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坪

鎖定
潮坪是寬廣緩斜或近於水平的、具有明顯潮汐週期作用的海岸坪地,主要受潮汐影響,波浪作用影響較小。地理上常位於障壁島後潟湖的周圍而常與潟湖伴生,兩者構成潟湖一潮坪沉積體系。 [1] 
中文名
潮坪
外文名
tidal flat
類    別
位置
作    用
分異作用

潮坪分類

按地理位置潮坪可分為潮上帶潮間帶潮下帶。潮上帶是指位於平均高潮面以上的部分;潮間帶是指位於平均高潮面和平均低潮面之間的部分;潮下帶是指位於平均低潮面以下的部分。
按水體能量和沉積物類型可分為泥坪、混合坪和砂坪。泥坪是指位於潮間坪的高潮線附近的低能環境,以泥質沉積物為主;砂坪是指位於低潮線附近的高能環境,以砂質沉積物為主;混合坪又稱為砂泥混合坪,是指泥坪與砂坪之間能量中等的過渡帶,具砂泥質沉積。

潮坪沉積環境

潮坪的上部分多發育沼澤或鹽坪,潮下部分主要被潮汐水道、水下砂壩或砂灘所佔據。一個典型的潮汐水道,形狀若樹枝狀,潮水在其中流動,並使沉積物產生分異作用,由潮上帶向潮下帶依次為泥—砂泥混合—砂沉積,其中有水道分佈。潟湖潮坪的沉積物圍繞潟湖呈環帶狀分佈,由邊緣向潟湖方向依次為泥坪、砂泥混合坪和砂坪,與濱岸淺水環境正常沉積分異作用相反。

潮坪沉積物結構構造

砂坪上有流水型交錯層理;混合坪中有壓扁層理、透鏡狀層理及砂泥薄互層層理;泥坪環境主要是厚層泥質沉積物,可夾砂質薄層。乾燥氣候的泥坪中,可有石膏和岩鹽晶體;潮上坪的鹽沼沉積中多具植物根鬚等。潮坪具多向、多成因波痕,如小型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而且受潮改造可能具有峯圓谷尖或雙峯的波痕。有乾裂、雨痕、鳥眼、泥皮等沉積構造。 [2] 

潮坪我國的潮坪

中國沿岸現代潮坪廣泛發育,約佔中國大陸岸線總長的25%,以江蘇沿岸的潮坪最長(600km)最寬(10km),為典型的低能海岸造就的寬闊沙泥質混合坪。
我國沿海潮坪沉積物主要來自黃河、長江和珠江等大河,大多是由粉砂組成的泥質潮坪。
發育於乾旱氣候條件下的潮坪稱為“薩布哈”(阿拉伯語,意為被鹽浸透的鹽沼地)。
參考資料
  • 1.    鄧江紅.岩石學簡明教程:地質出版社,2009年
  • 2.    趙橙林.油區巖相古地理.青島: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