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松

(國家一級美術師)

鎖定
潘松 ,字勁甫,榮寶齋雕塑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1997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雕塑專業,獲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中國北京2008國際雕塑特別邀請展作品監製成員,第一至六屆“中國蕪湖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作品藝術監製等,多次參加和獨立設計、製作大型城市公共雕塑。
中文名
潘松
外文名
Pan Song
別    名
潘勁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安徽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職    業
當代藝術家

潘松藝術年表

2020年
中國雕塑學會“能量轉化,大愛無疆”線上公益展; [8] 
2019年
“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優秀獎 [9] 
2017年
能量轉化中國雕塑學會成立二十五週年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展; [10] 
2016年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吉祥物小萌芽、小萌花”立體造型設計,組織機構獎; [11] 
器度·上海2016藝術家居展,上海; [12] 
“新起點”掃一掃當代藝術展,深圳; [13] 
中國美術館青年藝術家藏品展; [14] 
2016首屆“潮起東方·中國海寧百里錢塘國際雕塑大展” [15] 
共生共榮-2016中國雕塑邀請展 [16] 
2015年
中央電視台“中國讀書少年”獎盃設計; [17] 
2014年
中央電視台《人物》專題片:雕塑家-潘松; [6]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18] 
第三屆中國雕塑大展; [6] 
2013年
“延伸”2013中國-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大同; [6] 
“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師生聯袂展”,北京、大同; [6] 
從卡塞爾走來——漳州國際公共藝術展,福建漳州; [6] 
中央電視台“CCTV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團隊)”獎盃設計; [7] 
2012年
“樸”--潘松雕塑個展,798中國雕塑學會沙龍,北京; [7] 
首屆中國當代抽象雕塑展; [6] 
“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北京; [6] 
中央電視台“最美鄉村教師”獎盃設計; [6] 
中央電視台“最美鄉村醫生”獎盃、獎牌設計; [6] 
作品被常熟美術館收藏; [6] 
2011年
“北方藝術-2011展”,德國; [6] 
“凝固的旋律”-國家大劇院雕塑作品邀請展,北京; [6] 
作品被國家大劇院收藏; [6] 
首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優秀獎,蕪湖; [7] 
“中國姿態”—第二屆中國雕塑大展; [6] 
東方既白——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週年青年美術作品展,北京; [6] 
2010年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水木清華-國際校園雕塑大展”,北京; [6] 
“第二屆中韓現代雕塑交流展”,北京; [6] 
公共藝術作品《和諧之林》獲2010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優秀獎; [6]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6] 
“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 [6] 
“首屆中韓當代雕塑展”,韓國首爾; [6] 
“首屆學院雕塑展”,北京; [6] 
2008年
“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提名獎; [6] 
2007年
“雕塑與城市的對話—2007上海國際年度雕塑展”,上海; [6] 
“北京奧林匹克藝術之夢—2007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北京; [6] 
2006年
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設施設計方案徵集中獲獎; [7] 
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城市雕塑設計方案徵集中,《奧運春秋》等五個設計方案獲獎; [6] 
“北京2008奧運景觀雕塑方案徵集大賽”,北京; [6] 
“中國鄭州國際城市雕塑年--首屆國際雕塑精品展”,優秀作品獎,鄭州; [6] 
2005年
“和平、繁榮雕塑巡展”; [6] 
“石油-環境-人”主題雕塑設計大賽,優秀獎; [6] 
“北京市第四屆新人新作展”,北京; [6] 
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5週年‘時代風采’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6] 
“第三屆中國雕刻藝術節雕刻大獎賽”; [6] 
“第十屆全國美展”; [7] 
為中國扶貧基金會設計首屆中國消除貧困獎獎盃; [7] 
2003年
“中國-長興太湖明珠城市雕塑方案設計大賽”,一等獎; [6] 
2002年
“2002年中國雕刻藝術節雕刻大獎賽”; [7] 
“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大賽藝術展”,提名獎,北京; [6] 
“2002中國(東陽)國際木雕藝術大獎賽”; [6] 
2001年
參加中央美術學院-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舉辦的“媒介與媒體”高級研修班; [6] 
為安達市作整體的城市環境規劃以及雕塑的設計、製作; [6] 
2000年
“天津2000年泰達國際城市雕塑大賽”,佳作獎,天津; [6] 
1999年
“九屆全國美展”; [6] 
“北京十月青年雕塑家邀請展”,北京; [6] 
“迎澳門迴歸——中國藝術大展”,北京; [7] 
“中央工藝美院33人雕塑回顧展”,北京; [6] 
“清華大學研究生作品展”,優秀獎,北京; [6] 
“首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作品展”,北京; [6] 
1998年
全國青年書畫邀請展,獲優秀獎。 [6] 

潘松藝術履歷

潘松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2年
樸-潘松雕塑個展,798中國雕塑學會沙龍 [4] 
北京,中國

潘松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05年
北京市第四屆新人新作展
北京,中國
2007年
雕塑與城市的對話—2007上海國際年度雕塑展
上海,中國
北京奧林匹克藝術之夢—2007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
北京,中國
2008年
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
北京,中國
2009年
首屆學院雕塑展
北京,中國
2010年
第二屆中韓現代雕塑交流展
北京,中國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水木清華-國際校園雕塑大展
北京,中國
2011年
東方既白-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週年青年美術作品展
北京,中國
2012年
首屆中國中國當代抽象雕塑展
北京,中國
2013年
呈-中國雕塑學會青年推介計劃展暨中國雕塑鑑證備案項目啓動
北京,中國
從卡塞爾走來漳州國際公共藝術展
福建,中國
師道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師生聯袂展
北京,中國
延伸-2013中國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和陽美術館 [3] 
大同,中國
2016年
新視野-掃一掃當代藝術展,合肥亞明藝術館
合肥,中國
新生面-掃一掃當代藝術羣展(蘇州站),王小慧藝術館 [1] 
蘇州,中國
新高度-掃一掃當代藝術展 第十站,嘉簡美術館 [2] 
濟南,中國
2017年
能量轉化中國雕塑學會成立二十五週年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展
北京,中國

潘松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1998年
全國青年書畫邀請展,獲優秀獎
中國
1999年
清華大學研究生作品展,優秀獎
北京,中國
2000年
天津2000年泰達國際城市雕塑大賽,佳作獎
天津,中國
2002年
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大賽藝術展,提名獎
北京,中國
2003年
中國-長興太湖明珠城市雕塑方案設計大賽,一等獎
浙江,中國
2005年
和平、繁榮雕塑巡展
中國
石油-環境-人-主題雕塑設計大賽,優秀獎
中國
2006年
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設施設計方案徵集中獲獎
北京,中國
中國鄭州國際城市雕塑年--首屆國際雕塑精品展
鄭州,中國
2008年
中國姿—首屆中國雕塑大展,提名獎
上海,中國
2010年
公共藝術作品《和諧之林》獲2010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優秀獎
中國
2011年
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優秀獎
蕪湖,中國
2018年
2018中國·蕪湖第七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優秀獎
蕪湖,中國
2019年
人與自然-2019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優秀獎
鄭州,中國
2021年
時代畫卷-油畫·版畫·雕塑名家系列邀請展
北京,中國

潘松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
常熟,中國
《凝固的旋律》
北京,中國
《樸》
北京,中國

潘松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陋室銘
陋室銘 陋室銘
書法作品在線展
楊萬里詩1
楊萬里詩1 楊萬里詩1
書法作品在線展
楊萬里詩2
楊萬里詩2 楊萬里詩2
書法作品在線展
楊萬里詩3
楊萬里詩3 楊萬里詩3
書法作品在線展
《樸》系列舟創作有感
《樸》系列舟創作有感 《樸》系列舟創作有感
書法作品在線展
永綏吉劭
永綏吉劭 永綏吉劭
書法作品在線展
樸系列-鹿
樸系列-鹿 樸系列-鹿
鑄銅金箔/60×90×30/2012年
樸系列-鯤
樸系列-鯤 樸系列-鯤
鑄銅/59×90×35/2012年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綜合材料/66×39×29cm/2007年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鑄銅 鉑/96×32×40cm/2007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鑄銅/69×50×34cm/2010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霓裳系列
鑄銅金箔/100×45×85cm/2015年

潘松出版著作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12年
《潘松---霓裳》
/
《潘松---樸》
/
《潘松---公共雕塑作品》
/

潘松人物評價

孫振華 (深圳雕塑院院長、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理論家):
樸”是從雕塑的經典形態中的出走,來到一個抽象的世界,在一個更具有物質實體性的世界裏,通過幾何化的形體,來展現另外內容。潘鬆通過自己獨特的製作工藝,將古代建築語言轉化後,進行了户外空間的嘗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這種效果是可以預料到的。試想,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這種形式樣式已經內化成為穩定的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組成部分,將它們的局部加以變形,進行雕塑形態的轉化,自然會成為大氣、凝重、沉雄,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空間構築。對潘松這樣一直鍾情於傳統藝術的雕塑家而言,這既是一條回家的路,更是一條創新的路。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