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斯·費歇爾

鎖定
漢斯·費歇爾(Hans Fischer,1881年—1945年),德國生物化學家,193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0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併成為柏林洪堡大學埃米爾·費歇爾助手。1908年獲得慕尼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不久去該校任教。1916—1921年在因斯布魯克大學維也納大學任醫藥化學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大學有機化學教授。
中文名
漢斯·費歇爾
外文名
Hans Fischer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881年
逝世日期
1945年
畢業院校
馬爾堡大學
職    業
生物化學家
主要成就
諾貝爾化學獎(1930),膽紅素與血紅素的合成

漢斯·費歇爾人物生平

1904年,獲得馬爾堡大學化學學位。
1906年和1908年,分別獲得醫學執照和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成為埃米爾,費歇爾的助手。
1916—1921年,在因斯布魯克大學維也納大學任醫藥化學教授。
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工業大學有機化學教授。
1930年,因對血紅素葉綠素結構的研究,以及血紅素的合成,獲1930年諾貝爾化學獎

漢斯·費歇爾科研成就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
從1921年到1928年,費歇爾了8年多的時間色素方面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血紅素是一種含鐵的卟啉化合物。費歇爾在實驗中還發現,當把膽汁中的膽紅素分子碎裂一半時,在膽汁色素裏就有血紅素的成分存在。同時,他又發現血紅素的結構同吡咯有着實質性的類似,這就證明了一切結構與吡咯類似的有機物質都可能用來製造提取血紅素晶,當把鐵加入一種合成的名為原卟啉的卟啉分子中時,就製得了人造血紅素,並證明這種化合物的性質同從血紅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樣。由於這一突出貢獻,費歇爾於1930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20世紀30年代,費歇爾研究葉綠素結構問題,發表100多篇有關論文。着重論證葉綠素噗吩取代時,中心有1個鎂原子。這些研究成果為最後合成葉綠素鋪平道路。

漢斯·費歇爾砒咯色素

漢斯·費歇爾 漢斯·費歇爾
費歇爾從膽汁主要有色物質膽紅素入手研究砒咯色素。第一個研究成果是血紅蛋白質的非蛋白部分、脊椎備註的輸扭送色素。研究表明,血紅蛋白質是由CH基聯結起來的4個不同取代吡咯,中心有鐵原子大環結構。1929年後,證明膽汁色素是由卟吩氧化降解產生的線型四吡咯結構。1944年發表有關膽紅素合成論文

漢斯·費歇爾科研功用

血紅素 血紅素
漢斯·費歇爾成功的研製出了人造血紅素,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作用。血紅素是血液裏的一種重要成分,它常作為血紅蛋白和某些氧化還原酶的輔基,參與生物體內的傳遞氧化還原作用。從1921年到1928年,費歇爾整整花了8年多的時間對它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血紅素是一種含鐵的卟啉化合物;還發現,當把膽汗中的膽紅素分子碎裂一半時,在膽汗色素裏就有血紅素的成分出現。在實驗中,他還發現血紅素的結構同吡咯類似,這一情形證明了一切結構與吡咯類似的有機物質都可以用來製得人造血紅素,並證明這種化合物的性質同從血紅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樣。費歇爾的這一突出貢獻,使他獲取了193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人造血液是一種乳白色的完全人工合成的血液代用品。它可以代替人血中的血紅蛋白從肺臟向人體其它部分輸送氧氣。
1966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兩位教授拉克和高蘭做了一次示範表演:將一隻小鼠完全浸沒在全氟化碳溶液中,小鼠仍能活着,這是因為在這種全氟化碳溶液中,小鼠仍能得到生存所必需的氧氣,所以不至於因窒息而死亡。但是這種全氟化碳溶液不能同血液混合。196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亨利·阿·斯拉維持終於在補充蛋白的情況下,使全氟化碳溶液乳化,這種乳化液就稱為“復甦DA”。雖然這種乳化液能同血液混合,但是仍有使血液凝聚的危險,並有可能阻塞某些毛細血管,因此沒能在臨牀上應用。1979年4月,在日本一家醫院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亟待搶救,但是因為他具有罕見的血型,當時沒有辦法找到相應的血型給他輸血,所以良知內藤醫生只好給他注射了一定量的人造血—復甦DA。病人卻因此而得救了。第一次向人體輸送人造血的試驗獲得了成功。這説明費歇爾的這項科研成果將會挽救無數人的生命。

漢斯·費歇爾研究葉綠素

漢斯·費歇爾獲得1930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繼而着手研究葉綠素——植物中的綠色物質。關於葉綠素,威爾施塔特曾花費很大精力進行過研究。葉綠素的分子組成很象血紅素,但是在它們之間存在着極細微差別,難以分辨清楚。費歇爾把本世紀三十年代的全部時間都奉獻給這一任務,並最終取得了成功,得出了葉綠素分子的完整結構。血液之所以紅、植物葉子之所以綠的秘密都被他揭開了。

漢斯·費歇爾晚年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費歇爾仍留在德國,在德國戰敗前一個月,由於慕尼黑遭到大規模空襲,他的實驗室被炸燬,在絕望之中他自殺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