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澤州

鎖定
澤州,古代州名,是今山西晉城市在隋、唐、五代、宋之稱。 [1-4] 
堯舜時,屬冀州畿內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兼屬趙與魏。秦兼天下,為河東上黨二郡地,兩漢因之。三國魏時,屬平陽上黨二郡地,西晉因之。永嘉之後,淪於十六國之前趙、後趙前秦所據。
東晉太元十一年(386),西燕慕容永分上黨置建興郡北魏永安二年改置建州,治高都城,轄高都、長平、安平、泰寧四郡。北齊改置建州道行台,北周復為建州。隋開皇三年(583),改建州為澤州,依境內獲澤河為名。大業三年改置長平郡義寧二年復為澤州。
唐仍為澤州,天寶初改高平郡,乾元初復為澤州,宋仍為澤州及高平郡,先後隸河東道河東路。金滅北宋,改曰南澤州,金元光二年,升忠昌軍節度。元置澤州司侯司,至元三年,罷司侯司復為澤州,隸中書省平陽路晉寧路。明洪武二年,升澤州直隸州,直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1728),升為山西省澤州府
民國二年(1913),北洋袁世凱政府頒佈《劃一現行各省官廳組織令》,廢府。
注:歷代郡州府轄境與今晉城市轄6(縣、市、區)大體一致。自北魏起治所均位於今城區。 [1-4] 
中文名
澤州
外文名
Zezhou
別    名
澤州府
建興郡
建州
蓋州
忠昌軍
行政區類別
古代州
所屬地區
河東道、河東路、山西布政使司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城市
面    積
約 9490 km²
政府駐地
城區鳳台西街289號
電話區號
0356(+86)
郵政編碼
048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235 萬(2020年)
著名景點
柳氏民居王莽嶺九女仙湖析城山炎帝陵蟒河山裏泉
火車站
晉城站晉城北站晉城東站
車牌代碼
晉E
歷史稱謂
三晉門户、河東屏翰、太行首衝
創立年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
古代傳説
有鳳來棲

澤州管轄範圍

澤州形勝

澤州,古代州名,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立名於隋開皇三年。是古代對今晉城市的雅稱。 [1-7] 
澤州,歷史悠久,史稱“河東屏翰”、“三晉門户”、“太行首衝”、“東洛藩垣”、“河朔咽喉、兩淮腹眼”。《澤州府志》更形象的記載為“澤界在晉南壓太行,形勝名天下”。 [1-7] 
澤州,由於其險要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一直長期備受重視,且地處晉豫接壤之要衝,為山西南下中原的門户,所以,一直保持着一個地方性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地位。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干戈迭起,硝煙不散,為兵家必爭之地。 [1-7] 
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稱澤州是“夏王之國,左天門之險,右天溪之陽,盧澤在其北,伊洛在其南,有此險也”。 [1-7] 
歷史上後晉後梁北漢與後周、昭義軍和後梁軍為爭奪澤州曾發生多次爭戰。史料記載,晉王存勖敗梁人於潞州,南攻澤州,梁將牛存節天井關馳救,曰:“澤州要害,不可失也”。既而梁爭潞州,往往駐軍澤州。 [1-7] 
《清史稿· 地理七》也稱澤州府為“邊境重鎮、交通樞要”,故此可見澤州府地理位置的重要。 [1-7] 

澤州簡史

晉城老城(清山西省澤州府治)圖 晉城老城(清山西省澤州府治)圖
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遺址等表明,早在兩萬年前,這裏便留下了舊石器晚期,人類祖先生活的足跡。 [1-7] 
堯、舜時期,天下分九州,澤州屬冀州,且屬“帝都畿內”。相傳留下了堯封于丹朱、舜“耕歷山漁獲澤”、大丹河龍門治水、夏湯伐桀,桀居天門,遷於垂,商湯桑林求雨等古老傳説。 [1-7] 
春秋初期韓、趙、魏三家置晉靜公,於境內端氏邑(今沁水)祭祀,後遷晉靜公於高都邑(今晉城城區與郊區)為食客,而後三家分晉,即在於此。戰國初期秦國率軍於境內長平邑(今高平西北)攻打趙軍,爆發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秦國的昭襄王曾親自到此,盡徵河內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 [1-7] 
三國時(206年),曹操率兵親征高幹,途中經過澤州著名的羊腸坂道,留下著名的千古詩篇 《苦寒行》。 [1-7] 
東晉孝武帝十一年(383),西燕慕容永稱帝,分河東上黨二郡置建興郡於此,治高都。北魏拓跋宏、北齊高歡皆視建興為京畿屬郡,視為重郡,至此以後近一千六百年,形成一完整的行政單元。 [1-7] 
北魏永安二年,罷建興郡,置建州(轄高都、長平、安平、泰寧四郡)於此,治高都城(今晉城城區)。北齊天保七年,改設建州道行台,北周建德三年 ,仍為建州,領高平、安平二郡(北齊北周曾實行兩次並郡)。 [1-7] 
隋開皇三年,文帝廢天下諸郡,改建州為澤州,依境內獲澤水為名,隋煬帝大業三年改澤州為長平郡,隋義寧二年複稱澤州。唐武德元年,分澤州為蓋、建、澤三州,唐貞觀元年,三州復併為澤州,隸河東道 [1-7] 
唐天寶初,澤州改稱高平郡。乾元初,複稱澤州。唐安史之亂,史思明之子史朝義派兵圍澤州,刺吏李抱玉被困,代國公郭子儀派兵救援,破史朝義於澤州城。 [1-7] 
晚唐時期軍閥混戰,澤州隸昭義節度使,唐會昌三年,爆發劉禛之叛,李德裕率軍討伐,大敗劉禛。會昌四年,李德裕為防再生割據,割澤州隸於河陽節度,光化三年復隸昭義軍。 [1-7] 
五代時期,依其險要的地理位置,澤州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爭奪的戰場。後梁太祖朱温、後周太祖郭威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晉王李存勖、北漢高祖劉之遠往往角逐於此。 [1-7]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後周世宗柴榮,更是於境內巴公原,大勝北漢高祖劉知遠從第劉崇。因此在澤州留下歷史上著名的四義精神,境內的東四義、西四義、臨澤、上元慶、下元慶、管院等諸多地名皆因此而得名。 [1-7] 
北宋太平興國,宋師北征,澤州高平郡,歸入宋朝版圖(宋代每個州都有一個賜名)。北宋建隆時,後周大將李筠據澤州,宋太祖趙匡胤御駕親征,經碗子城至澤州高平郡,大敗李筠,李筠兵敗自焚。 [1-7] 
北宋至道三年,宋分天下為十五路,澤州高平郡,隸河東路 [1-7] 
宋金時期,由梁興為首的著名抗金力量,太行忠義保社也興與此,活動於澤州高平郡一帶,和岳飛的抗金軍隊形成南北呼應之勢。 [1-7] 
宋元時期,澤州為金元和宋朝對峙的前沿陣地,需要高超的冶煉業做軍事後盾,本境又因冶煉業發達而聞名於世,誕生了“九頭十八匠”為主的諸多地名。 [1-7] 
金代,金人為和北京澤州區分改澤州為南澤州,後又升為忠昌軍節度 [1-7] 
元中統元年(1260),忽必烈統一全國,改置澤州司侯司,屬中書省所直轄的腹裏地區。 [1-7] 
元至正十八年(1358)曹濮、王士誠等上太行,攻陷晉寧路,元將察汗帖木兒敗之,分兵屯澤州司侯司 [1-7] 
明洪武二年,升澤州直隸州,直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明朝軍事機構,著名的寧山衞即駐紮在澤州,以統轄的臨近地區的募兵,此外包括當時中國著名的冶鐵機構,益寧鐵冶所也設於本境,年產生鐵50萬斤。 [1-7] 
明朝時,大將徐達曾率王世貞、馮勝、傅雲勝從懷慶逾太行,克碗子城,取山西澤州直隸州。 [1-5] 
清雍正六年(1728)清雍正皇帝詔,升為山西澤州府,同治六年捻軍進入澤州府陽城白雲隘,光緒三十一年澤州府鳳台創建興順合商號,同年,清政府允許福公司在境內修築道澤鐵路。民國二年,山西澤州府歸順民國,民國三年,澤州府撤銷。 [1-7] 

澤州管轄

古澤州地區,包括今天晉城市的(城區、高平市、陽城縣陵川縣沁水縣、澤州縣)共1市4縣1區。政區的設置,最早可追溯到西燕時期的建興郡。此後歷經變化,但管轄範圍大體一致。 [1-7] 

澤州地理位置

唐河東道澤州(今山西晉城)
唐河東道澤州(今山西晉城)(17張)
澤州西北至晉州四百十里,北至潞州一百九十里,西至絳州四百五十里,東至衞州四百十里,南至懷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洛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相州三百二十里。 [1-5]  [7]  (圖片資料來源: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9] 

澤州古籍記載

禹貢冀州之域。殷商有商蓋國,周有原、郤等國。春秋屬晉,戰國先屬韓、後屬趙、魏。秦為河東、上黨二郡。東晉太元中年,西燕慕容永分置建興郡。永安中,罷郡置建州,治高都城,領高都、長平、安平、泰寧四郡,北齊設建州道行台。後周仍為建州及高平、安平二郡。隋廢郡,改建州為澤州因獲澤水為名。煬帝又改州為長平郡義寧二年復為澤州。唐初,分置建州、蓋州、澤州三州,貞觀初,三州復併為澤州。天寶初,曰高平郡。乾元初,復為澤州。宋仍為澤州亦曰高平郡。金曰南澤州以別於北京之澤州也,尋復故元光二年,又升為忠昌軍節度。元置澤州司侯司,屬平陽路。明洪武二年,直隸山西布政司,清雍正六年,升為山西省澤州府,民國三年廢。 [1-7] 
按:州境山谷高深,道路險窄。戰國時,秦爭韓、魏,往往角逐於此。秦使白起破趙於長平,即今州北高平縣西北二十一里長平故城是也。自兩漢之季,以迄晉室之衰,自晉陽而爭懷、孟,由河東而趣汴、洛,未有不以州為孔道者。後魏都洛,迨其末也。河北多事,高都、長平恆為戰場。隋末,竇建德與唐相持於虎牢,其臣凌敬謂宜取懷州、河陽,鳴鼓建旗,逾太行,是也。唐之中葉,澤潞一鎮,藉以禁制山東,説者謂州據太行之雄固,實東洛之藩垣。五代時,晉王存勖敗梁人於潞州,進攻澤州,梁將牛存節天井關馳救,曰:澤州要害,不可失也。既而梁爭上黨,往往駐軍澤州。周顯德初,周主敗北漢兵於此,而河東之勢日蹙。宋初李筠起兵澤、潞,閭丘仲卿説筠:公孤軍舉事,大梁甲兵精鋭,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陽,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筠不能用而敗。蓋太行為河北之屏障,而州又太行之首衝矣。 [1-7] 
澤州,高平郡,上 。建州道行台,忠昌節度使理所。開元户二萬二千二百三十五。鄉五十九。元和户兩萬三千五百二十七。鄉五十。天寶,户二萬七千八百二十二,口二十五萬七千九十。自州治至布政司六百二十里,至京師一千八百里。 [1-7]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里。南北兩百里,編户一百六十七里。
貢、賦:開元貢:白石英五十斤,人蔘。賦:麻,布。元和貢:白石英,野雞九十隻。
管縣五:晉城,高平,陵川沁水,陽城。
○晉城為州治,本漢高都縣地。隋為丹川縣地。唐武德三年,析置晉城縣為建州治。六年,廢建州,自高平移蓋州治此。貞觀元年,廢蓋州,自端氏移澤州治焉。後因之。明初省。今城,洪武初因舊城修築,周七里有奇,有門三,北面無門。 [6] 
高都城在州東三十里。戰國時魏地。秦莊襄三年,蒙驁拔魏高都。漢置高都縣,屬上黨郡。魏、晉因之,慕容永置建興郡於此。後魏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復置郡。永安初,改置建州,又置高都郡治焉。三年,魏主誅爾朱榮爾朱世隆自洛城北走,至建州,刺史陸希質拒守,世隆攻屠之。永熙中,高歡以其黨韓賢為建州刺史,魏主修罷州以去賢,因復置建興郡。既而高歡謀遷魏主於鄴,遣三千騎鎮建興。北齊仍為高都郡治,後周為高平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丹川縣,澤州治焉。唐武德初,縣屬蓋州。三年,析置晉城縣。九年,省入晉城。今亦曰高都村。○蓋城廢縣,在州東北,唐武德初置,屬蓋州。九年,省入晉城。 [6] 
○太行山州南三十里。自此東西一帶諸山,雖各因地立名,實皆太行也。《志》雲:州南九十里有碗子城,是為太行絕頂。其間羣山迴環,兩崖相夾,中立小城,隱若鐵甕,亦曰碗子城關,亦曰碗子城山。明朝正統中,鑿石平險,以免折軸摧車之患。今關屬河南河內縣。餘俱詳河南名山太行。 [6] 
五門山州西十二里。形若城墉,有門凡五。又松嶺山,在州西南三十里。○浮山,在州東南三十五里,以高近浮雲而名。其並峙者曰硤石山,以兩石拱峙,壁立若門也。又天池嶺,在州東三十七里,其巔石崖壁立如城,南北二石門中,可容千人,昔人嘗設寨避兵於此。 [6] 
馬牢山在州東南。唐大順初,汴軍圍澤州,河東將李存孝擊之,汴將李讜等遁去,存孝等隨而擊之,大破之於馬牢山。山即太行之別阜也。
○丹谷,在州東太行山麓。《水經注》:丹水出高都縣東北,東南流,注于丹谷,《晉書·地道記》:高都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谷,塗自此去,不復由關矣。魏主子攸誅爾朱榮,爾朱世隆引兵犯洛陽,不克,北趣幷州,詔源子恭西道討之,仍鎮太行丹谷,築壘以防之。既而爾朱兆自汾州引兵據晉陽,南破丹谷軍,遂渡河趣洛陽。 [6] 
○丹水州東北三十里。源出高平縣西北仙公山,流經州境合白水,下流入於沁河。《漢志》注:丹水出莞谷,東南入泫水。《水經注》:丹水出高都縣東北,東流,左會絕水也。水即《漢志》所謂泫水,今丹水是也。《寰宇記》:丹水一名泫水。又《水經注》雲:丹水經石人北。其石人各在一山,犄角相望,南為河內,北為上黨,二郡以之分界。《志》雲:州東南八十里有石人山。 [6] 
白水州南三里。源出城西南胡泓水,東南流,歷天井關,合於丹水。晉太元十五年,慕容永引兵向洛陽,朱序自河陰北濟河,破永於太行,進軍至白水。去長子百六十里,即此也。
天井水出天井關南,三泉並導,淵深不測,北流注於白水。亦謂之北流泉。又有源漳泉,在州東北三十三里,東流入于丹水。
○天井關州南四十五里,當太行絕頂,俗傳孔子將入晉,回車於此。宋靖康初,賜名雄定關。元末謂之平陽關,其南即羊腸坂道,至為險要。今詳見重險天井關。
巴公鎮州北三十五里。五代周顯德元年,北漢主南侵,引兵至高平南,陳於高原,與周軍遇;又以中軍陳於巴公原,周主自將御之,大敗漢兵。今為巴公鎮。○韓店,在州北,明初元孽擴廓遣兵攻澤州,王師御之於此,不利。 [6] 
科斗店在天井關南。唐會昌三年,河陽帥王義元討劉稹,遣兵軍於天井關南科斗店,為稹將薛茂卿所敗,即此。○橫望隘,在州西南八十里,太行絕頂也。即狄梁公望雲思親處。今為橫望鎮巡司,洪武二年置,與懷慶府碗子城相距六里。又南有柳樹隘,亦曰柳村店,有巡司戍守,與碗子城相接。 [6] 
高平縣州北八十三里,西北至潞州長子縣八十里。戰國趙長平地。漢置泫氏縣,屬上黨郡。魏、晉因之。後魏曰玄氏縣,屬建興郡。永安中,析置平高縣,屬長平郡。北齊屬高都郡,改縣曰高平。後周屬高平郡,隋郡廢,縣屬澤州。唐初置蓋州於此。武德六年,蓋州移治晉城縣屬焉。貞觀初,蓋州廢,縣屬澤州。宋因之。今城週四裏有奇,編户百五十三里。 [6] 
泫氏城在縣東十里。《竹書》梁惠成王九年,晉取泫氏,是也。漢縣治此。晉永興初,劉淵劉曜取泫氏。後魏改為玄氏縣。永安中,置長平郡治焉。高齊廢郡,仍省縣入高平。五代梁開平二年,晉將周德威攻梁澤州,不克,退保高平。周顯德初,北漢主南侵,過潞州,不攻,引兵而南,軍於高平之南,既而敗於巴公原,周軍追至高平,漢兵失亡無算。即今縣也。 [6] 
長平城縣西北二十一里,即秦白起破趙處。漢武帝元朔二年,封衞青為侯邑。《後漢志》:泫氏有長平亭也。晉永嘉三年,劉淵遣其子聰及石勒等攻壺關,東海王越遣王曠等濟河拒之,至太行,與聰遇,戰於長平之間,敗沒。《水經注》:長平城西有秦壘,秦坑趙卒,收頭顱築台於壘中,因山為台,崔嵬傑起。今仍號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里,東西二十里,秦、趙壘壁存焉。《志》雲:頭顱山在縣西五里,白起台在其上。 [6] 
阿城縣南六十里。漢縣,屬上黨郡。高帝封萬里為侯邑。後漢因之。晉廢。《魏土地記》:慕容永分上黨郡置建興郡,治陽阿縣。後魏亦置陽阿縣,初屬上黨郡。永安中,屬高都郡。北齊廢入高都。○光狼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秦紀》: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今其地名秦趙村。《志》雲:縣南三十五里有故關城,秦置。 [6] 
○米山縣北十里。相傳趙將廉頗積米於此,俗呼為大糧山。又韓王山亦在縣北。《志》雲:縣之主山也,其山獨高,上有平地數畝,登眺之,四面諸山,皆如培婁。相傳秦圍韓王於此,因名。又金門山,在縣北五里,當趙壘之門,其土赤色,日照如金。 [6] 
羊頭山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神農嘗五穀於此。山畔生黍,和律者採之以定黃鐘。又翠屏山,在縣東三十六里,山峯秀麗,若翠屏然。又仙公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丹水出焉。○走馬嶺,在縣西北十里,出鐵礦。《志》雲:縣西十里王降村有護國鐵冶,元大德間置,至正間廢。明洪武間,徙置縣北二十里,永樂中廢。今舊治猶存。又縣西二十里為省冤谷,即趙括敗死,餘眾被坑處也,舊呼殺谷。唐玄宗幸潞州,過此致祭,改名省冤。 [6] 
○丹水縣西北五里。自仙公山南流,經縣南入州境,一名長平水。《志》雲:丹水上源合上黨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漲高二三丈,浮沙赤赭,水流如丹,因名。唐貞元初,縣令明濟引水入城,號曰甘水。又泫水,在縣西北,《通典》謂泫谷水流合丹水,泫氏縣以此名,今湮。
絕水在縣城西。《志》雲:頭顱山下有陽穀,絕水出焉。秦軍築絕此水,不令趙飲,故名。今堙。據《水經注》:絕水出泫氏縣西北陽穀,東南流,徑泫氏縣城北,又東南與泫水合。水出西北玄谷,東南流,徑泫氏城南,又東會絕水亂流,東南至高都與丹水會。今所云絕水即泫水,而丹水乃絕水也。源流相錯,存以俟考。○許河,在縣南二十五里。《志》雲:源潔泉出縣西南三十里之原村,其泉週四丈,深丈五尺,東西分引溉田,西南流十餘里合山水,經許莊,名許河,東南流數里入丹河。 [6] 
○長平關縣西北四十五里。隋置,有關官,唐因之。《通釋》:澤州有長平關,即此。今亦為長平驛,與潞州長子縣接界。○磨盤寨,在縣西北,明初馮宗異取澤州,破磨盤寨,進克潞州,是也。又桑子鎮,在縣西南,近時官軍嘗破賊於此。
趙障在縣西。戰國趙孝成王四年,取上黨,廉頗軍長平,秦陷趙軍,取二障四尉。《括地誌》:趙障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高平縣西。又有故城,此二城即二障也。○西壘壁,在縣北。趙孝成王七年,趙括為將,秦攻趙,奪西壘壁。又有趙東壘,一名趙東長壘,即趙括戰不勝,築壁堅守處也。《正義》曰:俱在高平縣北。
陽城縣州西百里。東南至河南濟源縣百十里。漢河東郡澤縣也。晉屬平陽郡。後魏屬安平郡。隋屬澤州。唐武德初,置澤州於此。八年,移澤州治端氏。貞觀初,又移州治晉城縣屬焉。天寶初,改為陽城縣。今編户百里。 [6] 
○獲澤城縣西三十里。戰國時魏邑也。《竹書》: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泫氏、澤。漢置澤,縣蓋治於此。後漢封鄧鯉為侯邑。建安十年,高舉兵幷州,入澤,即此。後魏移今治。今為澤城村。
析城山縣西南七十里。即《禹貢》所云底柱析城者,蓋太行之支山也。山下有神池,淵深莫測,相傳與濟瀆相通。《水經注》:山甚高峻,上平坦,有二水,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亦曰析津。山東麓地名桑林,相傳神湯禱雨處。○王屋山,在縣南八十里,即《禹貢》所云析城至於王屋也。山連絳州垣曲縣及懷慶府濟源縣界,《古今地名》雲:王屋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冀州之河陽山。
白澗山縣西北十六里。《水經注》:澤水出澤城西白澗嶺。是也。晉義熙十二年,丁零翟猛雀驅掠吏民入白澗山為亂,後魏主嗣遣將張蒲等擊平之。○史山,在縣東北三十里,產鐵。其西五里有金裹谷堆堆下亦有鐵礦。 [6] 
焦饒山縣東三十里。有百脈泉,百流騰沸,亦名百聚泉,東流入沁河。又崦山,在縣北三十里,東有白龍潭。又羊腸坂,在縣東六十里,下有棲龍潭,亦東流入沁。
○沁河在縣東二十里。自沁水縣流入境,又南入河南濟源縣界。今詳見大川沁河。
獲澤縣西北十里。《墨子》雲:舜漁於澤。漢以此名縣。《水經注》:澤水出白澗嶺,經澤城南,又東注於沁水,即獲澤也。隋置澤州,亦因以名。
○荊子隘在縣南八十里,路通河南濟源縣,向有懷慶衞官軍戍守。又有三纏凹,在縣北,其地險僻,近時官軍嘗敗賊於此。 [6] 
陵川縣州東北百四十三里。北至潞州壺關縣五十里,東至河南輝縣九十里。漢泫氏縣地。隋初為高平縣地。開皇十六年,析置陵川縣,屬澤州,以縣多陵阜而名。唐屬蓋州。貞觀初,屬澤州。會昌三年,忠武帥王宰討澤、潞叛帥劉稹,敗稹兵於天井關,進拔陵川,即此。宋仍曰陵川縣。今城週二裏有奇,編户九十二里。 [6] 
馬武山在縣東五十里。後漢初,馬武嘗屯軍於此。又孤峯山,在縣東七十里,以孤峯特起而名。《寰宇記》:縣西南六十里有九仙台,一峯孤峙,三面泉流。
淅水出縣東北四十里佛子山,下流經潞州平順縣界,又流入河南林縣,注於洹水。又平田水,在縣東南九十里,源出孤峯山,下流亦入河南林縣界,注於濁漳水。○蒲水,在縣西北二十里,西流入于丹水。
○永和隘縣南六十里,路出河南修武縣。明初設巡司戍守,嘉靖中革。尋以寧山衞官兵戍此,復罷。今仍設官兵戍守。又五度關隘,在縣東南八十里,路通河南輝縣,明初調寧山衞官兵戍守,後亦罷。 [6] 
沁水縣州西二百里。西至晉州浮山縣百二十五里。漢端氏縣地,屬河東郡。後魏析置東永安縣。孝昌中,置泰寧郡治焉。後又為廣寧郡。北齊廢郡,改縣曰永寧。隋開皇十八年,復曰沁水縣,屬澤州。王世充嘗置原州於此,唐復故。今編户五十四里。 [6] 
○沁水故城縣西三十里。漢縣,在河南濟源縣界。隋始改置於此,後移今治。今名故城村。又安平城,《志》雲:在縣東六十里,後魏安平郡治此,東南去端氏縣三十里。
端氏城縣東九十里。本晉邑。《史記·趙世家》:成侯十六年,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肅侯元年,奪晉君端氏,徙之屯留。漢置端氏縣,屬河東郡。晉屬平陽郡。後魏置安平郡於此。隋初郡廢,縣屬澤州。唐武德八年,徙澤州治此。貞觀初,又徙州治。晉城縣屬焉。宋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沁水。
馬邑城在縣東二十里山上。秦、趙拒戰,築此城以養馬。其地峻險,南臨小澗,北距大川。或雲:即白起與趙括戰時所築。○王離城,在縣東北五十六里。《志》雲:秦將王離所築,阻險臨崖,四面懸絕。
三尖山縣東北三十里。三峯並峙。又縣東三十里有偃月山,俗呼車輞山,有車輞水。○石樓山,在縣城南,山下有濯纓泉,流入杏谷水。又鹿台山,在縣南三十里。《水經注》雲:山上有水,淵而不流。
嵬山縣東九十里。一名隗山。其形峻岌,與羣山連綿不絕。《志》雲:山在故端氏城東,城西南又有磕山。○東輔山,在縣西南九十里,其西為西輔山,與析城山相連,有輔車之勢。《水經注》:輔山高十餘里,與垣縣北教山相接雲。
烏嶺縣西北四十里。或曰:即春秋晉之黑壤也。宇文周諱黑,改為烏嶺。唐會昌三年,晉、絳行營節度使石雄討劉稹,敗之於烏嶺,即此。嶺與晉州翼城縣接界。○空倉嶺,在縣東百四十里,相傳秦白起詭運置倉以紿趙括處。
○沁河縣東五十里。源出沁州沁源縣,經晉州岳陽縣界,東南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陽城縣界。
蘆河在縣南。源出鹿台山,流經陽城縣東十八里,合於沁水。○杏谷水,在縣城東,源出縣西三十五里陝溝村,流至此,合於梅谷水。梅谷水源出縣西北三十五里梅谷村,流至城東,與杏谷水合,流經縣東鄭莊村,入於沁河。又秦川水,在縣東。《水經注》:秦川水出巨峻山,帶引眾流,積以成川,西南徑端氏故城東,又南入於沁水。《隋志》:端氏縣有巨峻山秦川水,今堙。 [6] 
○東烏嶺關縣西北五十里。宣德四年,置巡司於此。○竇莊堡,在縣東北,近時土人嘗敗賊於此。 [6] 
附見:
寧山衞在州治東北。洪武四年,置所。十一年,改衞。永樂七年,改隸後軍都督府 [6] 

澤州古代佳話

有鳳來棲 有鳳來棲
歷史上有無數名人踏上了這片土地,有唐以來,就有三位皇族任澤州刺史,分別是密王李元曉、韓王李元嘉、寧王李成器,還有開國元勳長孫敬德。李隆基曾在此寫下《早登太行山言志》一詩。唐代大詩人陳子昂曾寫下《登澤州城北樓宴》,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隰川王和宣寧王遷於此建有隰川王府和宣寧王府、于謙在此寫下了《到澤州》。 [1-7] 
有鳳來棲的傳説
傳説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冬十二月,鳳凰見於高都(今晉城城區與郊區)。神鳥鳳凰降臨澤州的傳説,反映了當地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6] 
相傳古時晉城市區北約10公里處有一王姓人家,其子善射,被眾人舉為王,其練武台稱為王台(今為礦務局王台鋪礦)。一日,王子見一隻色彩豔麗的大鳥從空中飛過,便緊緊追趕。追至一河邊,王子照着大鳥的翅膀拉弓搭箭,但射中的卻是一位姑娘的手臂。王子將姑娘扶回家療傷治疾,後結為夫婦。男耕女織,相敬如賓。忽一日,電閃雷鳴,天兵驟至。原來這姑娘是瑤池的金鳳凰下界,見天兵到來, 姑娘又變作鳳凰帶着王子西飛。中箭後,落在二人初次相會的小河邊。見雷電將劈向王子,金鳳凰便抖動翅膀,蓋住了王子。只見金鳳凰的身子變得越來越大,鋪天蓋地,覆蓋了小河兩岸,化作了山脈、河流。從此,晉城大地就有了鳳凰山,有了丹河、沁河。“王台鋪”、“鳳凰山”等皆因此而得名。 [6] 

澤州城市地標

祥鳳凌空雕塑
晉城城市地標-祥鳳凌空 晉城城市地標-祥鳳凌空
1998年,山西晉城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市中心豎立一座既能代表地方歷史文化,又可反映時代精神的標誌性城市雕塑,雕塑由中央美院楊淑卿女士創作。 [8] 
市規劃局承擔整體景觀環境設計和安裝工程指導。“祥鳳凌空”象徵着古老的澤州年輕的晉城如浴火重生的鳳凰,永葆青春,鳳翔雲天。 [8] 
“祥鳳凌空”矗立於晉城市區澤州路和鳳台街交會處。市雕形象緣起於“有鳳來棲”的民間傳説。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