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潽,漢語三級字 [4]  讀作潽(pū),液體沸騰溢出:燒在鍋裏的牛奶潽出來了 [2]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氵部
五    筆
IUOJ
倉    頡
ETCA
鄭    碼
VUKK
造字法
形聲:從氵、普聲
異體字
𡂈 𢐾
注    音
ㄆㄨ
總筆畫
3+12
結    構
左右
字    級
三級(7819) [4]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1、液體沸騰溢出:燒在鍋裏的牛奶潽出來了 [3] 
基本詞義
〈動〉
[口]∶液體沸騰溢出 [boil and spill out]。如:稀飯潽了 [2] 
有黏性的液體沸騰時產生大量汽泡,體積超過容器的容積而無規則地四散、溢出。
按:著名語言學家、詞典學家王光漢《詞典問題研究—合肥方言單音動詞考釋一》指出:《説文》:“鬻,炊釜沸溢也。”段玉裁注:“今江蘇俗謂火盛水沸溢出為‘鋪’出,鬻之轉語也,正當作鬻字。”《廣韻》音“蒲沒切”。《現代漢語詞典》作“潽 ”,“潽”不見於古代字書。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集韻》頗五切,音普。水也。 [1]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pʰu˥ 韓語羅馬 PO現代韓語 보
客家話 [寶安腔] pu1 [客語拼音字彙] pu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