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族舞蹈

鎖定
漢族舞蹈,簡稱漢舞(漢舞有時也指穿漢服的古風舞蹈),顧名思義,即中國漢族的傳統舞蹈,屬於中國民族舞蹈。
漢族舞蹈的歷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漢族的宮廷舞是中國古典舞源遠流長的主要脈絡,多姿多彩,異常豐富,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漢族的宮廷舞已經無法完整復原,但遺留下來了豐富的史學資料並在民間存有部分舞蹈的遺存,漢族的宮廷舞被納入到了古典舞的範疇, [1]  為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古典舞體系的構建與發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漢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豐富多彩,是中國民族民間舞中的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
中文名
漢族舞蹈
外文名
Han National Dance
簡    稱
漢舞
舞    種
民族民間舞
類    型
多種多樣
起源國家
中國

漢族舞蹈歷史沿革

漢族舞蹈對於每個人來説其實並不陌生,它不僅內容豐富,也被分成了許多種類。我們常説的古典舞其實就是漢族舞蹈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它傳承了漢民族幾千年來各個朝代的舞蹈文化,包容了宮廷舞蹈、民間舞蹈、宗教舞蹈以及戲曲身段,可以説是漢民族悠久歷史風貌的體現, [2]  漢族的宮廷舞是中國古典舞源遠流長的主要脈絡。從商周禮樂、漢魏舞戲到唐宋樂舞,具有豐富的舞蹈文化遺產, [3]  對當今中國古典舞的建構有重要影響。
除此之外漢民族還擁有許多如今仍在茶餘飯後、田間地頭作為人們日常娛樂而出現的舞蹈形式,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漢族民間舞蹈。漢族民間舞蹈種類眾多,在民間中廣為流傳的有龍舞、獅舞、燈舞、綢舞、秧歌等。 [2] 

漢族舞蹈宮廷舞蹈

中國古典舞的部分舞蹈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原始民間舞蹈。
從周代至唐代,宮廷基本都設有專門的樂舞機構,集中和培養專業樂舞人員,並對流行於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進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發展,進而形成了宮廷舞蹈。其中包括周代的《六代舞》,唐代的《十部樂》《樂部伎》《大麴》等,異彩紛呈,各領風騷。
中國古代宮廷舞蹈,以女樂為主。在傳統舞蹈基礎上形成的宋代舞蹈,以戲曲的形成和發展逐步代替了歌舞藝術。追溯元朝時期,由蒙古少數民族建立政權而形成的宮廷舞蹈吸收融入了宋代宮廷大麴歌舞的形式,並具有自身豪邁奔放、昂揚粗獷的獨特風格,比如據《元史·禮樂》記載,宮廷舞蹈中,只見“男子一人,冠隱士冠,服白紗道袍,皂絛,執麈拂”,帶有一些濃烈的宗教色彩。 [4]  元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乃至“白戲”“滑稽戲”“角抵戲”等相結合,逐漸形成了戲曲藝術形式。戲曲藝術要求唱、念、做、打相結合,具有舞蹈、音樂、美術、雜技、文學、説白等多種因素,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戲曲中的舞蹈,含有中國傳統舞蹈的精華,它根據人物情節需要,吸收了某些生活動作,並加以改造,加強和豐富了舞蹈的表現力。 [3] 
明清時期,戲曲進入全盛時代,社會文化和民眾欣賞習慣出現改變,人們更愛看直接描寫生活、表演手法通俗易懂的戲曲, [5]  明代的宮廷樂舞是在以繼承前代為主的基礎之上又進行了改革創新而形成 [6]  ,明朝建立後,漢族復歸統治,其宮廷樂舞又迴歸到傳統的漢族舞風中,但顯示出程式化的特點,“大抵集漢、唐、宋、元人之舊而稍更易其名”,缺乏創新性的新品傳世。但由於當時的明代宮廷中的主要娛樂是戲曲,因此教坊司的職責也逐漸的隨着戲曲在宮中的發展統領了其演出任務。
清代初期,宮廷舞蹈除了因襲元、明朝代的一些特徵之外,還融入了滿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具有獨特韻味的燕樂。隨着清王朝的沒落和最終被推翻,中國的宮廷舞逐漸消失並退出歷史舞台。 [4] 

漢族舞蹈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羣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説夏禹曾親自編舞。到了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漢族舞蹈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制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説文解字》中説:“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面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穫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漤》、《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一共64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衞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纖手素足。舞步輕盈。
舞蹈有《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等。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盪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錶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着的鮮豔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漢族舞蹈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鍾,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製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敍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巴渝舞原是西南地區的民間舞蹈,後傳入宮廷,成為宮廷舞蹈,用來在宮廷宴會上表演軍旅戰鬥的場面,歌頌帝王功德,是漢代著名雜舞。
公莫舞——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莊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説:“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又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並且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為白明達作曲,名字叫《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羣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幺》、《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着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着短劍,説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莊説:“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莊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藉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莊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餘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衞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漢族舞蹈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
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漢族舞蹈知名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蕩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麴。

漢族舞蹈著名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后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漢族舞蹈樂舞機關

漢族舞蹈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歌妓”。

漢族舞蹈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部分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7] 
記錄書籍
《樂記》、《詩經》、《楚辭》、《樂府》、《舞賦》、《清商樂》、《吳歌》、《西曲》等等。 [8] 
對後世的影響
漢族的宮廷舞經歷了長時間的傳承,留下來豐富的歷史遺蹟,如雕像、壁畫等,漢族宮廷舞也影響了漢族戲劇的發展,對當今的中國古典舞的建構與發展產生影響,例如根據舞俑、壁畫等產生的漢唐古典舞的部分舞蹈,部分舞蹈具有濃厚的古代漢族舞蹈風格,昆舞也借鑑了漢族戲曲中的崑曲,專家們提取了崑曲的優秀基因並加以改進整合,形成了成為古典舞中繼戲曲身韻舞,漢唐舞,敦煌舞三大流派之後的第四大流派的昆舞。 [9]  在民族學上,中國古典舞的民族構成既包括漢族也包括少數民族。 [10]  也存在漢族主體論的觀點。
漢族主體論:
1、據《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稱“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基本屬於民間舞蹈” 出自:紀蘭慰等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 [11]  221—222頁,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2、據《王偉教授工作坊“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稱:“現在有學者提出少數民族宮廷舞蹈也是中國古典舞,這一點我是堅決反對的 [12]  ”出自:專訪:《王偉教授工作坊“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載《舞蹈》,22頁,2015年2期
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存:
1、雖然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時間相近,但比之印度古典舞和韓國古典舞,中國古典舞的民族化過程更為坎坷:這不僅關係到擺脱外部芭蕾舞的影響,還關係到內部的民族構成的同等重要問題。前者是“攘外”,後者是“安內”。比之韓國古典舞的單一民族構成,中國古典舞是由多民族構成的;比之印度古典舞的多民族構成,中國古典舞不僅存在着“漢族主體論”的障礙,而且還存在着多民族的多種信仰。當歷史深厚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民族組成一個超大民族國家的古典舞實體時,它們即成為一個複雜的聯合體,需要更寬容的 “協商的藝術”情懷與方法。 [13] 
我們之所以強調中國古典舞的民族化藝術協商,是為了在民族復興的時代背景下,讓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古典舞有機會參與決策制定的程序與討論 [14]  ,因為他們的舞蹈已然呈現出精緻的古典形態,例如像新疆藝術學院重建復現的《十二木卡姆》;此外,我們還要防止中國古典舞“漢族”內部的排斥現象。 [13] 
原文作者: 劉建,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舞蹈學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原文出處: 《民族藝術研究》 2017年4期
但中國的漢族宮廷舞仍對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古典舞體系的建構與發展產生了影響。

漢族舞蹈民間舞蹈

每值新春佳節,適逢農閒時光,漢民族民間歌舞活動隨即進入最熱烈隆重的集中展現期。歲歲年年,紅紅火火,歷古彌新。
漢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內容尤為豐富。由於地域廣佈,即使同一個舞種,也會呈現出不同方言區的相應特色,其裝扮與表演形式不盡相同。漢族民間舞主要有龍舞、獅舞、儺舞、綢舞、秧歌、鼓舞、花鼓燈、踩高蹺、跑旱船、春牛舞、荷花舞、太平鼓等。
除儺舞、荷花舞、安塞腰鼓等特殊舞種之外,漢族民間舞大致特點是“南燈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燈,北方的秧歌。花鼓花燈主要有安徽花鼓燈等。秧歌舞分東北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和鼓子秧歌等。其實秧歌隊往往還要進行“獅舞”“鼓舞”“踩高蹺”“綢舞”等綜合表演形式。 [15] 
知名舞蹈
龍舞
龍舞,也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在漢民族傳統舞蹈中最具典型,全國各地廣泛分佈,其形式品種之多樣,也實屬罕見。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亦有舞龍求雨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新時期,龍舞仍是全世界華人在喜慶場面最活躍的藝術表演形式。 [16] 
龍是華夏民族精神圖騰的象徵,藴含着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特質。龍舞氣氛熱烈,催人振奮,已成為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16] 
燈節雖始於漢初,盛於唐宋,但“舞龍”習俗,約源於殷周“祭天”儀式,以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16]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民族。綜觀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毛龍(貴州石阡)、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 [16] 
龍舞 龍舞
龍舞道具,通常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 [17]  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舞者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之穿、騰、躍、翻、滾、戲、纏及組圖造型等動作和套路,展示“龍”之精氣神韻。 [18] 
草龍主要流行於南方各地。龍用稻草、青或柳枝等紮成。有的地方還在龍身上插滿香火,所以也稱香花龍。一般於農歷五月和六月間的夜晚舞這種龍,舞起來星光閃閃。百葉龍主要流行在浙江一帶。舞蹈開始時,人們分別手持裝有木柄的荷花燈、荷葉燈和蝴蝶燈,穿插起舞。最後一隻大荷花燈變做龍頭,蝴蝶燈化做龍尾,其他燈結成龍身,猶如一條花龍騰空而起。段龍主要流行於江蘇。龍頭、龍身和龍尾互相不用布相連,只在龍頭和每節龍身上扎230~300釐米紅綢。段龍多由婦女舞弄,輕盈優美,具有江南水鄉的舞蹈特色。 [18] 
全國的舞龍有上百種,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和發展,其表現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最為普遍的叫“火龍”,舞火龍的時候,常常伴有數十盞雲燈相隨,並常常在夜裏舞,所以“火龍”又有一個名稱叫“龍燈”。耍龍燈的時候,有幾十個大漢舉着巨龍在雲燈裏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衝,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着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 [18] 
獅舞
獅舞又稱“獅燈”,歷史悠久。從北方到南方,從城市到鄉村,逢年過節及慶典盛世都可以見到歡快的舞獅活動,把老百姓的歡喜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獅舞,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着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獅舞歷史久遠,唐宋詩文中多有對獅舞的生動描寫。
形式有雙人合扮的大獅或單人獨扮的小獅。全身獅皮覆蓋,外觀酷似獅子。表演獅舞要憑一定的武術功底,並要堅持練習。表演時,一人手持綵球或頭帶面具在前引逗獅子做抖動、搔樣、跌撲、跳躍、踩球、過板、登高等動作,並配以鑼鼓聲,動作合拍,維妙維肖,逗人喜愛。春節期間,各地的耍獅隊都要走村串户表演,俗稱“獅子拜年”,受拜單位或人家,要掛紅封包,讓耍獅隊搭人梯摘封包。這是一場驚險的技功表演,十分吸引觀眾。 [19] 
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獅舞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未舞看起來已經是維肖維妙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着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17]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15]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鑑,色彩豔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嚴格來説,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會用鐵做,以應付獅舞時經常出現的武鬥。 [16] 
南獅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賓、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採青”最為常見。 [17] 
獅舞 獅舞
儺舞
儺舞又叫“跳儺”,俗稱“跳鬼臉”。儺舞歷史極其久遠,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已有儺祭的記載。周代稱儺舞為“國儺”“大儺”,鄉間也叫“鄉人儺”。儺祭風習,自秦漢至唐宋一直沿襲下來,並不斷髮展,至明清兩代,儺舞雖古意猶存,但己發展成為娛樂性的風俗活動,並向戲曲發展,成為一些地區的“儺堂戲”“地戲”。如今,江西、湖南、湖北、廣西等地農村,仍保存着比較古老的儺舞形式,並增添了一些新內容。
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有關。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江西是中國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宋末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後因朝代更替,唯“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和儺戲。如今,儺廟、儺面與儺舞構成富有特色的贛儺文化羣標誌性符號。 [16] 
另外,儺舞在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稱謂。其表演風格也各異,既有場面變化複雜,表演細緻嚴謹,生活氣息濃厚,舞姿優美動人的“文儺”流派;又有氣勢威武磅礴,情緒奔放開朗,節奏勢烈明快,動作剛勁有力的“武儺”流派。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面具,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儺舞伴奏樂器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各地儺舞節目豐富,兼具祭祀和娛樂之雙重功效。 [15] 
花鼓燈
花鼓燈是漢民族中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集體舞結合於一體的民間舞種。據史料證明,花鼓燈最遲源於宋代。經過元、明、清、民國時期的發展,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陽等為中心,輻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東、江蘇四省二十多個縣、市的播布區。 [20] 
花鼓燈多在農村秋收完畢到來年春耕以前演出,尤以廟會、春會為最盛。花鼓燈男角稱“鼓架子”,女角稱“蘭花”(或“拉花”);演出多在廣場舉行;一般包括舞蹈、歌唱、後場小戲、鑼鼓演奏四部分,主體是舞蹈;舞蹈中又包括“大花場”(或“大場”)、“小花場”(或“小場”)、“盤鼓”等部分;“大場”是一種集體的情緒舞,由數人到十多人表演;“小場”是雙人舞或三人舞,主要表現男女青年談情説愛、玩樂嬉戲的情景,包括基本程式表演和即興發揮表演,有簡單的情節和人物性格舞,如《搶手巾》、《搶板凳》等,是花鼓燈舞蹈的核心部分;“盤鼓”則是舞蹈、武術、技巧表演相結合又具有造型藝術特徵的表演形式。後場小戲是一種歌舞結合的小歌舞劇,有《四老爺坐獨杆轎》、《推小車》、《小貨郎》等。現花鼓燈的表演風格主要分為三個流派:潁上地區,節奏較慢,舞蹈結構嚴謹,風格古老質樸;鳳台地區着重人物情感刻畫,動作細膩優美;懷遠地區動作輕捷矯健,瀟灑倜儻。 [20] 
秧歌
秧歌是春節羣眾歡慶活動中,起着承前啓後、烘托氣氛的大型歌舞形式。這裏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這支隊伍既要在走街串巷中做行進表演,又將最後集中於廣場做正式的歌舞演出。 [14]  [15] 
因此在北方,人們索性就把過去有着祭祀色彩,而今完全成為春節娛樂式的民間文藝形式稱為“社火”或“秧歌”,把這支浩蕩的隊伍統稱為“秧歌隊”。秧歌隊最前方,在高舉象徵來年風調雨順大傘的藝人率領下,“龍舞”“獅舞”舞隊位列隊首;接下來是一組手揮綵綢翩翩起舞,走“雙葫蘆”“繞菠花”各種圖案的“大場”表演隊;然後是腰間橫挎紅色腰鼓、踏着激越鼓聲的“腰鼓隊”,表演着令人眼花繚亂的“回頭望月”等套路;再後面是腰繫竹馬或旱船,扮演新郎送媳婦回孃家的“跑驢”或“跑旱船”;接着是腳踩丈八高蹺、穿戲裝、彩繪臉譜的“高蹺隊”。接下來還有名為《火盆架子》的隊伍,那是把冬季用於取暖的炭盆架,用繩子將其高於腳面懸掛在肩上。盆架以綢布、花草裝飾,表演者戲裝打扮,表演一段段膾炙人口的戲曲節目。他們被歡天喜地、熙熙攘攘的人們擁簇着一同前往最後進行表演的廣場。由各個村鎮陸續舉行的這種熱烈而歡騰的歌舞慶祝形式,將貫穿在整個春節期間,直到正月十五“燈節”。 [16] 
部分作品
現代流行《龍舞》、《獅舞》、《高蹺》、《花燈》、《金錢棒》、《採茶舞》、《春牛舞》、《綢舞》、《茉莉茶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又改編了《紅綢舞》、《小車舞》、《花鼓舞》、《大頭娃娃舞》、《採茶撲蝶舞》、《荷茶舞》、《勝利腰鼓》等舞蹈節目。 [21] 
影響
中國古典舞與漢族民間舞在中華文明這一相同的歷史、地理、人文語境中從而形成了相同的內涵風格和內在的共同規律,也奠基了兩者共同的藝術特色。它們相互滲透、取長補短、互為表裏、交匯相融,集中體現着博大精深、深厚內涵的中國文化,並且在兩者舞蹈藝術不斷提煉、創建、發展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了特性也交融了共性。 [22] 

漢族舞蹈存在問題

對於城市中的居民來説,出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係;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後人,已在逐漸忘卻、脱離、以致根本不瞭解和不再會跳自己民族的舞蹈。而時常由此導致作出漢族沒有舞蹈的結論。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藝術教育學校中,忽略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更注重現代舞蹈文化的教育。因此,導致我國民族舞蹈文化難以被人們熟悉,影響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即便有學校能夠對學生進行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未曾接受過專業的民族舞蹈文化培訓,對學生進行教育時,難以對學生傳授相關民族舞蹈文化,導致民族舞蹈的學習僅是空談。此種教育方式,嚴重阻礙我國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3] 
由於我國民族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使我國民族舞蹈文化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然而此種特點,在民族舞蹈文化的發展中,對藝術家來説,難以對每一種民族舞蹈進行全面的瞭解,從而導致民族舞蹈文化的學習較為困難,影響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同時,大部分學習民族舞蹈的學生對民族舞蹈文化的認知過於片面,難以繼承我國優秀的民族舞蹈文化,使民族舞蹈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難以進行創新,從而無法創作出優秀的民族舞蹈藝術作品。 [24] 
參考資料
  • 1.    閆晶.試論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生成邏輯.貴州: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2
  • 2.    賈嵐.地域性對漢族舞蹈的影響.內蒙古:北方音樂,2018
  • 3.    漢族古典舞  .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引用日期2020-08-28]
  • 4.    周向東 李柏松.清代舞蹈鈎沉:蘭台世界 2013·5 月上旬,2013
  • 5.    明清兩代舞蹈表演因何衰落? | 中國文化研究院 - 燦爛的中國文明  .中國文化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09-10]
  • 6.    楊帆.明代宮廷樂舞體制中存在的問題.西藏:黃河之聲,2014
  • 7.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 8.    《樂記》、《詩經》、《楚辭》、《樂府》、《舞賦》、《清商樂》、《吳歌》、《西曲》等等。
  • 9.    中舞網專訪:昆舞創始人馬家欽談《中國少兒昆舞》考核教材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09-10]
  • 10.    中國藝術報-中國文藝網  .中國藝術報.2016-09-14[引用日期2020-09-07]
  • 11.    紀蘭慰等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221—222頁
  • 12.    “現在有學者提出少數民族宮廷舞蹈也是中國古典舞,這一點我是堅決反對的”(專訪:《王偉教授工作坊“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載《舞蹈》,22頁,2015年2期)。
  • 13.    劉建.古典舞的民族化協商.北京:《民族藝術研究》,2017
  • 14.    艾麗斯·M·楊.包容與民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66-68
  • 15.    漢族民間舞  .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引用日期2020-08-28]
  • 16.    龍是華夏民族精神圖騰的象徵,藴含着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特質。龍舞氣氛熱烈,催人振奮,已成為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燈節雖始於漢初,盛於唐宋,但“舞龍”習俗,約源於殷周“祭天”儀式,以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民族。綜觀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毛龍(貴州石阡)、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
  • 17.    漢族民間舞蹈  .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2017-09-01[引用日期2020-09-20]
  • 18.    龍舞道具,通常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舞者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之穿、騰、躍、翻、滾、戲、纏及組圖造型等動作和套路,展示“龍”之精氣神韻。   草龍主要流行於南方各地。龍用稻草、青或柳枝等紮成。有的地方還在龍身上插滿香火,所以也稱香花龍。一般於農歷五月和六月間的夜晚舞這種龍,舞起來星光閃閃。百葉龍主要流行在浙江一帶。舞蹈開始時,人們分別手持裝有木柄的荷花燈、荷葉燈和蝴蝶燈,穿插起舞。最後一隻大荷花燈變做龍頭,蝴蝶燈化做龍尾,其他燈結成龍身,猶如一條花龍騰空而起。段龍主要流行於江蘇。龍頭、龍身和龍尾互相不用布相連,只在龍頭和每節龍身上扎230~300釐米紅綢。段龍多由婦女舞弄,輕盈優美,具有江南水鄉的舞蹈特色。   全國的舞龍有上百種,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和發展,其表現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最為普遍的叫“火龍”,舞火龍的時候,常常伴有數十盞雲燈相隨,並常常在夜裏舞,所以“火龍”又有一個名稱叫“龍燈”。耍龍燈的時候,有幾十個大漢舉着巨龍在雲燈裏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衝,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着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
  • 19.    形式有雙人合扮的大獅或單人獨扮的小獅。全身獅皮覆蓋,外觀酷似獅子。表演獅舞要憑一定的武術功底,並要堅持練習。表演時,一人手持綵球或頭帶面具在前引逗獅子做抖動、搔樣、跌撲、跳躍、踩球、過板、登高等動作,並配以鑼鼓聲,動作合拍,維妙維肖,逗人喜愛。春節期間,各地的耍獅隊都要走村串户表演,俗稱“獅子拜年”,受拜單位或人家,要掛紅封包,讓耍獅隊搭人梯摘封包。這是一場驚險的技功表演,十分吸引觀眾。
  • 20.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非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10-26]
  • 21.    現代還流行《龍舞》、《獅舞》、《高蹺》、《花燈》、《金錢棒》、《採茶舞》、《春牛舞》、《綢舞》、《茉莉茶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又改編了《紅綢舞》、《小車舞》、《花鼓舞》、《大頭娃娃舞》、《採茶撲蝶舞》、《荷茶舞》、《勝利腰鼓》等舞蹈節目。
  • 22.    漢族民間舞與中國古典舞的交融-手機知網  .手機知網[引用日期2020-09-10]
  • 23.    郭璟怡.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戲劇之家,2019
  • 24.    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百度文庫.2020-01-24[引用日期2020-09-0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