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思同

鎖定
潘思同(1903.10--1980.3)廣東省新會市人,是我國早期著名水彩畫家之一。 [1] 
中文名
潘思同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3年10月
逝世日期
1980年3月
畢業院校
上海美術專門學校
職    業
畫家

潘思同人物生平

1922年考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西洋畫科,至1925年畢業。1923年與陳秋草、方雪鴣在上海創辦“白鵝畫會”,出版《白鵝畫刊》。附設有“白鵝繪畫研究所”,1934年改名為“白鵝繪畫初習學校”。他曾任上海"白鵝畫會"研究所指導,前後培養學生千餘人,甚有影響;並常為出版公司作書籍裝幀設計,替廠商畫廣告和月份牌。1929至1931年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素描、水彩畫教授。1933年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美術編輯,兼任大成出版公司美術部編輯。1955年起長期執教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後為浙江美術學院)。同時潛心於水彩畫創作,擅長描繪風景。還曾任上海新中國美術研究所指導,北京商務印書館美術組封面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編輯。

潘思同主要作品

潘思同畫作
潘思同畫作(8張)
他早年作品《蘇州河的早晨》是全國首屆水彩展中的佳作。新中國成立以後,畫家煥發了藝術的青春,他一改水彩畫小品的侷限,力求表現蒸蒸日上的祖國建設面貌,他不斷地深入到工廠、礦山、漁港、碼頭等地,在轟轟烈烈的生產建設的熱潮中,畫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後期,他的代表作有《戚墅堰機車車間》(1957年作)、《半山鋼鐵廠》(1959年作)、《沈家門漁港》(1962年作),這些作品在全國繪畫展覽中曾以嶄新的面貌,獲得好評,成為水彩畫創作歌頌祖國建設的代表作品。
60年代開始,他漫遊黃山、浙東諸地,在水彩風景畫上又闢新徑,在技法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表現石骨嶙峋、雲氣瞬變的《黃山雲海》,森林茂密、景色幽美的《天平山下》和那曲徑通幽、樹木層疊的《林間》等巨幅畫作。其中不少作品,隨中國水彩畫展赴許多國家展出,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出版有《潘思同水彩畫集》《鉛筆畫集》等。代表作品還有《靈隱》《纜索橋》《秋陽溪澗》《天目山下》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