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天成

鎖定
潘天成(1654—1727),字錫疇。江南溧陽(今屬江蘇)人。不怕艱難尋父母。奉母及妹妹歸鄉,風雪中負母抱妹,相遞往復。家貧,行商養親。從學於荊溪湯之錡,遊學桐城,充安慶府學生。著有《鐵廬集》。 [1] 
本    名
潘天成
錫疇
出生地
江南溧陽
出生日期
1654年
逝世日期
1727年
主要作品
鐵廬集

潘天成人物生平

潘天成,字錫疇,江南溧陽人。年十三,遇家難,父母挈子女出避仇。天成行後,幾為仇所斃。既得免,乃行求父母。經青陽白沙廟,宿廢廟,聞虎聲,為詩述悲。往來徽州、寧國所屬州縣,跡父母所在,至則又他徙。天成行經村聚,輒播{兆鼓}作鄉語大呼。至江西界,母金自巷出,就問之,始相識。乃得父及其弟、妹,皆無恙。時天成年十五,欲歸苦無貲,出行貸。又六年,使其弟從父歸,天成奉母挈妹以行。遇風雪,負母行數里,還抱妹,往復跣行,足流血,入雪盡殷。既歸,出行販以養,暇則讀書。荊溪湯之錡出高攀龍門,治性理之學,賢天成,天成從受業焉。同縣許國昌遇天成尤厚,使為童子師。鄰家兒詈母,天成召其鄉老人呼兒共懲之,兒悔謝乃巳。及父母卒,遊學桐城,遂隸籍為安慶府學生。居二十餘年,移家江寧,天成學益進,狷潔不以幹當道。終窮餓,年七十四卒,葬惠應寺側。國昌子重炎,師天成,編刻其遺書為鐵廬集 [2] 

潘天成作品簡介

《鐵廬集》·三卷、《外集》·二卷、《後錄》·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潘天成撰。天成字錫疇,溧陽人。寄籍桐城,為安慶府學生。《溧陽志》載“其幼與父母避讎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於江西界,百計迎歸。傭販以養,備極艱苦。以其閒讀書講業,竟為積學。年七十四,汔窮餓以死”。《瞿源洙集》有《潘孝子傳》,與《志》所言合,蓋篤志苦行之士也。是集為其門人許重炎所編,冠以小傳、年譜。第一卷為《默齋訓言》,天成述其師湯之錡語也。二卷為雜著,天成詩文也。三卷為語錄,重炎與蔣師韓記天成語也。《外集》一卷為《勿菴訓言》,天成記其師梅文鼎語;二卷為雜著,亦天成遺文補刊者。《後錄》一卷,則其墓記之類也。天成學問,源出姚江,以養心為體,以經世為用。其詩文皆抒所欲言,不甚入格。然行誼者文章之本,綱常者風教之源。天成出自寒門,終身貧賤,而天性真摯,人品高潔,類古所謂獨行者。其精神堅苦,足以自傳其文。故身沒嗣絕,而人至今重之。特錄其集,俾天下曉然知國朝立教在於敦倫紀,礪名節,正人心,厚風俗。固不與操觚之士論文采之優劣,亦不與講學之儒爭議論之醇疵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