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霸二王城

鎖定
漢霸二王城,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的霸王城、漢王城兩村北部,北瀕黃河,周圍溝壑縱橫,為秦末漢初的軍事堡壘。漢王城、霸王城(古代分別稱為西、東廣武城)中隔廣武澗(亦稱鴻溝),東西相峙於廣武山上。漢王城為劉邦所建,霸王城為項羽構築。 [5] 
漢霸二王城現存總面積約80000平方米,城牆現存總長約1000米,其中漢王城南牆515米,霸王城南牆319米,城牆最高10~15米,最寬約30米。城牆採用分段板築夯成,夯層較厚,遺物主要為陶器和銅兵器。陶器有繩紋板瓦、筒瓦片和飾繩紋的盆、圜底罐等。銅兵器有鏃、矛、戈等,其中2件有銘文矛、戈均為戰國晚期韓國兵器。自古就是一處軍事要地,更因秦末漢王劉邦與霸王項羽在此大戰爭奪天下而聞名,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史特別是楚漢戰爭史具有重要價值。 [2]  [5] 
2013年5月3日,漢霸二王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漢霸二王城
地理位置
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的霸王城、漢王城兩村北部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約 8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8:00-17:0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23-1-323

漢霸二王城歷史沿革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劉邦引兵攻下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西),取敖倉之糧屯兵廣武,於西山頭構築營壘阻項羽西進,後人稱之為“漢王城”。項羽在齊地聞成皋失守即回師廣武,隔廣武潤於東山頭構築營壘,迫使劉邦退兵,後人稱之為“霸王城”。 [6] 
漢霸二王城

漢霸二王城遺址特點

漢霸二王城遺址
漢霸二王城遺址(3張)
漢霸二王城地處廣武山頂北側的淺山丘陵地帶,北瀕黃河,周圍羣山起伏,溝壑縱橫,其中漢王城址,西臨東張溝,居於鴻溝之西。霸王城址位於霸王城村北,東臨薛溝,居於鴻溝(廣武澗)之東;它們隔溝(澗)相對峙,聳立於兩山頭上,形勢相當險要。漢王城由東西並列二城組成,兩城間有一城牆相隔。西側為一座小城,因有傳系劉邦軍師張良所居,故又稱張良城或子房城。東側為大城。從城牆結構和佈局上看,兩城應為一座城,也就是説,張良城是漢王城的一部分。
漢霸二王城址現存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城牆現存總長約1000米,其中漢王城南牆515米,霸王城南牆319米,最高10米,最寬約30米。城牆採用分段板築夯成,由外側護坡及牆芯兩部分組成。前者土質黃褐疏鬆,夯層較厚,一般0.08~0.18米,夯窩直徑較大,一般在0.08米以上;後者土質紅褐,夯層較薄,一般厚0.07~0.09米,夯窩直徑0.05~0.08米,十分堅硬,時代早於外側,專家鑑定為戰國時所築。 [2] 

漢霸二王城文物遺存

漢霸二王城從城內外及城牆內可採集到較多的遺物殘片,主要為陶器、陶建築構件和銅兵器。陶器有飾繩紋的陶盆、陶圜底罐等,建築構件為繩紋板瓦和筒瓦等。銅兵器有銅鏃、銅矛和銅戈等,其中2件有銘文銅矛、銅戈,為戰國晚期韓國兵器。 [2] 

漢霸二王城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漢王城以漢王劉邦修築並作為軍壘故名;霸王城,則以楚霸王項羽修築,並作為軍壘得名。 [2] 
  • 鴻溝
漢霸二王城之間的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人工運河,戰國魏惠王十年(前360年),開始興建。它在今河南省滎陽北引黃河水,東經過中牟北,開封北而後折向南部,經尉氏東、太康西、淮陽,分成兩條支流匯入淮河,最終形成了溝通黃河和淮河的水運交通網,也成就了後世漕運的基礎。楚漢之爭期間,劉邦和項羽在滎陽城、成皋城以及鴻溝兩側東、西廣武城對壘相峙,並最終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宋代之後隨着中國象棋的定型,鴻溝演變為中國象棋盤上楚河漢界,所謂楚河、漢界都是指鴻溝而言,自此鴻溝便以這個獨特的文化符號傳承千年。 [4] 

漢霸二王城文物價值

漢霸二王城自古就是一處軍事要地,它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鬥爭史特別是楚漢戰爭史具有重要價值。古代不少文人如李白、韓愈等曾前來憑弔,留下了不少的詩篇,對後世具有較大影響。中國古代象棋,包括棋盤的結構(如楚河漢界)、棋子的顏色、博弈格局的設定等,在傳承的過程中,也都從漢霸二王城劉、項雙方對壘爭戰的故事和戰場的空間佈局上得到了啓示。 [2] 

漢霸二王城保護措施

1986年,漢霸二王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5月3日,漢霸二王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漢霸二王城旅遊信息

漢霸二王城地理位置

漢霸二王城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的霸王城、漢王城兩村北部。 [2] 

漢霸二王城交通信息

自駕從滎陽市出發經索河路—廣武路—科學大道—京城路—滎廣路—廣古路—天倫大道—楚河漢界古戰場風景區,全程大約25千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