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澀脈

鎖定
澀脈,脈象名。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

目錄

澀脈基本介紹

澀與滑相反,脈來艱澀,如輕刀刮竹,滯澀不滑利。脈澀而無力,主精虧血少,脈道不充,血流不暢,所以脈氣往來艱澀。脈澀而有力,主氣滯血瘀,脈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顯澀象。
醫源資料庫》:澀脈 ,脈往來艱澀,如輕刀刮竹,與滑脈相反。《脈經》:“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主血少傷精,津液虧損,或氣滯血瘀。
澀脈脈象特徵:脈來參伍不調,細(遲)短止或散,既脈律不齊,又脈力不勻,脈率可疾數、可遲緩,往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

澀脈正文

往來澀滯而無滑潤感,脈搏起伏較徐緩,指下如輕刀刮竹狀艱澀不暢的脈象。澀脈主氣滯血瘀津虧、血少。因津虧血少,不能濡養經脈,血行不暢,脈氣往來艱澀,故脈澀無力。如慢性出血、遺精陽痿肢體麻木、心痛肢冷等,常見脈澀無力。屬虛證。若氣滯血瘀,氣機不暢,血行受阻,則脈澀而有力。如腹中包塊,症瘕積聚等,常見脈澀有力,屬實證。臨牀上,澀脈的形成,主要是因血液黏滯性黏稠度的增大,常可測得澀脈者全血比黏度全血還原黏度、血球壓積值均增高,血沉值降低。血液流動性減弱,外周阻力增大,血流緩慢,遂呈澀脈。可見於高脂血症紅細胞增多症動脈硬化,及嚴重吐瀉脱水者。澀脈與細脈兼見,主嚴重吐瀉而津虧血少,不僅有脱水,且有休克之象,其血容量嚴重不足。澀脈與弦脈兼見,則主氣滯血瘀,可見於冠心病肺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等。如這類疾病並見心律失常,則可呈澀脈與結脈相兼的脈象。在臨牀上,澀脈需與遲脈結脈相鑑別。遲脈脈率小(每分鐘59次以下)為特徵,脈勢並無艱澀不暢感;而澀脈以往來艱澀為特徵,脈率可以正常。澀脈的脈律規整,無歇止脈結脈則脈有歇止,脈率小,容易鑑別。滑脈與澀脈在脈形、脈勢上相反:滑脈往來流利,起伏快,有圓滑流暢指感;而澀脈則往來艱澀,起伏慢,有如輕刀刮竹的不暢感。
澀脈探討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0年第16卷第12期P1101-1102)
澀脈屬28病脈之一,是臨牀常見的一種複雜脈象。歷代醫家對澀脈的描述有“遲細短散止”、“三五不調”等稱謂;或過於文字化,如“輕刀刮竹”、“病蠶食葉”、“如雨沾沙”等,很難掌握。由於每個人手指感覺功能和臨症經驗差異,對脈象的體會和描述不一。澀脈本身是一種複合脈,澀短散止等諸脈可以並見,結合現代醫學聽診及心電圖檢查,發現澀脈是房顫脈。因房顫有陣發性快速(脈率>100次/分)和慢性持續性(脈率60~100次/分)之分,故脈象不盡相同。當心電圖確診為房顫時,去體會中醫的澀(散短止)脈,可以獲得客觀、規範、準確的脈象信息,對於理解和掌握中醫脈象有幫助。茲不揣淺陋,根據歷代脈學著作,參以現代學者的觀點,並結合現代醫學聽診、心電圖及個人的臨牀體會,對澀脈脈象特徵,探討如下。
1. 澀可散,散澀並見
脈經》:“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新校正雲: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瀕湖脈學》:“細遲短澀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細遲短散時一止曰澀。”王叔和《脈經》確立並規範了24種常見脈象名稱和特徵,使脈象有了明確的命名標準;李時珍《瀕湖脈學》可謂集前人研究脈學之大成,二位前賢皆系澀散(短止)並提,臨牀確實如此,澀散脈可以並見。澀散脈相當於陣發性快速房顫脈
陣發性房顫,因心房快速不協調亂顫,導致心室率快而不規則,一般在100~180次/分。此時聽診,心律絕對不規則;心率>100次/分,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脈診脈律絕對不規則,散亂無序;脈率>100次/分,快慢不一,至數不清,脈率少於心率(脈搏短絀);脈力強弱不等。其強的脈搏應指明顯,過於本位,可謂浮大而長;其弱的脈搏,應指不足,可謂短小無力不足位。強弱之間顯得節律絕對不齊,散亂錯雜無序,至數不清,快慢不一,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乍疏乍數,長短不一,如楊花散漫無定蹤,輕飄無根。此正中醫28病脈中的散(澀)脈和怪脈解索脈
散脈,《脈經》:“大而散……有表無裏。”《瀕湖脈學》:“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診家正眼》:“散脈浮亂,有表無裏;中候漸空,按則絕矣……散有二義,自有漸無之象,亦散亂不整之象。當浮候之,儼然大而成其為脈也;及中候之,頓覺無力而減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見矣,漸重漸無,漸輕漸有。”《中醫診斷學》:“浮大無根,應指散漫,按之消失,伴節律不齊或脈力不勻。”由此可見,散脈是一種浮大無力而亂,中取漸空,重按欲絕無根,而且節律絕對不齊,至數快慢不均,脈力強弱不等的散亂脈象。
快速房顫,因脈搏力量強弱不等,強即浮大,弱乃短小;強弱之間在寸關尺三部就形成了“浮而短”之澀脈。散中有澀,澀中有散。故云:澀可散,散澀並見。《中醫心病證治》:“昔將澀脈和散脈分而論述,認為澀脈是往來較慢而又三五不調,散脈是大而散漫無力,至數不齊。近通過臨牀實踐,覺得澀脈與散脈有共同之處。臨牀意義相同,形態一致。識別的關鍵是:參差不齊,三五不調,來去無定至難齊,故統稱為澀散脈。”並認為“澀散脈症……似現代醫學所述心房纖顫。”
2. 澀必短,無短非澀;澀之止,短止相雜
瀕湖脈學》:“澀……往來難,短且散……兼短脈。”《診家正眼》:“澀脈……遲細而短。短脈澀小。”澀在短中求,短脈是構成澀脈的基本脈象之一。短脈,乃28病脈之一,指脈來短小無力,不及本位,澀滯不暢,其率可疾數、可遲緩。
陣發性快速房顫,因脈力強弱不等,強的脈搏應指明顯,可謂浮大而長;弱的脈搏應指不足,可謂短小無力不足位。強即浮大,弱乃短小。以橫向的寸關尺而言,出現寸部短小,關尺浮大;或關部短小,寸尺浮大;或尺部短小,寸關浮大;或寸關短小,尺浮大;關尺短小,寸浮大;寸尺短小,關浮大;或寸浮大,關短小而尺更短小等等。強弱之間則形成“浮而短”之澀脈。
止脈,即間歇脈,亦稱歇止脈,非28病脈中的單一脈象,乃脈搏有間歇、停跳之統稱。相當於早搏脈、房顫脈房室傳導阻滯脈及病竇脈等。
慢性持續性房顫,因室率下降,脈率在60~100次/分之間。此時,脈律不齊,脈率漸可數清,脈力強弱之感已不如快速房顫時明顯;浮大散亂之強已無,而應指不足、短小無力之弱仍在,即短脈仍在。以縱向的浮中沉三取而言,其短者當為浮取輕無,而中沉二取有;或浮中二取輕無,而沉取有;或浮中沉三取皆無,即一短到底,而成“一止復來”之止脈。特別是脈率在60~80次/分時,指下短小無力、難以接續、間歇之感甚明,似止非止,或一止復來,或三而止,或五而停,三五不勻,短止相雜,既脈律不齊,又脈力不勻,猶如輕刀刮竹,艱澀不暢,從而構成“短而止”之澀脈,或“一止復來”之澀脈。《診家樞要》:“澀……往來極難,三五不調,如雨沾沙,如輕刀刮竹。”《瀕湖脈學》:“參伍不調名曰澀,輕刀刮竹短而難。”《中醫診斷學》:“澀脈……往來艱澀不暢,脈律與脈力不勻,應指如輕刀刮竹。”此止脈乃澀短之義,因“短脈澀小”,實則澀脈,非結代之脈。
中醫診斷學》:“澀脈與結代脈均有脈來緩慢,脈律不齊的特點。澀脈往來不利,其勢艱難,三五不勻,似止非止,與結脈緩而時止,止無定數或代脈止有定數者顯然不同……澀脈與結代脈實非類同。”即房顫之止脈與早搏之止(結代)脈不同。房顫之止脈,屬異位節律,其強弱大小不一,快慢不勻,指下三五不調,無序雜亂,澀短並見;早搏之止脈,屬竇性節律,其強弱大小一致,除間歇之外,其餘脈律相同,無澀短之象。無論是快速房顫脈、還是慢性房顫脈,皆俱澀短之脈象,只不過快速房顫脈以散澀(短)為主,而慢性持續性者則以澀短(止)為主而已。故云:澀必短,無短非澀;澀之止,短止相雜。
3. 澀脈細,沉細難尋;澀又散,浮大散亂
細脈:指脈細如線,指感為脈道狹小。沉脈:輕取不應,重按始得。
慢性房顫脈,因短小無力,難以接續,呈現脈體細弱、脈道狹小,似止非止,或一止復來,輕取不應,重按始得,或三而止,或五而停,往來艱澀不暢,猶如輕刀刮竹。《脈經》:“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瀕湖脈學》:“細遲短澀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診家正眼》:“澀脈蹇滯,輕刀刮竹;遲細而短,三象俱足。”《中醫診斷學》:“澀脈,形細而行遲。”故云:澀脈細,沉細難尋。
快速房顫脈,因至數不清,快慢不一,脈律不整,脈力強弱不等。其強的脈搏,應指明顯,可謂浮大而長;其弱的脈搏,應指不足,可謂短小無力不到位。脈形大小不一,脈位以浮大散亂為主。脈形非細,脈位非沉。故云:澀又散,浮大散亂。
4. 澀非遲,可數可遲
遲脈:指脈來遲緩,以至數而言,一息脈動不足四至,即脈率<60次/分。
脈經》:“澀脈細而遲……遲脈,呼吸三至,去來極遲。”《瀕湖脈學》:“脈來三至號為遲,小駃於遲作緩持,遲細而難知是澀。”《診家正眼》:“澀脈……遲細而短。”從前賢之文字描述分析,澀脈之遲當指至數而言,即脈率<60次/分。但亦有持不同觀點者,《中醫脈象研究》:“關於澀脈象之‘遲’,也不應作至數之遲來理解。《病理學》曰:‘澀脈雖以形勢之重滯不靈為主,不繫乎至數之遲緩。究意往來既澀,其勢必遲,所以叔和直謂之遲,其旨可於言外得之。’因此,遲字是指脈搏的起落形態,來去遲緩之意……澀脈則血流往來澀滯,但至數正常。”房顫臨牀常見的有陣發性快速和慢性持續性之分,快速房顫脈之脈率>100次/分,持續性房顫脈之脈率在60~100次/分,而臨牀觀察,持續性房顫之脈率在<60次/分 者,沒有上述二種脈率常見。由此可見,澀脈之脈率可疾數、可遲緩,非獨遲也。故云:澀非遲,可(疾) 數可遲(緩)。
慢性房顫,當室率低於60次/分時,室率變得慢而規則,節律相對規整,其脈率一息不足四至,可謂遲脈。脈力相對均勻,但仍有短小無力,難以接續之感,可謂遲細而短。此時容易合併房室傳導阻滯、早搏等心律失常,指下可有“遲滯中時見一止”之結,或“遲中一止,良久方來”之代,或結代脈同見,正可謂“遲細短(散)時一止曰澀”之脈也,此等脈象可稱結澀、或結代而澀。
綜上所述,澀脈脈象特徵為脈來三五不調,細(遲)短止或散,既脈律不齊,又脈力不勻,脈率可疾數、可遲緩,往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與西醫的房顫脈相同。
參考文獻
[1] 金棟,何計清.澀脈新識[J].河北中醫,1997,19(2):3.
[2] 金棟.房顫脈初探[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9,5(10):12.
[3] 金棟.間歇脈探討[J].浙江中醫雜誌,2001,36(6):232—233.
[4] 散脈小議.中醫雜誌,1997,36(6):377.
[5] 金棟.參伍不調話房顫[J].中醫雜誌,2001,41(1):60.
[6] 尹繼增,金棟.怪脈解索新探[J].河北中醫,2004,26(7):545.
[7] 朱文鋒主編.中醫診斷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92—102.
[8] 呂光榮.中醫心病證治[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78:14,90.
[9] 黃世林,孫明異.中醫脈象研究[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129—131.

澀脈歌訣

[體狀詩]   細遲短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蠶食葉慢而艱。   [相類詩]   參伍不調名曰澀,輕刀刮竹短而難;微似秒芒微軟甚,浮沉不別有無間。   [主病詩]   澀緣血少或傷精,反胃亡陽汗雨淋。寒濕入營為血痹,女子非孕既無經。   寸澀心虛痛對胸,胃虛脅脹察關中。尺為精血俱傷候,腸結溲淋或下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