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鎖定
潘萌,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優秀學科帶頭人。現任上海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分會實驗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大皰性皮膚病臨牀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1] 
中文名稱
潘萌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專    業
皮膚病與性病學
學    歷
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
執業地點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擅長領域
大皰性皮膚病

潘萌教育經歷

1988-1993年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臨牀醫學學士學位
1998-2001年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內科學碩士學位
2003-2006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皮膚病學博士學位 [1] 

潘萌工作經歷

1993年起歷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2001.11-2003.11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
2013.11-2014.10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1] 

潘萌社會任職

上海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
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分會實驗學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大皰性皮膚病臨牀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優秀學科帶頭人 [1-2] 

潘萌研究方向

大皰性皮膚病。 [1] 

潘萌擅長領域

常見和疑難皮膚疾病。 [1] 

潘萌學術雜誌審稿人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ssociate Editor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中文版編委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審稿專家
《中華皮膚病學雜誌》、《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中華醫學雜誌》等編委 [1] 

潘萌獲獎及榮譽稱號

2018年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2017年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1] 

潘萌主要學術成就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十餘項,發表SCI論文30餘篇,並在Lancet上發表臨牀病例。
明確天皰瘡抗原致病位點,確立早期診斷的方法;揭示免疫活性細胞在天皰瘡免疫調控網絡中的作用;提出天皰瘡皮損處存在異位淋巴結構,其中抗原特異性B細胞可在局部產生抗體,揭示了疾病發展的新機制。 [1] 

潘萌主要承擔科研項目

曾主持科研項目十餘項,近5年主持囊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多項科研項目:
天皰瘡皮損異位淋巴結構的形成及長鏈非編碼RNA調控機制的研究8173000414
IL-17促進天皰瘡患者皮損處B細胞產生自身抗體的作用研究,81673064
天皰瘡T-B細胞相互作用分子機制及CD19hiICAM-1hiB細胞對抗體產生的影響,81472875
調節性B細胞在天皰瘡發病機制中的作用,81171499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峯高原學科建設計劃,外用藥物治療天皰瘡的臨牀和作用機制研究,20152203 [1] 

潘萌第一或通訊作者SCI文章目錄

  1. Zhou S, Liu Z, Yuan H, Zhao X, Zou Y, Zheng J,Pan M.Autoreactive B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diffuse ectopic lymphoid-like structures of inflamed pemphigus lesions.J Invest Dermatol. 2019 Aug 30.
  2. Zou Y, Hu W, Zheng J,Pan M.Nail infestation: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typical scabies.Lancet. 2018 Jun 2;391(10136):2272.
  3. Shih YC, Zou YR, Wang B, Zheng J,Pan M.Azathioprine-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in two pemphigus vulgaris patients with homozygous polymorphism of NUDT15.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9 Feb;46(2):e59-e61.
  4. Zhou S, Zhao X, Kang H, Xu R, Yu Y, Zheng J,Pan M.Novel heterozygous mutation of 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 gene in a Chinese patient with variegate porphyria.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7 Dec;44(12):e317-e318.
  5. Liu Z, Zeng W, Huang X, Wang S, Zheng J,PanM, Wang Y.Peripheral CD19hi B cells exhibit activated phenotype and functionality in promoting IgG and IgM production in human autoimmune diseases.Scientific Reports. 2017 Oct 24;7(1):13921.
  6. Yuan H, Zhou S, Liu Z, Cong W, Fei X, Zeng W, Zhu H, Xu R, Wang Y, Zheng J,Pan M.Pivotal Role ofLesionaland Perilesional T/B Lymphocytes in Pemphigus Pathogenesis.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7, Nov;137(11):2362-2370.
  7. Zhu HQ, Xu RC, Chen YY, Yuan HJ, Cao H, Zhao XQ, Zheng J, Wang Y,Pan M. Impaired function of cd19+ cd24hi cd38hi regulatory b cells in patientswith pemphigus.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5;172(1): 101-110.
  8. PanM, Zhu HQ, Xu RC.Immune cellular regulation on autoantibody production in pemphigus.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5;42(1): 11-17.
  9. Zhu HQ,Li WP, Zhao XQ, Yuan HJ, Zheng J,Pan M.The imbalance of Th17 andregulatory T cellsinpemphiguspatients.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3; 23(6):795-802.
  10. PanM, Xu RC, Yuen T, Zheng J. A case of lead poisoning manifesting as oral mucosal erosions and crusted skin lesions. Journal of TheAmerican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2; 67(6):e295-6.
  11. Zhu HQ, Chen YY, Zhou Y, Wang Y, Zheng J,Pan M. Cognate Th2-Bcellinteraction isessential for theautoantibodyproduction inpemphigusvulgaris.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2012; 32(1):114-23.
  12. PanM, Liu XY, Zheng J. The pathogenic role of autoantibodies in pemphigusvulgari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1; 36(7):703-707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