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大林

(貴港日報社社長、總編輯)

鎖定
潘大林,筆名黑馬,男,1954年出生於廣西容縣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先後畢業於廣西玉林地區師範、廣西民族學院,並於1987下半年到魯迅文學院進修。曾擔任過容縣師範教師,容縣文化館創作員,廣西玉林地區《金田》雜誌主編,玉林地區文聯副主席(95年9月起掛任縣貴港市副市長)等職。迄今在《中國作家》、《小説家》等文學報刊發表小説、散文、報告文學、評論等作品300餘篇,百餘萬字。著有中篇小説集《南方的葬禮》,短篇小説集《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短篇小説集《歲月無聲》,散文隨筆集《牧野之風》,傳記文學《天國一柱李秀成》。其小説、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有20多件分別獲得各種獎勵,其中有廣西最高文藝創作獎——銅鼓獎,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被評為廣西首屆“德藝雙馨”五十傑中青年文藝家。現任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貴港日報》社長、總編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區文聯委員。《關於潘大林同志任職的通知》 [1]  (貴政幹〔2012〕33號)經研究決定:潘大林同志任貴港市文化局調研員。
中文名
潘大林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4年
性    別

潘大林主要經歷

1974年7月,廣西玉林地區師範圖音班畢業,
1974年07月至1980年09月,在容縣師範任教,
1978年09月至1982年04月,參加廣西民院中文專業函授並畢業;
1980年09月至1981年05月,在容縣文化館創作組工作;
1981年05月至1990年04月,在廣西玉林地區《金田》雜誌歷任編輯,副主編、主編;
1987下半年,到魯迅文學院進修;
1990年04月至1996年04月,任玉林地區文聯副主席(95年9月起掛任縣級貴港市副市長),
1996年04月至今,任貴港日報社社長、總編輯,
第五次、六次全國作代會代表,
廣西第八次黨代會代表,貴港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潘大林主要作品

小説集
《南方的葬禮》1992年4月廣西民族出版社
《歲月無聲》1995年8月廣西民族出版社;
《廣西當代作家叢書——潘大林卷》2002年10月灕江出版社
《風雨梨花渡》2005年中國文聯出版社
散文隨筆集
《牧野之風》1993年7月香港天馬圖書公司;
《最後一片楓葉》
隨筆集《那些文字帶着我的體温》,2023年10月團結出版社出版 [2] 
傳記文學
《天國一柱李秀成》1994年9月廣西接力出版社;

潘大林獲獎情況

廣西第二屆最高文藝創作獎——銅鼓獎
廣西首屆“德藝雙馨”五十傑中青年文藝家
小説、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有20多件分別獲得各種獎勵

潘大林其他信息

潘大林:磨難藏心底 ,壯志現筆頭
潘大林出生於容縣楊梅鎮紅石村一個農民家庭,13歲時因父親病逝而很早就體會了生存的沉重和生活的艱辛,在少年時期進深山燒石灰、挑籮筐送公糧和參加生產隊所有的繁重勞動中,練就了吃苦耐勞和堅韌頑強的品質。1974年,歷經過辛勞而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的他,於玉林地區師範學校畢業並走上了容縣師範的講台,教學之餘,以教材分析、教學評論之類的文章作為練筆。1980年,寫作已見些許成績的他,被調到容縣文化館當創作輔導員。
上一世紀八十年代初,正是我國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刻,文學創作作為思想解放的前驅,深受廣大讀者的關注而得到了空前的繁榮。當時《廣西文學》是區內首屈一指的文學期刊,是很多青年步入文壇的希望之路。酷愛寫作也喜歡音樂的潘大林,把一篇寫音樂家在文革中命運浮沉的小説《春江花月夜》投給了該刊。責任編輯很欣賞這篇作品,但對作品中牽涉到的音樂內容又有點吃不準,便將稿件拿給一位音樂學院的老師審核,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小説發表出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潘大林以此發軔,寫出了一系列小説。他以一位對黨深深抱有樸素的感激之情,一輩子都聽從上級號召,積極參與各種政治運動,奮鬥數十年後,卻死於貧病交加之中,家裏除了滿屋子獎狀之外什麼都沒留下的村幹部為原型,寫下了短篇小説《貧協組長》,以控訴極左路線對中國農村經濟的破壞。這篇作品在《金田》雜誌發表後,引起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讀者的積極討論。
1979年,他參加了廣西民院中文系大專函授。1981年12月28日,作為一名立志創作並且具有創作潛力的青年,他被調往了《金田》雜誌社工作,渡過了十多年的文學編輯生涯,其間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和組織信任,從編輯升任副主編,後來又當了主編。
包括潘大林本人在內,誰也想不到,當年這個失去父親後哭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的孩子,竟然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開創出一片令人刮目相看的屬於他自己的新天地。他非常珍惜進入《金田》的機會,立志要當個作家,寫一輩子文章。他看書、編稿、寫小説,那時候物質生活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已基本沒有衣食之憂,日子過得平靜而充實。單位的附近有一個小水塘,塘岸有大片的芭蕉樹。潘大林便將此視為樂園。工作之餘,在夏日炎熱的傍晚,他和同事們經常把毛巾往肩上一搭就來到這裏,跳入水塘暢遊一番,累了便來到芭蕉樹下,愜意地看着自己喜歡的書,和同事們天馬行空地閒聊,上至天文地理,國計民生,下至文苑軼事、家長裏短。在對大量名著的閲讀和與自然美景的對話中,他的創作靈感得到了薰陶和激發,為日後創作的飛躍打下了基礎。“那段時光很愜意、很舒心!”即使多年之後在閒聊中提起這段往事,潘大林仍然感到由衷的慶幸和感激。
事實上,《金田》那段日子對於還是文學青年的潘大林來説,正好是一杯富含營養的糖水。他不僅在創作中積蓄了文化素養,同時還收穫了不菲的稿酬。在他的記憶中,那時全家的生活費也不過數十元,稿費大大緩解了他困頓的家庭經濟負擔。他結婚的時候,儘管手上幾乎窮得沒有一分錢,但突然收到的100多塊錢的稿費匯款,就足以讓他應付新婚喜糖的開支了。那些年,他的稿費竟然高達數千元,在當時的生活水準下,那已是很不小的數目了。儘管寫作不是為了錢,但卻從另一個方面讓他嚐到了成功的快樂。
創作讓潘大林如魚得水,而家鄉的一草一木、爺輩父輩以及同輩人的生活一直影響着他的創作方向。在他的創作中,桂東南風土人情成為特色。這一點已不難理解,因為他熱愛養育自己的鄉親和土地。1986年,他以祖母的逝世為線索,信馬由繮地串連許多回憶,一氣呵成了震動廣西文壇的中篇小説《南方的葬禮》。《南方的葬禮》全文共3萬字,牽入了大量人物和許多鄉土故事,從一個家庭的升降浮沉,寫出了農民命運的起伏跌宕,寫出了他們的夢想、追求、苦難和嚮往,一經發表,就得到了熱烈的好評。此後,如果有人提到“潘大林”這一名字,馬上會有人脱口而出:“噢,寫那《南方的葬禮》的作者嗎?”可以説,這個中篇小説是他在創作上的里程碑。他憑藉這篇作品,1992年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的文藝創作最高獎——“銅鼓獎”,評委會的授獎詞充分肯定了這部作品創作成就:作者以一種近乎散文的優美、隨意而超脱的筆調,從自己心境和記憶深處最細微的感情波瀾切入和開掘,展示了一幅交織着憂患、欣喜、陰影、光明等等複雜意藴的社會畫景。“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其中藴含的哲理,使得這部小説主題的現實性帶着濃重的歷史和文化意味。”“無論語言還是結構技巧,在我區同時期的中短篇小説中都是堪稱一流的”。
這個獎項,對於一位發誓一輩子寫文章的人來説,無疑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