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族人口

鎖定
漢族又名華夏族,一出現於世界,便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君主制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
漢族人口從族源華夏算起最初約有兩百餘萬人,到戰國盛時已有兩千多萬。在兩漢時,已達五千多萬。到唐代前期達到八九千萬,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由於明末農民起義明清戰爭和天災,漢族人口下降。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億以上。到新中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分佈上,從漢族原居的漢地南抵台灣島海南島,東北至黑龍江流域,西北至天山南北,西南至雲貴高原青藏高原
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通報:我國漢族人口為128631萬人,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 [15] 
中文名
漢族人口
外文名
Han population
本    稱
華夏族
所佔比例
佔91.51%
分    佈
在全中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

漢族人口數量

漢族人口先秦到宋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華夏集團算起最初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週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1-2] 

漢族人口元朝以後

元代以後,到公元1601年(明萬曆二十八年)人口達1.5億, [3]  。由於明末農民起義明清戰爭和天災,漢族人口下降。及至公元1851年(清道光三十年)則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 [2] 

漢族人口比例下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1年04月28日舉行發佈會,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會上發佈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 [4] 
馬建堂説,這次人口普查,漢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長0.67%,高於漢族0.11個百分點。 [4]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於2010年11月1日零時進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00年到2010年這十年來中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分佈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4] 
據瞭解,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4] 
中國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0的年份為普查年度。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成功進行過7次全國人口普查,分別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2010年和2020年。 [4] 

漢族人口分佈

漢族在全中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發佈):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億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8億人,佔8.49%。
根據台當局“僑委會” [23]  2011發佈的調查資料(中國大陸以外),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2010普查資料(中國大陸部分省市資料)所製成約略的 (假設海外華人人數大略相當於漢族人數,不計移民海外的少數民族)漢族人口的世界分佈圖,漢族的分佈主要中國本土漢地)及近代華人移民史年代的移入國為主。冷戰結束後大中華地區經濟全球化下以漢族/華人為主的跨國網絡。
就地理人口學上來説,漢族在中國主要集中於騰衝黑河線的東部,此外在東南亞北美洲西歐印度洋島國毛里求斯也有較多的分佈,特別是聖誕島馬來西亞,分別佔當地人口的70%和30%。

漢族人口特點

漢族分佈地區的特點,是在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國的形成、發展與確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5] 
歷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淮河、秦嶺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游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如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佔當時户口總數的80%,南部約佔20%。
從東漢(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據混戰,人民開始南遷,而西晉(公元265~316)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游與長江中上游及漢水流域。經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分佈狀況。然而如果拿隋末與西晉時的南部諸郡人口總數相比較,則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5]  在南方,非漢民族是佔壓倒性多數的。 [20]  從民族歷史變化來看,除了少數百越後裔“遁逃山谷”,演變出唐宋以來的少數民族文化外,絕大多數百越人羣在長期、全面漢化的過程中融合成為當地漢民。 [18] 
唐末藩鎮割據混戰,五代(公元907~960)相仍,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湖鄱陽湖、 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除以上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之外,另外還有幾次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南遷。南部經濟自東晉以來發展迅速,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5]  唐宋以來,隨着越人逐漸整合於南遷的漢族之中,兩宋期間,廣東除 有黎、瑤、畲、壯等少數民族外,漢民族的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也基本定型。 [16]  [24] 
自秦漢到清朝,歷代都有不少漢族人民通過駐軍、屯墾、移民、流亡等方式移居邊疆各地,與邊疆少數民族交錯雜處,共同開發邊疆。 [5]  兩千多年間,移居邊疆的漢族有不少融入當地少數民族之中,其中唐代的東北渤海人、西南南詔人、遼代契丹人、清初滿族等都以融化大量漢族人民而壯大、興旺起來。其他各少數民族在發展過程中,也都吸收了漢族的成分,而邊疆各民族內遷,與漢族雜處,往往大都融入漢族之中。漢族所以人口眾多,與不斷吸收其他少數民族成分壯大興旺起來是分不開的。 [19] 
漢族經歷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於是形成了在松遼平原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佈,在邊疆與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佈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佈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5] 

漢族人口中國大陸

漢族人口絕大部分都分佈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0%,分佈於各個省市;在香港、澳門、台灣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97%、98%,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中國大陸2000年人口普查漢族分佈(修訂數據) [6] 
位次
地區
總人口(萬人)
佔總人口
比重(%)
漢族(萬人)
佔漢族
人口
比重(%)
佔地區
人口
比重(%)
(萬人)
佔少數
民族
人口
比重(%)
佔地區
人口
比重(%)
-
合計
(大陸)
126,583
100
115,940
100
90.59
10,643
100
8.41
1
河南
9,256
7.31
9,143
7.89
98.78
113
1.06
1.22
2
山東
9,079
7.17
9,017
7.78
99.32
62
0.58
0.68
3
廣東
8,642
6.83
8,519
7.35
98.58
123
1.16
1.42
4
四川
8,329
6.58
7,914
6.83
95.02
415
3.90
4.98
5
江蘇
7,438
5.88
7,413
6.39
99.67
25
0.23
0.33
6
河北
6,744
5.33
6,453
5.57
95.69
291
2.73
4.31
7
湖南
6,440
5.09
5,782
4.99
89.79
658
6.18
10.21
8
湖北
6,028
4.76
5,766
4.97
95.66
262
2.46
4.34
9
安徽
5,986
4.73
5,948
5.13
99.37
38
0.36
0.63
10
浙江
4,677
3.69
4,637
4.00
99.15
40
0.38
0.85
11
廣西
4,489
3.55
2,768
2.39
61.66
1,721
16.17
38.34
12
雲南
4,288
3.39
2,855
2.46
66.59
1,433
13.46
33.41
13
遼寧
4,238
3.35
3,560
3.07
83.98
678
6.37
16.02
14
江西
4,140
3.27
4,129
3.56
99.73
11
0.10
0.27
15
黑龍江
3,689
2.91
3,504
3.02
94.98
185
1.74
5.02
16
陝西
3,605
2.85
3,587
3.09
99.51
18
0.17
0.49
17
貴州
3,525
2.78
2,191
1.89
62.15
1,334
12.53
37.85
18
福建
3,471
2.74
3,413
2.94
98.33
58
0.54
1.67
19
山西
3,297
2.60
3,287
2.84
99.71
10
0.09
0.29
20
重慶
3,090
2.44
2,892
2.49
93.58
198
1.86
6.42
21
吉林
2,728
2.16
2,482
2.14
90.97
246
2.31
9.03
22
甘肅
2,562
2.02
2,339
2.02
91.31
223
2.10
8.69
23
內蒙古
2,376
1.88
1,883
1.62
79.24
493
4.63
20.76
24
新疆
1,925
1.52
782
0.67
40.61
1,143
10.74
59.39
25
上海
1,674
1.32
1,664
1.44
99.40
10
0.09
0.6
26
北京
1,382
1.09
1,323
1.14
95.74
59
0.55
4.26
27
天津
1,001
0.79
975
0.84
97.36
26
0.24
2.64
28
海南
787
0.62
651
0.56
82.71
136
1.28
17.29
29
562
0.44
368
0.32
65.47
194
1.82
34.53
30
青海
518
0.41
282
0.24
54.49
236
2.22
45.51
31
西藏
262
0.21
16
0.01
5.93
246
2.31
94.07
-
現役軍人
250
0.20
239
0.21
95.53
11
0.10
4.47

漢族人口台灣

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佔台灣總人口的98%。

漢族人口其他地區

自中晚明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中葉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果敢族是緬甸的一個很特殊的民族:在緬甸,他們被指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 [7]  而在中國,有人指他們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 [8] 
明鄉人
鄭經三藩之亂時出兵大陸,後因戰事不利撤退,若干將領四散海外,禮武鎮總兵楊彥迪投奔廣南,二鎮總兵周雲隆率一隊船在舟山,房錫鵬也有一支船隊在浙江烏洋,黃進在琉球。。後以楊彥迪部將陳上川投奔越南定居西貢〈今胡志明市〉,設明鄉會館,並有“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為南國客,竹帛昭垂。”對聯自述身世。以明鄉人之名傳後世。 [9-10] 
商朝的遺臣箕子率商朝遺民(古河南、山東人,具體數目不明)到朝鮮半島建立了“箕氏侯國”,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此一説法為“箕子東來説”(기자동래설)。韓國歷史學家尹乃鉉在其所著的《韓國古代史新論》中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並認為箕子來源於中國中原。 [11] 
日本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自稱秦始皇的後代(新撰姓氏錄説是三世孫孝武王)。
明朝時,明太祖接受琉球察度王的邀請,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這些移民到達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並定居於此。
參見:新疆漢族
高昌居民以漢族(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為主,少數族(主要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為輔。因而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漢晉,又自具特色。漢族傳統文化在高昌佔統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國時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

漢族人口遷徙

漢族人口國內遷徙

歷代漢族遷徒路線圖 歷代漢族遷徒路線圖
漢族是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極為注重鄉土觀點。但在歷史上卻由各種原因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遷徙,並最終形成當今的分佈格局。這當中又以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年-312年)為高潮一直持續到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3年-453年),為第一次大南遷。隨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加之漢族人口不斷進入南方少數民族聚落區,南方少數民族如山越、俚、僚、蠻等族也不斷出居平地,與漢族成犬牙交錯居住的態勢。如東吳征服散居於今蘇南皖南,浙、贛兩省山區的山越後,將越人從深山險阻之間遷出至平地與漢族雜居並逐漸融合,總數約有10餘萬人。北魏孝文帝用兵襄樊、進軍三關時,有8萬餘落蠻族跟隨“大陽蠻”王桓天生北附北魏。此後,蠻族人民不斷從山谷出居到江、淮、汝、潁之間以及沔水南北,長期和漢族人民交錯雜居,到隋唐之際基本上和漢族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僚族主要分佈在梁、益二州;到北朝中期,他們或與蜀地漢人雜居,成為編户齊民;或流入深山,聚落自居。蜀地的僚人絕大多數先後融入當地漢族居民中,隋唐以後,僅在川黔交界的部分山區還有少數僚人居留的記載。這一時期,居住在嶺南地區的大部分俚人也和漢人雜居,同為國家編户。 [22]  再是從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到唐末和五代時期,由於北方連年戰爭,中國經濟重移向相對穩定的南方,黃河中下游的人羣便開始了繼永嘉之亂後的再一次南遷浪潮。而北宋靖康之難(公元1126年)時的金兵南侵造成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漢人出現自永嘉以後的第三次南遷高潮,是次南遷歷時一百多年,其中又出現過數次小的波動。再加之宋朝以後南方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發展都遠高於北方,人口增長速度也蓋過北方。等到蒙元中期,秦嶺——淮河線以下的户口要佔當時全國户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實際人口估數也在八成以上,完全將西漢時南北人口比例顛倒過來。 [12-13]  華南地區的先民,在漫長而又複雜的歷史演變中,一部分受華夏中原文化影響,與南遷漢人長期相互融合,形成南方漢人與南方漢語,另外一部分則逐漸演化為現在的侗台人羣。 [17] 
除卻三次大的南遷浪潮外,黃河中下游的人口也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向其他方向進行小規模的遷徙,但不及南遷的影響深遠。而除了戰爭和災害原因的大規模遷徙外,還有通過屯田、駐軍和政府有組織的強制謫遷等形式向邊地的移民。
明朝時,朝廷遷徙大量漢人軍民到雲貴地區,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軍屯,以及商屯或其他方式。明朝出現的“改土歸流”政策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開始在雲貴、四川和湖廣全面推廣,原土司地區的漢人遷徙活動加快。清代,雲南許多少數民族,尤其是改土歸流地區的少數民族,經歷了一個持續而深刻的、前所未有的"漢化"過程。由於漢族主體地位的進一步確立,漢族"夷化"呈現出由強變弱、由大規模轉為局部的趨勢,處於持續衰減和退縮的過程中,但從未停歇。 [21]  而向今內蒙古和甘肅、青海一帶的移民在明朝已具一定規模,當時主要是以屯田,及一部分的流徒。而自韃靼首領俺答與明朝改善關係後,也開始有漢人進入草地開荒墾地。明朝時,漢人佔遼東遼西地區的人口多數。至於漢人大量進入西北、內蒙古和東北的邊疆地區則主要是滿清末期為防止沙俄被迫實行的“移民實邊”與放墾政策的產物。而黃河流域的漢人南遷從明朝以後則基本停止,這是由於南方的人口密度要高於北方。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除西藏外,漢人已經在其他的民族地區成了當地人口的多數或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現代漢族的呈東密西疏的分佈網絡。 [13] 

漢族人口海外遷徙

漢人遷徙到海外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南宋末年,不少南宋遺民選擇向南遷移。這其中就有宰相陳宜中鄭思肖,他們一直到了爪哇。其次則是明朝滅亡後,為數不少的士大夫與普通百姓的南下。而大規模的向海外的移民則主要是清末民初時期,自從1860年滿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後,和英法簽訂《天律條約》,迫使清廷放棄海禁,從此以後中國人可以自由遷徙到海外,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流向了東南亞。 [14]  當今的海外華人約五千萬以上。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