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西門

鎖定
漢西門,又稱石城門,為南京明城牆明代十三座內城門之一,位於民國時期增闢的漢中門以南,現位於漢中門廣場內。城門坐東面西,由兩道甕城、三通城門組成,門內有漢西門大街。 [3] 
漢西門舊時為南京城城防的鎖鑰,兵家必爭之地。漢西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門,明代改建後為福船型(魚腹型)內甕城城門,城門上原建有城樓,樓雖無存,石柱礎仍在。西、北兩面牆體和中間隔牆,在十年動亂時中被佔用單位拆除,現僅存東、西兩面牆體和東、西兩券城門。
南京民間習慣稱之為旱西門,後在清末民初的排滿興漢思潮中,旱西門便演變為漢西門。1997年,南京市政府加固修繕石城門部分甕城,同時將這一帶改造為漢中門廣場。
如今人們以漢中門來統稱包括漢西門在內的這一地段。原漢中門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闢虎踞路時拆除。 [1] 
中文名
漢西門
館藏地點
南京漢中門廣場
別    名
石城門
民間習稱
旱西門
保護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西門名稱由來

漢西門最早可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門。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之後,視這裏山川形勢不凡。有“王者都邑之令”,傳説他鑄造一對金人分別埋藏於鐘山和幕府山下,以鎮“山川靈異。”鐘山古名金陵山和幕府山西麓的金陵崗據稱即因此傳説而得名。楚威王還看中臨江陡峭的清涼山,於是在山上修築城寨,取名金陵邑。公元212年,孫權下令在楚金陵邑的基礎上加建石頭城。築城長7裏100步,南開二門,北開一門,最南端之門即漢西門所在。南唐建都後,成為江寧府城大西門。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擴建金陵城,在此基礎上加築甕城,稱石城門,民間仍沿用旱西門的稱呼,後來逐漸演變成漢西門。在其南面有水西門,民間便習稱它為旱西門。因緊鄰石頭城(不是今鬼臉城),故命名石城門。但在民間,仍沿稱旱西門。因旱、漢同音,在清末民國初的排滿興漢思潮中,旱西門便演變為漢西門。漢西門,坐東面西,由兩道甕城、三通城門組成。城門上原建有城樓,樓雖無存,石柱礎仍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按首都規劃建設以新街口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道路構架,向西從漢中路出城。1931年,在漢西門北約20米處拆牆開門,並以路為名,稱漢中門。由此,人們即以漢中門來統稱包括漢西門在內的這一地段。原漢中門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闢虎踞路時拆除。 [1] 

漢西門位置險要

漢西門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據史籍記載,宋以前,長江直逼清涼山,江水從石頭城下擦壁而去。漢西門外的秦淮河,在此與長江匯合,成為當時南京的水陸碼頭。古人常以“鐘山龍蟠,石頭虎踞”來描繪南京形勢。漢西門成了古代南京城防的要衝。東吳末帝孫皓出降晉軍時,“一片降幡出石頭”當在此處。明初朱元璋在石城門外建有石城樓、謳歌樓以接待來賓,並建皇城至漢西門的大道。甘熙《白下瑣言》對此有記載:石城門至通濟門,長街數里,鋪石皆方整而厚,洪武間,令民輸若干予一監生,謂之監石……晩清南京地方史專家陳作霖《炳燭裏談》也談到:江中有八卦洲,旗人產也。其柴薪皆以牛車輦運,入自漢西門過大中橋,進小門口,至駐防城。每黎明即聞車聲隆隆,至午刻始畢,如此者二百餘年,街中監石,皆為碾裂……清代康熙和乾隆南巡來南京,北返時均出漢西門登舟入長江。《康熙南巡圖》中就清晰地描繪了“旱西門”外碼頭的繁華景象。1842年8月26日,英國侵略軍頭目璞鼎查至上江考棚議約,也是由該門入城的。直至清末,江浙聯軍發起的光復南京之役,“辮帥”張勳帶着敗軍,亦是由漢西門出城上船北竄的。 [2] 

漢西門遺址保護

1977年春.南京市政機具總站為建廠房,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具文.要求拆除西門座。此時,適逢《毛澤東選集》第5卷出版。該市文保會分管地面文物保護工作的同志,根據《反對黨內的資產階段思想》一文中關於“關鍵是鞏固集體領導,反對分散主義”指示裏,把拆除北京城牆作為“大問題”而作出必須“先由黨委討論決定,再由政府執行”的規定.邀集南京工學院建築系以及市園林處的專家,與市政機具總站負責同志一起。舉行現場會議,統一了保護西門座的認識;再向市委具文請示.取得市委文教書記周伯藩同志的批准,保住了漢西門中蔚為壯觀的主體建築西門座。從而,使今日之漢中門休閒廣場保有了文化的深層藴含。確保了對遊人的吸引力。

漢西門地理位置

石城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