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韻

(浙江省文史館原副館長)

鎖定
潘韻(1906—1985,一説1905~1985) [2]  ,字趣琴,號趣叟,浙江省長興人。民國25年(1936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留校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流亡內地。民國29年(1940年),在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民國35年(1946年),隨校遷杭。解放後,先後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浙江美術學院副教授、教授,浙江省文史館副館長、浙江山水畫研究會顧問、浙江省政協委員、民盟浙江省委顧問等職。擅長山水畫,亦工花鳥、人物。創作力主師法造化,遍歷名山大川。著有《峽江集》《峨嵋集》《山石樹木畫譜》等。 [1] 
中文名
潘韻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5年(一説1906)
逝世日期
1985年6月
畢業院校
上海新藝術專科學校
職    業
畫家
代表作品
《解放大西南進軍》

潘韻人物生平

潘韻(1905~1985),原名趣琴,號趣叟,浙江省長城鄉狄家人。民國23年(1934年)上海新藝術專科學校畢業,長期從事國畫創作和美術教育工作。民國29年(1940年)起,先後任杭州國立藝專與浙江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 [2] 
潘韻擅長山水畫。初學北宋黃山谷與明沈石田,繼學南宋馬遠、夏圭,掌握傳統的筆法後,又到生活中去觀察真山真水,重視寫生。潘韻認為:“沒有生活、沒有感受、沒有激情,畫出來的東西就沒有生命。”20世紀50年代,潘韻的代表作《春之晨》,生動地反映合作化時期農村新面貌,被譽為新中國新國畫的前驅,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介紹説:“以傳統的筆法表現新的內容。”同時,又一幅成功之作,《解放大西南進軍》描繪劉鄧大軍跋山涉水向大西南進軍的壯麗場面,眾多的人物形象與雄偉的山水結合在一起,蔚為大觀,此畫為軍事博物館收藏。潘韻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其餘十多幅作品,如《靈隱》《開國大典》《修建運河堤》《下龍灣》等都有較強的時代感,表現畫家的思想感情與時代同行。 [2] 
解放後,潘韻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受不公正對待,粉碎“四人幫”後始獲平反昭雪,時潘韻年已古稀,患有多種疾病,但仍和學生一道跋山涉水,對着大自然畫了大量的速寫,並在速寫稿子基礎上進行再創作,1981年11月,浙江美術學院陳列館專門展出潘韻的山水畫和花鳥畫近60幅,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先後在《浙江日報》《新美術》與《浙江中國畫》上發表。 [2] 
潘韻對美術教育工作具體耐心,循循善誘,帶學生下鄉寫生,親自動手繪製教材小幅200餘幅,大幅50幅;並敢於對不良傾向提出批評。 [2] 
1982年3月,潘韻兼任浙江文史館副館長,在社會活動中,逢事必到,逢會必言,影響甚大。1985年6月病逝於杭州。 [2] 

潘韻藝術風格

潘韻的作品擅長勾斫筆法,筆多頓挫,勁健而活脱;追求骨法,剛硬爽直,猶如其心直口快的個性。晚年受黃賓虹畫理的啓示,追隨清畫家石溪筆意,承宋人餘風,其畫清勁中更添老辣的意味。 [2] 

潘韻主要作品

潘韻畫作
潘韻畫作(12張)
著有《峽江集》《峨嵋集》《山石樹木畫譜》《春之晨》《解放大西南進軍》《靈隱》《開國大典》《修建運河堤》《下龍灣》等。 [1-2] 
參考資料
  • 1.    國畫家---潘韻  .長興縣人民政府.2009-12-18[引用日期2023-04-17]
  • 2.    謝文柏;王昭德;楊安生;陳鑑清;範鶴嶺.長興縣誌/第二十七卷 人 物.長興縣誌編纂委員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01月:8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