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漿細胞性乳腺炎

鎖定
漿細胞性乳腺炎,又稱導管擴張症,是乳腺的一種慢性非細菌性炎症,指各種原因引起乳腺導管腔內分泌物淤滯、乳腺導管擴張,導管周圍出現無菌性炎症及腫塊,乳頭有粉刺樣或漿液性溢液,病變中可找到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多見於30~40歲的非哺乳期婦女。
就診科室
乳腺外科
常見病因
與自身免疫有關
常見症狀
局部疼痛、觸及腫塊
傳染性

漿細胞性乳腺炎病因

1.由於大多數患者發病並無明顯誘因,所以有學者認為該病可能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2.哺乳障礙、乳房外傷、乳腺退行性變和內分泌激素分泌紊亂等可引起乳腺導管引流不暢、阻塞、分泌物淤滯等。
  3.異常激素刺激可使乳腺導管上皮發生異常分泌,導管明顯擴張。

漿細胞性乳腺炎臨牀表現

1.乳房局部疼痛不適,並可觸及腫塊。
  2.腫塊位於乳暈周圍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質韌或硬。表面呈結節樣,界限不清,與胸壁無粘連。腫塊有不同程度的紅、腫、熱、痛,全身炎性反應輕微。抗感染治療過程中,腫塊可縮小或擴大。
  3.同側腋淋巴結腫大、質地柔軟,伴觸痛,隨着病程的進展可縮小或消退。
  4.病程反覆發作,漸成瘢痕,使乳頭內陷。
  5.少數患者伴血性或水樣的乳頭溢液。

漿細胞性乳腺炎檢查

1.乳腺超聲檢查
  初次發作者須結合超聲等檢查。部分患者可能需給予試驗性抗炎治療後,才能做出診斷。
  2.乳腺紅外線掃描
  乳暈區顯示有不規則灰色或深灰色陰影。
  3.乳管造影
  導管內不同程度的囊狀、梭狀及柱狀等擴張徵象。
  4.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
  腺體密度增高且不均勻,其間夾雜有條狀或蜂窩狀、囊狀透亮區。由於X線影像缺乏特異性,因此需結合臨牀特徵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5.乳腺穿刺細胞學檢查或手術活檢
  對於有腫塊形成,表現類似乳腺癌者,多數需要進行穿刺或手術活檢進行鑑別。

漿細胞性乳腺炎診斷

根據常伴有乳頭內陷的病史,反覆發作,相應臨牀表現和輔助檢查等基本可以明確診斷。

漿細胞性乳腺炎治療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主要根據乳腺導管擴張程度及導管周圍炎症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1.局部炎症明顯時,應使用包括抗厭氧菌在內的抗生素聯合治療,也可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2.膿腫形成後常自行破潰,形成瘻管,並出現乳房腫塊,或乳頭溢液呈濃厚黏稠分泌物時,此時應行手術治療,常用的術式有以下兩種。
  (1)局部腫塊切除術:適用於單純表現為乳房腫塊,且腫塊侷限者。
  (2)象限、半乳及全乳腺體切除術:適用於腫塊較大,病變佔據整個乳房或大部分乳房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