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天壽廣場

鎖定
潘天壽是我國近現代的一位藝術大師。1985年,寧海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家鄉這位飲譽中外的藝術大師,興建了潘天壽廣場,塑有潘天壽銅像,供人們緬懷先賢、發揚光大先進文化。1986年正式開放的潘天壽廣場已成為人們文化體育的休閒場所,成為思想教育重要基地。1998年成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文名
潘天壽廣場
地理位置
寧海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70 畝

目錄

潘天壽廣場簡介

潘天壽廣場 潘天壽廣場 [1]
潘天壽廣場,是以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命名(寧海冠莊人),該廣場總佔地面積70畝,建築面積經貿部1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4000平方米,約佔總面積的30%。
潘天壽廣場共分三期完成,自1996年8月開始建設,到2001年5月1日,歷時近三年時間。潘天壽廣場在2010年7月份進行改造建設,總用地面積30645平方米,綠化面積11339平方米,建築面積9503平方米,水域面積731平方米,綠化率37%,總投資5179萬元,其中廣場綠化改造1200萬元。地下室總建築面積9053平方米,其中人防建築面積8482平方米,單層停車262輛,遠期451輛,總投資5179萬元,於2011年12月底完工。 [2] 
潘天壽廣場集紀念性、文化性、藝術性、休閒性於一體,已成為廣大市民休閒、娛樂、健身、文化活動的好去處。廣場的各類文藝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形成了獨特的“廣場文化”,被寧波市評為1999年度十佳“文化廣場”。潘天壽廣場為推進我縣的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品位作出了重要的作用。廣場的中心區為潘天壽先生銅質塑像、兩旁為市民休閒長廊;南區主要為綠化區:有大草坪、名貴花木以及南大門、兩個複式噴水池等建築;西面南區以觀湖、涼亭、書畫室、展廳、花鳥市場、辦公樓等建築為主,內設小徑、石桌、石椅;西面北區以大型文化廣場、文化舞台、盆景園及辦公樓等為主。形成一個整體協調、統一、美觀、完整的有機整體,整個廣場軸線清晰、中心區突出、佈局合理、功能分區完整,充分體現了廣場的文化性、娛樂性、休閒性等特點。成為我縣城鎮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
潘天壽廣場夜景

潘天壽廣場人物介紹

潘天壽廣場 潘天壽廣場
潘天壽(1897-1971年),出生於寧海冠莊村,乳名權,原名天謹,又叫作藩,學名天授,後改作天壽,字大頤。1910年,生得《芥子園畫傳》,始自學中國畫,並立志畢生從事中國畫;十九歲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求學,得陳子淵、李叔同等人指導,勤學苦練,將畫、詩、書法、金石熔於一爐,書畫都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地;1923年,結識吳昌碩、黃賓虹、王一亭等著名畫家,吳老贈“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一聯,又作《詩阿壽山水幛子》古風一首,稱其“年僅弱冠才斗量”;1924年任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教授;1944年赴四川磐溪,接任國立藝專校長;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1971年逝世於杭州。
潘天壽的故居就在冠莊村,他就出生在東首的大房裏。潘天壽自童年到考入浙江第一師範的十幾年歲月裏,都在這四合院裏度過。1920年潘天壽畢業回鄉任教,在此完婚。1923年離家去上海,1928年定居杭州,就很少回來。直到1962年潘天壽以全國人大代表身分來寧海視察,曾一度於此與鄉親敍舊。至今,潘天壽故居保存完好。
潘天壽從這小小的四合院走出併成為一代國畫大師。他在青年時代曾書寫並用刀鏤刻這樣一副對聯“種菽粟於硯田收成有日,懷奇珍於文席待聘以時”以舒抱負。他是近代中國畫史上繼吳昌碩,齊白石之後的又一藝術大師,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他不僅畫品高,人品亦高,胸懷坦蕩,有口皆碑,生性鯁耿,但態度平易,始終保持以直報怨的守則,過後更不復介意。
潘先生國畫造詣精深,傳統根基深厚全面,博採眾長,汲取精華,然後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及獨有天賦,另闢蹊徑,自成一家。他充分發揮中國畫表現方法以線為主的特長,汲取書法“屋漏痕”、“折釵股”的手法入畫,運筆蒼勁潑辣,用墨注重黑白對照,構圖豪放奇崛、疏密相適。先生的畫,集萬物浩氣,破千仞奇險。作品氣勢磅礴、蒼古高華;使人讀其畫如讀人世,觀其畫如觀雲天。他擅長寫意,花鳥和山水畫,遠師徐渭、朱耷、原濟(石濤)等人,近受吳昌碩影響,佈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味,樸厚勁挺,氣勢磅礴,賦色沉着斑爛。他的作品熔詩、書、畫、印於一爐,形成自己的風格。其筆下的山川草木、鳥獸蟲魚,都予了蓬勃倔強的生命力,風骨遒勁、詩意盎然;指墨畫獨步畫壇,沉鬱古拙,氣勢恢宏;書法風格豪邁朴茂,真草隸篆,無一不精。先生一生榮辱,寵驚不懼,以筆墨解苦難,笑傲大千人世,這一切從其作品中可見一斑。先生也精通畫史、畫論、且著作頗豐,有《中國繪畫史》、《中國畫院考》、《中國書法史》等。他一生從事中國畫教學,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潘天壽代表作有《松鷹》、《秋夜》、《和平鴿圖》、《睡貓》、《鐵石帆運圖》、《露氣》、《欲雪》、《紀寫百丈巖古松》、《小篷船》、《雁蕩山花》、《雨霽》、《泰山圖》等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