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州嵌瓷

鎖定
潮州嵌瓷俗稱“貼饒”或“扣饒”,是廣東潮汕地區的三大傳統建築裝飾藝術之一,也是傳統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以繪畫為基礎,運用各種彩色瓷片剪裁鑲嵌表現形象的建築裝飾藝術,建築物的裝飾品或供欣賞的擺設,被譽為“永遠亮麗的藝術”。
潮州嵌瓷歷史悠久,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就已經在民間使用。舊時民間雕塑處於興旺時期,開始用瓷片剪裁成簡單的花卉鑲嵌在建築物上。清代,潮汕各地蓋祠堂和建“四馬拖車”等豪宅民居風盛,裝飾於建築物之上的嵌瓷工藝隨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1] 
2011年,潮州嵌瓷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潮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獲得潮州嵌瓷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中文名
潮州嵌瓷
外文名
Embed porcelain
別    名
貼饒
別    名
扣饒
形    式
圓雕、浮雕、平面裝飾
出現年代
明末
申報地區
潮州、汕頭、普寧

潮州嵌瓷嵌瓷成因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
嵌瓷是利用廢瓷片嵌貼在建築物屋脊,牆體,達到裝飾目的一種傳統民間美術。嵌瓷有圓雕,浮雕,平面裝飾等幾種形式。在明末才出現,有三點成因:
一是潮汕地區經唐、宋、元、明的歷史變革,歷史悠久,物產富庶,人文薈萃,文化昌盛,民俗風情日益豐富,為嵌瓷裝飾藝術的產生提供必要條件。
二是潮汕平原多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同時,地方特色濃郁的潮州木雕在技法上嫺熟細膩,主要用於民間建築室內裝飾,可是木雕不宜暴冷暴熱和乾濕不勻,因此,它只宜作為室內雕刻,不適合室外裝飾,這樣使嵌瓷具有木雕不能代替的功能。
三是在明代以前,陶瓷的色彩是比較單調的,只有發展到明代,特別是嘉靖,萬曆時期,出現了“五彩瓷”。為陶瓷裝飾開拓了新天地。嵌瓷需要豐富的色彩,彩瓷工藝的發展為嵌瓷產生提供必備條件。

潮州嵌瓷特點題材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
嵌瓷的藝術特點是:構圖雄偉,色彩絢麗,形象生動,質地堅實,久經風雨或烈日曝曬而不褪色,被譽為“永遠亮麗的造型藝術”,與潮州木雕、潮州石雕並稱潮州古建築的三大裝飾工藝。表現手法與石雕、木雕相似,有平嵌、浮嵌、圓嵌 (立體)等。
智慧的潮汕人民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和追求,在題材選取上表達了美好吉祥意願。題材內容力求豐富多樣。人物題材有神話傳説,傳統戲劇和民間故事。另外,潮汕民間對內容的安排搭配上很有講究,裝飾對象與裝飾內容意藴力爭相互統一。這些豐富的題材,同樣來自潮州傳統的木雕,金漆畫,還受到繪畫藝術,瓷器裝飾以及絲織品圖案的影響。

潮州嵌瓷製作過程

嵌瓷的主要材料是瓷片,及紙灰泥,紙灰泥的成份是熟石灰加毛邊紙,經搗練,過篩,陳腐後就可以使用。另外,還有紅糖槳和幾種耐腐蝕性氧化物顏料。
嵌瓷所使用的工具比較簡單,有粉手,剪鉗。剪鉗是嵌瓷中最重要的工具。另外,備有一塊磨石和幾支毛筆,其它工具可以根據需要選用。
根據創作的含意,構圖和要求,胸有成竹地進行創作。先用紙灰泥堆塑成所要表達對象的大體形,然後將瓷片鉗剪成所需要的形狀,再在瓷片背面塗上紙灰進行嵌貼。

潮州嵌瓷歷史現狀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
古代潮州的陶瓷產品“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遠銷海外,令世人矚目,宋代筆架山“百窯村”可證其昔日風采。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一些精明的民間藝人,面對陶瓷生產過程中廢棄的許多碎瓷片,特別是那些有釉彩與花卉圖案的彩瓷片,慧眼獨具,變廢為寶,開始創造性地利用它們在屋脊上嵌貼成簡單的花卉、龍鳳之類圖案來裝飾美化建築。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
清代中後期,瓷器作坊專門為嵌瓷藝人燒製各色低温瓷碗,這些瓷碗被彩以各種色釉,色彩濃豔,經風歷雨而不褪色。嵌瓷藝人將瓷碗進行剪裁之後,把陶瓷片鑲嵌、粘接、堆砌而成人物、花鳥、蟲魚、博古等各種造型,皆寓吉祥如意、長壽富貴之意,主要用來裝飾祠堂廟宇、亭台樓閣和富貴人家的屋脊、垂帶、屋檐、門額、照壁等。這時的嵌瓷技藝已經日臻成熟,形成了平貼、浮雕和立體圓雕(俗稱“圓身”)等多種不同的藝術手法。其中,平面或浮雕工藝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趁灰泥未乾時直接組拼粘貼即可;但如果是立體嵌瓷,就要用鐵線紮好骨架,然後先用筋灰塑成雛形,再在其表面嵌貼瓷片,人物的面部則仍保留灰塑粉彩的工藝。如裝飾廟宇或祠堂屋脊的正面,一般採用雙龍戲珠、雙鳳朝牡丹等題材;裝飾脊頭、屋角頭,多以人物為主,如《封神演義》人物或鄭成功等民族英雄;裝飾於檐下牆壁的,多是花卉、鳥獸、魚蝦、昆蟲等;照壁上常見的有麒麟、獅、象、仙鶴、鹿、梅花等。在構圖造型上,比較看重佈局的對稱,色彩運用則以對比色達到鮮豔明快的藝術效果。
清代嘉慶《澄海縣誌》這樣描述:“望族喜營屋宇,雕樑畫棟,池台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資費。”可見清代潮汕地區興建祠堂屋宇,人們注重裝飾幾乎是不惜巨資,傾力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運用潮州嵌瓷藝術美化建築,在當時也就迅速風行起來,盛極一時,成為潮汕地區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這種風尚還被潮人帶到東南亞各地,泰國曼谷到處可以見到清代由潮汕人制作的用以裝飾寺廟、花塔的嵌瓷藝術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有人嘗試製作供陳設觀賞的“嵌瓷屏畫”,有掛屏、立體件等。這類嵌瓷,從原材料的剪裁、造型的設計到顏色的搭配尤其注重精工細作,有的作品不但填色描金,還綴上玻璃珠、膠片等,看起來光彩奪目,成為潮汕嵌瓷藝術珍品。如1951年,普寧嵌瓷藝人許梅洲、陳雲龍、陳文江、鍾玉俊、陳如遜、黃啓籍等,組成嵌瓷藝術研究組,並創作了《方十三罪行錄》嵌瓷羣雕,1958年又與惠來嵌瓷藝人合作,創作了《荊軻刺秦王》(掛屏)、《和平鴿》(立體件)等。自1962年始,潮汕的嵌瓷屏畫成為一種特種民間工藝品被送到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展出,吸引了不少外商的眼球,先後有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新加坡、泰國、日本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人前來進行交易。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1968年以後,嵌瓷藝人對嵌瓷技藝進行了改革,主要有:用電爐代替原來的木炭爐燒製瓷片;用噴色代替原來的人工刷色;用電動研磨色料代替原來的手工研磨;嵌瓷人物頭面,用專門燒製的瓷製品代替原來的灰塑工藝。普寧工藝廠的藝人們還吸取了瓷塑技巧和浮雕特點,把原來由石膏鑄成的人頭像,精心改成瓷塑頭像,使畫面更加協調;在調色技藝上,他們大膽革新,創新了火焰紅、大銅綠、玉青、丁香紫、正黃、天藍、結晶等多種色釉,使畫屏中青的青翠欲滴,紅的噴焰吐火,白的潔白如玉而顯得清雅豔麗,晶瑩透明,生動多姿,玲瓏可愛。1977年,王春潮等藝人還創造了瓷雕分塊鑲嵌的新工藝,創作了青花浮雕《三星》插屏等新品種。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嵌瓷的製作效率和藝術效果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和加強,更使潮汕嵌瓷聲譽鵲起,身價倍增。1972年嵌瓷《八仙》,新加坡商人訂貨達到400屏;許梅洲創作的立體嵌瓷《鄭成功》和陳介然創作的掛屏《三打白骨精》,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1974年,吳家祥創作的大型嵌瓷掛屏《大鬧天宮》(150×100釐米),創嵌瓷掛屏之最;1985年,普寧嵌瓷藝人還為清遠飛霞洞旅遊區製作了22米長的《梁山泊一〇八好漢》浮雕嵌瓷,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吸引着眾多的遊客。
當前,現代樓房的興起代替了舊式建築,使得嵌瓷在民居裝飾方面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但在祠堂廟宇、亭台樓閣的建設以及一些舊文物的修復中,仍然廣受青睞,被普遍採用。汕頭市的天后宮和關帝廟、饒平的隆福寺、潮陽的雙忠廟和靈山寺、揭陽的“蓮花精舍”、南澳後宅的前江關帝廟、潮州的開元寺和鳳凰洲公園天后宮等等文物景觀,在著名的民間藝人許志堅(潮陽人)、蘇寶樓(潮州人)、盧芝高(潮安人)等的妙手修復下,重現了嵌瓷特有的藝術魅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