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潕水

(河南汝水支流)

鎖定
潕水,一作舞水、㵲水,是中國古代汝水右岸一條支流,源出今河南省方城縣東,東流至舞陽縣南,至西平縣東注入汝水。
中文名
潕水 [1] 
別    名
舞水 [1] 
別    名
甘江河 [1] 
地理位置
河南省
發源地
河南方城 [1] 

潕水河流概況

今流經舞陽縣城南的三里河,也就是歷史上的潕水,亦稱甘江河。 [1]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三里河即潕水。俗名幹江。由葉縣東南境東北流,過縣東南流,與淃河合。”《水經·潕水注》記載:“潕水又東北經舞陽縣故城南。”這兩處記載明確三里河即舞水、幹江河(據查史料,幹江河即甘江河,也叫乾江河)。 [1] 
據清乾隆十年(1745年)《舞陽縣誌》記載:“三里河,即乾江河,來自裕葉(今方城、葉縣——作者注)諸山,東北流至卸甲店入境後,塞斷河流,改水入澧。一支分東流,大荊山以北之水入焉。又東流為西南三里河,又東流為正南三里河,又微折而北為東南三里河,繞城三面各相去三里,故名。”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舞陽縣誌》的記載同上。 [1] 
這段記載説明三里河即甘江河,就是舞水,發源於方城、葉縣的山區;甘江河東北流至卸甲店入境後,原河流塞斷,改道入澧河。 [1] 
明正統二年(1437年)《南陽府志》記載:“三里河在縣南三里,其源即葉縣幹江河之支流,東過本縣與淃河合。”據此可以推斷,在明代及以前,舞水在葉縣段就已經叫幹江河了。 [1] 

潕水河流變遷

1986年《舞陽縣誌》記載:“元至正元年(1341年),甘江河氾濫成災,於卸甲店鑿渠12裏,引水入澧河,至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竣工。此後,甘江河下游水患稍息,澧河舞陽段水患增加。”這段記載説明舞水即甘江河由於水患於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開始進行改道,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竣工,歷時27年。改道的地點在卸甲店,向北鑿渠12裏,引甘江河水入澧河。改道入澧的結果是甘江河下游水患得到控制,澧河舞陽段及下游水患增加。 [1] 
民國二十三年《西平縣誌》對甘江河改道的記載最為詳細:“洪河本名汝河,即《水經》潕水是。發源自方城縣(舊曰裕州)東北牛心山及當陽山,名曰賈河(據傳漢賈復居此)。東南流經古莊店,折而東經楊樓,又折而東北,流入葉縣圪壋店,名曰乾江河(一曰甘江河)。又東北經辛店,流入舞陽縣境,經卸甲店東與三里河匯,過城南又東南流,入西平縣境此遠源也。元末至正間,地方官因甘江河氾濫為災,乃於卸甲店迤北,鑿渠長十二里,引河北流入澧河,使東歸潁,是為洪河遠源截斷之始。迨後新渠淤塞,河復故瀆。於是西平、上蔡沿河居民,復遭泛溢昏墊之害。明嘉靖間,西平人王誥,會疏於築防;清乾隆十五年間,邑人趙永漲、馬驥等,復於導幹入澧處,用鐵軸貫釜,堵塞故瀆,並添築石壩慎固堤防。繇是方城之賈河、葉之甘江河,乃北流入澧,不復與西平洪河匯矣!世稱鍋跺口(上蔡縣誌雲:郭渡口)者此也。鍋跺口之東曰老甘江河(即甘江河故瀆)大荊山迤北之水入焉。東流為舞陽城西南三里河;三里溝之水,自西北注入,又東為城南三里河,有舞泉焉。微折而北為東南三里河,又東流至馬家橋,有八里河來會,又東南入西平境,名曰小洪河。” [1] 
《西平縣誌》詳細記載了元、明、清三朝甘江河的三次改道、疏浚工程。元末舞水改道工程主要是把洪河的“遠源”甘江河截斷,於卸甲店向北鑿一條十二里長渠,引甘江河北流入澧河,把入於西平洪河的甘江河水改向北、再向東歸,注入沙河。明代和清代,改道後的新渠淤塞,甘江河恢復故瀆,使下游的西平、上蔡沿河居民復遭其害,所以又進行兩次疏浚工程。明嘉靖年間,西平人王誥帶領民工對甘江河新渠進行疏浚,並加固堤防;清乾隆十五年,西平人趙永漲、馬驥等帶領民工在甘江河截流處用鐵軸貫釜,堵塞故道,並修築堅固石壩和堤防。甘江河改道和疏浚工程完成後徹底截斷了其上源,使之北流入澧河,不再與西平縣的洪河相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