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澤陸蛙

鎖定
澤陸蛙(學名:Fejervarya multistriata)是叉舌蛙科、陸蛙屬兩棲動物。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瞳孔橫橢圓形,眼間距很窄,為上眼瞼的1/2;鼓膜圓形。背部皮膚粗糙,無背側褶,體背面有數行長短不一的縱膚褶,褶間、體側及後肢背面有小疣粒;體腹面皮膚光滑。指、趾末端鈍尖無溝;後肢較粗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部或眼部後方,左右跟部不相遇或僅相遇,脛長小於體長之半,外蹠突小,趾間近半蹼,第五趾外側無緣膜或極不顯著。背面顏色變異頗大,多為灰橄欖色或深灰色,雜有棕黑色斑紋,有的頭體中部有一條淺色脊線;上下唇緣有棕黑色縱紋,四肢背面各節有棕色橫斑2-4條,體和四肢腹面為乳白色或乳黃色。雄性第一指婚墊發達,具單嚥下外聲囊,咽喉部黑色;有雄性線。卵徑1毫米左右,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灰白色。第35-36期蝌蚪全長平均33毫米,頭體長13毫米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00%;背面橄欖綠色,體背、尾部有深色斑點;頭體橢圓略扁,尾部較弱,尾末端略細尖;唇齒式為Ⅰ:1+1/Ⅲ;下唇乳突中央約缺5個乳突位置。
澤陸蛙是中國南方的常見蛙類,分佈廣,從沿海平原、丘陵地區至1700米左右的山區都能見到它的蹤跡。在夜間活動,白天和夜晚都能覓食,以凌晨前和黃昏後為覓食高潮。分佈於山東、河南、陝西、西藏、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Fejervarya multistriata
別    名
狗烏田雞
澤蛙
烏蟆
狗屎田雞
泥疙瘩 展開
別名
狗烏田雞
澤蛙
烏蟆
狗屎田雞
泥疙瘩
千克馬
蟲蟆仔等 收起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無尾目
叉舌蛙科
陸蛙屬
澤陸蛙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Hallowell,1861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中文名
澤陸蛙

澤陸蛙形態特徵

澤陸蛙
澤陸蛙(7張)
雄蛙體長38-42毫米,雌蛙體長43-49毫米。體形中等。吻鈍尖,吻稜圓。頰部顯然向外側傾斜;眼間距窄,為上眼瞼之半;鼓膜為眼徑的2/3;犁骨齒為兩團,向後集中而不相遇;舌後端缺刻深。指端鈍尖;指長順序3、1、4、2,第一、三指等長;關節下瘤及掌突發達。後肢較短,脛跗關節前達眼部附近,左右跟部稍重疊;趾端鈍尖;第五趾稍短於第三趾,達第四趾的第三關節下瘤;趾間的蹼約達趾長的2/3,第四趾的蹼到第三關節下瘤;關節下瘤小而突出;內跟突窄長,有時與跗褶相連,外跟突小,有時與第五趾之覦褶相連。
背部皮膚有許多不規則、分散排列的長短不一的縱膚褶,褶間散有小疣粒,而無背側褶;體側及體後端疣圓而清晰;後肢背面也有小疣;有的標本在枕部有橫膚溝;褶明顯;頭前端及腹面的皮膚光滑,有的標本腹盾端有細痣粒。
生活時顏色變異頗大,背面灰橄欖包或深灰色,有時雜以赭紅色或深綠色之斑紋頗顯著;上下頜緣有6至8條縱紋,兩眼之間有橫斑;背面兩肩之間有“∧”形斑,斷續情況不一。兩側斑紋的凹入部分適與肩部淺色點相對;背後端有“∧”字形紋或橫紋;背正中或有淺色脊線;四肢有橫紋。雄性咽喉部深色,其餘為白色。液浸標本上述斑紋尚清晰。
雄性體略小;第一指上淺色婚墊發達;有單嚥下外聲囊,外形上聲囊中央略凹入;咽喉部黑色;有雄性線。
卵羣粘連成片杭,每一片有卵數十枚,分多次產完;卵徑1毫米左右,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灰白色。
生活時蝌蚪背而澉髓綠色,有棕褐色麻點,沿着尾鰭的上下緣有若干顯著斑點。尾肌上有許多棕斑;腹部無斑紋。液浸際本體背面棕黑色,體側黑色,尾部淡棕色。斑點清楚。後肚2毫米的蝌蚪,全長30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5倍;後肢5毫米時,全長34毫米左右。尾細弱,末端略尖細,上尾鰭寬於下尾鰭。吻鈍圓;鼻孔背位,眼背側位;出水孔位於體左側,略近眼。無遊離管;肛孔開口於尾基腹面右側。口小,位吻部下方;唇齒式Ⅰ:1-1/Ⅲ,第二排齒間距大,下唇第一齒列短;口角至下唇兩側有一列乳突,下唇中央無孔突;角躍頜弱。一個剛仲山前肢的變態期蝌蚪,體長14毫米,尾長26毫米;幾個殘留尾甚短者,體長13-15毫米。新成蛙體長11-14毫米,背部有膚陵、斑紋及四肢的橫紋明顯,已出現成體的主要特徵。 [4]  [5] 

澤陸蛙棲息環境

澤陸蛙是中國南方的常見蛙類,分佈廣,從沿海平原、丘陵地區至1700米左右的山區都能見到它的蹤跡。該蛙適應性強,生活在稻田、沼澤、水溝、菜園、旱地及草叢。但上要棲息在稻田區及其附近,極為常見。 [4] 

澤陸蛙生活習性

澤陸蛙的活動期在中國各地差異較大,在長江流域地區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氣温13℃左右)出蟄;在廣西於2月上旬可聞其鳴聲;在海南島終年均可見列它在田地活動。該蛙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和夜晚都能覓食,以凌晨前和黃昏後為覓食高潮。主要吞食各種昆蟲及其幼蟲,捕捉後常有排尿的習性,故有“施尿蝸”之稱。它常到旱地和庭園內活動,大雨後多在臨時水坑內嗚叫。冬眠期長短因地而異,在長江流域地區一般在11月上旬開始冬眠,冬眠朗四個月左右。冬眠地多在稻田、旱地內的泥洞土隙、石縫中,潛入深度7-10釐米。也有在水溝爛泥或田間雜草堆中冬眠的情況。
蝌蚪在稻田內或靜水塘(或坑)中生活,以浮游生物、水草、藻類及動物屍體和腐殖質為食。1958-1985年以來,有關澤陸蛙的食性資料報道甚多,食物中有等翅目、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鱗翅目、革翅目、膜翅目、齧蟲目等昆蟲,也捕食其他如腹足綱、寡毛綱、蛛形綱等動物,以害蟲為主。 [4] 

澤陸蛙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山東、河南、陝西、甘肅、西藏、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香港、澳門)、泰國、緬甸、印度、尼泊爾馬來半島及羣島、菲律賓、婆羅洲、斯里蘭卡及東南亞地區,日本南部島嶼亦有分佈。 [4]  [5] 

澤陸蛙繁殖方式

澤陸蛙繁殖季節長,是一年多次產卵的蛙類。每年四月中旬至5月中旬,7月至8月上句為產卵高峯,9月內產卵者很少。產卵期長達5-6個月。這是由於同一個體一年產卵多次的緣故。據統計,它的生殖頻率與年齡有關,而且與體形大小成正比。一齡蛙(體長35以下)每年生殖1-2次;每次平均產卵370粒左右,最高可產632粒;二齡蛙(體長40毫米以上),其生殖3次,平均產卵780粒,最高可產1200粒;三齡蛙以上(體長43毫米左右),其生殖4-6次,每次間隔20-30天,平均產卵1063粒,最高可產2085粒。產卵數量的多少,除與雌蛙年齡和個體大小有關以外,還與季節有關。一般春、夏季(即約一、二次)的產卵數量比秋季(即末次)要多。它之所以能夠產卵多次,這是由於它的卵巢發育為非同步性,卵巢分為5-7葉,各葉內的卵分批先後發育成熟所致。
澤陸蛙只在靜水環境內產卵,如稻田、水塘、臨時水坑等,一般要求水深5-15釐米。以剛翻耕的稻田和大雨後的臨時水坑內產卵者最多。一般不在深水塘和流溪中(或流水溝)產卵。不同季節該蛙的產卵環境不同,如4-5月期間,它們集中在剛栽插秧苗而田水尚未澄清的稻田內產卵。夏秋季節水稻植株封行後,田內陽光和通氣不足,它們很少在這類田中產卵,而遷移列旱地邊水坑、水溝或大雨後之臨時水坑內產卵;若早稻收割,晚稻溶田或栽插時,它們又轉移列水田內繁殖。
隨着各季節氣温的變化澤陸蛙產卵的時間有所不同:如春季氣温較低,該蛙多在上午10時左右產卵;夏秋季節氣温炎熱,產卵則在凌晨5-6時進行,一般產卵最適水温是18-20℃。澤陸蛙常在久旱不雨或氣候特別炎熱時抑制產卵,如果一旦大雨傾盆,氣温聚降。澤陸蛙(也包括其它蛙類)有可能集羣在灌滿水而又剛翻耕的稻田中或其他水坑內,有時可達數百或上千只集合一處,鳴聲此起彼伏,振聲欲聾,互相追促抱對和產卵。這種集羣繁殖的盛況,常被人們誤認為“青蛙打架”。根據這一繁殖習性,可將澤蛙招引刀繁殖田內集羣產卵,建立繁殖基地,發展該蛙資源。
澤陸蛙繁殖在水中進行、雄蛙的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部,雌雄蛙頭部露出水面;雌蛙排卵時,頭部向下鑽入水中、肛部露出水而,卵即排出,此時雄蛙將左右後肢的跟部靠攏,褶疊成槽狀並排出精液使卵受精,然後雄蛙後肢仲直將卵羣推開。每次排卵20-70粒.每排卵2次後休息片刻又再次產卵。一般連續產卵十餘次。排卵完畢後雌雄分離。所產之卵,數十粒粘成一片.漂浮於水面或粘附於植物枝葉上。
澤陸蛙卵和蝌蚪對高温有較強的耐受力,在水温28-43℃時尚能生存。在常温下從卵產出起至變成幼蛙,大約要30-40天,6月份即可看到幼蛙登陸。幼蛙生長迅速,一齡蛙即可達性成熟。 [4] 

澤陸蛙保護現狀

澤陸蛙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澤陸蛙瀕危因素

成蛙和蝌蚪的死亡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因素死亡,温度過高或過低,天氣過旱缺水或洪水澇災,以及天敵侵害,如蛇、黃鼬、鼠、烏等,一般情況下,以冬眠期死亡率較高;二是人為因素引起死亡,如農藥、化肥、烤田、薅秧、捕捉、放養家禽等,後者是主要原因。 [4] 

澤陸蛙保護措施

澤陸蛙是農田害蟲的主要天敵之一,早被中國勞動人民譽為“捕蟲能手”、“莊稼的衞土”,在歷代文獻中早有護蛙滅蟲,禁捕青蛙之記載。中國政府歷來大力宣傳蛙類在防治害蟲中的作用。但是,由於化學農藥和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蛙類資源日趨減少.其生存受到極大威脅。某些地區由於蛙類數量減少,蟲害不斷髮生。因此,不少地區已提倡生物防治,將護蛙滅蟲作為保證農業豐產的措施之一。為了恢復和發展該蛙資源,可進行以下工作:
  1. 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化學農藥對成蛙和蝌蚪具有較強的殺傷力,甚至可能造成毀滅性危害。因此選用低毒高效農藥、改革施藥方法對保護蛙類有着積極的作用。一般在施藥或施肥前需挖掘保護溝或坑,同時灌滿田水;配製藥液要按標準濃度,不宜多種農藥混合施用,實行根區深層施藥,採用藥劑浸秧等辦法(浙江縉雲縣)。以減少施藥劑量,降低毒害效力。施肥最好採用球肥深施,顆粒肥塞兜、氨水拌土撒施等方法,對保護蛙類均有一定作用。
  2. 烤田、薅秧前在田邊或田內挖溝或坑儲水,水深15-20釐米,使蝌蚪暫養坑溝內,待烤田、薅秧後再放入大田中生活。
  3. 在蛙類資源尚未恢復和發展之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嚴禁捕捉和買賣青蛙,在資源豐富的地區應有計劃地合理利用。
  4. 冬眠期的保護:成蛙在冬眠期內由於低温或越冬場地不佳其死亡率甚高,有的地區死亡率可達70-80%。因此,給成蛙創造良好的越冬環境是保護和發展資源,快速增殖該蛙數量的重要措施。方法是:在成蛙冬眠前(大約11月上旬),選擇一塊向陽濕潤的田土翻鬆鋤細泥土20釐米左右,四周圍以1.5米的塑料薄膜圈圍。當氣温降至15℃時,將成蛙及幼蛙捕捉後放入越冬場內,每平方米可放養300-400只,待其入土後,覆蓋以10釐米左右稻草或雜草保温,適當澆水保持土質濕度,直至次年3月澤蛙出蟄,再放入田地內自然繁殖。
  5. 建立繁殖田:根據澤陸蛙的繁殖習性和卵羣較為分散的特點,可採取招引成蛙進入繁殖田集中產卵、人工護卵孵化、投餌飼養蝌蚪的辦法可使該蛙迅速增殖。 [4] 

澤陸蛙主要價值

澤陸蛙生態

該蛙具有數量多,適應性強、繁殖期長、產卵量多,而且一年可產卵多次。幼體發育快,繁殖週期短等特點,它們主要棲息在中國秦嶺、黃河以南的稻田和旱地作物區,是中國南方農作物區的主要害蟲天敵之一。由於數量特多,在消滅農田害蟲方面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其有益係數為34.5-71.29%。它的身體雖然較小,但是食量大。每天每隻蛙平均可吞食蟲子50只左右,最高曾吞食過266只浮塵子。如果每畝農田有澤阽蛙800-1500只,則一年可消滅農田害蟲5-6萬隻,無疑即可有效地控制蟲害。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的福建、浙江、江西、廣東、湖南、湖北曾先後以澤陸蛙作為主要害蟲天敵,進行生物防治農田害蟲實驗,均取得顯著成效。以浙江縉雲縣為例,該縣通過保護蛙類治蟲實驗後,護蛙治蟲區與農藥治蟲區對比,前者的黑尾葉蟬減退率為35.7-44.4%,褐稻蝨為56.9%,白背飛蝨為53%,稻縱卷葉螟為51.85,護蛙區糧食增產33.4%。由此可見,護蛙滅蟲效果明顯。同時減少了農藥施放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護了其他天敵資源,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保證了人畜的安全,維護農田區的生態平衡,改變了“農藥萬能論”的影響。總之,護蛙治蟲能有效地控制蟲害、保護農業豐產。 [4] 

澤陸蛙藥用

澤陸蛙除防治害蟲外,它的肉、皮、腦、肝膽以及蝌蚪均可藥用。在夏秋季捕捉成蛙洗淨.分別鮮用或烘乾備用。其化學成分含氨基酸類、甾類、膽鹼及吲哚類衍生物。其肉有清熱解毒,健脾消積之功效,主治癰腫、熱癤、口瘡、瘰癧、瀉痢、疳積等症。皮能清熱止痛,主治瘡癤。肝可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治毒蛇咬傷、白屑瘡、療瘡等症。膽有清熱利咽,可治小兒失音不語。腦可治青盲症。蝌蚪治療熱毒瘡腫等。 [4] 
參考資料
  • 1.    莫運明,韋振逸,陳偉才編,廣西兩棲動物彩色圖鑑,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1,第192頁
  • 2.    澤陸蛙  .itis[引用日期2020-01-15]
  • 3.    澤陸蛙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1-15]
  • 4.    葉昌媛等編著,中國珍稀及經濟兩棲動物,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9,第249-253頁
  • 5.    費梁,葉昌媛,江建平 編著.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佈彩色圖鑑: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第436-4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