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禪

(蜀漢末代皇帝)

鎖定
劉禪(207年~271年),即蜀漢孝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為昭烈皇后甘氏。 [41] 
劉禪離亂之中生於新野 [50]  ,多次遭遇災難,幸得大將趙雲相救。劉備攻取益州,建立蜀漢後,冊立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繼位為帝,年號建興。在位初期,信任相父諸葛亮,支持北伐戰爭,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與民休息。延熙十七年(254年),以姜維督中外軍事,多次率軍伐魏,國力愈不支。遂漸寵信宦官黃皓,不理朝政,使之得以影響朝政。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大將軍司馬昭派鍾會和鄧艾分兵攻蜀,劉禪投降鄧艾。蜀漢滅亡後,劉禪被封為安樂公,和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在洛陽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40] 
劉禪在位早期能夠選賢任能,但後期聽信於宦官奸臣,成為了昏庸的統治者。而蜀漢在他的統治之下也最終走向了滅亡,使諸葛亮所期待的“漢室之隆”也終究化為泡影。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其:“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 [24]  。” [42] 
(摘要圖來源 [39] 
全    名
劉禪
別    名
阿斗
後主
安樂思公 [48] 
公嗣
諡    號
思公、孝懷皇帝(劉淵追諡) [21] 
封    號
漢中王太子、皇太子(即位前)、安樂縣公(降魏後) [20] 
年    號
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新野 [50] 
出生日期
207年
逝世日期
271年
逝世地
洛陽(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陵    墓
劉禪墓
安葬地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的平樂鎮翟泉村
在位時間
223年 至 263年
前    任
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
繼    任
安樂縣公劉恂 [43] 
主要成就
成為蜀漢第二位皇帝

劉禪生平經歷

劉禪早年經歷

劉禪 劉禪
劉禪出生在劉備屯兵新野時 [50]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禪出生,是劉備之妾甘夫人所生。 [49-50]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曹純領五千虎豹騎在長坂坡大敗劉備,劉備率領張飛趙雲等數十騎棄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得以倖免。 [57-58] 
建安十六年(211年 [44]  ),劉禪被繼母孫夫人攜返東吳時被張飛和趙雲截下。 [1]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立劉禪為王太子。 [59] 
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221年5月15日 [45]  ),劉備稱帝,建立蜀漢。五月辛巳日(6月19日 [46]  ),劉禪被立為皇太子 [46]  。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2] 

劉禪武侯輔政

魏軍五路攻蜀的消息傳到成都 魏軍五路攻蜀的消息傳到成都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宮去世,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尊吳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興。 [3]  劉禪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同年,劉禪冊張飛之女張氏為皇后。這一年,蜀漢國內叛亂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佔據本郡反叛,後有夷王高定起兵。諸葛亮為穩定形勢,派尚書郎鄧芝出使吳國,與孫權修好。
建興二年(224年)春,致力發展農業生產,停止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
建興三年(225年)三月,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於是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十二月諸葛亮班師回成都。
從建興六年(228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多次北伐與曹魏交戰,雙方互有勝敗。
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在渭濱病逝。徵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因爭奪權力不和,領兵互相攻打,魏延兵敗逃走;楊儀斬殺魏延,統率各路兵馬撤回成都。劉禪大赦天下,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鎮守漢中。任命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

劉禪獨掌朝政

建興十三年(235年)正月,中軍師楊儀被貶為庶民並遷住漢嘉郡。夏四月,升蔣琬為大將軍。
建興十四年(236年)四月,劉禪前往湔縣登臨觀阪,觀看汶水水流,十天後返歸成都。 [4]  同年,武都氐王苻健請求投降蜀漢,劉禪派遣大將軍蔣琬及張尉前往接應,但是到了約定的時間卻不見苻健前來,蔣琬對此非常擔憂。張嶷估計説:“苻健請求歸降很真誠,一定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平時聽説苻健的弟弟很狡詐,而且胡人不可能一起來歸附,恐怕有叛變的情況,所以滯留在半路上。”幾天後,苻健弟弟果然帶四百户人眾投奔魏國,只有苻健前來歸順,劉禪將他們全部遷往廣都居住。 [5] 
劉禪 劉禪
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劉禪立前皇后之妹張氏為皇后。大赦天下,更改年號。立皇子劉璿為皇太子,劉瑤為安定王。十一月,大將軍蔣琬率軍出成都進駐漢中。 [6] 
延熙二年(239年)三月,劉禪下詔,升蔣琬大司馬,開府治事。 [7] 
延熙三年(240年),越雋郡當地夷人作亂,劉禪派遣張嶷前往平定叛亂,並對越雋郡進行開發,打通越雋郡與成都之間的道路。
延熙五年(242年),大司馬蔣琬大造舟船,準備沿漢水、沔水東下,攻取上庸等東三郡。劉禪召集朝中大臣對此事進行商議,朝議以為,水路出兵雖然容易,但若是失敗不容易撤退。於是,劉禪派遣尚書令費禕、中監軍姜維前往漢中對蔣琬進行勸説。蔣琬與費禕、姜維商議後認為羌胡人心存漢室,可以與其連結,於是又給劉禪上書。 [8]  這次劉禪同意了蔣琬的看法,就派遣安南將軍馬忠前往漢中傳聖旨,封姜維為涼州刺史,負責連結羌胡的事情。馬忠回朝後,劉禪拜馬忠為鎮南大將軍。 [9] 
延熙八年(245年)八月,皇太后吳氏病逝,劉禪將皇太后合葬於先帝惠陵。 [10] 
延熙九年(246年),侍中董允去世,陳祗接替他擔任侍中,與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互為表裏,使得黃皓開始有機會參與政事。 [73] 
延熙十二年(249年)正月,曹魏太傅司馬懿發動政變,夏侯霸被迫前來投奔蜀漢,但因為不認識蜀中道路而迷路,因為山路難行,夏侯霸下馬步行走破了腳也還是找不着路。劉禪得知後立即派人前往接應。劉禪見到夏侯霸後安慰他説:“你的父親是在戰場上戰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的。”劉禪又指着自己的兒子説:“這是夏侯家的外甥。”於是厚加賞賜夏侯霸。 [11] 
延熙十五年(252年),劉禪立皇子劉琮為西河王。 [60] 
延熙十九年(256年),劉禪立皇子劉瓚為新平王。 [61] 
景耀元年(258年),鎮軍將軍陳祗病死,宦官黃皓開始干預政事。 [12]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劉禪立皇子劉諶為北地王,劉恂為新興王,劉虔為上黨王。 [62] 
景耀五年(262年),大將軍姜維見黃皓肆無忌憚地擅攝朝政,啓奏劉禪將其處死,但劉禪不同意,説黃皓不過是一趨走小臣,不用太在意。劉禪命黃皓向姜維謝罪,但姜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恐怕會對自己不利,右將軍閻宇又聯合一些人打算廢掉姜維。姜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13]  [63] 
景耀六年(263年)春季,劉禪下詔在沔陽為諸葛亮立廟。 [64] 

劉禪國亡投降

魏滅蜀形勢 魏滅蜀形勢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給劉禪調兵遣將以作準備,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的,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導致蜀漢羣臣都不知道此事。 [14] 
同年夏,魏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伐蜀,劉禪於是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並改元炎興。姜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劉禪派遣諸葛瞻領兵於涪拒敵,雖然一開始諸葛瞻擊破了鄧艾軍的前鋒,但諸葛瞻不聽黃崇的勸告佔據險要,最後戰死綿竹。 [15] 
劉禪再次召集羣臣商議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而北地王劉諶請求背城一戰,但劉禪不同意,於是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16-17]  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衞成都,劉禪還是不同意。 [18] 
最終,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命駙馬都尉鄧良、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帶着璽綬、降書拜詣鄧艾。張紹、鄧良與鄧艾在雒縣相遇,鄧艾得到降書大喜,立即回書一封,並讓張紹、鄧良先回成都。鄧艾抵達成都城北,劉禪自縛、載着棺材前至魏軍軍營前門。鄧艾解下繩縛,燒掉棺材,禮請入營相見。鄧艾承製拜劉禪行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蜀漢各守城將領接到劉禪的敕命,於是也歸降曹魏。鄧艾允許劉禪住在原來的宮中。 [65]  [75] 
魏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鄧艾被收捕。鍾會進入成都,圖謀反叛曹魏,以姜維為爪牙,而姜維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之後殺死鍾會,盡坑魏兵,復興蜀漢,並寫密信給劉禪説:“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但鍾會謀反之事敗露,與姜維皆被魏兵所殺。軍隊燒殺搶掠,死喪狼藉,劉禪的兒子劉璿也被亂兵殺害,經過數日才恢復安定。 [19]  [66]  [70]  [76] 

劉禪安度餘生

景元五年(264年)三月,劉禪舉家移居魏國都城洛陽,當時的蜀漢大臣只有郤正張通二人跟在劉禪身邊。 [68]  曹魏封劉禪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户,賜絹萬匹,奴婢百人。劉禪親屬被任命為三都尉、封侯的有五十多人,原蜀漢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皆被封為列侯。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 [67] 
晉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司馬炎登基,晉朝建立,劉禪仍為安樂公。朝廷賜山陽公劉康、安樂公劉禪子弟一人為駙馬都尉。 [69] 
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去世,諡號思公。 [20]  [43]  起初,劉禪的世子早逝,次子本應嗣位,而劉禪不聽文立勸諫,立自己的愛子。 [71]  於是劉恂嗣位為安樂公。 [20] 
永興元年(304年),劉淵起事,國號為漢,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 [21] 
永嘉年間,天下大亂,劉禪的子孫皆遇害。 [72] 

劉禪歷史評價

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孟達:“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 [22] 
張温:“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列精這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 [23] 
司馬昭:“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李密:“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陳壽:“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24]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 [38] 
陸凱:“又益州危險,兵多精強,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劉氏與奪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急,是以為晉所伐,君臣見虜。” [25] 
王崇:①“後主庸常之君,雖有一亮之經緯,內無疏附之謀,外無爪牙之將,焉可括天下也。”②“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案道南歸,艾易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遠至五城。使艾輕進,徑及成都。兵分家滅,己自招之。然以鍾會之知略,稱為子房;姜維陷之莫至,克揵籌斥相應優劣。惜哉!” [26] 
紀陟:“西主失土,為君王所禮,位同三代,莫不感義。” [27] 
張璠:“劉禪懦弱,心無害戾。”
孫盛:①“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②“禪雖庸主,實無桀、紂之酷,戰雖屢北,未有土崩之亂,縱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東鄙以思後圖。”
李特:“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 [28] 
常璩:“主非中興之器。” [26] 
裴松之:“劉禪凡下之主,費禕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無關於興喪。” [29] 
朱敬則:“若乃投井求生,橫奔畏死,面縛請罪,膝行待刑,是其謀也。馬上唱無愁之歌,侍宴索達摩之曲,劉禪不思隴蜀,叔寶絕無心肝,對賈充以不忠之詞,和晉帝以鄰國之詠,是其才也。縱黃皓,嬖岑昏,寵高壤,狎江總,是其任也。剝面鑿眼,孫皓之刑;棄親即讎,高緯之志。其餘細故,不可殫論。聽吾子之懸衡,任夫人之明鏡。”
俞德鄰:“禪以闇弱之資,而又惑於閹豎,使無此讖,其能與魏爭乎?”
陳世崇:“孔明之子瞻、孫尚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諶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魏以蜀宮人賜將士,李昭儀不辱自殺。禪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鄭玉:①“孔明蓋社稷之臣也,今劉禪昏愚闇弱,縱使伊尹阿衡、周公輔相,亦必危亡而後已,雖百孔明,如之何哉?②孔明既死,劉禪卒就擒縛。及其入魏,屈辱百端,略無愧恥。豈惟劉氏之宗社不嗣,遂使高祖、光武含羞地下,抱憾無窮。” [30] 
羅貫中:①“祈哀請命拜征塵,蓋為當時寵亂臣。五十四州王霸業,等閒拋棄屬他人。”②“魏兵數萬入川來,後主偷生失自裁。黃皓終存欺國意,姜維空負濟時才。全忠義士心何烈,守節王孫志可哀。昭烈經營良不易,一朝功業頓成灰。”③“追歡作樂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快樂異鄉忘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
潘時彤:“可惜三分鼎,空憐六尺孤。大權歸宦豎,強敵問神巫。 斫石軍心憤,迴天將膽粗。山頭曾學射,一矢報仇無。”
方苞:“亡國之君若劉後主者,其為世詬厲也久矣,而有合於聖人之道一焉,則任賢勿貳是也。其奉先主之遺命也,一以國事推之孔明而己不與,世猶曰以師保受寄託,威望信於國人,故不敢貳也。然孔明既歿,而奉其遺言以任蔣琬、董允者,一如受命於先主。及琬與允歿,然後以軍事屬姜維,而維亦孔明所識任也。夫孔明之歿,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馬氏君臣之瑕釁,雖北定中原可也。即琬與允不相繼以歿,亦長保蜀漢可也。然則蜀之亡,會漢祚之當終耳,豈後主有必亡之道哉!” [31] 
周壽昌:“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千載下猶有餘恫。廖元儉、李正方俱為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為此疏,直是全無心肝。使非後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間構釁,恐唐魏元成僕碑之禍,明張太嶽籍沒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蔡東藩:“成都雖危,尚堪背城借一,後主寧從譙周,不從北地王諶,面縛出降,坐喪蜀土,是咎在後主。”

劉禪軼事典故

劉禪名字由來

劉禪,小名阿斗。據傳劉禪之母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所以劉禪的小名叫做“阿斗”。後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詞形容庸碌無能的人。

劉禪太子閣

太子閣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新野古城西南角,坐落在劉備屯兵新野時所建“子城”之中。原建築磚瓦結構,上下兩層,佔地5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70平方米,為當年劉備屯兵新野之時甘夫人所居閣樓,因太子阿斗在此出生而得名。 [51] 
太子閣內有太子阿斗的塑像、頭戴王冠、身穿龍袍、面北向南,面壁而坐,意喻“面壁思過”。閣樓內壁,有甘夫人做夢、阿斗誕生、趙雲浴血救劉禪等故事繪畫。 [51] 
太子閣於魏晉時期遭遇兵焚燬損,唐代重建,明清時期歷次修葺。文化大革命期間,太子閣遭到毀壞,後來一直沒修復,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 [51] 

劉禪流離亂世

魏略》記載:當初劉備在小沛,未曾想曹操突然來打,慌忙逃跑丟棄家屬,當時劉禪幾歲,跟着人西入漢中被人賣了。建安十六年(211年),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因亂失散的劉備長子劉禪,遂養以為子,為娶妻立家,劉禪只記得其父字玄德。鄰居有姓簡的一個人,後來劉備攻下益州簡某當了將軍,劉備派遣簡某到漢中和劉禪相見,由張魯送歸益州,劉備立為太子。 [32] 
*但《三國志》載劉備最後一次在小沛是建安五年(200年 [47]  ),而劉禪生於建安十二年(207年),且趙雲第二次救幼主是建安十六年(211年 [44]  ),時間上與《魏略》矛盾,故此事真實性存疑。

劉禪井中落帶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有洛帶古鎮,鎮中燃燈寺的外面有一口古井。傳説劉禪來到這個小鎮時,想要洗手,看到了這口井。於是,他解開玉帶,誰知一不小心將玉帶掉入井中,他忙命人打撈。剎那間天色大變,狂風驟雨襲來,他不知何故,於是,急召人來占卜,風水師説此地為風水寶地,打撈會造成天色大變。玉帶是撈不得了,從此,劉禪的玉帶就留在了這口井中,於是此地取名“洛帶(落帶)鎮”。 [35] 

劉禪柏下避雨

四川廣元翠雲廊有“阿斗柏”,相傳劉禪曾於樹下避過雨。

劉禪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
在蜀漢徹底滅亡、劉禪和蜀中舊臣遷至洛陽後,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蜀中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説:“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着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説:‘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説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見狀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33] 

劉禪歇後語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阿斗的江山——白送
對着趙雲摔阿斗——收買人心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劉禪畫像
劉禪畫像(6張)
司馬昭試探劉禪——樂不思蜀

劉禪家族成員

劉禪先祖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字玄德,三國時期蜀漢的奠基者之一,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母親
劉備側室,追封昭烈皇后

劉禪兄弟

兄弟
姓名
生卒年
簡介
?- 220年
原為羅侯寇氏之子,劉備義子
生卒年不詳
字公壽,封魯王、甘陵王,西晉時官至奉車都尉,封鄉侯
?- 244年
字奉孝,封梁王、安平王,諡號悼

劉禪姐妹

姐妹
劉備至少有二女在長坂時被曹將曹純所俘

劉禪妻妾

姓名
簡介
張飛長女,建興元年立為皇后,建興十五年去世,追封敬哀皇后
張飛次女,建興十五年立為皇后
生太子劉璿
蜀漢滅亡時自殺

劉禪兒子

兒子
序列
爵位
姓名
生卒年
簡介
長子
太子
224年 - 264年
延熙元年立為太子,後死於鍾會之亂 [6]  [70] 
次子
安定王
生卒年不詳
延熙元年立為安定王 [6] 
三子
西河王
?- 262年
延熙十五年立為西河王,景耀五年去世 [60]  [63] 
四子
新平王
生卒年不詳
延熙十九年立為新平王 [61] 
五子
北地王
?- 263年
景耀二年立為北地王,蜀漢滅亡時自殺 [62]  [65] 
六子
新興王
生卒年不詳
景耀二年立為新興王,在劉禪去世後嗣位 [62]  [20] 
七子
上黨王
生卒年不詳
《蜀世譜》作“劉璩” [72]  ,景耀二年立為上黨王 [62] 

劉禪女兒

女兒
姓名
簡介
劉氏
諸葛瞻諸葛亮之子
劉氏
關統關羽之孫,關興之子
劉氏
費恭費禕之子

劉禪墓葬遺址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蜀漢亡國之君劉禪死在洛陽,葬於孟津平樂鎮翟泉村東。20世紀60年代,劉禪墓還有高7米、直徑15米的大冢。由於洛陽市文物部門經濟上的捉襟見肘致使劉禪之墓已經夷為平地。
一説劉禪墓(阿斗墓)在河南省鶴壁市鶴山區與安陽市交界處的“阿斗寨”附近。當地相傳阿斗寨是劉禪被司馬昭父子秘密羈押之地,主要有萬柏山、阿斗寨、古寨牆、古柏林、阿斗墓、金線河、蜀村花卉園區等旅遊資源。

劉禪史籍記載

史籍
作者
作品
三國志·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24]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74] 
資治通鑑》卷七十至七十七:《魏紀二》至《魏紀九》

劉禪藝術形象

劉禪文學形象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個昏庸無能、縱情享樂,寵幸宦官黃皓誤國的劉禪形象 [52]  ,其事蹟與史書記載大體不差,但進行了一些藝術化加工。演義中甘夫人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因此劉禪小名阿斗。阿斗出生不久,劉備曹操追擊,拋妻棄子,所幸趙雲死命救出;劉備為了安撫趙雲,將襁褓之中的阿斗摔在地上 [53]  。後來孫夫人私自帶阿斗回孫吳,也是趙雲截江攔下 [54]  。劉備白帝城託孤,曾遺命諸葛亮:“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55]  。”劉禪繼位後,諸葛亮盡忠輔佐 [55]  ;後來諸葛亮去世,劉禪耽於酒色,信用黃皓,荒廢國政 [52] 鄧艾滅蜀後,劉禪受封安樂縣公 [56]  ,因其樂不思蜀而淪為千古笑柄;“阿斗”也被後世用作無能者的代名詞,有俗語扶不起的阿斗 [56] 

劉禪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85年
電視劇
諸葛亮
吳鬥爭
1994年
電視劇
1996年
電影
周海濤
2008年
電影
馮瀟瀟
2008年
電影
赤壁
傅祥瑞
2010年
電視劇
三國
2015年
電視劇
2017年
電視劇
2020年
電影
《趙雲傳之龍鳴長坂坡》
可馨 [34] 
2022年
電視劇
《風起隴西》
郭昱德 [36] 
(演員表資料來源) [37] 
參考資料
  • 1.    《雲別傳》: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 2.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説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 3.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及即尊號,冊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羣正,以天明命,朕繼大統。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使使持節丞相亮授印緩,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與!”三年夏四月二十三日,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歲魏黃初四年也。
  • 4.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十四年夏四月,後主至湔,登觀阪,看汶水之流,旬日還成都。
  • 5.    《三國志·卷四十三·蜀書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十四年,武都氐王苻健請降,遣將軍張尉往迎,過期不到,大將軍蔣琬深以為念。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至,必無他變,素聞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將有乖離,是以稽留耳。”數日,問至,健弟果將四百户就魏,獨健來從。
  • 6.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張氏。大赦,改元。立子璿為太子,子瑤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出屯漢中。
  • 7.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二年春三月,進蔣琬位為大司馬。
  • 8.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琬以為昔諸葛亮數闚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鹹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於是遣尚書令費禕、中監軍姜維等喻指。琬承命上疏曰:“芟穢弭難,臣職是掌。自臣奉辭漢中,已經六年,臣既闇弱,加嬰疾疢,規方無成,夙夜憂慘。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然吳期二三,連不克果,俯仰惟艱,實忘寢食。輒與費禕等議,以涼州胡塞之要,進退有資,賊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漢如渴,又昔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長短,以為事首,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若維徵行,銜持河右,臣當帥軍為維鎮繼。今涪水陸四通,惟急是應,若東北有虞,赴之不難。”由是琬遂還住涪。
  • 9.    《三國志·卷四十三·蜀書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延熙五年還朝,因至漢中,見大司馬蔣琬,宣傳詔旨,加拜鎮南大將軍。
  • 10.    《三國志·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延熙八年,後薨,合葬惠陵。
  • 11.    《魏略》:霸聞曹爽被誅而玄又徵,以為禍必轉相及,心既內恐;又霸先與雍州刺史郭淮不和,而淮代玄為徵西,霸尤不安,故遂奔蜀。南趨陰平而失道,入窮谷中,糧盡,殺馬步行,足破,卧岩石下,使人求道,未知何之。蜀聞之,乃使人迎霸。初,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及霸入蜀,禪與相見,釋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寵。
  • 12.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景耀元年,宦人黃皓始專政。
  • 13.    《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啓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説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耳。
  • 14.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啓後主寢其事,而羣臣不知。
  • 15.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六年夏,魏大興徒眾,命徵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數道並攻。於是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輔國大將軍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為炎興。冬,鄧艾破衞將軍諸葛瞻於綿竹。
  • 16.    《漢晉春秋》: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後主不納,遂送璽緩。是日,諶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
  • 17.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是日,北地王諶傷國之亡,先殺妻子,次以自殺。
  • 18.    《漢晉春秋》:霍弋聞魏軍來,弋欲赴成都,後主以備敵既定,不聽。
  • 19.    《華陽國志》: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原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 20.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後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策命之曰:“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臨軒,使太常嘉命劉禪為安樂縣公。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陽。【蜀記雲:諡曰思公,子恂嗣。】
  • 21.    《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乃赦其境內,年號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 22.    《三國志.蜀志.劉封傳》: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
  • 23.    三國志·張温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2-19]
  • 24.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8-21]
  • 25.    《三國志·吳書》:又益州危險,兵多精強,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劉氏與奪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急,是以為晉所伐,君臣見虜。
  • 26.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19]
  • 27.    三國志·吳書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0-01-01]
  • 28.    《華陽國志·李特雄期壽勢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19]
  • 29.    《三國志·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10-24]
  • 30.    鄭玉·《漢昭烈帝顧命論》
  • 31.    方苞·《蜀漢後主論》
  • 32.    魏略曰:初備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棄家屬,後奔荊州。禪時年數歲,竄匿,隨人西入漢中,為人所賣。及建安十六年,關中破亂,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禪,問知其良家子,遂養為子,與娶婦,生一子。初禪與備相失時,識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簡者,及備得益州而簡為將軍,備遣簡到漢中,舍都邸。禪乃詣簡,簡相檢訊,事皆符驗。簡喜,以語張魯,魯(乃)洗沐送詣益州,備乃立以為太子。
  • 33.    《漢晉春秋》: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 34.    電影《趙雲傳之龍鳴長坂坡》(愛奇藝版)片尾字幕1小時13分34秒  .愛奇藝視頻[引用日期2021-11-18]
  • 35.    神秘的西部 西部客家第一鎮--洛帶--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數字科技館[引用日期2021-12-02]
  • 36.    風起隴西 的全部演職員  .豆瓣[引用日期2022-07-03]
  • 37.    三國之見龍卸甲  .時光網.2008-04-03[引用日期2022-09-05]
  • 38.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23]
  • 39.    像取自清光緒庚寅冬月廣百宋齋校印《三國志》
  • 40.    劉禪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9]
  • 41.    施丁,沈志華主編;陳東林,和副主編.資政通鑑大辭典下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991頁
  • 42.    歷史的教訓②《出師表》:親佞亡國  .安徽紀檢監察網[引用日期2023-06-19]
  • 43.    《蜀記》:諡曰思公,子恂嗣。
  • 44.    《資治通鑑》:(建安十六年)孫權聞備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慾將備子禪還吳,張飛、趙雲勒兵截江,乃得禪還。
  • 45.    《華陽國志》:(章武元年)夏四月丙午,先主即帝位,大赦,改元章武。
  • 46.    《華陽國志》:(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立皇后吳氏——吳懿妹,劉璋兄瑁妻也。子禪為皇太子。
  • 47.    《資治通鑑》:(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謀泄;壬子,曹操殺承及王服、種輯,皆夷三族。操欲自討劉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操曰:"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郭嘉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操師遂東。冀州別駕田豐説袁紹曰:"曹操與劉備連兵,未可卒解。公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紹辭以子疾,未得行。豐舉杖擊地曰:"嗟乎!遭難遇之時,而以嬰兒病失其會,惜哉,事去矣!"曹操擊劉備,破之,獲其妻子;進拔下邳,禽關羽;又擊昌豨,破之。備奔青州,因袁譚以歸袁紹。紹聞備至,去鄴二百里迎之,駐月餘,所亡士卒稍稍歸之。
  • 48.    《資治通鑑》:(泰始七年)是歲,安樂思公劉禪卒。
  • 49.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是歲建安元年也。建安元年也。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迎布。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
  • 50.    劉備屯居“貴地新野” 生育阿斗找到“北”——中新網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09-23]
  • 51.    古韻新野  .南都晨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台,南都晨報[引用日期2023-11-06]
  • 52.    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2]
  • 53.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2]
  • 54.    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2]
  • 55.    三國演義·第八十五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2]
  • 56.    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2]
  • 57.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 58.    《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 59.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
  • 60.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十五年,吳王孫權薨。立子琮為西河王。
  • 61.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十九年春,進姜維位為大將軍,督戎馬,與鎮西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秋八月,維為魏大將軍鄧艾所破於上邽。維退軍還成都。是歲,立子瓚為新平王。大赦。
  • 62.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
  • 63.    《華陽國志·卷七》: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大將軍維惡皓之恣擅,啓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者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本羈旅自託,而功效無稱,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説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皓承白後主。秋,維出侯和,為魏將鄧艾所破,還駐沓中。皓協比閻宇,欲廢維樹宇,故維懼,不敢還。
  • 64.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景耀六年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
  • 65.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冬,鄧艾破衞將軍諸葛瞻於綿竹。用光祿大夫譙周策,降於艾,奉書曰:"限分江、漢,遇值深遠,階緣蜀土,斗絕一隅,幹運犯冒,漸苒歷載,遂與京畿攸隔萬里。每惟黃初中,文皇帝命虎牙將軍鮮于輔,宣温密之詔,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户,大義炳然,而否德闇弱,竊貪遺緒,俯仰累紀,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歸能之數,怖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從命!輒敕羣帥投戈釋甲,官府努藏一無所毀。百姓布野,餘糧棲畝,以俟後來之惠,全元元之命。伏惟大魏佈德施化,宰輔伊、周,含覆藏疾。謹遣私署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駙馬都尉鄧良奉齎印緩,請命告誠,敬輸忠款,存亡敕賜,惟所裁之。輿櫬在近,不復縷陳。"是日,北地王諶傷國之亡,先殺妻子,次以自殺。紹、良與艾相遇於雒縣。艾得書,大喜,即報書,遣紹、良先還。艾至城北,後主輿櫬自縛,詣軍壘門。艾解縛焚櫬,延請相見。因承製拜後主為驃騎將軍。諸圍守悉被後主敕,然後降下。艾使後主止其故宮,身往造焉。
  • 66.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明年春正月,艾見收。鍾會自涪至成都作亂。會既死,蜀中軍眾鈔略,死喪狼籍,數日乃安集。
  • 67.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後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策命之曰:"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臨軒,使太常嘉命劉禪為安樂縣公。於戲,其進聽朕命!蓋統天載物,以咸寧為大,光宅天下,以時雍為盛。故孕育羣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順承天者,坤元之義也。上下交暢,然後萬物協和,庶類獲乂。乃者漢氏失統,六合震擾。我太祖承運龍興,弘濟八極,是用應天順民,撫有區夏。於時乃考因羣傑虎爭,九服不靜,乘間阻遠,保據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自是以來,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保安其性,幾將五紀。朕永惟祖考遺志,思在綏緝四海,率土同軌,故爰整六師,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憚屈身委質,以愛民全國為貴,降心回慮,應機豹變,履言思順,以享左右無疆之休,豈不遠歟!朕嘉與君公長饗顯祿,用考諮前訓,開國胙土,率遵舊典,鍚茲玄牡,苴以白茅,永為魏藩輔,往欽哉!公其祗服朕命,克廣德心,以終乃顯烈。"食邑萬户,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侯。
  • 68.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明年正月,鍾會作亂成都,後主東遷洛陽,時擾攘倉卒,蜀之大臣無翼從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張通,舍妻子單身隨侍。
  • 69.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丙寅,設壇於南郊,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單于四夷會者數萬人,柴燎告類於上帝曰:"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於皇皇后帝:魏帝稽協皇運,紹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堯,熙隆大道,禪位虞舜,舜又以禪禹,邁德垂訓,多歷年載。暨漢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撥亂濟時,扶翼劉氏,又用受命於漢。粵在魏室,仍世多故,幾於顛墜,實賴有晉匡拯之德,用獲保厥肆祀,弘濟於艱難,此則晉之有大造於魏也。誕惟四方,罔不祗順,郭清梁岷,包懷揚越,八紘同軌,祥瑞屢臻,天人協應,無思不服。肆予憲章三後,用集大命於茲。炎維德不嗣,辭不獲命。於是羣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獻陪隸,暨於百蠻君長,僉曰:'皇天鑑下,求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讓所得距違。天序不可以無統,人神不可以曠主。'炎虔奉皇運。寅畏天威,敬簡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永答眾望。"禮畢,即洛陽宮幸太極前殿,詔曰:"昔朕皇祖宣王,聖哲欽明,誕應期運,熙帝之載,肇啓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緝熙諸夏。至於皇考文王,睿哲光遠,允協靈祗,應天順時,受茲明命。仁濟於宇宙,功格於上下。肆魏氏弘鑑於古訓,儀刑于唐虞,疇諮羣后,爰輯大命於朕身。予一人畏天之命,用不敢違。惟朕寡德,負荷洪烈,託於王公之上,以君臨四海,惴惴惟懼,罔知所濟。惟爾股肱爪牙之佐,文武不貳之臣,乃祖乃父,實左右我先王,光隆我大業。思與萬國,共享休祚。"於是大赦,改元……己巳,詔陳留王載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賜山陽公劉康、安樂公劉禪子弟一人為駙馬都尉。
  • 70.    《三國志·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鹹熙元年正月,鍾會作亂於成都,璿為亂兵所害。
  • 71.    《華陽國志·卷十一》:初,安樂思公世子早沒,次子宜嗣,而思公立所愛者。立亟諫之,不納。
  • 72.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孫盛蜀世譜曰:璿弟,瑤、琮、瓚、諶、恂、璩六人。蜀敗,諶自殺,餘皆內徙。值永嘉大亂,子孫絕滅。唯永孫玄奔蜀,李雄偽署安樂公以嗣禪後。永和三年討李勢,盛參戎行,見玄於成都也。】
  • 73.    《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後主漸長大,愛宦人黃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七年,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禕副貳。九年,卒。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相表裏,皓始預政事。
  • 74.    華陽國志(晉)常璩-卷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4-05]
  • 75.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輒依鄧禹故事,承製拜禪行驃騎將軍,太子奉車、諸王駙馬都尉。蜀羣司各隨高下拜為王官,或領艾官屬。
  • 76.    《華陽國志·卷七》:明年春正月,會構艾,檻車見徵。會圖異計,奇維雄勇,還其節蓋本兵,謂長史杜預曰:“姜伯約比中州名士,夏侯太初、諸葛公休不如也。”鄧艾亦謂蜀人曰:“姜維,雄兒也!”會、維出則同車,坐則同席。將至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恃維為爪牙,欲遣維為前將軍伐中國。維既失策,又知會志廣,教會誅北來諸將;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通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魏太后崩,會命諸將發喪,因欲誅之。諸將半入,而南安太守胡烈等知其謀,燒成都東門以襲殺會及維、張翼、後主太子璿等。軍眾抄掠,數日乃定。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