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濬

(三國時期東吳重臣)

鎖定
潘濬[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漢壽縣(今湖南漢壽)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蜀漢大司馬蔣琬的表弟。 [22] 
潘濬為人聰察,對問有機理,拜大儒宋忠為師,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賞識。不到三十,即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因按殺貪污的沙羨縣長而聞名。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授潘濬為荊州治中從事,典理州事。但他素來與守臣關羽不睦 [1]  ,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襲取荊州後,在孫權的親自勸説下,潘濬才歸降於他,拜官輔軍中郎將。又遷官奮威將軍,封常遷亭侯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拜潘濬為少府,進封劉陽侯,又改太常。黃龍三年(231年),授假節,與呂岱率軍五萬平五溪蠻夷叛亂,經三年而斬獲數萬,使得一方寧靜。在此期間長期與上大將軍陸遜屯駐武昌,管理荊州事務。在呂壹弄權時,屢請孫權將其誅殺;甚至想親手擊殺呂壹,使呂壹對他非常畏懼。赤烏二年(239年),潘濬去世。 [22]  [38] 
潘濬為人剛正不阿,在吳國兩次出討五溪蠻,鎮守武昌,屢次勸諫孫權,被時人稱譽為“心膂股肱,社稷之臣” [22]  。後世雖對其降臣身份頗有微辭 [23]  ,但仍肯定他“方嚴疾惡,義形於色,梗梗有大節”,是“有吳之棟石也” [27] 
概述圖片來源:三國志12
全    名
潘濬(濬一作浚)
別    名
潘太常
承明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武陵郡漢壽
逝世日期
239年
主要成就
大破五溪蠻夷,使得一方安寧
掌理荊州,屢諫孫權
主要作品
疏責子翥
最高官職
太常
爵    位
常遷亭侯→劉陽侯

潘濬人物生平

潘濬早有治績

潘濬為人聰察,對問有機理。他二十一歲時師事於大儒宋忠,並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賞識,因而知名。不到三十歲就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當時沙羨縣長貪污腐敗,被潘濬審查處死,使得全郡震驚恐懼。後來擔任湘鄉縣令,治理湘鄉頗有名聲。 [2-3]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領荊州牧,任命潘濬為治中從事 [4]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益州,將潘濬留下以管理荊州事務。 [5]  潘濬在荊州時,與荊州守臣關羽不和。 [1] 

潘濬歸屬孫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軍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將領官員全都歸附,而潘濬卻稱疾不見。孫權親自登門拜訪,潘濬仍涕淚交橫,伏牀不起,孫權以觀丁父、彭仲爽等俘虜出身的楚地先賢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幫他擦臉,潘濬才下地拜謝,並將荊州軍事部署詳細告訴孫權,被拜為輔軍中郎將,並得以統兵。 [6-7]  他率軍平定了武陵從事樊胄聯合五溪蠻夷發動的叛亂。 [8]  後來升遷為奮威將軍,獲封常遷亭侯 [9] 

潘濬為官正直

黃武六年(226年),奮武中郎將芮玄去世,潘濬統領他的部曲,屯駐於夏口 [10] 
當時,驃騎將軍步騭屯駐於漚口,請求向招募諸郡以增加兵力。孫權詢問潘濬的意見,潘濬説:“豪將在民間,耗亂為害,加上步騭有名有勢,是被身邊的人諂媚,因此不可同意。”孫權聽從潘濬的建議。 [11]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任命潘濬為少府,進封劉陽侯。後遷任太常 [12] 

潘濬大破溪蠻

三國志11中的潘濬 三國志11中的潘濬
黃龍三年(231年)二月,孫權授予潘濬符節,命其與呂岱督軍五萬討伐五溪蠻夷 [13]  。潘濬賞罰得當,在數年間,斬殺俘獲幾萬人。自此五溪蠻夷逐漸衰落,一方得以安寧無事。 [14] 
嘉禾三年(234年 [39]  )十一月,潘濬回到武昌。 [15]  他長期與上大將軍陸遜屯駐武昌,管理荊州事務。 [16] 
嘉禾四年(235年),潘濬的表兄蔣琬升任蜀漢大將軍,有間諜謠傳潘濬派遣密使聯絡蔣琬,打算投奔蜀漢。武陵太守衞旌上表告訴孫權,孫權説:“承明不會做這種事。”並免除衞旌的官位(《資治通鑑》將此事放在蔣琬任諸葛亮長史時 [17]  )。 [18] 

潘濬一心為國

孫權寵信校事呂壹,呂壹為人刻薄,用法嚴酷,又操弄權勢。潘濬與陸遜對於他的作為感到憂慮,説到傷心處還以淚洗面,甚至感到不安與恐懼。 [19] 
嘉禾五年(236年),呂壹彈劾丞相顧雍左將軍朱據,使二人被下獄。黃門侍郎謝厷問呂壹:“顧公的事如何?”呂壹回答:“情況不太可能好。”謝厷又問:“那麼顧公被免職的話,誰會代替他?”呂壹沒有回答,謝厷説:“會不會是潘太常?”呂壹過了良久才説:“你説的很有可能。”謝厷説:“潘太常恨你切齒,只是路遠沒機會而已。今天他一但接替顧公,恐怕明天就打擊你。”呂壹大為害怕,於是顧雍的事便不了了之。 [20] 
之後潘濬請求朝見孫權,想要極力勸諫,到了之後聽説太子孫登早就説過很多次但都不被接受,便大規模宴請百官,打算在宴會中親手殺死呂壹,可惜計劃泄露,呂壹藉口生病不去。潘濬只好趁着每次近見孫權的時候,大力陳述呂壹的奸險,因此呂壹受到的寵幸逐漸衰微,最後被誅殺。孫權引咎責怪自己,因而向大臣致歉。在詔書中責備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等人之前推脱責任,並稱讚了陸遜和潘濬憂心為國。 [20] 
赤烏二年(239年),潘濬去世,其子潘翥襲爵。 [21] 

潘濬主要影響

潘濬為人剛正不阿,在吳國兩次出討五溪蠻,安定一方;鎮守武昌,管理荊州事務;屢次勸諫孫權,抨擊寵臣呂壹,被時人稱譽為“心膂股肱,社稷之臣”。 [22] 

潘濬歷史評價

步騭:“丞相顧雍、上大將軍陸遜、太常潘濬,憂深責重,志在謁誠,夙夜兢兢,寢食不寧,念欲安國利民,建久長之計,可謂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22] 
楊戲:“古之奔臣,禮有來逼,怨興司官,不顧大德。靡自匡救,倍成奔北,自絕於人,作笑二國。” [23] 
陸機:“政事則顧雍、潘濬、呂範、呂岱以器任幹職。” [24] 
陳壽:“潘濬公清割斷,陸凱忠壯質直,皆節概梗梗,有大丈夫格業。” [22] 
蘇轍:“權克荊州,將吏悉降,而浚獨堅卧不屈,權輿致之,浚伏牀而泣,悲不自勝,其於所事,何其厚也。既而樊伷欲以武陵自拔歸蜀,浚為權畫策,自將討平之,其於所厚,又何薄也。意者在君為君有,不得不然者乎?吾聞樂毅去燕適趙,趙欲與之伐燕,毅泣曰:‘昔之事燕,猶今之事趙也。毅若獲戾,放於他國,終身不敢謀趙之徒隸,況其國乎。’使樂毅愚人也,則可樂,毅少知事君,則浚不得為無罪矣。” [25] 
蕭常:“濬逞憾於舒燮,岱濫刑于士民,魴譎詐以成功,牧矯激以取名,固不足道。然濬切齒奸人,岱傾心益友,而贊不以疾發而志於勳業,亦可尚也。” [26] 
郝經:“潘濬方嚴疾惡,義形於色,梗梗有大節,有吳之棟石也。” [27] 
胡三省:“郝普麋芳傅士仁之在吳,未有所聞也,而潘濬所以自見者,與陸遜諸葛瑾班,識者當於此而觀人。” [28] 

潘濬軼事典故

潘濬侏儒一節

潘濬歸降孫權後不久,武陵從事樊胄企圖煽動五溪蠻夷將武陵獻給劉備。孫權詢問潘濬,潘濬認為派五千人前往就夠了,孫權問為何輕視他,潘濬回答:“樊胄頗能賣弄唇舌,實際上卻沒有辯論之才,先前曾為州中人士準備宴會,但是到了中午都還沒有東西吃,十幾個人就自行離開了,這就如同只看到侏儒的一部份,就可以得知全貌一樣。”孫權大笑,派遣潘濬統領五千人前往,果然斬殺平定樊胄。 [8] 

潘濬觀人於微

潘濬奉行法律而不畏他人議論,中郎將豫章人徐宗雖然是名士,但放縱部下,不奉節度,於是潘濬殺了他。潘濬亦觀人於微,降臣隱蕃以辯才而令豪傑向他交好,潘濬之子潘翥也跟他結交,潘濬知道後,寫信痛罵兒子一頓,當時的人都覺得潘濬莫名其妙,直到隱蕃圖謀叛變被殺,眾人才信服。 [30] 

潘濬勸阻射雉

孫權喜歡射雉,潘濬勸諫,孫權説:“上次與你相別後,就沒有像以前那麼常射雉了。”潘濬説:“天下未定,有很多事務要處理,射雉又不是什麼要緊事。弦和弓壞了都能造成傷害,請您為臣停止這種行為。”接着就親手將用雉雞羽毛做的車蓋弄壞,孫權就戒了射雉的喜好。 [31] 

潘濬人際關係

潘濬兄弟

蔣琬,潘濬姨兄,官至蜀漢大司馬,封安陽亭侯,卒諡恭。 [17] 

潘濬子女

潘翥,字文龍,潘濬之子,官至騎都尉,後代潘濬領兵,早卒。 [21]  [32] 
潘秘,潘翥之弟,娶孫權姐姐陳氏之女為妻,先任湘鄉縣令,官至尚書僕射、荊州大公平 [33-34] 
潘氏,潘濬之女,嫁建昌侯孫慮 [35] 

潘濬主要作品

全三國文》有一篇《疏責子翥》。 [29] 

潘濬文學形象

《三國演義》中的潘濬形象 《三國演義》中的潘濬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潘濬的生平大體相當。最初在蜀為治中,隨前將軍關羽守荊州,關羽攻樊城,留潘濬總督荊州。隨軍司馬王甫認為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關羽不聽。 [36]  後吳將呂蒙夜襲荊州,潘濬降。吳主孫權慰勞畢,仍以其為治中,掌荊州事。 [37] 

潘濬史料索引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 [22]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八·漢紀六十》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一·魏紀三》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二·魏紀四》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四·魏紀六》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先主入蜀,以為荊州治中,典留州事,亦與關羽不穆。孫權襲羽,遂入吳。
  • 2.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吳書》:濬為人聰察,對問有機理,山陽王粲見而貴異之。由是知名,為郡功曹。
  • 3.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潘濬字承明,武陵漢壽人也。弱冠從宋仲子受學。年未三十,荊州牧劉表闢為部江夏從事。時沙羨長贓穢不修,濬按殺之,一郡震竦。後為湘鄉令,治甚有名。
  • 4.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劉備領荊州,以濬為治中從事。
  • 5.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備入蜀,留典州事。
  • 6.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孫權殺關羽,並荊土,拜濬輔軍中郎將,授以兵。
  • 7.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權克荊州,將吏悉皆歸附,而濬獨稱疾不見。權遣人以牀就家輿致之,濬伏面著牀蓆不起,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權慰勞與語,呼其字曰:“承明,昔觀丁父,鄀俘也,武王以為軍帥;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此二人,卿荊國之先賢也,初雖見囚,後皆擢用,為楚名臣。卿獨不然,未肯降意,將以孤異古人之量邪?”使親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謝。即以為治中,荊州諸軍事一以諮之。
  • 8.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武陵部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屬劉備,外白差督督萬人往討之。權不聽,特召問濬,濬答:“以五千兵往,足可以擒伷。”權曰:“卿何以輕之?”濬曰:“伷是南陽舊姓,頗能弄唇吻,而實無辯論之才。臣所以知之者,伷昔嘗為州人設饌,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餘自起,此亦侏儒觀一節之驗也。”權大笑而納其言,即遣濬將五千往,果斬平之。
  • 9.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遷奮威將軍,封常遷亭侯。
  • 10.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吳書》:芮玄卒,濬並領玄兵,屯夏口。
  • 11.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吳書》:驃騎將軍步騭屯漚口,求召募諸郡以增兵。權以問濬,濬曰:“豪將在民間,耗亂為害,加騭有名勢,在所所媚,不可聽也。”權從之。
  • 12.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權稱尊號,拜為少府,進封劉陽侯,遷太常。
  • 13.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二·魏紀四》:春,二月,吳主假太常潘濬節,使與呂岱督諸軍五萬人討五溪蠻。
  • 14.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五溪蠻夷叛亂盤結,權假濬節,督諸軍討之。信賞必行,法不可幹,斬首獲生,蓋以萬數,自是羣蠻衰弱,一方寧靜。
  • 15.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二·魏紀四》:吳潘濬討武陵蠻,數年,斬獲數萬。自是羣蠻衰弱,一方寧靜。十一月,濬還武昌。
  • 16.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先是,濬與陸遜俱駐武昌,共掌留事,還復故。
  • 17.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二·魏紀四》:濬姨史蔣琬為諸葛亮長史,武陵太守衞旍奏濬遣密使與琬相聞,欲有自託之計。吳主曰:“承明不為此也。”即封旍表以示濬,而召旍還,免官。
  • 18.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時濬姨兄零陵蔣琬為蜀大將軍,或有間濬於武陵太守衞旌者,雲濬遣密使與琬相聞,欲有自託之計。旌以啓權,權曰:“承明不為此也。”即封旌表以示於濬,而召旌還,免官。
  • 19.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四·魏紀六》:上大將軍陸遜、太常潘濬憂壹亂國,每言之,輒流涕。
  • 20.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時校事呂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顧雍、左將軍朱據等,皆見禁止。黃門侍郎謝厷語次問壹:“顧公事何如?”壹答:“不能佳。”厷又問:“若此公免退,誰當代之?”壹未答厷,厷曰:“得無潘太常得之乎?”壹良久曰:“君語近之也。”厷謂曰:“潘太常常切齒於君,但道遠無因耳。今日代顧公,恐明日便擊君矣。”壹大懼,遂解散雍事。濬求朝,詣建業,欲盡辭極諫。至,聞太子登已數言之而不見從,濬乃大請百寮,欲因會手刃殺壹,以身當之,為國除患。壹密聞知,稱疾不行。濬每進見,無不陳壹之奸險也。由此壹寵漸衰,後遂誅戮。權引咎責躬,因誚讓大臣,語在權傳。
  • 21.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赤烏二年,濬卒,子翥嗣。
  • 22.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9-30]
  • 23.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24]
  • 24.    《辨亡論》  .歷代詩詞賦駢曲雜集[引用日期2014-02-11]
  • 25.    《歷代名賢確論·卷五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5-02-24]
  • 26.    蕭氏續後漢書 2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7-05]
  • 27.    郝經 撰;黎傳紀,易平 點校.續後漢書(二十五別史第7、8、9冊):齊魯書社,2000:747
  • 28.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八·漢紀六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2-24]
  • 29.    《全三國文·卷六十七》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3-10-07]
  • 30.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吳書》:中郎將豫章徐宗,有名士也,嚐到京師,與孔融交結,然儒生誕節,部曲寬縱,不奉節度,為眾作殿,濬遂斬之。其奉法不憚私議,皆此類也。歸義隱蕃,以口辯為豪傑所善,濬子翥亦與周旋,饋餉之。濬聞大怒,疏責翥曰:“吾受國厚恩,志報以命,爾輩在都,當念恭順,親賢慕善,何故與降虜交,以糧餉之?在遠聞此,心震面熱,惆悵累旬。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責所餉。”當時人鹹怪濬,而蕃果圖叛誅夷,眾乃歸服。
  • 31.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權數射雉,濬諫權,權曰:“相與別後,時時蹔出耳,不復如往日之時也。”濬曰:“天下未定,萬機務多,射雉非急,弦絕括破,皆能為害,乞特為臣故息置之。”濬出,見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壞之。權由是自絕,不復射雉。
  • 32.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吳書》:翥字文龍,拜騎都尉,後代領兵,早卒。
  • 33.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吳書》:翥弟秘,權以姊陳氏女妻之,調湘鄉令。
  • 34.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襄陽習温為荊州大公平。大公平,今之州都。秘過辭於温,問曰:“先君昔曰君侯當為州里議主,今果如其言,不審州里誰當復相代者?”温曰:“無過於君也。”後秘為尚書僕射,代温為公平,甚得州里之譽。
  • 35.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濬女配建昌侯孫慮。
  • 36.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07]
  • 37.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07]
  • 38.    張文達 編.中國軍事人物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08:574
  • 39.    《三國志》:(嘉禾三年)冬十一月,太常潘濬平武陵蠻夷,事畢,還武昌。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