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永信

鎖定
潘永信,1964年5月出生於山西省運城市,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3] 
潘永信於1985年從武漢地質學院煤田地質專業畢業;1988年獲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學碩士學位,之後在山西礦業學院地質系工作 [4]  ;1998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並留所工作;2000年至2001年作為英國皇家學會訪問學者,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球與海洋科學系進行合作研究;2001年受訪問獎研金資助在美國明尼蘇達岩石磁學所工作;2002年晉升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3年至2004年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進行合作研究;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5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崗位教授;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潘永信主要從事古地磁學、生物地磁學、生物源磁性納米礦物磁學與應用、岩石磁學、行星磁學等基礎性研究 [1] 
中文名
潘永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省運城市
出生日期
1964年5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潘永信人物經歷

1964年5月,潘永信出生于山西省運城市。
1979年—1981年,在榮河中學36班就讀。
1985年,從武漢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煤田地質專業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5] 
1988年,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煤田地質專業畢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88年—1995年,在山西礦業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地質系工作,擔任助教、講師 [4] 
潘永信
潘永信(5張)
1998年,從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1999年—200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副研究員。
2000年—2001年,作為英國皇家學會訪問學者,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球與海洋科學系進行合作研究。
2001年7月,受訪問獎研金資助在美國明尼蘇達岩石磁學所工作。
2002年12月,晉升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3年—2004年,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進行合作研究。
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4] 
2007年,擔任地球深部結構與過程研究室主任 [17] 
2010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做訪問教授(3個月)。
2015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崗位教授。
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潘永信主要成就

潘永信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潘永信確定了菱鐵礦等多種礦物的熱—磁變化規律,拓展了岩石磁學理論和應用範疇;論證了黃土等記錄地磁場變化的可靠性,推進了地磁場古強度研究。揭示了地磁場變化與生物圈之間聯繫的重要證據,提出生物與地磁場協同演化的觀點,在中國開拓了生物地磁學研究領域;在磁小體、磁性鐵蛋白等生物源磁性納米礦物的礦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推進了生物地磁學的應用研究 [5] 
  • 科研項目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09年—2013年
生物地磁學與生物礦化作用
中國科學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劃項目
2013年
地磁環境對生物影響及其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金項目
2014年—2018年
地磁變化對趨磁微生物影響及其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基金項目 [3] 
  • 授權專利
雙向趨磁細菌收集裝置,ZL20081 0225786.1,2012年授權
一種單分散性人鐵蛋白的製備方法,ZL2009 1 0244505.1, 2013年授權
一種雙功能腫瘤診斷診斷試劑及方法, ZL2011 1 0122433.0,2015年授權
一種具有細胞靶向性的磁性納米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2012 1 0018276.3, 2016年授權 [3]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5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網站顯示,潘永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三) [3]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人員
2006年
岩石剩磁機理與古地磁場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0] 
朱日祥張毅剛潘永信、 鄧成龍 [22] 

潘永信人才培養

  • 團隊建設
潘永信擔任中科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劃、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學術帶頭人 [3] 
  • 教育諫言
潘永信認為要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需要專門人才,抓緊建設高水平行星科學專業人才隊伍,從學生培養做起,吸引有夢想的青年學子學習行星科學,補齊缺乏專業人才這個短板。建議完善跨部門聯動聯合機制,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同時,我們要發揚科學家精神,發揮行星科學聯盟作用,聚焦科學前沿和重大需求,紮紮實實地做好研究工作,建設高水平研究隊伍 [12] 
  • 教育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5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網站顯示,潘永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獎 [3] 

潘永信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2年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青年科技獎
2011年6月
優秀共產黨員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0] 
2017年11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3年5月
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 [23] 

潘永信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5年
科學通報》編委
2007年
山東大學博士研究生合作指導教師
2008年
2008年
中—法生物礦化與納米結構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
2010年
地球物理學年鑑(Annals of Geophysics)》編委
2010年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會議主席(北京)
2011年
岩石磁學研究所評審和諮詢委員會委員
2011年
生物電磁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1年
《地球與行星內部物理學(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編委 [7]  [9] 
2011年—2014年
美國岩石磁學研究院(IRM)指導委員會委員 [8] 
2012年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IUGG)地球深部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 [13] 

地球物理學報》主編 [6] 

地球物理學進展》主編 [21]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首席科學家

中國地質學會古地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9]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地球深部研究(SEDI)分會執委委員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John Adam Fleming Medal獎遴選委員 [16]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學位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學術委員副主任 [11] 

潘永信人物評價

潘永信和他領導的團隊獲邀在微生物學國際權威期刊《Molecular Microbiology》上撰寫評論文章,反映了他在生物地磁學研究,獲得國際同行的認可,在國際上該領域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18]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