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雅·漸漸之石

鎖定
《小雅·漸漸之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記述軍士東征途中勞苦之情的小詩。全詩三章,每章六句。前兩章用賦體描述山高路遠,將士們日夜行軍,征途勞苦;第三章描述風雨載途,襯托將士們行軍之義無反顧。此詩造語奇峭,各章先敍後議,情出自然,具有詩情畫意,其整體基調不是訴苦,而是表明將士們不顧早晚,不想退路,不想雜事,只是前進。
作品名稱
小雅·漸漸之石
作品別名
漸漸之石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西周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四言詩

小雅·漸漸之石作品原文

小雅·漸漸之石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1] 

小雅·漸漸之石註釋譯文

小雅·漸漸之石詞句註釋

⑴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漸漸(chán chán):同“巉巉”,山石高峻貌。
⑵維其:猶“何其”。
⑶勞:勞苦。一説讀為“遼”,指遼遠。
⑷武人:指東征將士。
⑸皇:同“遑”,閒暇。朝(zhāo):早上。一説指朝夕。
⑹卒:通“崒”,高峻而危險貌。
⑺曷(hé)其沒:言何時是個盡頭。曷,何。沒,盡,止。
⑻出:出離高山。一説休整。朱熹詩集傳):“謂但知深入不暇謀出也。”
⑼豕:豬。蹢(dí):蹄子。
⑽烝(zhēng):眾多。一説“進”。
⑾離:通“麗”,依附,此指靠近,貼近。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畢”,形狀像捕鳥的網具。
⑿俾(bǐ):使。據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魯詩》作“比”。比,將要,快要。滂沱(pāng tuó):大雨貌。
⒀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2]  [3]  [4]  [5]  [6] 

小雅·漸漸之石白話譯文

山峯險峻層巖峭,高高上聳入雲霄。山重重來水迢迢,日夜行軍多辛勞。將帥士兵去東征,趕路不論夕或朝。
山峯險峻層巖險,高峻陡峭難登攀。山川逶迤又遙遠,不知何時到終點。將帥士兵去東征,一直向前不顧險。
白蹄子的大小豬,成羣涉水踏波過。月亮靠近天畢星,大雨滂沱匯成河。將帥士兵去東征,其他事情無暇做。 [2]  [3] 

小雅·漸漸之石創作背景

此詩記述的是軍士東征途中的勞苦之情。《毛詩序》雲:“《漸漸之石》,下國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荊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這裏認定了三個問題:一、定此篇是諸侯國所作;二、定為刺幽王而作;三、為東征荊舒因役久而作,荊舒,即楚及其屬國羣舒。因周幽王時代無東征楚役的記載,所以後世學者多不取刺幽王與徵楚的説法,而是就詩論詩,不確切地指明其人其事。此詩可能是下級軍官所作,自述東征勞苦,似是途中之作。朱熹説:“將帥出征,經歷險遠,不堪勞苦而作此詩也。”(《詩集傳》)這一説法頗有代表性。 [2]  [3]  [4]  [5] 

小雅·漸漸之石作品鑑賞

小雅·漸漸之石整體賞析

這首詩的情調酷似《詩經》中的“國風”,重在敍述行軍艱難而緊張。全詩直接從遠道出徵、征途險阻漫長切入,以沿途所見所聞為訴説線索,並由此生出深沉的怨怒和世道感慨,揭示出厭倦征戰、期待和平安寧生活的主題。
首章開頭,開門見山,展現出一幅行軍圖景。劈面而立的石峯,陡峭崢嶸,高不可攀。石峯的高峻厚重,把爬行其間的人流比照得微不足道。後世的山水畫卷常用此佈局方式。巍峨連綿的羣山溪壑,佔據了畫面的主要空間,只在山峯的溪流之中,點綴一二輕舟人影,顯示騷人高士尋幽覽勝、高棲林壑的閒情逸致,令觀賞者油然生神遊八荒,情親自然的嚮往之思。但此詩所勾勒的畫面,不能勾起人的輕鬆閒情,而只會產生壓抑感。詩的第三句“山川悠遠”,直接逗出將士們對征戰辛苦的浩嘆:戰爭之路沒完沒了。詩的五六句,即從時間的連續不斷嘆息東征將士的苦難無邊。
第二章採用與前章相同的句式音節,只更換了關鍵的“卒”“沒”“出”等字。如果首章尚有概括性地怨嘆征途勞苦、歷時久長,而為全詩定下一定哀怨基調的意義,那麼,此章就更把着眼點實在地放在征途的空間範圍內,由眼前山峯的險惡,腳下路途的崎嶇無端,聯想到此行險境的無法逾越,有力地表現了將士的不平、憤怨、哀嘆和絕望。
晝往夜來,陰晴更移。疲乏的東征將士遇到了滂沱大雨,溪流暴漲,村舍零落,成羣的家畜隨波逐流,一片淒涼。第三章開首所描繪的這幅景象,雖不一定是某時某境的具體所見,但必定是以真實經歷為基礎的。道路泥濘的困難,舉目淒涼荒蕪,自然令遠征將士生同情惻隱之心,發思家念親之情,加劇其對戰爭的怨恨。種種情緒,紛至沓來,故詩以“武人東征,不遑他矣”作結,大有剪不斷、理還亂之概。
此詩從親歷東征的士卒口中道出,所經所見,歷歷成畫。各章先敍後議,情出自然,使詩具有詩情畫意,又能透過一次東征事件,紬繹出窮兵黷武的危害性,使將士們對東征的怨嘆,具有憎惡戰亂、期望安居樂業的普遍意義。 [3]  [4] 

小雅·漸漸之石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張子曰:豕之負途,曳泥其常性也,今其足皆白,眾與涉波而去,水患之多可知矣。此言久役,又逢大雨,甚勞苦而不暇及他事也。” [1] 
明代鍾惺《詩經評點》:“三不遑,皆有意。不遑他,更可憐。” [4] 
明末清初芮城《匏瓜集》:“昔日饒裕豐盈之象,不知焉往,而觸目驚心,無在非蕭條慘惡之象矣!” [6] 
清代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不遑朝者,甚言其東征急迫,不暇至朝也。” [3] 
清代陳僅《羣經質》:“不皇朝矣,所謂今日不知明日事也。” [6]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此必當日實事。月離畢而大雨滂沱,雖負塗曳泥之豕,亦烝然涉波而逝,則人民之被水災而幾為魚鱉者可知,即武人之霑體塗足,冒險東征,而不遑他顧者更可見。四句只是倒説,則文理自順,情景亦真。詩人造句結體與文家迥異,不可以辭而害意也。” [2]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7
  • 2.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70-572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510-512
  • 4.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664-666
  • 5.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387-398
  • 6.    李山 解讀.詩經(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