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安縣

(內江市的古稱)

鎖定
漢安縣,今內江的古稱。夏、商為梁州之地,周為雍州之地,春秋戰國分屬巴郡、蜀郡;西漢屬資州;東漢屬漢安縣地;北周為中江縣地,隋代為內江縣。 [1]  [4] 
中文名
漢安縣
地理位置
現四川省內江市

漢安縣基本介紹

漢安縣,夏、商為梁州之地,周為雍州之地,春秋戰國分屬巴郡、蜀郡;西漢屬資州;東漢屬漢安縣地;北周為中江縣地,隋代為內江縣,隋文帝開元年(581),文帝以其父名“忠”避諱,閲覽中江縣地圖,見縣城內居江水環繞之內,遂改中江縣為內江縣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 

漢安縣建制沿革

內江,夏、商為梁州之地,周為雍州之地;
春秋戰國分屬巴郡、蜀郡;西漢屬資州;
東漢屬漢安縣地;
北周為中江縣地;
隋代為內江縣;
隋文帝開元年(581),文帝以其父名“忠”避諱,閲覽中江縣地圖,見縣城內居江水環繞之內,遂改中江縣為內江縣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 
1950年設內江專區;
1985年改建省轄內江市;
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內江市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分為內江市、資陽市。

漢安縣文化底藴

內江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才俊輩出,有著名的孔子之師萇弘,唐朝開元年間範崇凱,南宋宰相趙雄、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南宋狀元趙逵、清末代狀元駱成驤(清代四川唯一狀元),國畫大師張大千、張善孖,新聞鉅子範長江和被孫中山授予“大將軍”稱號的喻培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等“一師、二相、三狀元、四大家”,尊為“內江十賢”。境內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有被譽為“立體史書”的隆昌古牌坊羣、號稱“川中第一禪林”的聖水寺、佛教古剎西林寺、古樸精美的重龍山摩崖石刻、東林寺的千手觀音、“巴蜀四大文廟”之首的資中文廟、始建於明代的資中武廟,以及奇異美麗的威遠穹窿地貌、喀斯特奇觀聖靈山溶洞、九曲十八彎的甜城湖、觀鳥基地古宇湖等自然景觀。 [1] 

漢安縣風景名勝

境內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有被譽為“立體史書”的隆昌古牌坊羣、號稱“川中第一禪林”的聖水寺、佛教古剎西林寺、古樸精美的重龍山摩崖石刻、東林寺的千手觀音、“巴蜀四大文廟”之首的資中文廟、始建於明代的資中武廟,以及奇異美麗的威遠穹窿地貌、喀斯特奇觀聖靈山溶洞、九曲十八彎的甜城湖、觀鳥基地古宇湖等自然景觀。 [1] 

漢安縣著名人物

內江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才俊輩出,有著名的孔子之師萇弘,唐朝開元年間範崇凱,南宋宰相趙雄、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南宋狀元趙逵、清末代狀元駱成驤(清代四川唯一狀元),國畫大師張大千張善孖,新聞鉅子範長江和被孫中山授予“大將軍”稱號的喻培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等“一師、二相、三狀元、四大家”,尊為“內江十賢”。 [1] 

漢安縣歷史文化

漢安書院
漢安書院,位於四川內江。清乾隆初年建於城東,建置者不詳。二十八年(1763),知縣韓萊曾移建於南門內,並置學田數處,生員張爾錫亦捐學田以資束脩膏火。四十一年知縣王超遷建於西門學宮之左。上有講堂,祀文昌,中為明倫堂,前為過廳。左右學舍各18間。光緒末改為蠶桑學堂。 [2-3] 
參考資料