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溝遺址位於邯鄲市澗溝村,遺址為沁河環繞,與百家村、齊村隔河相望,面積一萬餘平方米。
1957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對遺址北部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200平方米,發現龍山時代和商文化遺存。
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 中文名
- 澗溝遺址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邯鄲市澗溝村
- 所處時代
- 新石器時代、商、漢
- 佔地面積
- 約 10000 m²
- 保護級別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
- 國務院
- 編 號
- 7-0012-1-012
澗溝遺址建設沿革
編輯1954年春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先後在這一帶發現過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灰坑和小墓兩座,出土有陶盆、罐、豆和觚等器物。
澗溝遺址遺址特點
編輯該遺址的文化堆積情況一般是:耕土層下為漢代——戰國文化層,二里頭文化層,河南龍山文化層。二里頭文化層深度一般在0.6——1.2米,清理出的遺蹟有灰坑40個,甕棺葬1座,陶窯一座。灰坑一般為橢園形,直徑2——3米,底部不平整,內填綠色的腐植質土。有的灰坑周壁光滑,底部平整,坑口與坑底有坡道相通,個別灰坑保留有清晰的本來痕跡,還有灰坑中埋有肢骨被砍掉投棄一旁和切斷雙腳的人骨架。
[4]
文化遺蹟有房址、水井、陶窯和叢葬坑。房基中有埋人頭骨的現象,被埋頭骨尚存砍痕和剝皮痕,叢葬坑內的死者層層相疊,身首異處。水井與陶窯毗鄰,窯室底部為“非”字形火道,重要遺物有硃色或多色彩繪陶器、龜甲和卜骨。
[3]
澗溝遺址文物遺存
編輯
出土文物(3張)
澗溝遺址研究價值
編輯澗溝遺址歷史文化
編輯澗溝遺址殺戮祭祀遺址
澗溝遺址是一處比較特殊的遺址,在該遺址除窩棚內的留有砍剝痕跡的人頭骨外,還見有兩種叢葬坑。一種是圓坑,內有大小男女人骨架10付,有的相互枕壓,但頭均靠近坑壁。一種是水井,內有5層人骨架,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痛苦掙扎,或身首分離。這些人是被殺,或活埋,或溺水而死的。由此推測,澗溝遺址很可能是一處殺戮祭祀的遺址。
澗溝遺址部落戰爭
澗溝遺址所出的6具頭蓋骨屬於龍山時代的晚期,這一時期是古史傳説時代的堯舜禹部族大聯盟階段,社會發展階段相當於經典作家論述的“軍事民主制”階段,以掠奪鄰族財富為目的的戰爭是這一時期古國的頭等大事。澗溝遺址所出的6具頭蓋骨當是來自鄰族的戰俘,頭蓋骨上的道道斧砍刀剝痕跡,活生生地再現了這一時期部族戰爭的血腥和殘暴。
[7]
澗溝遺址頭蓋杯
澗溝遺址旅遊信息
編輯澗溝遺址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張立柱主編.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通覽:科學出版社,2003.01:第245頁
- 2.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18-09-06]
- 3. 王魏總主編.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3:第251頁
- 4. 洛陽市西工區志編纂委員會編.洛陽市西工區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11:第99-100頁
- 5. 段小強,杜斗城編著.考古學通論: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3:第74頁
- 6. 白壽彝總主編;蘇秉琦主編.中國通史 2 第二卷 遠古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第275頁
- 7. 澗溝頭蓋骨:史前血腥的殺戮祭祀?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8-09-06]
- 8. 邯鄲市18項考古發現入選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