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河

(海河水系潮白河上源支流)

鎖定
潮河位於北京東北。源於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槽碾溝南山,經灤平縣到古北口入北京市密雲縣境,匯入密雲水庫。潮河因水流湍急,其聲如潮而得名。
中文名
潮河
外文名
Tidal river
流經地區
北京市、豐寧縣
發源地
河北省豐寧縣槽碾溝南山
流域面積
234.5 km²

潮河幹流概況

潮河流域圖 潮河流域圖
潮河是潮白河重要支流,古稱鮑秋水。發源於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槽碾溝南山下。 [15]  經河北省灤平縣於密雲縣古北口入境後,流經下會、辛莊,於大漕村西注入密雲水庫。水庫以下潮河納支流紅門川河後,於縣城西南河槽村東與白河匯合後稱潮白河。潮河境內長約55公里,流域面積451平方公里,河寬一般為100至500米,由於河道婉蜒奔騰於崇山峻嶺之間,每到汛期,洪水咆哮而下,聲如巨潮,得名潮河。密雲水庫以上為上游,河長24公里,流域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水庫以下至白河匯合口為下游,河長31公里,流域面積約216.8平方公里。
考潮河歷史,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以前,潮河不在河槽村東與白河匯合;而是由本縣城東南經提轄莊、牛岔峪向南經現在順義縣的唐指山,行至大胡家營南、牛欄山以東與白河匯合。《密雲縣志》卷一之五記載:“由明嘉靖間引白壯潮,以利漕運,客強主弱,挾以俱趨,自此而白為君,潮為佐矣”。由此可見,從明嘉靖三十四年引白壯潮之後才使潮、白兩河匯於河漕村東,主流改行至懷柔、順義兩縣邊界處,經圍裏、太平莊東、大胡家營西入原河道。原潮河河道即為現在流經本縣和順義縣的小東河。
潮河在歷史上同白河一樣也是一條害河。潮河的主要支流有清水河、安達木河、紅門川河,都是入境河流。由於受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年內和年際間降水量分配不均,各河來水量也就有顯著差異,冬、春兩季氣候寒冷、乾燥、多風少雨,河流水量極少;而7月和8月汛期之內,雨量集中,各河上游又多處在暴雨中心區,河流水量增多。潮河下會水文站在1973年5月30日測得潮河日最小來水量僅0.06立方米每秒,到7月13日來水量猛增到1070立方米每秒。1972年最小來水量1.209億立方米,1973年最大來水量達8.8億立方米,豐枯多變,豐水年汛期河水暴漲,常給人、畜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1] 
潮河位於北京東北。源於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槽碾溝南山 [15]  ,經灤平縣到古北口入北京市密雲縣境。潮河因水流湍急,其聲如潮而得名。入市境曲折南流在密雲縣城西南河漕村東與白河匯流後,稱潮白河。密雲水庫建成後,潮河分為密雲水庫上游和下游兩段,在密雲境內上游長24公里,流域面積234.5平方公里,為山地;下游長31公里,’流域面積216.8平方公里,為平原。沿途有牤牛河、湯河、安達木河、清水河和紅門川河五條較大支流。潮河在歷史上稱薊運河,常因暴雨和入境容水渲泄不及而氾濫成災。1949年後疏挖河道15公里,築堤13公里,打壩70道,改灘造田0.28萬畝。密雲水庫建成後,下游洪水災害基本解除。 [2] 

潮河河道變遷

潮河古稱鮑丘水。公元前1萬年以前的晚更新世,白河出山後向南流,經小中河,至通縣北匯入永定河。潮河出山後向南流,循木林、楊各莊、古河道南下,從荊坨開始,循今鮑丘水故道東南流,於侯家營匯入薊運河。公元前1萬年~前3000年的早、中全新世,白河向東改道,潮河向西改道,二河行今潮白河谷地兩側在通縣以東匯入永定河。
三國、西晉時(以魏景元三年262年為例),鮑丘水的河道仍同東漢,但在寶坻附近已有泉州渠、新河運渠從鮑丘水向南和向東分水。北魏時期(以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為例),鮑丘水在順義北納沽水,在通縣納濕餘水(今温榆河),在香河附近納在寶坻附近接納庚水和泃水後,循今薊運河河道在寧河附近入海。
隋大業八年(612年)、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時,鮑丘水均曾西遷行今北運河河道。
隋、唐時期,薊運河又專為泃河和沽水(原庚水)所獨行。西漢時期的沽水,從密雲出山後,沿今潮白河河道南流,從燕郊附近別潮白河河道入今北運河。到隋唐時,則在潞縣附近與潞河合,又納鮑丘水入今北運河至天津。
明代時(以萬曆十年(1582年)為例),薊運河仍同前,但鮑丘水仍有一部分餘水,循今窩頭河和箭桿河河道入薊運河。天順二年(1458年),始稱薊運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為了北運河的漕運,遏潮河(鮑丘水上游)全由密雲縣城南合於白河,從此鮑丘水又全部入北運河。 [3] 

潮河主要支流

(一)紅門川河
系潮河支流,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黃門廟子一帶。在榮家台附近流入本縣境內,沿途有達峪溝、碰河寺、龍門溝等山溪匯入,經大城子、沙廠、於辛安莊南匯入潮河,全長約20.5公里,流域面積約145平方公里,河道縱坡1.3%,河道常年有基流,多年平均徑流量3600萬立方米。在其中游沙廠村東建有沙廠水庫,主要用於防洪和灌溉。
(二)安達木河
潮河支流,發源於霧靈山東北麓河北省承德縣錦古食堂村一帶,在關門進入本縣境內,經曹家路、新城子、東莊禾於桑園村附近匯入潮河。全長54公里,流域面積364.3平方公里,其中本縣境內長度50公里,流域面積241平方公里,河道縱坡9.1%,河道常年有基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980萬立方米,上游建有遙橋峪水庫。
(三)清水河
潮河支流,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前葦塘鄉青杏、北火道一帶,由關上村附近進入本縣境內,流經北莊、太師屯,於東田各莊北注入密雲水庫,全長61公里,流域面積520平方公里,在本縣境內河長36公里,流域面積約157平方公里,河道縱坡1.1%,河道常年有基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17億立方米。
(四)牤牛河
潮河支流,發源於本縣半城子鄉西駝古村一帶,流經半城子、車道嶺於不老屯鄉學各莊村西入密雲水庫,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127.8平方公里,河道縱坡約1.5%,多年平均徑流量約2700萬立方米,在半城子村上建有半城子水庫。
上清水泉,潮河支流清水河的支流。位於門頭溝區清水鄉上清水村西北約l公里的溝谷中。泉水從溝谷內多處岩石裂隙中湧流,匯成溪水向東南注入清水河,再往東入齋堂水庫。泉水平均日溢流量約萬噸左右。水質為重碳酸—鈣—鎂型。水温12℃。 [2] 
引泃入潮減河,由於泃河行洪能力上大、下小,1972年冬至1973年春為改善與擴大泃河尾閭,興建了引泃入潮工程。在河北省三河縣埝頭村東,經天津市寶坻縣龐各莊村西,河北省香河縣譚家務、魏各莊東,天津市寶坻縣褚莊和郭莊中間,平地開挖了引泃入潮新河道。上口在天津市薊縣辛撞村南泃河上建節制閘一座控制分流。與泃河鮑丘河交叉處建羅屯渡槽。下口在寶坻縣郭莊東入潮白新河,全長19.24公里,取名“引泃入潮減河”,簡稱“引泃入潮”。引泃入潮口門設計流量830米3/秒,設計河底寬度100~114米,設計河底高程6~3.3米,縱坡羅屯渡槽以上段為平坡,以下至10公里為1/5500,再以下為1/10000縱坡。河槽邊坡起點至19.1公里為1∶4,過100米漸變段後為1∶5;大堤堤頂寬度左堤18.4公里,右堤18.1~18.2公里由6米漸變到8米;左堤18.57公里處,右堤18.21公里處與潮白新河左堤相交,設計堤頂高程13.82~12.43米,左右堤內肩距200~214米,堤防坡比迎水坡1∶4,背水坡1∶3。 [4] 

潮河樞紐工程

潮河樞紐,包括潮河主壩,九松山副壩,第一、第二、第三溢洪道,潮河泄空隧洞,潮河人防隧洞,潮河輸水(發電)隧洞及潮河發電站。
潮河主壩位於南鹼廠村西南約100米處的河道彎曲段,為壤土斜牆、礫砂料壩體的碾壓式土壩,最大壩高56米,最大壩長1008米;九松山副壩位於九松山村南,距主壩2.5公里,為壤土斜牆、礫砂料壩體的碾壓式土壩,全長1059米,1號壩最高35.5米;第一溢洪道位於主壩以東,為河岸深孔式,平底坎帶胸牆式孔口,用以宣泄100年一遇以上洪水,最大泄量4490立方米每秒;第二溢洪道位於第一溢洪道以東,為河岸開敞式,採用真空剖面堰,用以宣泄100年一遇以上洪水,最大泄量4250立方米每秒;第三溢洪道位於第二溢洪道以東,為河岸開敞式,用以宣泄500年一遇以上洪水,最大泄量6780立方米每秒;潮河輸水隧洞位於主壩以東,介於第一溢洪道、第二溢洪道之間,承擔施工導流、灌溉供水、發電和泄洪等任務,在出口附近分出2條岔管,引水至潮河水電站;潮河人防隧洞,位於第一溢洪道與潮河輸水隧洞之間,除人防泄水任務外,還承擔50年一遇以上洪水宣泄任務;潮河泄空隧洞,位於主壩右壩頭,為放空潮河庫區蓄水和分擔人防需要降低庫水位而建,最大泄量125立方米每秒。 [5] 
沙廠水庫,遙橋峪水庫,齋堂水庫,半城子水庫。
沙廠水庫,位於紅門川河下游,巨各莊鄉沙廠村東一公里處,故名沙廠水庫。建於1971年3月5日—1974年7月30日,是一座具有灌溉、發電、養魚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主要用於攔洪蓄水,跨流域解決巨各莊、東邵渠、河南寨、穆家峪四個公社(鄉)4.7萬畝農田灌溉用水。控制流域面積128平方公里,佔紅門川河總流域面積的85.3%。水庫為三等三級建築物,原來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82年提高到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原設計地震裂度為8度設防,1977年經國家地震局地震地質大隊鑑定後改為6度。水庫總庫容212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940萬立方米,死庫容100萬立方米。 [6] 
半城子水庫,位於牤牛河中游,半城子村北約500米處,是繼沙廠水庫建成後,興建的第二座中型水庫。半城子水庫主要用於攔洪蓄水,解決半城子、不老屯、高嶺三個公社2萬畝農田灌溉。水庫由清華大學水利系設計,控制流域面積66.1平方公里,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洪峯流量324立方米每秒),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峯流量412立方米每秒),為三等三級建築物。總庫容102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01.6萬立方米,死庫容100萬立方米。水庫樞紐工程有主壩、溢洪道、輸水洞,導流管、渠道建築物。1975-1977年建成。 [7] 
遙橋峪水庫,位於安達木河上游,遙橋峪村東北200米處,故名遙橋峪水庫。工程由市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總庫容194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535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7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每年可供兩庫水,設計效益4.62萬畝。水庫工程為三等三級建築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主要建築物有:主壩、輸水洞、排砂洞、溢洪道、電站和下游調節閘。1984年-1987建成。 [8] 

潮河水電

轉明山電站,座落在遙橋峪水庫下游轉明山村東,1981年2月動工,1983年7月建成投產,裝機4台、總容量1000千瓦,由縣水利局設計、遙橋峪水庫工程指揮部組織施工。電站設計流量5立方米每秒,水頭30米、渠道長1400米、前池14×10米,預應力壓力管道長50米、內徑1米、廠房尺寸23.47米×8.1米×6.5米、開挖土石方量5320立方米、漿砌石1859立方米、混凝土746立方米,投資100萬元(全部國家投資)。該電站屬全民所有,歸遙橋峪水庫管理處經營管理。 [9] 

潮河灌溉

潮河潮河干渠

潮河總幹,亦稱密順乾渠。由北京水利發電學校設計,密雲、順義、平谷三縣聯合施工。乾渠沿黍谷山腳下南偏西方向佈置,渠首位於縣城東南,提轄莊西北,設有鉛絲籠攔河石壩和進水閘各一座,引密雲水庫水,經潮河入渠。乾渠經提轄莊、寧村、河南寨、中莊、荊慄園傍山築成,穿過下屯附庫與順義縣唐指山水庫相接,全長11.6公里(均在密雲境內)原設計引水量20立方米每秒,控制密雲、順義、平谷三縣灌溉面積50萬畝,其中密雲3.5萬畝,是一條以農業灌溉為主的渠道。沿渠建有跌水一座,泄洪閘2座,節制閘3座,橋樑5座,分水閘9座。
該渠於1958年1月破土動工,於同年6月1日舉行放水典禮。1962年12月20日開始,對潮河總幹進行了擴建。到1963年3月20日全面完成了擴建任務。除擴大渠道斷面外,興建跌水一座,泄洪閘一座,橋5座,幹砌塊石護坡17公里。潮河總幹擴建佔用密雲耕地145畝,擴建後引水能力從2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立方米每秒,年均向下遊供水8400萬立方米左右。 [10] 

潮河沙廠水庫灌區

沙廠水庫灌區,是沙廠水庫的配套工程,設計灌溉面積包括巨各莊、東邵渠、穆家峪、河南寨4個公社(鄉)的4.7萬畝耕地。全灌區有南、北乾渠2條,總長24.8公里,支幹渠4條,總長54.3公里,工程由沙廠水庫工程指揮部指揮修建。南乾渠從沙廠水庫至東邵渠公社(鄉)的界牌村,全長16公里,1973年開工興建到1974年建成,設計流量5立方米每秒;北乾渠於1975年10月開工,1977年11月竣工,全長9公里,設計流量為1立方米每秒。 [11] 
1971年至1974年,完成了一至四支幹的施工任務。一支幹當時只完成了1.5公里,設計流量為1立方米每秒,1978年又續建13.5公里,到1979年全部完成,使渠道總長達到15公里,設計效益5000畝;二支幹全長6公里,設計流量0.8立方米每秒,設計效益5000畝;三支幹全長15.5公里,設計流量1.8立方米每秒;四支幹全長17.5公里,設計流量1.8立方米每秒,設計效益1.2萬畝。在支幹渠以下建成支渠114條,總長達81.9公里,該灌區共有大小建築物705座,全灌區配套工程量202.4萬立方米,總用工275.6萬個,總計投資395.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75.8萬元。 [11] 
灌區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即乾渠以上工程由水庫管理處統一管理,1974年建立了界牌灌溉管理所和灌區管理委員會,並制定了灌區管理章程。乾渠以下工程由各受益公社管理,1974年巨各莊和東邵渠公社都建立了水利管理所。 [11] 

潮河半城子水庫灌區

半城子水庫灌區,是半城子水庫的配套工程,由清華大學設計,半城子、不老屯和高嶺3個公社(鄉)受益,設計灌溉效益2萬畝。灌區工程從1978年9月開始,由半城子水庫工程指揮部統一指揮施工,於1977年9月完成,1978年開始受益。該灌區有乾渠一條,自水庫電站尾水起,沿牤牛河環山而下,全長13.1公里,已襯砌10.4公里,設計流量為4立方米每秒。乾渠以下建有四條支渠:
一支渠:從半城子村西起到北香水峪村止,全長5公里,其中已襯砌4公里,設計流量為0.5立方米每秒。渠道上建有薄殼渡槽一座,長216米;隧洞一道,長為350米。全渠總工程量1.8萬立方米,用工3.5萬個,投資37萬元,其中國家補助25萬元。 [11] 
二支渠:1977年10月由高嶺公社(鄉)組織施工,全長10公里,設計效益1500畝。興建時發動全社(鄉)13個大隊、1500多名民工,大幹10天就完成了明渠開挖任務。11月份組織了一個400人專業隊,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鑿通了17道隧洞,總長達1700米,同時還完成了10座渡槽和大小32座建築物的施工任務,到1978年全部完成,總工程量為15萬立方米,用工12萬個,投資20萬元,其中自籌資金17萬元。 [11] 
三支渠:原建長度為2公里,後來為解決陳各莊、永樂和山南口3個移民村的農業灌溉用水問題,1982年又續建陳永山渠道3.5公里,總工程量為5萬立方米,用工13萬個,投資72萬元,其中自籌資金32萬元。
四支渠:從1976年開始修建,到1978年完成,由不老屯公社(鄉)組織施工。全長8公里,設計效益1.56萬畝,修建大小建築物77座,總工程量為15萬立方米,用工50萬個,總投資180萬元,其中自籌資金60萬元。
該灌區在1981年進行“查安全定標準、查效益定措施、查綜合經營定發展計劃”,即“三查三定”調查時,計有干支渠5條,長35公里,1982年又續建3.5公里,總長達38.5公里,包括支渠以下工程,共有大小建築物200多座,完成總工程量169.8萬立方米,總計用工174萬個,總投資402萬元。 [11] 
該灌區在管理上實行了分級管理的辦法,即乾渠以上工程由半城子水庫管理處統一管理,乾渠以下工程由所在公社(鄉)管理。自1978年受益開始,就成立了不老屯及四合村兩個水利管理所,分別負責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同時建立了灌區管理委員會,制定了灌區管理章程。 [11] 

潮河河道治理

建國前治理情況
潮河,原由密雲縣城東南出孤山南折,經提轄莊、寧村、河南寨至兩河村西南出境,到牛欄山東與白河匯流南下。現河南寨鄉的小東河為潮河下游故道。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在白河下游改道的同時,遏潮河從孤山西折,使潮、白兩河於河漕村東匯合。明隆慶元年(1567年),經劉英節疏請,在城東築壩三百五十丈(即壩頭村)。 [12] 
建國後治理情況
1956年,石匣回族鄉,以集體力量,在城東修築一道高3米,寬12米。長247米的沙壩,攔住了潮河分流,免除了洪水對東關居民的威脅,並開灘造田1200畝。1957年,河南寨、小營、陳各莊鄉,在潮河沿岸修築沙壩3道,總長1113米,工程量21.3萬立方米,投工11.2萬個。其中河南寨沙壩位於小東河源頭,總長500米,平均壩高5米,工程量4.5萬立方米。由密雲、順義兩縣聯合築成。
在1962年至1986年的24年間,古北口公社疏挖河道500米,修築大小沙石壩42道,總工程量6萬立方米,用工25萬個,投資130萬元。其中古北口開山改河工程最大,1970年11月17日,古北口公社黨委帶領河東、河西兩個大隊300名社員,在“劈開南大山、改河造良田”的口號鼓舞下,打響了開山改河的戰鬥。經過兩年的努力,鑿通了一條長309米寬4米的山洞;築起了一道長760米、寬7米、高4米的攔河壩。總投資124萬元,其中自籌16萬元,完成工程量5萬立方米,該工程原計劃使潮河改道,改灘造田2000畝,因山洞打的斷面小而未能實現。由古北口公社以下,上甸子、高嶺、太師屯三個公社,沿河修築大小沙石壩20道,築堤13公里,投工24.4萬個,總工程量28萬立方米,投資70萬元,其中自籌59萬元。
1976年“7.23”大洪水後,縣水利局擬定了潮河上游補充規劃意見,經縣革命委員會批准,安達木河口以上河寬由原來160米擴大到180米,安達木河口以下由原215米擴大到235米。 [12] 
密雲水庫建成後,潮河下游排洪量減少,為改灘造田創造了有利條件。1977年縣革命委員會領導及有關技術人員,通過現場踏查,研究制訂了潮河下游治理規劃。明確:從紅門川河口以上至密雲水庫潮河大壩按400立方米每秒,紅門川河口以下按600立方米每秒的行洪標準進行治理。同年7月建立治潮工程指揮部,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趙炳森任指揮。8月治潮開始,組織穆家峪、城關、河南寨三個公社採取以社為單位,人機結合的方式進行大會戰,其中城關、穆家峪兩個公社最高峯上到5000人大幹兩個冬春,到1979年,從鹼廠到潮白河匯合口以上擇段治理13公里,河牀平均加深0.5米,兩岸築堤26公里,修建跌水、山洪口、彎道護坡、橋底護砌等大小建築物33處,投資162萬元、用工68萬個,機械作業9萬個小時,完成總工程量208萬立方米,改灘造地2800畝。 [12] 
入市境曲折南流在密雲縣城西南河漕村東與白河匯流後,稱潮白河密雲水庫建成後,潮河分為密雲水庫上游和下游兩段,在密雲境內上游長24公里,流域面積234.5平方公里,為山地;下游長31公里,’流域面積216.8平方公里,為平原。沿途有牤牛河、湯河、安達木河、清水河和紅門川河五條較大支流。潮河在歷史上稱薊運河,常因暴雨和入境容水宣泄不及而氾濫成災。1949年後疏挖河道15公里,築堤13公里,打壩70道,改灘造田0.28萬畝。密雲水庫建成後,下游洪水災害基本解除。

潮河綜合治理

潮河治理成效 潮河治理成效
潮河綜合治理工程計劃分三期進行。一期縣城段,主要有三大項工程:一是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用工程。日處理能力為4.5萬立方米,沿潮河鋪設輸水管道9公里,直接為潮河橡膠壩補水。二是新城潮河巡河路改造工程。主要是加高培厚河堤16.8公里及硬化堤頂,實施南北兩岸照明工程。目前正在做施工前期準備工作。三是潮河新城段治理工程。現已完成寧村新橋、寧村橋兩座橡膠壩,河道防滲2.74公里,計劃9月底再建提轄莊、孤山兩座橡膠壩,建跨河橋2座。 [13] 
2019年5月,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密雲水庫對其下游潮河進行了生態補水。潮河河道乾涸多年,生態補水使潮河再現碧波盪漾的美景,沿岸成為林水相融的生態廊道。 [14]  補水從5月15日開始,密雲水庫通過潮河輸水隧洞向潮河下游補水,從1立方米/秒的初始流量逐漸增加到4.85立方米/秒。截至27日補水結束,累計向潮河下游補水487.66萬立方米。 [14] 
參考資料
  • 1.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20-24.
  • 2.    北京市河流水系  .京都熱線[引用日期2020-04-18]
  • 3.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 .海河志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7/12/1 :111-112 .
  • 4.    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水利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265- 266.
  • 5.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海河志 第二卷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221
  • 6.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54-59.
  • 7.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61-64.
  • 8.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68-70.
  • 9.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132.
  • 10.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52-53.
  • 11.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84-86.
  • 12.    北京市密雲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密雲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年12月:75-76.
  • 13.    潮河綜合治理進展情況  .北京市地方税務局[引用日期2012-08-19]
  • 14.    北京向乾涸多年的潮河補水超487萬立方米  .-[引用日期2019-06-02]
  • 15.    北京承德聯合開展潮河跨界斷面水質監測——系兩市簽訂聯建聯防聯治協議後首次行動  .中國環境報電子報 第05版:攻堅.2019-10-24[引用日期2023-04-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