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面積為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50畝,山地8370畝。主種水稻、小麥、甘薯。森林覆蓋率為百分之九十,四季常春,空氣清新,全村户户引用山泉自來水。潭溪村委會設土樓。分三個自然村,有26個村民小組,村民1160户4880人。2006年獲得泉州市政府授予寬裕型文明村稱號。
全村姓黃的人數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祖先是紫雲泉州始祖黃守恭的派下——埔頭良庵公。已有600多年的繁衍史,潭溪村是國際木偶大師,號稱泉州瑰寶的黃奕缺的故鄉。
潭溪民宅大多數為皇宮式的建築,伴隨着新建的多處小別墅,互為輝映,蔚為壯觀。廣峯寺、山美宮、祖師宮、南浦館等宮廟建築和南音、大鼓吹、元宵燈節、廟會等民俗文化交融出村落的新舊交響曲。
- 中文名
- 潭溪村
- 地理位置
- 南安市東北部
- 耕地面積
- 1350畝
- 主要農作物
- 水稻、小麥、甘薯
歷史沿革
潭溪村以“潭邊村”和“溪西村”各取首字命名。民國年間隸屬潭邊、溪西、南台保,解放初屬高山鄉,公社化時屬梅山火箭公社。1962年拆小公社時屬樂峯公社,並拆為四個大隊,1965年合併公社時,屬羅東公社,並且再併為一個潭溪大隊。1984年為羅東鄉潭溪村委會。1988年併為羅東鎮潭溪村委會。
[1]
- 參考資料
-
- 1. 世紀之村-潭溪村村務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