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潼川鎮

鎖定
潼川鎮,隸屬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地處三台縣中部偏東,涪凱兩江交匯處,東以涪江河為界,與東塔鎮百頃鎮隔河相望;東南與中新鎮相鄰;南與斷石鄉相鄰;西南與古井鎮接壤;西與樂安鎮相連;西北與靈興鎮交界;東北與北壩鎮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綿陽市區56.5千米。 [2]  總面積85.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潼川鎮户籍人口118033人。 [3] 
東漢屬郪縣平陽鄉。1981年6月,改為潼川鎮。 [2]  截至2020年6月,潼川鎮轄10個社區、13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北泉路42號。潼川鎮自古有“川北重鎮,劍南名都”的美譽。 [2] 
2011年,潼川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286元。 [2]  截至2019年末,潼川鎮有工業企業131個,其中規模以上1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5個。 [3] 
中文名
潼川鎮
別    名
城關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
地理位置
三台縣中部偏東
面    積
85.5 km²
下轄地區
10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北泉路42號
電話區號
0816
郵政區碼
621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梓州公園
鳳凰山森林公園
琴泉寺
大佛寺等
車牌代碼
川B
人    口
118033人(2019年户籍人口)

潼川鎮歷史沿革

東漢屬郪縣平陽鄉。
南朝設北伍城縣。歷為州、郡、府、路、縣治所。
清,為潼川府、三台縣治。
民國名城廂鎮,為三台縣治。
潼川鎮 潼川鎮
1950年,設一伍駐城廂鎮(改為城關鎮),後增長坪、廣化、雲鼎、東山等鄉。
1952年8月,城關鎮增設為第一伍。
1953年,撤4街公所。
1955年10月,改為城關區。
1956年3月,城關伍改城關鎮(區級)。
1981年6月,改為潼川鎮。
1992年9月,琴泉區併入。
1997年10月,北壩、東塔析出。 [2] 

潼川鎮行政區劃

潼川鎮區劃沿革

1950年,轄城關鎮、北壩(真武鄉)、廣化鄉,
1952年8月,轄東、南、西、北4個街公所(鄉級)、13居民段。
1953年,轄13居民段。
2011年末,轄下東街、老西街、大十字、解放街、建設街、皂角城、西門、凱涪、曲江、蟠龍、草堂、梓錦12個社區,鳳凰、佳橋、鹽井、柳林、龍青、長豐、長新、花園、長溝、金山、橙園、順江、雲鼎、天保、白鶴、勝豐、蟠龍、慶豐、解放、互利、林茂、大河、平渡、光明、大興、石寶、百花、長林、樟泉、同心30個村;下設232個居民小組,269個村民小組。 [2] 

潼川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潼川鎮轄10個社區、13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北泉路42號。 [2] 
潼川鎮區劃詳情
老西街社區
大十字社區
解放街社區
建設街社區
皂角域社區
古城社區
蟠龍社區
草堂社區
梓錦社區
南寺壩社區
大興村
勝豐村
百花村
石寶村
白鶴村
順江村
橙園村
大河村
五里梁村
解放村
長豐村
柳林村
鳳凰村
/

潼川鎮地理環境

潼川鎮位置境域

潼川鎮地處三台縣中部偏東,涪凱兩江交匯處,東以涪江河為界,與東塔鎮百頃鎮隔河相望;東南與中新鎮相鄰;南與斷石鄉相鄰;西南與古井鎮接壤;西與樂安鎮相連;西北與靈興鎮交界;東北與北壩鎮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綿陽市區56.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 [2]  總面積85.5平方千米。 [3] 
潼川鎮

潼川鎮地形地貌

潼川鎮地處涪江、凱江兩岸沖積平壩和丘陵地帶,地形以丘陵為主。 [2] 
潼川鎮地形圖 潼川鎮地形圖

潼川鎮氣候

潼川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6.7℃。無霜期年平均283天。年平均降水量882.2毫米。 [2] 

潼川鎮水文

潼川鎮境內有涪江、凱江兩條河流通過,境內河道長11千米,分別源於松潘和茂汶縣境。 [2] 

潼川鎮自然資源

潼川鎮境內礦藏資源有頁岩、沙石、沙金、石油和天然氣。 [2] 
2011年末,潼川鎮有耕地面積36182畝,林地面積33700畝。 [2] 

潼川鎮人口

2011年末,潼川鎮轄區總人口13.0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4萬人,城鎮化率64%。另有流動人口1.3萬人。總人口中,男性6.56萬人,佔50.3%;女性6.48萬人,佔49.7%;14歲以下3.69萬人,佔28.3%;15~64歲7.4萬人,佔56.7%;65歲以上1.95萬人,佔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97萬人,佔99.5%;有回、彝、羌等少數民族,共700人,佔0.5%。2011年,潼川鎮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25人。 [2] 
2017年末,潼川鎮常住人口156752人。 [1] 
截至2019年末,潼川鎮户籍人口118033人。 [3] 

潼川鎮經濟

潼川鎮綜述

2011年,潼川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286元。 [2] 
截至2019年末,潼川鎮有工業企業131個,其中規模以上1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5個。 [3] 

潼川鎮第一產業

2011年,潼川鎮農業總產值34701萬元,比上年增長14.8%,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2.2%。 [2] 
潼川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781噸,人均205.4千克,其中水稻17060噸,小麥8957噸,玉米774噸,紅苕27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831畝,產量2132噸,其中花生90噸;蔬菜種植面積7614畝,產量15640噸,主要品種有韭菜、棒菜、蘿蔔、白菜、花菜,其中韭菜500噸,花菜300噸。 [2] 
潼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7.2萬頭,年末存欄3萬頭;耕牛飼養量4153頭;家禽飼養量152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4億元。 [2] 
2011年,潼川鎮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藕、葡萄、核桃、麥冬等。 [2] 

潼川鎮第二產業

潼川鎮初步形成了紡織加工、機械、化工、食品、建材等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9.9%。 [2] 
2011年,潼川鎮有工業企業541家,職工1983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3萬元,比上年增長9%。 [2] 

潼川鎮第三產業

  • 商業
2011年末,潼川鎮有商業網點6030個,職工2.6萬人。2011年,城鄉集市貿易市場6個,年成交額4000萬元。 [2] 

潼川鎮交通運輸

2011年,潼川鎮境內有省、市、縣段公路3條,總長42千米,其中綿三、三射2條一級公路橫穿境內;成德南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0千米,雙向六車道,有踏水橋1個出口,直通縣城。縣、鄉、鎮級公路7條,總長72千米。境內有凱、涪2江川流而過,在縣城東南2次匯合,形成兩江環繞。 [2] 
潼川鎮電子地圖 潼川鎮電子地圖

潼川鎮社會事業

潼川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潼川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470人,專任教師71人;小學9所,在校生9140人,專任教師52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6所,在校生6392人,專任教師42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8%;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11195人,專任教師625人。主要學校有三台中學、三台一中,其中三台中學是國家級示範高中、三台一中是四川省示範高中。 [2] 

潼川鎮文化事業

2004年3月,潼川鎮開通有線廣播站4個。現有廣播喇叭150只,入户率100%。2004年開通調頻轉播台。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34600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300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 
2011年末,潼川鎮有文化站1個,活動中心42個;各類文化專業户4個;各類圖書室42個,藏書8萬餘冊;有省、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市、縣級優秀項目傳承人39人。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42人。 [2] 

潼川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潼川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個;病牀620張,專業衞生人員97人,其中執業醫師33人,註冊護士22人。 [2] 

潼川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潼川鎮有體育場地11個。95%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2] 

潼川鎮社會保障

2011年,潼川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736户,人數12625人,支出2727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長8%。 [2] 
2011年,潼川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36人,支出185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2人,支出4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5人,支出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78人次,支出46.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支出11.1萬元。 [2] 
2011年,潼川鎮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24.5萬元,比上年增長5.5%。敬老院1所,牀位200張。社區服務設施17個,其中社區服務站12個。慈善超市13個。新增就業人員3140人,有250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6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150人。 [2] 

潼川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潼川鎮有郵政網點6個,投遞點4個。 [2] 
2011年末,潼川鎮有電信服務網點6個;固定電話用户2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萬户,寬帶接入用户1.4萬户。 [2] 
  • 能源
2011年末,潼川鎮有天然氣供氣站2個,天然氣用户36857户,其中工業用户11户,居民用户36171户,燃氣普及率為80%,月天然氣平均用量200萬立方米。 [2] 

潼川鎮歷史文化

潼川鎮地名由來

因古為潼川府治而得名。 [2] 

潼川鎮非物質文化

潼川豆豉、涪江號子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潼川鎮風景名勝

  • 琴泉寺
琴泉寺位於三台縣潼川鎮北泉路左側的長平山腰。始建於北周(公無557—581年),初名安昌寺,經隋,於唐初更名慧義寺,南宋易名護聖寺,因寺後山泉滴聲似琴,明朝萬曆時已稱琴泉寺。
琴泉寺
從唐初起琴泉寺就按星象落座建殿修閣。現存建築為清代和民國所建,主體建築由座西北朝東南的並排雙四合院相連而成,佈局特別,處於歷代山寺的主要位置。左四合院有前殿、正殿和左右偏殿,右四合院有偏殿和廂房。整個建築面積1602平方米,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正殿,又名觀音殿。面闊三間14米,進深六間12.1米,建築面積168.4平方米;前殿,帶山門,重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面闊五間18.9米,進深三間5.8米,建築面積109.62平方米。
  • 潼川古城牆
古城牆為清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公元1767年—1770年)在明代城垣基址上按府城規格擴建的(因此時已是潼川府城)。南門城樓及門洞和東門門洞保存完好。南門和東門城牆高6米、厚9.8米;門洞分內洞和外洞,外洞高4米、拱跨3米,內洞高4.5米、拱跨3.6米,均為縱聯式券拱;城牆周長1.2米、高和寬0.3—0.35米的條石壘砌。南門城樓為木結構重檐歇山頂,樑架為抬梁穿逗混用式,九架樑前後單雙步梁分心用九柱,中柱兩旁立柱密集,柱間最近距離僅0.38米;城樓面闊五間共12米,進深八間共6.8米,脊高7.5米,建築面積81.6平方米。東門外門洞間雙扇鐵皮木質城門基本保持完好。南門至東門再至北門段城牆有部分保存完好,南門至老西門段大部分城牆保存完好,現存城牆總長度超過2.5公里。1996年,古城牆和東、南城門被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潼川古城牆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55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1249-125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67.
  • 4.    潼川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