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景業

鎖定
教授,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温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3]  黨委副書記,院長 、教授。 [1]  從事危重醫學20多年,成功救治嚴重膿毒症,SARS,H1N1/H7N9,ARDS,DIC,MODS,shock等大量危重病人(APACHE-II>20)。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浙江省衞生健康委員會共建項目,温州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專項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等項目多項。發表《Critical Care》《Shock》《Inflammation》等SCI,Medline收錄論文50多篇。發表《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內科雜誌》《中華急診醫學雜誌》《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中華麻醉學雜誌》等中文論文200多篇。出版衞生部醫學視聽教材,人民衞生出版社等書籍12部。獲得專利3項。已培養畢業70餘名碩博士研究生。 [1] 
中文名
潘景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學    歷
醫學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温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性    別

潘景業人物經歷

温州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學院精神病與精神衞生學教授 [2]  [4] 

潘景業研究方向

膿毒症炎症凝血,機械通氣力學研究等。 [1]  危重生命智能救治及醫學人文信念認知研究。 [4] 

潘景業著作譯作

①Jingye Pan(通訊作者).Association of total cholesterol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 U-shaped relationship. Clin Nutr. Epub Ahead of Print:1-8(IF=5.496)
②Jingye Pan(通訊作者). Nomogram for predicting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the first attack of acute pancreatitis. Eur J Gastoen hepat. 2019,3;31(3):323-328.(IF=2.014)
③Jingye Pan(通訊作者). Autophagy regulates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in LPS-induced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barrier damage. Cell Death Dis. 2019,10;10(11):804(1-15). (IF=5.959)
④Jingye Pan(通訊作者). BMSCs ameliorate septic coagulopathy by suppressing inflammation in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induced sepsis. J Cell Sci., 2018,1;131(3):1-10. (IF=4.431)
⑤Jingye Pan(通訊作者).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Mupirocin Strongly Inhibit Alpha-Toxin Production in High-Level Mupirocin-Resistant MRSA by Down-Regulating agr, saeRS, and sarA. Front Microbiol.2018,5;9:993(1-8). (IF=4.076) [2] 

潘景業科研成果

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STAT3介導組織因子啓動的膿毒症凝血系統失衡的機制研究(2019.1-2022.12,主持)
②温州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專項:基於網絡生物學的嚴重膿毒症凝血系統失衡的機制及調控研究(2019.1-2022.12,主持)
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主動模擬肺的比例通氣模式改良及其在ALI/ARDS疾病中呼吸力學研究(2017.1-2020.12,主持)
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網絡生物學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膿毒症小鼠凝血紊亂的機制研究(2012.1-2015.12,主持) [2] 

潘景業獲獎情況

①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創傷失血性休克黏附分子、血漿可溶性分子和凝血功能的變化關係及藥物干預作用的基礎臨牀研究,2006年。
②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缺血對機體凝血系統及抗氧化系統的影響及藥物干預的機制,2009年。
③浙江省醫藥衞生科技創新獎二等獎:創傷失血性休克黏附分子、血漿可溶性分子和凝血功能的變化關係及藥物干預作用的基礎臨牀研究,2006年。
④浙江省醫藥衞生科技創新獎二等獎:缺血對機體凝血系統及抗氧化系統的影響及藥物干預的機制,2009年。
⑤温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創傷失血性休克黏附分子、血漿可溶性分子和凝血功能的變化關係及藥物干預作用的基礎臨牀研究,2006年。 [2] 

潘景業學術任職

温州市“新世紀5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才。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重症醫學醫師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温州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温州市醫學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培訓基地主任,浙江省醫學創新學科危重創傷救治學帶頭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