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澮河

(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

鎖定
澮河,古名澮水、翼水,黃河支流汾河的第三大支流。地處山西省南部汾河下游地區。發源于山西省浮山縣大圪塔村大圪塔山西側,經浮山縣,至翼城縣大河口村納翟家橋河後稱為澮河,經翼城、曲沃、侯馬,新絳,在山西省新絳縣橫橋鄉流入汾河。河長118公里,流域面積2060公里。澮河流域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温12.3℃。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9080米,北支河流年平均徑流量為2022萬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20萬噸。 [1] 
流域建有中型水庫3座,即小河口水庫、澮河水庫和澮河二庫。3座水庫串聯運用,另南支流上游修建有小型水庫一處。使流域洪水災害基本得到控制。 [1] 
中文名
澮河
別    名
澮水、翼水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南部
流經地區
山西省浮山縣、翼城縣、曲沃縣、侯馬市、新絳縣
發源地
山西省浮山縣大圪塔村大圪塔山西側
主要支流
滑家河、澆底河、翟家橋河、續魯峪河
河    長
118 km
流域面積
2060 km²
河    口
山西省新絳縣橫橋鄉

澮河形成變遷

澮河,古名澮水、翼水,汾河第三大支流。《左傳·成公六年》:韓獻子日:“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杜預注:“澮水出平陽絳縣南,西入汾。”《史記·趙世家》:“魏敗我澮,取皮牢。”正義引《括地誌》:“澮水在絳州翼城縣東南二十五里。”《元和郡縣誌》翼城縣:“澮水,今改名翼水。”《水經注·澮水》日:“澮水,出河東絳縣東澮交東高山,西過其縣南,又西南過廄祁宮南,又西至王澤,注入汾水。” [1] 

澮河幹流概況

澮河河道走向

澮河的位置及水系構成 澮河的位置及水系構成
澮河地處山西省南部汾河下游地區。澮河,河長118公里,流域面積2060公里,該河以大河口村為交匯點,上游分南北兩支,北支流域面積338平方公里,南支流域面積14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4.4‰。 [1] 
發源于山西省浮山縣大圪塔村大圪塔山(海拔1468米)西側。上游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滑家河又稱史伯河,發源於浮山縣張家溝,源頭處由東向西流,過寺河,於火石坡與後楊家河村附近折向西南流,經腰莊、滑家河、侯家河等村莊,於橋上村出浮山縣進入翼城縣境,經上、下樑莊(此處於1968年設水文站)、史伯(此處1961~1967年曾設水文站,1968年上移至梁莊),過新東坡等村到小河口村與南支相匯。滑家河河長26.6公里,流域面積125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40萬米。 [1] 
南支發源於翼城縣與浮山縣交界的紅山腰,稱為史演河。由東北向西南流經賢翟村與上、下胡家莊,過史演河村出浮山縣進入翼城縣境,西南過西馬溝、宋家莊到澆底,接納東來的馬槽河,改稱澆底河。澆底河河長24.5公里,流域面積213平方公里。再西南行經下王七村到油莊(此處曾設水文站),過油莊在羊尾坡村上游納由東而來的田家河(發源於翼城東部山區宋家河一帶,向西北流經衞家河、楊家河、河寨等村莊),再向西南流經兩坂村入小河口水庫庫區,與北支匯合。 [1] 
南北兩支相匯處有小河口水庫。河出小河口水庫,在大河口村西側接納翟家橋河(石門河)。過大河口村,稱澮河。澮河進入臨汾盆地,地勢平坦,水流較緩,為該區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條件。澮河出大河口村後折向西南流,經貫上堡村抵達翼城縣城南。澮河過翼城縣,折向西南,過北、東、西三個梁壁村。河繼續南行,過常冊村,至南丁村急拐90。向西流,續魯峪河在此匯入。其間過河沄、下陽村出翼城進入曲沃縣境內。澮河從曲沃南部向西穿行,過衞範,進入澮河水庫。出水庫過北董,在下裴莊附近接納由東南流來的黑河(亦稱磨(麼)裏河)。河從曲沃縣城南經過,到東韓村出曲沃縣入侯馬市。澮河過曲沃縣城曲折西行,在金沙村和香邑村之間建有澮河二庫。出澮河二庫,澮河一路向西過郭村堡、張少村、東新城等村,穿過南同蒲鐵路,向西南流,到達侯馬市區。過侯馬市區,澮河折向西南,經虒祁,在小韓出侯馬進入新絳縣。在新絳縣境,流程短,彎道多。河流曲折迂徊,經西柳泉、南馬,向西注入汾河。 [1] 
澮河上游澆底河翼城縣澆底鄉段 澮河上游澆底河翼城縣澆底鄉段
澮河大河口段 澮河大河口段
臨汾市翼城縣城南澮河 臨汾市翼城縣城南澮河
澮河侯馬市段 澮河侯馬市段
山西省新絳縣橫橋鄉匯入汾河 山西省新絳縣橫橋鄉匯入汾河

澮河河道特徵

澮河上游山區基本為不規則的V形河谷,下游段為不對稱的箱型河谷。河牀兩岸多為裸露巖體,屬於二疊、三疊系的砂岩和頁岩層,整體性強、耐沖刷,河牀較穩定。地形多為縱橫交錯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切割發育,河牀兩岸高100~200米。山丘植被稀疏,多被鬆散的紅色砂頁岩風化層和貧瘠稀落的黃土覆蓋。農田多為支離破碎的階地,水土流失嚴重。中下游進入臨汾盆地,地勢平坦,自然條件優越。 [1] 

澮河水文特徵

澮河流域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温12.3℃。多年(1956~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520毫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發量1819.6毫米。據水文站觀測資料,澮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9080米,北支河流年平均徑流量為2022萬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20萬噸。 [1] 

澮河主要支流

黑河,源於絳縣,從縣境南屬寺流入。上游潛流,至李野村出露地表,經南董東堡、南董西堡、營裏、西周、上裴莊、許家堡、河南西至下裴莊入澮河。流程10公里,流域面積29.3平方公里。河牀縱坡10‰,年徑流量0.1立方米∕秒。河南西至下裴莊東由南向北入澮河段,稱太陽河。因在天晴時人們站在橋上可見到隨着水波的盪漾,無數的太陽跳耀於水中,故名。2007年8月,受上游突降暴雨影響,黑河河水暴漲,沿途灘塗耕地受洪水影響,破壞嚴重,於下游的河南西、下裴莊受災更重。 [5] 
天河,古稱絳水,匯沸泉、龍底泉等水而成。流經景明、東明德、西明德、南林交、北林交、營裏,至西周和黑河合流。流程9.5公里,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河牀寬15米左右,清水流量0.03—0.55立方米/秒。 [6] 
翟家橋河(石門河)翼城縣橋上鎮段 翟家橋河(石門河)翼城縣橋上鎮段
翟家橋河,亦稱石門河,源於翼城縣東部山區橋上鎮東塢嶺,經翼城縣橋上鎮,在翼城縣大河口村西側入澮河,河長28公里,流域面積143公里。 [1] 
續魯峪河,發源於沁水縣的楊岔嶺,經翼城縣西閻鎮,於南唐鄉南丁村匯入澮河。河長38.5公里,流域面積337.19公里。 [1] 
沸泉,位於曲沃縣城東南15公里,出自絳縣沸泉村,沸湧而東,又折西北,經青玉峽折至白石山,急流直下30米,於景明成瀑布,即所謂“沃泉”。自流水量0.45立方米/秒。年水徑流量1100萬立方米,由天河入黑河。 [8] 

澮河治理開發

流域建有中型水庫3座,即小河口水庫、澮河水庫和澮河二庫。3座水庫串聯運用,使流域洪水災害基本得到控制。另南支流上游修建有小型水庫一處。
小河口水庫 小河口水庫
小河口水庫,興建於1962年,控制流域面積338公里,1998年進行除險加固,使總庫容達到4430萬米,壩高46.1米,有效灌溉面積0.44萬公頃。水庫運行後使下游沿河30個村莊,1.4萬人,1000多公頃農田和晉韓公路、侯月鐵路、541鐵路專線以及72座廠礦企業的防洪安全得到保障。 [1] 
澮河二庫 澮河二庫
澮河二庫,興建於1976年,控制流域面積1527萬公里,總庫容2856萬米,壩高21.2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養魚、旅遊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先後抵禦過1982年、1988年、1996年三次較大洪水,避免了下游洪澇災害的損失。 [1] 
澮河水庫 澮河水庫
澮河水庫,位於曲沃縣史村鎮西吉必村南2公里的澮河干流上,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養殖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總庫容為9964萬立方米。水庫工程興建於1957年,1959年攔洪受益,1960年竣工,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301平方公里,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設計、千年一遇校核。澮河水庫下游保護着曲沃縣、侯馬市的5個鄉鎮、5萬畝農田和15萬餘人口,以及澮河二庫、南同蒲鐵路大橋、大運高速公路、大運公路、侯馬502廠、新絳紡紗廠等企業和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建庫60餘年,為曲沃、侯馬兩縣市工農業供水達14.5億立方米,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下游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貢獻。 [2] 
天河水庫,位於縣城東南8公里,營裏村東,東明德村西。地理座標為北緯35 º35´,東經111º31´。因攔蓄天河水得名。天河發源於絳縣境內,為汾河三級支流,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天河水庫位於天河匯入黑河口上游500米處,隸屬曲沃縣水利局天河水庫管理站管轄。該水庫為小(一)型水庫。 [7] 
任莊水庫,位於縣城東南9公里,任莊村東。屬沸泉水系。1970年,投資7萬元,建成水庫,投入使用。大壩高19米,頂寬2米,壩長138米。設計總庫容量49萬立方米,有效庫容量48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為0.1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0.10萬畝。溢洪道最大泄洪量為105立方米/秒。 [9] 
沸泉一庫,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白水村東南。屬沸泉水系。1973年,投資11萬元,修築了沸泉一庫。壩為石砌,呈弓形,大壩高17米,頂寬3米,壩長56米。總庫容量為31萬立方米,有效庫容量為31萬立方米,溢洪道最大泄洪量為24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及有效灌溉面積0.10萬畝。 [10] 
沸泉二庫,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一庫下方200米處景明瀑布上方。屬沸泉水系。1976年,投資6萬元,建成水庫。集蓄水、灌溉、發電、養殖、娛樂為一體。大壩高24米,頂寬4米,壩長150米,總庫容量為41萬立方米,灌溉面積為0.1萬畝。溢洪道最大泄洪量為126立方米/秒。 [11] 
溢溝水庫 溢溝水庫
溢溝水庫,位於曲沃縣城東南14公里,紫金山北麓的北董鄉東閆村村南,約0.7公里的溢溝溝口。地理座標為北緯35º02´~35º33´,東經111º23´~111 º37´之間。因攔蓄絳縣華山的溢泉水而得名。水庫建於1974年,壩長240米,壩高24米,總庫容23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為197萬立方米,可灌溉東閆、西閆、南北下郇等土地。1980年,溢溝水庫由北董鄉政府移交縣水利局管理。 [12] 
溢溝水庫地處臨汾斷陷盆地南部,在澮河左岸高階地上。壩址地區地下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基岩裂隙水側向補給。
2012年,禹門口引黃東擴工程通水運行,每年可向澮河水庫調引黃河水2000~3000萬立方米。截至2019年,已調水8600餘萬立方米,對緩解澮河水庫缺水困境、改善水庫水質、保障灌區用水發揮了積極作用。 [2] 
2019年開始,侯馬市、新絳縣等沿河地區對澮河流域實施水系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 [3-4] 

澮河流域概況

流域上游為山丘區,交通狀況差,礦產資源缺乏,經濟發展緩慢。中下游平川區以農業生產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穀子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蔬菜為大宗。礦產資源中煤炭、鐵礦較為豐富。 [1] 
翼城,古為唐國,歷史悠久,史稱唐堯故地。傳説在周代為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另一説其封地在現今太原市晉源附近)。春秋時為晉都絳,曾有“泛舟之役”。《左傳》載:“晉飢,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今陝西鳳翔南)及絳(今翼城縣東故城村),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運糧船從渭河順流而下進入黃河,逆水北上到達汾陰(今萬榮榮河),等待春汛注河之後,再次逆水轉入汾河,經皮氏(今河津)入澮河,到達絳都附近靠岸。這是古代經由渭河、黃河、汾河、澮河共同完成的大規模水上航運,説明古代的汾河和澮河曾是一條流量十分充沛、能行駛載物大船的河流。翼城縣城內有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木石四牌坊,現存木坊和石坊各一座,兩座牌坊相距約百米。木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石牌坊建於明代中葉,為四柱三樓青石結構,單檐十字歇山頂。清乾隆、民國年間均屢有修葺。 [1] 
翼城縣東南7公里處武池村有喬澤廟,亦稱水神廟,廟內舞樓是國家級保護文物,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4年)。坐南朝北,結構精巧,設計合理,其額坊上置平板坊一道,為已知元代舞台的稀有構建,該舞樓是我國現存元代戲台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1] 
曲沃之名,始見於西周初期,春秋時晉國曾定都於此。曲沃城南有喬山書院、古城遺址、感應寺塔等。喬山書院為清人賈漢復所建。賈漢復(1605~1677年),字騰侯,號靜庵,少年時豁達不羈。明末為淮安副將,清順治二年(1645年)歸清,隸正藍旗漢軍。崇教育,多處修辦書院,培育人才,並以私資修建文昌閣,請名儒衞絳山講學其間。捐33.33公頃灘地,以租金助學,後又將自建的“雨翠莊”捐贈,創建喬山書院,並刻有碑記日:“請與後人約,我子孫不得視為私有,他人亦不得以勢力攘奪,倘有睥睨竊據,許合邑之人聲大義而共擊之,庶世世為公物”。另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曲沃古城遺址。建於周代,位於西韓村至東韓村之間,現存古城牆遺蹟厚約4米。感應寺塔在曲沃城東始建於金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塔基成八角形,約43.98米,高l2層,具有典型北方古塔的風格和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1] 
侯馬是澮河流域的最大城市,春秋戰國時稱“新田”,為晉國都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585年,晉景公由古絳遷都新田,傳位13世,建都209年。明洪武八年設驛站,居官驛丞,故名侯馬。侯馬地勢平坦,平原佔89%,低山丘陵佔11%,汾河、澮河從境內流過,自然條件優越,灌溉便利,工農業經濟發達。20世紀後期,成為臨汾、運城、晉城三市的“經濟小三角”開發區和連接秦、晉、豫“經濟大三角”的交通樞紐。 [1] 
澮河二庫北岸喬村有著名的景觀戰國奴隸殉葬墓,該墓羣屬於戰國晚期,總面積約70萬米,有l5座奴隸殉葬墓,其中一座大墓的圍墓溝中被殉葬的奴隸多達18人。墓葬中,馬骨保存完整,戰車與泥土溶合,形成完整的泥化石,車轅、車體、車輪堅硬如石,為研究我國古代軍事科學提供了完整的車馬兵器資料。 [1] 
這裏有著名的晉國遺址和侯馬盟書發現地。侯馬晉國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面積約33公里,現僅存宮殿台基殘跡。經大規模的鑽探發掘,發現兩組古城遺址,早期有白店古城址,晚期有平望、牛村、台神、馬莊、呈王等古城址。1961年,“侯馬晉國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盟書是春秋晚期晉定公l5年到23年(公元前497~前489年)晉國世卿趙鞅同卿大夫間舉行盟誓的約信文書,是2400多年前的珍貴文物。侯馬盟書是用毛筆將盟辭書寫在玉石片上,字跡一般為硃紅色,少數為黑色。字體近於春秋晚期的銅器銘文。它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晉國曆史有重大意義。盟書已被列為我國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考古十大發現之一。上馬街道,有賈氏節孝坊,賈氏節孝坊為單排四柱,下可通車,浮雕雙龍紋飾,栩栩如生。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