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英歌舞

(漢族舞蹈形式之一)

鎖定
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 [1] 是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普寧揭陽惠來潮陽陸豐潮州 [18]  [20]  及福建省的漳州 [23]  等地區,是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為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 [4-6] 泰國 [7-8]  等地也流行。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羣眾親切地稱之為“中華戰舞”或“中華街舞” [25-26] 
潮汕地區英歌舞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 [12]  ,具有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既似土風,又似武舞。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為《水滸傳》中的英雄豪傑,但表現手法十分概括寫意,既不敍述故事情節也不表現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戰鬥情景和熱烈氣氛,塑造英雄整體的形象。通過人物造型、服飾道具、形體動態、音響節奏等藝術處理,從整體上體現一種男性的剛健之美 [21]  。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 [24]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 。英歌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其產生、發展、演變過程較少文字記載,有籍可考的歷史不過四五百年,其源頭有許多不同版本。 [12]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中文名
英歌舞
外文名
Yingge dance
別    名
英歌 [18-19] 
流行地區
廣東香港泰國 [6] 
實    質
漢族舞蹈形式 [1] 
表演器具
英歌槌
表演裝扮
梁山好漢
分    類
傳統民俗文化

英歌舞歷史淵源

英歌隊員 英歌隊員
英歌的源流眾説紛紜,有幾種説法,有水滸説、儺起源説、從山東經莆田再入潮説、外江戲説、練武説、綜合説。 [18] 
儺文化説
從時間序列上看,儺文化是目前關於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説法。儺文化發源的時期,潮汕大地尚處於一片荒蠻,先民的神鬼意識和圖騰崇拜是儺文化產生的基礎。現代英歌舞多附會為“水泊梁山108將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實這只是“流”,儺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終保持着“驅鬼逐疫”的實用功能,在過年或其他民俗節日裏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畫臉譜,這是儺面具的進化形式;《水滸傳》中並無英雄舞蛇,英歌隊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 [24] 
潮汕民俗大典》列舉了幾種英歌舞由來的説法,包括由古代祭祀儀式儺舞進化而來,由山東大鼓子秧歌等戲曲演化而來,為反抗官府豪強而創編用於傳武習藝而來等。也有學者認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傳播與嶺南本土文化結合的產物。相傳南宋時期中原軍隊南下,將山東鼓子秧歌鳳陽花鼓等北方秧歌帶到今天的潮汕地區,在與當地文化融合之後形成了英歌舞。有人認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與“英”字相近,在民間輾轉流傳,久而久之便轉化為“英歌”。 [12] 
練武習藝説
韓山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柳劍文多年以來致力於潮汕英歌研究。他認為,英歌是男子羣體武舞,與農事、婚戀無關,並非源自秧歌或花鼓;舞者手持尺餘雙棒或一手持棒一手握鼓,服裝為武士裝扮,頭槌、二槌等主要演員按所扮人物畫臉譜,其餘演員泛指梁山好漢,動作帶有明顯的南拳武技特徵,具有潮汕本地特色;而大型隊舞、戰陣具有軍樂特徵,其主要淵源在武舞,整體表演形式雜糅了戲劇和武術對打,是本土性與外源性盤根錯節所致。
明清兩代的潮汕地區社會矛盾尖鋭,粵東鄉村初步形成了大鄉與小鄉、大姓與雜姓對立的、壁壘森嚴的格局。方耀在《照軒公牘拾遺》中記錄,“潮郡民俗強悍,土匪眾多,由來久矣”“其強橫為一省之最”。鄉社多設武館,民眾亦喜習武,但武館常遭查禁,沒收刀槍,農民唯有將長棒截短,結合南拳馬步習武,後演變為英歌舞。 [24] 
揭陽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歐俊勇認為,英歌舞表演氣勢雄渾、粗獷奔放,這些特點與民眾賦予民間信仰避災驅邪、禳福祛禍的功能相吻合。同時,潮汕地區也有濃厚的遊神傳統,英歌舞的表演也能給遊神活動增添氣氛。所以英歌舞與潮汕民間信俗活動關係緊密,是不少地區遊神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節目類型。 [24] 
大部分研究者傾向於認為,英歌舞並無單一起源,這些來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長曆史中變化發展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民間和學界主流共識的是,當代英歌舞與《水滸傳》故事緊密相關。 [12]  不管發源於哪裏,不管有多少傳説,今天的英歌都是數百年來祖輩們留下的文化瑰寶,並在當下持續展現鮮活的生命力。 [19] 
漳州《英歌舞》源於廣東省普寧縣。廣東潮汕地區與漳州市是近鄰,語言相通,民間夙有往來,抗日戰爭期間,潮汕事局緊張,不少潮汕百姓移居閩南各地。《英歌舞》藝人李記河、李明等就是於1942年由普寧縣遷移到漳州來定居的。他們帶來了家鄉的風俗習慣,也將《英歌舞》帶到了漳州,《英歌舞》傳入漳州後,在生根發芽成長的過程中與當地的民間藝術不斷交流,兼容幷蓄,慢慢地融進了當地的民間藝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承認。已成為漳州市人們喜聞樂見的、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 [23] 

英歌舞表演特點

英歌舞臉譜妝容

英歌臉譜 英歌臉譜 [18]
英歌隊一般設有兩領舞者,分別為紅面紅須的“頭槌”,多裝扮為秦明關勝;黑麪黑鬚的“二槌”,裝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為時遷,主要是協助指揮引舞。有些可能還有“三槌”魯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林沖,這是臉譜最常見的。此外有些英歌隊還有舉號令旗的公孫勝,這些角色比較固定,也為觀眾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顧大嫂孫二孃史進解珍解寶杜遷宋萬孔明孔亮李應鄒淵鄒潤劉唐楊雄凌振張順燕青王矮虎孫新張青花榮楊志穆弘雷橫、範瑞、柴進呼延灼等。 [18] 
一般臉譜化妝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較為複雜的臉譜由化妝師幫忙,或演員間相互幫忙。化妝時要先淨面然後用二寸寬的黑布帶將頭髮向後勒緊(即“勒頭”,潮語稱為“頭巾”),這樣能讓肌肉展平。武將的化妝是直接畫在臉上(行內稱為“勾臉”),而文將則要先用手蘸色在臉上揉均勻,接着才開始畫眉、畫眼窩、鼻窩、嘴角、臉膛,最後才畫臉紋。上色也有一定的順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後是其他顏色。因英歌演員是扮演梁山好漢,為表現草莽英雄的形象,有鬍鬚的多用滿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鬍鬚,如魯智深用“虯髯”。有的演員有時還會袒露上身,直接畫花紋在身上。至於裏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 [18] 

英歌舞服飾道具

用途
類別
介紹
頭戴
也稱“將盔”,是武將所戴的冠帽。
為非武將所戴。
草帽
為老百姓所戴。
頭巾
跟冠帽配合使用。
身穿
英雄衣
武生所穿。
誇衣
時遷所穿。
為武將所穿。
早期多為草鞋,現多穿芒鞋(即羅漢鞋),女子英歌的穿繡鞋
手拿
英歌槌
表演者手裏所執的短木棒,直徑25毫米左右,女子英歌所持較細。長度因風格不同而從35到58釐米之間,多為黑紅兩色,兩端裝飾有太極圖案。
表演者手中所執,短圓柱形,有握把,直徑15釐米左右,外觀塗以紅綠黑各色。配有長約30釐米的鼓槌,其下端有彩色飄帶。
手蛇
時遷的道具,長150釐米。
後棚表演時,伯公伯嫲所執。
(參考資料: [18] 

英歌舞音樂樂器

英歌舞是融舞蹈、武術、戲曲於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男子英歌取材自《水滸傳》,女子英歌則取材自穆桂英掛帥或者花木蘭從軍的故事。 [19]  英歌舞表演除了可以在廣場、開闊地或固定場所進行外,還可以在街巷中穿行表演。英歌舞所用道具主要有隊旗、布蛇、槌、鼓等。伴奏樂隊為大鼓、月鑼、蘇鑼、大鈸、小鈸、欽仔等樂器組成的鑼鼓隊。鑼鼓隊員的服飾除司鼓演奏員按宋江裝扮外,其餘着武士服飾。英歌隊表演者大部分都繪臉譜,既有對戲曲臉譜的借鑑,又有自己的特色,經過長時間的流傳演變,成為具有潮汕風格的民間藝術臉譜。臉譜多以黑、白、紅為主色,配以青、藍、黃等色,色彩鮮豔,對比鮮明。 [21] 
音樂:英歌舞的音樂只有節奏,沒有旋律。而不同類型的英歌舞對應不同的鑼鼓節奏。 [18] 
樂器:大鼓,直徑約60釐米左右,木框牛皮鼓。司大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或林沖。中鼓,直徑約50釐米,其他與大鼓類同。鼓手一般將其綁在自己的身上。欽仔,銅製鑼,潮屬特有樂器。大鑼,即蘇鑼,潮人又稱為“肚臍鑼”。鈸,亦稱“小鑔”。雲鑼,即月鑼。鐃鈸,亦稱“水鑔”。螺號,海螺號。牛角號,聲音洪亮。 [18] 

英歌舞動作方面

英歌舞的動作,包括陣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眼法,而最重要的是步法,以此來帶動其他法。 [18] 
英歌舞 英歌舞 [18]

英歌舞節奏板式

由於英歌歷史久遠、流傳廣泛,各地民間藝人不同的創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點。按節奏板式劃分,英歌舞可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又分對打套式、文派和武派,主要特點是動作剛勁雄渾,粗獷奔放,威武豪邁,場面恢宏壯觀。中板英歌的鑼鼓敲擊比較簡單,節奏變化不多。快板英歌相對前兩種,節奏更加快,鼓點更緊密,隊形變化豐富,動作的幅度增大增強。 [21] 
類型
內容
慢板英歌
表演者所執的英歌槌較其他類型的略長,約60釐米。英歌槌的敲打節奏,一般配合鑼鼓聲三四下一組動作。而且每次擊打英歌槌,都會有一個動作表演。這種類型的英歌主要集中在潮陽區棉城附近,表演者也沒有宋江、時遷等梁山好漢臉譜。其打法單純古樸,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英歌。
中板英歌
中板英歌的英歌槌長度為57釐米,其節奏相比慢板英歌要快,英歌槌的敲打節奏以五、七、八、十、十一、十三等各組成一組動作。表演者沒有時遷這個“舞蛇者”臉譜,動作以南拳中的“大站馬”等為基礎。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的英歌槌長度最短只有40釐米,而節奏是最快的,講究快擊快收。沒固定的英歌槌敲打節奏而另有其獨特方式。快板英歌再細分的還有尖山英歌、南山文派、南山武派、對打套式之分。
(參考資料: [18] 

英歌舞隊伍結構

前棚,即英歌隊伍整體組織中的前頭部分,也是英歌隊的主體部分,小規模以24或36人組成,大規模由108名年青力壯的男子漢,化裝為梁山泊起義部隊主力軍的英雄好漢組成。其領頭兩人為指揮,必須掛黑鬚與紅須,黑鬚為李逵,紅須為楊志秦明。和尚打扮的是魯智深武松。其中還有兩個男扮女裝的為孫二孃顧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紋龍史進、獵户解珍等。整個隊伍中2/3的人手握兩節木棒,每節長尺餘,敲擊起舞,通過剛勁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現英雄事蹟。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進。另外,隊伍中必有一人扮時遷,手執布制長蛇,穿梭騰躍,調整隊形,交流舞姿動作和舞蹈圖形信息,前棚舞蹈隊伍表演時,敲擊着木棒和小鼓,伴隨着“鼕鼕喳,鼕鼕喳,鼕鼕喳”的英歌鑼鼓節奏,緊湊整齊地以優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樣的舞蹈動作和編演表現攻城戰陣的舞圖形。威武壯觀,具有強烈的感人藝術魅力,給觀眾以振奮昂揚的感受,激發人們扮英雄、學英雄的積極進取精神。 英歌舞傳統的舞蹈動作和藝術圖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麥穗花”“田螺圈”“攬槌”“眼鏡框”等。 [18] 
在過去,除了舞英歌外,還有唱英歌,就是在舞的過程中還要伴唱。唱詞既有歌頌梁山泊英雄好漢打大名府壯舉的歷史內容,也有摻雜宣揚“廿四孝”等民間流傳的規勸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勸世良文,如:“丁蘭哥,南山去牧羊。見羊兒,跪乳報恩。丁蘭念母心悲傷,刻木奉祀行孝道,早晚菜飯敬親孃……”但這種邊舞邊唱的做法往往因為唱而影響了舞的協調性,又妨礙了舞槌強烈節奏的速度和力度,所以現在已經甚少有伴唱的了。 [18] 
中棚的演出節目,主要是表演一些戲劇性較強、娛樂氣氛濃郁的傳統曲藝節目。其傳統的完整表演節目有13個,都是以民間趣聞軼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編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兩位扮演者頭戴彌勒佛面具,手執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觀眾,為中棚隊伍開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聽揚佛”,一至幾人扮演和尚,手執佛塵説唱前進。唱詞內容多宣揚佛教教義,宣揚因果報應;第三是否“牽豬蕸“,表演民間配種員的生計,屬趣味性節目;第四層是“雙搖鼓”,表演民間搖鼓貨郎下鄉做日雜生意,屬鬧劇;第五是“農夫扶犁下地”,反映農民一年四季勞動生活艱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車”,取材民間傳聞,反映的是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困苦處境;第七是“釣魚”,屬反映魚人生活情趣的説唱節目;第八是“桃花過渡”;第九是傳統的鬥畲歌方式,取材民間男耕女織的説唱節目;第十是“和尚戲尼姑”。屬低級趣味的鬧劇;第十一是“鬧花燈”,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燈,邊舞邊唱的娛樂性節目;第十二是“婦女賣藝”,是反映民間藝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會”,是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喜劇性節目。 [18] 
中棚十三個節目,內容豐富,需要眾多的技藝雙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況下,比較難齊全地表演全部節目,便有選擇地表演其中若干個。 [18] 
後棚即英歌整體組織中的後頭部隊,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義軍與民眾匯合在一起,組成強大的後備力量。每人手執各類刀、槍、劍、戟,形成聲勢浩大的武士隊伍。這支隊伍,一般由象徵性的16或24、36人組成,人數沒有嚴格的數量要求,只求偶數。這支隊伍的成員,輪番上場,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術,以表現梁山泊義士個個是英雄好漢。表演過程中,有拳術單打、對打、混合打,也有各種器械的單打、對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擊槍刺,刀光劍影,真槍實打,驚心動魄,扣人心絃。 [18] 
最後的收場節目是“打布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員,他的半腰束掛上布制的馬匹,上半身露在布馬上面,下半身為布制馬匹所掩蓋,酷似騎馬形狀。這官員兩持雙鐧,與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進行對打,最後以朝廷命官被打敗狼狽而逃作為英歌結束的活動標誌。“打布馬”的由來,傳説有那麼一段故事:清朝時期,裏湖境內有一庵寺,曰墳頭庵。庵裏住着一個武藝高強的和尚,當時的知縣以為這是隱患而前來清剿。可是,和尚武藝強,縣太爺被打得一敗塗地,狼狽而逃。後民眾便把這個故事編成“打馬布”,並被髮展成為一個藝術程式,隨在英歌后棚演出。 [18] 

英歌舞表現方式

英歌舞
英歌舞(3張)
英歌舞分前後棚,前棚36人,每人手執長約1尺4寸,直徑4釐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海螺號和吆喝聲,兩棒相擊翻轉,邊走邊舞。後棚72人,扮成各式雜耍藝人,敲打鑼鼓伴唱,有的還加上扮塗戲,或加進武術表演。其隊列變化有長蛇挺進、雙龍出海、四虎並驅、粉蝶採花、孔雀開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後敲等;臉譜有文面、武面之分;節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別。
在農村,英歌被羣眾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徵、驅邪的魔力。一般參加英歌隊者都應是年輕力壯、英武瀟灑的小夥子。姑娘們對他更有一種愛慕之情,常常從英歌隊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特別是頭槌和二槌,更是姑娘們追求的對象。跳英歌舞歷來被視為吉祥的化身,人們認為跳英歌舞是“好彩頭”。這年誰能夠進入英歌隊,這年辦事就順利,事事如意。

英歌舞演出方式

英歌舞表演時長不一,有的大型節慶活動會持續整個白天。這不僅對演員的體力是巨大的挑戰,也對演員的基本功和團隊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英歌舞的基本動作是“舞槌”,舞時每人各執兩根被稱為“槌”的圓形短木棒,雙腳成騎馬蹲襠步,提腿向橫躍動,雙手隨鑼鼓節奏上下左右對擊木棒,頭和身體隨之自然晃動。每逢農曆新年和民俗節慶,潮汕地區“跳英歌”便迎來高峯。 [12] 
英歌舞的舞蹈內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

英歌舞地區流派

潮陽潮南普寧、惠來、 陸豐潮安的英歌在廣泛的流傳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風格。
代表地域
代表圖片
簡單介紹
潮陽英歌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漢族男子漢典型舞蹈"。關於潮陽英歌的淵源,學者專家早已作了許多探究,雖至今未有定論,但大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即潮陽英歌是流而不是源, 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遠。
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陽具有一個源於鄒魯又異於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與祭祀驅邪相關。從出土的新石器、銅盂孤山晉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中的儺文化與祭祀為英歌淵源重要部分。
普寧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羣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它起源於人民羣眾勞動之餘喜習武 (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地區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普寧英歌於2006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作為“廣東文藝奧運軍團”代表隊之一在北京天安門表演,為北京奧運會開幕營造了熱烈氣氛;2012年,第二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為廣東省27個榮譽單位之一。另外,普寧英歌曾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還曾先後代表廣東省到北京、天津參加全國文藝匯演,譽載京華。也多次被中央電視台的《遠方的家》《走遍中國》所專訪。
-
甲子英歌是英歌舞在汕尾陸豐流傳的一支,多用於廣場、遊行演,鄉土氣息濃厚,氣勢磅礴,武姿英俊,動作有力,步伐沉穩,被譽為“武當一葉”。
甲子英歌完整隊列有107個好漢,比梁山108條好漢要少1人,分前部和後部。前有手舞神蛇的“時遷”開道進行表演。舞台隊列分6隊,分前24人(即八卦24純陰),後12人(即八卦12純陽),由“李逵”“楊志”等36條好漢領隊。他們畫不同的臉譜,頭戴雉尾雙龍武生冠,身着白襟環花束袖黑衫,腰束腰牌兵器,腳踏側佩鈴草鞋,手執雙棍或單小棍和小鈴鼓,隨着“咚咚,隆咚咚"的鑼鼓節奏,邁着傳統武當太極蜈蚣步子,步調一致,齊聲共舞。
甲子英歌有削槌、伏槌、摻槌、穿龍等表演動作。表演時,隊伍整齊雄壯,隨着英歌表演交換走動,形成太極八卦圖等隊形圖案,動作整齊,氣勢雄壯,展現出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深受羣眾和海內外僑胞的讚賞和喜愛。
甲子英歌舞帶有戲劇的角色和情節性。表演時,先由手舞銀蛇的“時遷”領頭,往前衝殺,接着手握雙木棒的“武畔”24人、手提小鈴冬鼓的“文畔”12人,個個腳穿繫着小銅鈴的草鞋,由“李逵”帶領列成兩隊緊跟而上。舞蹈進行中,兩個花鼓婆踩在花鼓公肩上,沿着舞隊街道交替來回,使整個舞蹈風格,既剛勁豪邁,又輕鬆活潑。 [21] 
英歌舞 英歌舞
惠來英歌舞,相傳始於明朝中期,表演形式與陸豐同類活動相似,故稱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惠來英歌舞多采用二拍一段連作,無論是在舞蹈、還是在行走的遊演,都可在五個手指中旋轉三百六十度,即“咚咚—鏘、咚咚—鏘”。是惠來英歌舞以獨特的表演技藝,演繹着海洋博大澎湃的地區民眾的性格。
陸豐英歌舞
陸豐英歌舞 [1]  是甲子鎮、甲西鎮、甲東鎮 ,湖東鎮,南塘鎮,民間傳統節目,歷史悠久,據悉,英歌舞在潮汕地區已有500年的傳承, [3]  且形成了不同流派和風格。其中甲西濠頭英歌舞,據傳清代光緒年間,從福建引進,流傳至今三百餘年。其緣起大致有多種説法,一説是少林寺農民起義集訓據點被攻破以後為掩人耳目進行的訓練;一説是據明末畫家陳洪綬畫水滸108將的圖案發揮,為反清復明而創作此舞蹈形式;也有説是拳館帶徒為練習拳腿硬功而創;更有説是水滸107名英雄好漢為營救被朝廷捕禁的盧俊義而化裝成民間藝人前往攻打大名府的行進舞蹈列隊,種種傳説,難以定論。由於英歌舞具有古老裝扮,武姿雄偉,氣勢動人,又是羣眾“增強體質”的一種文娛性體育活動,受到羣眾賞識和喜愛,代代傳承,百賞不厭。2007年6月入選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  是甲子鎮的一張“金名片”,也是目前陸豐市文化產業的品牌之一。 [1-3]  [10-11] 
潮安文裏英歌舞
潮安文裏英歌舞的主要道具稱為“英歌槌”,長度一般為1.2尺到2.0尺。英歌舞主要是搬演《水滸傳》故事,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表演人數最多不超過108人。潮安文裏英歌的內容,與潮汕其他地區的英歌大致相同,主要是表現梁山好漢化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其主要情節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妝賣藝、乘機闖府、救盧出府、英雄會師、凱旋歸山、歡慶團圓等。在明快的音樂節奏中,舞蹈演員邊舞邊吼,虎虎生威,且在舞動過程中不斷地變換着隊型,組合成“天罡圖”“滿天星”“雙金錢”“眾星捧月”“打中街”“雙龍吐瑞”等陣形;潮安文裏英歌的動作主要有洗街、藏劍、單、雙鏢槍、背槌、過跨、勾腳等。舞者們手持英歌槌交錯翻轉叩擊,其動作豪放、陽剛威武,配合着震天的鼓聲、英歌槌猛擊的聲音,用剛勁、雄輝的腳步,踏出一個波瀾壯闊的世界,展示出不可抑制、直衝九霄的力量與豪情。以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梁山伯英雄好漢形象,與潮汕民間驅邪除惡、迎祥接福的的社會祈願聯繫起來,對於抵制社會的不良風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英歌舞不僅充實着羣眾的娛樂生活、強健着人們的體魄,也能夠通過陽剛的舞蹈激發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潮安文裏英歌舞在地方社會發展中發揮着教化羣眾、傳承文化、健身娛心的社會功能。但是,隨着時代變遷,當地學習英歌舞的年輕人愈來愈少,這一民間藝術也面臨傳承的困境。
-
神泉英歌是潮汕英歌在惠來傳承的一支,形成於清朝中期,距今170多年曆史。其風格威猛、雄渾、粗獷、豪邁,表演場面恢宏、氣勢磅礴,體現了中華民族果敢、堅強、團結戰鬥、勇往直前的可貴品格和精神風貌。
神泉英歌表演隊伍一般為偶數,可為24人、36人、72人,最多達108人。全體隊員分左右兩隊,領頭的隊員俗稱“頭槌”“二槌”,頭槌為黑臉掛黑鬚的“李逵”或“秦明”,二槌為紅臉掛紅須的“關勝”或“楊志”,再往後是“魯智深”“武松”以及男子裝扮的“孫二孃”“扈三娘”。手舞布蛇的“時遷”充當隊伍前導,鑼鼓隊中的司鼓扮成“宋江”。表演者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勾畫風格獨特的臉譜,着武士服,緊身短打,腰掛各好漢姓名腰牌。每人雙手各握一支短木槌,或一半人握槌,一半人左手執鼓。
神泉英歌隊列圖形變化豐富,時為-縱隊,時為兩縱隊、四小隊,時而穿梭,時而繞圈,變化聚合。最具代表性的是雙龍出海、猛虎下山、麥穗花、田螺圈等樣式。常用的動作套式有洗街、殺四門、勾腳、雄鷹展翅等。其基本步法是提顛步、橫磋步、碎步等。舞槌者的基本動作有擊槌、旋槌、甩槌、對槌、背槌、抱槌等。表演時,兩路縱隊前進,在司鼓手的鑼鼓聲、螺號聲指揮下,以頭槌用吆喝或雙槌在頭上方敲擊兩下為信號,指揮眾舞者變化隊形和動作套式。
神泉英歌還有一項具有獨特表演技巧的絕藝,稱為“活槌走指”“指上飛槌”。其表演難度大,舞者以五指旋轉敲活槌,手舉雙槌,空中旋舞,技藝獨特,表演方式技巧性強,具有觀賞性。神泉英歌表演文武兼備,為使其表演更有潮汕韻味,英歌隊伍在粗獷雄渾、豪邁奔放的表演後,還添加“後棚”演出。由潮劇人物進行滑稽表演,內容有桃花過渡、挑鹽買賣、花公子鬧元宵、周不錯算八字、撒手網捕魚、賣豬仔養肥豬等。 [21] 

英歌舞傳承保護

英歌舞傳承價值

通過英歌祈求平安吉祥,表達愛憎,抒發鬥志。從最初的遊神賽會,到如今的節日盛會、商户開業、樓宇落成、大橋通車、華僑觀光等等活動,無不請英歌隊到場表演,以表示歡樂和慶賀。英歌又是增進鄉誼、鄰誼、僑胞和睦團結的重要紐帶,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不可分,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21] 

英歌舞傳承現狀

目前英歌表演主要依附於民俗活動,依靠鄉土文化代代傳承的凝聚力。如今,這一綿延數百年的非遺也在傳承發展,改進表演內容、走進學校社區、開發文創產品,在當下生活迸發嶄新活力。 [19] 
為推動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近年來,汕頭潮州等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推動英歌表演技藝的傳承發展。現在,加入英歌隊伍的年輕人逐年增加,表演水平也逐步提高。 [19] 
英歌舞在鄉村 英歌舞在鄉村

英歌舞傳承人物

楊衞,男,1932年生,廣東省汕頭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潮陽英歌)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22] 
陳漢,男,1935年生,廣東省陸豐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甲子英歌)項目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22] 
陳來發,男,1957年生,廣東省普寧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22] 
張伯琪,男,1945年生,廣東省普寧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項目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22] 
陳宋琪,男,1968年生,廣東省汕頭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項目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22] 

英歌舞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公佈,廣東省揭陽市、汕頭市申報的英歌(普寧英歌、潮陽英歌)項目作為民間舞蹈之一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3-14]  [16] 
201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公佈,廣東省陸豐市申報的英歌(甲子英歌)項目作為傳統舞蹈之一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15]  [17] 

英歌舞社會影響

1988年8月,應全國藝術院校第二屆中國舞“桃李杯”賽比賽委員會之邀,潮陽縣永豐英歌隊來到北京後,8月3日在北京舞蹈學院廣場進行一場試演,頓即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堪稱一炮打響。8月5日,英歌隊在“桃李杯”賽的開幕式上表演,情緒熱烈,氣氛活躍,更博得觀賞者的連聲喝彩。
該屆全國藝術院校中國舞“桃李杯”賽,規模可觀,知名度高。參加比賽的,有來自全國各省市的27支舞蹈代表隊,這是一次全國性的舞蹈藝術羣英競技的盛會,許多有聲望的專家、學者也到會參加。潮陽縣永豐英歌隊以其特邀代表隊身份,在這次賽會上享有殊榮。英歌隊的領隊被請上主席台。這一“請”,不但表示對全體英歌隊員的尊重,而且表示對來自祖國南疆的民間舞蹈藝術的珍愛和推崇。
2024年2月11日,大年初二,國家級非遺廣東潮汕英歌舞在皇城相府精彩上演。 [27] 
2019年4月27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后寶誕”,香港各區天后廟香火鼎盛,並舉辦不同的慶祝活動,而全港規模最大的則是“2019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38支來自各鄉、堂的花炮隊伍和舞龍舞獅,穿梭在元朗市中心各主要道路。據介紹,巡遊規模是過去60年最盛大,大會表示約萬人觀看巡遊。2019年一共派出600人蔘與表演,當中100人是來自內地最頂尖的英歌表演者,堪稱“國家級表演”。 [4] 
2019年12月6日,泰國華人華僑屆在曼谷耀華力路(唐人街)舉辦盛大活動,泰國拉瑪十世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及蘇提達王后首次駕臨唐人街。泰國總理巴育攜內閣成員、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陳振治、潮汕會館主席黃迨光、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等泰國僑屆知名人士以及華人民眾、國內外遊客數萬人迎接。此次活動將華人傳統的英歌舞、舞龍舞獅與大型LED通道、視頻、圖像、燈光、音樂等現代元素結合,展現歷代泰國王室與中國的友好交往,同時體現泰國華人友愛團結、忠君報國、建設美好家園的情懷,並祈願風調雨順,國家繁榮富強。 [7] 

英歌舞榮譽稱號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