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詩經·周頌·潛)

鎖定
《周頌·潛》是專用魚類為供品的祭祀詩。從詩中所寫的魚的數量之多(“潛有多魚”)、品種之繁(“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及人們對魚類品種的熟知,可以看出當時漁業的卓有成效。 [1] 
作品名稱
作    者
佚人
創作年代
先秦
出    處
詩經
作品體裁
古體詩
作品題材
祭祀

作品原文

猗(yī)與漆沮(jǔ),潛有多魚:有鱣(zhān)有鮪(wěi),鰷(tiáo)鱨(cháng)鰋(yǎn)鯉。以享以祀(sì),以介景福。

註釋譯文

真好啊漆沮河,水池裏有那麼多魚,不但有鱣魚鮪魚,還有鰷魚鱨魚鰋魚鯉魚。用來祭祀,祈求洪福。
猗與:又作“猗歟”,表示感嘆美好。猗,美好。歟,嘆詞。
漆沮:漆沮,陝西境內古代兩條河名(也有認為,兩河匯合,故也有統稱為一河的意思 [2]  )。歷史上漆沮水一名多指 ,關中就有七條之多。有考證認為,漆沮即今石川河下游。 [3] 
潛:《毛詩序》解為魚池。
鱣:音 zhān,鱣魚,“鱘鰉魚”的古稱。 [4] 
鮪:音 wěi,鮪魚,體呈紡錘形,背部藍黑色,腹部灰白色,生活在熱帶海洋,吃小魚等動物。古書上指鱘魚。 [5] 
鰷:音 tiáo,鰷魚,體小,呈條狀,肉可食,生活在淡水中 [6] 
鱨:音 cháng,古書上説的黃顙魚。 [7] 
鰋:音 yǎn,鮎魚。 [8] 
鯉:音 lǐ,鯉魚,體側扁,嘴邊有長短觸鬚各一對,肉可食。 [9]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用(魚)來祭祀,以求大福。享,祭獻,上供。祀,祭祀。介,“丐”的假借,祈求。景,洪大的。該句用於多首詩經的詩歌,類似於曹孟德慣用的詩尾“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毛詩註疏》:
《潛》,季冬薦魚,春獻鮪也。冬魚之性定,春鮪新來,薦獻之者,謂於宗廟也。○潛,在廉反,《爾雅》作“䅾”,郭音潛,又音岑。《韓詩》雲:“涔,魚池。”《小雅》作“䅾”,時砧反。鮪,於軌反。
[疏]“《潛》六句”。○正義曰:《潛》詩者,季冬薦魚,春獻鮪之樂歌也。謂周公、成王太平之時,季冬薦魚於宗廟,至春又獻鮪。澤及潛逃魚皆肥美,獻之先祖,神明降福。作者述其事而為此歌焉。經總言冬春,雜陳魚鮪,皆是薦獻之事也。先言季冬,而後言春者,冬即次春,故依先後為文,且冬薦魚多,故先言之。冬言季冬,春亦季春也。《月令》“季春薦鮪於寢廟”。《天官·漁人》:“春獻王鮪。”注引《月令》季春之事,是薦鮪在季春也。不言季者,以季春鮪魚新來,正月未有鮪,言春則季可知,且文承季冬之下,從而略之也。冬言薦,春雲獻者,皆謂子孫獻進於先祖,其義一也。經言“以享”,是冬亦為獻。《月令》季春言薦鮪,是春亦有薦,因時異而變文耳。冬則眾魚皆可薦,故總稱魚。春唯獻鮪而已,故特言鮪。○箋“冬魚”至“宗廟”。○正義曰:冬魚之性定者,冬月既寒,魚不行,乃性定而肥充,故冬薦之也。《天官·庖人》注云“魚雁水涸而性定”,則十月已定矣。但十月初定,季冬始肥,取其尤美之時薦之也。《月令》季冬,乃“命漁師始漁,天子親往,乃嘗魚,先薦寢廟”,注云:“此時魚潔美,故特薦之。”《白虎通》雲:“王者不親取魚以薦廟。”故親行非此則不可。故隱五年“公矢魚於棠”,《春秋》譏之是也。《魯語》裏革雲,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而嘗之廟。言“大寒降”,與此“季冬”同。其言“土蟄發”,則孟春也。以春魚始動,猶乘冬先肥,氣序既移,故又取以薦。然則季冬、孟春皆可以薦魚也。韋昭以為,薦魚唯在季冬。《國語》雲“孟春”者,誤。案《月令》孟春“獺祭魚”,則魚肥而可薦,但自《禮》文不具,無其事耳。裏革稱古以言,不當謬也。言春鮪新來者,陸機雲:“河南鞏縣東北崖上山腹有穴,舊説雲此穴與江湖通,鮪從此穴而來,北入河,西上龍門,入漆沮。故張衡雲‘王鮪岫居,山穴為岫’,謂此穴也。”然則其來有時,以春取而獻之,明新來也。陸機又云:“大者為王鮪,小者為鮇鮪。”言王鮪,謂鮪之大者也。序止言薦獻,不言所在,故言薦獻之者,謂於宗廟也。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漆、沮,岐周之二水也。潛,糝也。箋雲:猗與,嘆美之言也。鱣,大鯉也。鮪,鮥也。鰷,白鰷也。鰋,鮎也。○猗,於宜反。與音餘。漆音七。沮,七餘反。鱣,張連反。鰷音條。鱨音常。鰋音偃。鯉音裏。糝,素感反,舊《詩傳》及《爾雅》本並作“米”傍“參”。《小爾雅》雲:“魚之所息謂之橬。橬,槮也。”謂積柴水中,令魚依之止息,因而取之也。郭景純因改《爾雅》從《小爾雅》作“木”傍“參”,音霜甚反,又疏蔭反,又心廩反。《字林》作“罧”,音山沁反,義同。鮥音洛,《爾雅》雲:“鮥,叔鮪。”鮎,乃謙反,沈又奴廉反。
[疏]“猗與漆沮”。○毛以為,可猗嗟而嘆美與,此漆、沮之二水!其中有養魚之潛,此潛之內乃有多眾之魚,有鱣有鮪,又有鰷、鱨、鰋、鯉,是其多也。我太平王者以獻之先祖,以之祀宗廟,神明饗之,以此得大大之福也。○鄭唯介為助。餘同。○傳“漆沮”至“潛槮”。○正義曰:漆、沮自豳歷岐周以至豐、鎬,以其薦獻所取,不宜遠於京邑,故不言豳。言岐周者,鎬京去岐不遠,故系而言之。其實此為潛之處,當近京邑。《釋器》雲:“槮謂之涔。”李巡曰:“今以木投水中養魚曰涔。”孫炎曰:“積柴養魚曰槮。”郭璞曰:“今之作槮者,聚積柴木於水中,魚得寒入其裏藏隱,因以簿圍捕取之。”槮字諸家本作“米”邊,《爾雅》作“木”邊,積柴之義也。然則槮用木,不用米,當從木為正也。涔、潛,古今字。○箋“鱣大”至“鰋鮎”。○正義曰:鱣、鮪已釋於《衞風》。言白鰷、鰋鮎,以時驗而言之也。《釋魚》有鰋,郭璞曰:“今鰋,額白魚也。”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箋雲:介,助。景,大也。

創作背景

《周頌·潛》是記述春祭供魚盛況的樂歌。《毛詩序》雲:“《潛》,季冬薦魚,春獻鮪也。”按此説法,這首詩所寫的祭祀按時間分有兩種,供奉魚的品種亦不同。關於魚的品種,孔疏的解釋是:“冬則眾魚皆可薦,故總稱魚;春唯獻鮪而已,故特言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