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潛台詞

(202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潛台詞》是一本202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書    名
潛台詞
作    者
[日]齋藤學
[日]木附幹晶
譯    者
劉佩瑤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2年7月1日
頁    數
240 頁
定    價
59.8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15586438
副標題
人如何用行為表達説不出的話

潛台詞內容簡介

每個人“問題行為”的背後,都有着更深層的原因,那些叛逆、對抗、逃避、成癮的行為,或許並沒有惡意的動機。
有時候我們虛張聲勢的自信,實際上是畏懼失敗;有時候我們選擇“躺平”,實際上是無力改變的自我保護;有的人表現得頹廢、孤獨,拒人於千里之外,實際上渴望被人照顧;有的人酗酒成癮,實際上希望一事無成的自己也能被愛;有的人常年失眠,實際上是希望多一些可以什麼都不用做的時間……
正是由於很難坦率地表達出這些不為人知的真心話,我們才會用那些彆扭麻煩的方式來“脱困”,幫助自己不陷入孤獨與虛無中,有存在感地活下去。
面對這些對創傷和渴望的扭曲表達,這些“錯位的自我療愈”,我們無須自責,更不應責備他人,因為那並不會使情況變好。
認可一個人為了療愈自己、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努力,讓真實的渴望浮出水面,才是長久的療愈之道。 [1] 

潛台詞圖書目錄

第一章 苦 苦人生之多艱 001
令人作繭自縛的“內在母親” 004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人生主旋律 007
“問題”是幫助我們活下去的手段 011
很多被霸凌的孩子都説不出“我不想上學” 014
賢妻良母有時也會給孩子帶來困擾 017
將“症狀”轉變為“要求” 021
拒絕無用的自我對話 025
提升自我肯定感,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 028
第二章 愛 渴望被愛而不得 031
“不能成為好孩子就會被拋棄”的理念 034
重蹈覆轍的女兒們 038
名為“需要被需要”的病 042
人在有必要時才會改變 045
那是以人生為賭注的“一局定勝負” 049
“費事”的父親會阻礙女兒的自立 052
何謂健康的自戀 055
從愛自己開始 058
只和自己比較 062
承認你討厭的人也是對你很重要的人 066
接納平凡的自己,懂得關心他人 070
第三章 囚 無法逃離名為“應該”的詛咒 073
親子關係中的拖累症 076
從“扮演孩子”的痛苦中解放自己 080
臣服於世俗觀念的父母們 083
從“父母主張”中畢業 086
平凡的我與難以滿足的父母期望 090
無法接納自己 093
解除“共生關係”的方法:讓母親獲得幸福 097
無法為自己而活的日本母親們 101
隨心而活並不會被大家討厭 104
第四章 恐 對人際關係邊緣化的恐懼 107
害怕當個普通人 110
建立平等的關係方能遠離成癮 113
找到釋放真我的“安全地帶” 116
人會被潛意識支配 119
遭受心靈創傷也要活下去 122
成年小孩的康復道路 125
母親對孩子感到憤怒是正常的 128
家既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又可能是最危險的地方 131
被職場淘汰的恐懼使他們走向過勞死 135
第五章 寂 難以忍受的孤獨 137
豐富的精神世界源自寂寞與無聊 140
沉迷是為了活下去所做的最後掙扎 143
輸給寂寞的人也會輸掉人生 146
寂寞中的顧影自憐會變質為恨意 149
在温暖家庭中迷失的“演員”們 152
虛幻的風平浪靜 155
通過問題行為感知自我存在的人 158
攝食障礙源於只會用商品價值衡量自己 162
一邊虛張聲勢一邊陷入罪惡感的男人們 165
作為渺小的人類,個人能辦到的事其實很少 168
成熟的人在獨處時也並非“孤身一人” 171
第六章 嘆 為什麼不幸的總是我 175
所謂“不幸的人生宿命”是可以被修改的 178
當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時 181
真正的成年人能和自己的慾望和諧相處 184
人會本能地“投桃報李” 188
世上多的是“令人惋惜的夢想” 191
家庭問題有時會暫時防止家庭破碎 194
認為自己讓父母失望的孩子會被負罪感所吞噬 197
第七章 怒 無法原諒傷害過自己的人(父母) 199
無法發怒的三種情況 202
被壓抑的憤怒會轉化為毀滅對方的恨意 206
我們往往無法置求死之人於不顧 209
仇恨就像“腐爛的蘋果” 212
“人品”或“人格”就是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習慣 215
無法從男性(丈夫或兒子)暴力中逃離的女人 218
不要為了父母而活 221
“假我”與“真我” 224
為了今後更加快樂充實人生 227 [1] 

潛台詞作者簡介

[日]齋藤學
精神科醫生、家庭功能研究所代表。1941年生於東京都,1967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曾擔任助教、法國政府公費留學生、日本國立療養所久裏濱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東京都精神醫學綜合研究所副參事研究員等,現任醫療法人社團學風會齋藤醫院理事長、家庭機能研究所代表。
從醫學部畢業後,又參與了母校的精神科學教室的精神分析訓練。同一時期,在憑藉國立酒精依賴症中心發家的久裏濱療養所從事臨牀工作的同時,還提倡落實酒精依賴症等用語,還在全日本推廣在依賴症家庭等無法提供温暖和安心感等的機能不全家庭中長大的“成人/孩子”這一概念。被稱為家庭問題的第一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