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澧水船工號子

鎖定
澧水船工號子,湖南省澧縣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從《澧州志》的記載和一代代老船工的追憶中判斷,澧水船工號子早在明代就已產生並獲得初步發展,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1]  澧水船工號子以反映船工們苦難生活和勞動場面為主題,沒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詞,也不需要專門從師,全憑先輩口授,代代相傳。這些號子大多因時因地因人即興而起,脱口而出。 [2] 
2006年5月20日,澧水船工號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Ⅱ-33。 [2] 
中文名
澧水船工號子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Ⅱ-33
申報地區
湖南省澧縣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澧水船工號子歷史淵源

澧水船工號子起源階段

《澧水船伕》演出 《澧水船伕》演出 [3]
澧水船工號子是澧水流域船工們世代傳承下來的一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發生、發展過程不僅與湘北地區民間音樂聯繫緊密,而且也與澧水的船運事業息息相關。確切地説,澧水船工號子伴隨着船運事業的產生而形成,伴隨船運事業的發展而興盛,亦隨船運事業的消失而瀕危。 [1] 
明末清初之際,澧州(今澧縣)是澧水流域重要的商埠碼頭,是整個湘西北物資進出口的集散中心,流域境內的勞動人民大多以行船運貨為生。一時間,澧水河面船來客往,歌號起伏,連綿不絕,成為澧水船工號子的雛形。 [1] 

澧水船工號子發展階段

清末民初之際,木質帆船盛行,澧水運河航運大興,運河往來客商絡繹不絕,促成澧水船工號子很大的發展。 [1] 
新中國建立以來,隨着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澧縣船工行船拉縴的身影漸成往事,90%的船民被迫改行,另謀生路。澧水船工號子也因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存土壤而逐漸走向消亡。 [1] 

澧水船工號子基本特徵

澧水船工號子音樂元素

在澧水船工號子發展的程中,融合了當地各少數民族的音調、裝飾音、襯詞等音樂元素,音樂表現手段上呈現出多民族化特點;在調式方面,澧水船工號子一般採用民族聲調式創作而成,旋律音調婉轉、質樸;在裝飾音等運用方面,澧水船工號子借鑑了苗歌音樂中裝飾音、滑音豐富多變等特點,用假聲演唱高腔和真聲演唱平腔的演唱方式。 [4] 

澧水船工號子唱詞唱腔

澧水船工號子其句式分七字、五字兩種,一般是由一人領唱,眾人合唱,氣勢磅礴,渾厚有力。 [2] 
在襯詞方面,大量運用苗族、土家族音樂以及民間方言俗曲中的襯詞,如喲、咳、啊、哪、啦、囉、咿、呀、嘿、哩、嗬等。 [4] 
由於地域不同,澧水船工號子可分為上河腔和下河腔兩種。上河腔在石門以上、桑植以下的區間唱。由於這裏山高水急,河面狹窄,灘頭礁石較多,行船運貨十分艱險,故船工號子高亢有力、節奏明快、襯詞多於唱詞。 [2] 

澧水船工號子音調題材

《澧水船伕》 《澧水船伕》
澧水船工號子的音調並非船工們憑空想象,而是在行船過程中形成的。它是船工們在吸收當地方言、地方小調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糅雜,創造而成的一種富於婉轉韻味的獨特的勞動號子。加上由“1、2、3、5、6”構成的民族五聲調式的運用,又為粗狂有力的澧水船工號子描出了幾筆舒暢而優雅的氣質。 [4] 
除了反映勞動場面以外,澧水船工號子的主題也有反映社會生活、個人心理、世俗風情等,還有的則反映男女之間的愛情。如“大河溜溜漲水,起白溜溜的浪;河邊溜溜的二姐,搭拜溜溜的上”表達了船工們對愛情與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 [4] 

澧水船工號子傳承保護

澧水船工號子傳承價值

澧水船工號子內容豐富、聲調悠揚、節奏舒緩,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民間音樂特色,渾厚粗狂、鏗鏘有力、聲調和諧、振奮精神,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實用性以及較高的藝術性。 [5] 

澧水船工號子傳承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交通事業突飛猛進,汽車、火車運輸取代了澧水流域的水上運輸,百分之九十的船民早已改行,另謀生路,船工拉縴已成陳跡。老一輩的船工也因年事已高,相繼離世,在此情形下,古老的澧水船工號子正瀕臨着失傳的危險。 [2] 

澧水船工號子傳承人物

黃蘇平,男,195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2015年12月,黃蘇平被評為“澧水船工號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6] 

澧水船工號子保護措施

“澧水船工號子”省級傳承人黃蘇平 “澧水船工號子”省級傳承人黃蘇平
大約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已經有人開始了澧水船工號子資料收集這方面的工作,但這些材料卻一直未受到人們的重視,隨着澧縣文化部門對澧水船工號子這一民間音樂的收集整理工作的重視,縣文化館舉辦民間音樂研究會、培訓班,組織專人蒐集史料,編輯出版《澧水船工號子》一書,縣委、縣政府撥專款採取保護措施,才得以傳承。 [7] 
2017年12月25日至27日在澧縣茉莉花酒店召開了“澧水船工號子保護傳承研討會”。 [8]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澧縣文化館獲得“澧水船工號子”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9]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東河戲項目保護單位澧水船工號子評估合格。 [11] 

澧水船工號子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澧水號子歷代傳承人 澧水號子歷代傳承人
2006年,湖南省農民運動會在常德舉辦,常德市藝術研究所的青年作曲家李小平參考以往音樂資料創作出《澧水船伕號子》,配上強勁的舞蹈之後在農運會開幕式上演出。 [3] 
衍生作品
2011年4月開始,常德市李小平和常德市作曲家羅繼南應湖南文理學院之邀,對《澧水船伕號子》進行了加工,又根據舞蹈創意增加了抒情色彩濃郁的“幺妹子”樂段和更加強勁激越的“搶灘”樂段,並參考各方意見定名為《澧水船伕》。整個舞蹈分為三部分,由《平水號子》舞段、《幺妹子》舞段和《搶灘》舞段聯套而成。這支舞蹈自創作成形以來,摘得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金獎,在省市兩地演出多場。 [3] 
榮譽表彰
2017年12月2日,在中央電視台星光演播廳,澧縣《澧水船工號子》表演者們為現場觀眾和廣大電視觀眾獻上了表演,最終《澧水船工號子》獲綜合組金獎,澧縣藝術研究所代表隊獲優秀組織單位獎。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