伊裏安查亞)。 [2] 
澳大利亞鴇分佈圖 澳大利亞鴇分佈圖 [2]

澳大利亞鴇繁殖方式

澳大利亞鴇繁殖時配對關係通常為單配,但僅在繁殖季節發生。求偶時雄鳥進行地面或空中炫耀併發出沙啞的叫聲。一年只繁殖一次。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築巢,只要雨水足夠多,條件就足夠了。繁殖期在澳大利亞南部的維多利亞州,是10月至翌年4月,高峯期出現於1月。像它的大多數同類一樣,澳大利亞鴇不會築巢,它們沿着開闊的草原和更具保護性的灌木叢或林地之間的邊界產卵。會將卵產在草叢中間的淺劃痕的坑中,通常靠近灌木叢,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圍的環境中。每窩產一枚卵,偶爾2枚。卵相當大,78毫米×55毫米,呈橄欖綠色至淺黃色。外殼非常有光澤,隱約帶有較暗的斑點和條紋。 [3] 
雄鳥交配後就對巢穴完全失去興趣,花時間試圖引誘新的伴侶,僅由雌鳥孵卵和照顧幼鳥。雌鳥獨自孵化24-25天,還負責保護它們免受掠食者的侵害。雛鳥孵化時體羽呈棕黃色,帶有深棕色條紋。小鴇羽毛很鬆,説明其生活環境氣候炎熱。離巢期未知。1-6歲開始繁殖。 [3] 

澳大利亞鴇保護現狀

澳大利亞鴇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2] 

澳大利亞鴇種羣現狀

澳大利亞鴇原產於澳大利亞。 過去,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它們幾乎遍佈整個大陸的平原。儘管整個東南部幾乎已經沒有其蹤跡,新南威爾士州絕跡,並在維多利亞州減少到一個非常小的殘存量,大約僅有20或30只。 然而,它在澳大利亞北部和西澳大利亞仍然很常見。 它們也存在於新幾內亞的弗萊沖積盆地。 儘管地理範圍很廣,但該物種被認為是單型的,沒有亞種。 [3] 
2003年,物種數量被認為少於100,000只;2011年,幾乎可以肯定超過10,000只成熟個體,其中大多數發生在澳大利亞北部。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西南部的平原上很少有記錄。該物種幾乎從澳大利亞東南部消失了,在其他地方較少,特別是熱帶南部。 [2] 

澳大利亞鴇主要威脅

該物種被IUCN列為近危物種。人們可以找到許多導致其衰落的原因。由於過度放牧、集約化農業以及由此導致的林地變薄,其棲息地的質量大大惡化。由於狩獵的增加和槍支的使用,澳大利亞鴇死亡率大幅上升。紅狐和貓等新捕食者的引入對育雛發育產生了負面影響。該物種很容易在人類、羊或牛的干擾下逃離巢穴。直接或間接攝入的農藥也對當地澳大利亞鴇的滅絕起到直接作用。越來越多地使用毒藥試圖阻止兔子的繁殖,導致繁殖對的死亡率過高。撫養雛鳥的雌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並且是掠食者的首選受害者。已採取措施試圖告知農民保護澳大利亞鴇棲息地的必要性,但尚未真正制定具體的保護決定。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