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潮,漢語一級字 [7]  ,讀作潮(cháo),部首是氵,本義:海水的漲落。 [3]  [6] 
中文名
拼    音
cháo [3] 
部    首
五    筆
IFJE
倉    頡
ejjb [3] 
鄭    碼
veeq [3] 
字    級
一級(編號3292) [5] 
平水韻
平聲二蕭 [4] 
外文名
tide;trend;wave
造字法
形聲
筆順編號
441122511123511
結    構
左中右結構
四角號碼
37120 [3] 
統一碼
基本區 U+6F6E [3] 
注音字母
ㄔㄠˊ [3] 
總筆畫數
15
部外筆畫
12
異體字
濤 、𣶃 [3] 
UniCode
CJK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潮cháo
⒈ 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潮水。潮汐。漲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湧。
⒉ 像潮水那樣洶湧起伏的:思潮。熱潮。新潮。潮紅。潮熱。心潮澎湃。 [6] 
⒊ 濕:潮氣。返潮。潮濕。
⒋ 方言,技術不高:手藝潮。 [1] 
基本詞義
◎ 潮 cháo
〈名〉
(1) (形聲。從水,朝聲。本義:海水的漲落)
(2) 同本義 [tide] [6] 
潮,水朝宗於海。——《説文》
牛女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學記卷六水》
有江盜百艘,張幟乘潮,闌入內地。——清· 邵長蘅《閻典史傳》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風潮;工潮;學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氣温變化或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或寒冷的天氣 [wave]。如:寒潮;熱潮
(6) 微濕,潮氣 [damp]。如:防潮;回潮;潮潤;火柴受潮了
詞性變化
◎ 潮 cháo
〈動〉
兩頰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種氣色]湧上面部);潮紅 [6] 
◎ 潮 cháo
〈形〉
(1) 〈方〉∶成色不足、質量低劣 [low]。如:潮銀(回過爐或成色不好的銀子);潮金
(2) 技術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藝潮
常用詞組
潮紅、潮解、潮流、潮氣、潮潤、潮濕、潮水、潮位、潮汐、潮汛、潮漲潮落 [6] 

古籍釋義

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馳遙切,𠀤音晁。《説文》水朝宗於海。《王充·論衡》水者,地之血脈,隨氣進退而為潮。《初學記》水朝夕而至曰潮。《皇極經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隨月消長,早曰潮,晚曰汐。
州名。《廣輿記》本南海揭陽地,隋曰潮州,唐曰潮陽,明為潮州府
伺潮,雞名。《述異記伺潮雞,潮水上則鳴。
望潮,魚名,出台州臨海縣。 《説文》本作𣶃。 [2] 

方言集匯

粵語:ciu4
◎潮汕話: [潮州] diê5 [汕頭、揭陽] dio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